1、1/262 第一篇 物理治疗 8 第一章 功能评定 8 第一节 身体形态评定 8 一、姿势 8 二、身高与体重 9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9 第二节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 一、四肢关节 10 二、脊柱关节 11 第三节 肌力评定 12 一、徒手肌力评定 12 二、等速肌力评定 14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5 四、肌肉耐力评定 16 第四节 肌张力评定 16 一、手法评定 16 二、仪器评定 18 第五节 感觉评定 19 一、浅感觉 19 二、深感觉 20 三、复合感觉 20 第六节 平衡评定 21 一、临床观察 21 二、量表评定 22 三、仪器评定 24 第七节 协调评定 24 一、上肢
2、24 二、下肢 25 第八节 步行评定 26 一、步行能力 26 二、步态分析 26 第九节 心血管评定 28 一、心率 28 二、血压 29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0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1 第十节 呼吸评定 32 一、通气功能 32 二、代谢当量 34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4 第十一节 疼痛评定 35 一、压力测痛法 36 2/262 二、视觉模拟评分法 36 三、疼痛问卷 37 附录 38 附表 1-2-1 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 38 附表 1-2-2 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 38 附表 1-2-3 脊柱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 39 附表 1-3-1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3、. 40 附表 1-3-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 52 附表 1-3-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 59 第二章 运动治疗 63 第一节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3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3 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64 三、主动运动 65 第二节 关节松动技术 66 一、上肢 66 二、下肢 68 三、脊柱 68 第三节 牵伸技术 69 一、上肢 69 二、下肢 70 三、躯干 70 第四节 肌力训练 71 一、徒手肌力训练 71 二、等长肌力训练 72 三、等张肌力训练 72 四、等速肌力训练 73 第五节 步行训练 74 一、步行前训练 74 二、步行训练 75 第六节 呼吸
4、训练 76 一、腹式呼吸训练 76 二、抗阻呼气训练 77 三、深呼吸训练 78 四、局部呼吸训练 78 五、排痰训练 79 六、呼吸肌训练 79 第七节 平衡与协调训练 80 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80 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81 三、仪器平衡训练 82 四、协调训练 82 第八节 有氧训练 83 3/262 一、器械有氧训练 83 二、无器械有氧训练 84 第九节 神经发育疗法 84 一、Brunnstrom技术 . 84 二、Bobath技术 86 三、PNF 技术 88 第十节 运动再学习 92 一、上肢功能训练 93 二、口面部功能训练 94 三、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94 四
5、、站起与坐下训练 95 五、站立平衡训练 96 六、行走训练 97 第十一节 医疗体操 97 一、偏瘫 98 二、颈椎病 100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101 四、肩周炎 102 五、膝关节骨关节炎 103 六、脊柱侧凸 104 第十二节 牵引治疗 105 一、腰椎牵引 105 二、颈椎牵引 106 第三章 物理因子治疗 107 第一节 电疗法 108 一、直流电疗法 108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109 三、低频电疗法 110 四、中频电疗法 111 五、高频电疗法 111 第二节 光疗法 116 一、红外线疗法 116 二、紫外线疗法 116 三、激光疗法 118 第三节 磁疗法 11
6、9 一、静磁场疗法 119 二、动磁场疗法 120 第四节 超声波疗法 120 一、超声波疗法 120 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122 第五节 冷疗法 122 一、冷疗法 122 二、冷冻疗法 123 4/262 第六节 热疗法 124 一、石蜡疗法 124 二、湿热袋敷疗法 125 三、泥疗法 126 第七节 压力疗法 126 一、正负压疗法 126 二、负压疗法 127 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28 第八节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29 第二篇 作业治疗 131 第一章 作业评定 131 第一节 作业表现层次 131 一、作业需求 131 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 三、工作 133 四、生存质量
7、 135 第二节 作业构成层次 136 一、手功能 136 二、知觉功能 138 三、认知功能 146 第三节 物理环境 149 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 二、工作环境 150 第二章 作业治疗 152 第一节 作业表现层次 152 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 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 三、职业康复 157 第二节 作业构成层次 162 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 二、手功能 167 三、知觉功能 173 四、认知功能 177 第三节 环境改造与辅助 178 一、自助具适配 178 二、助行器使用 179 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 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 第四节 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
8、5 一、矫形器制作 185 二、矫形器使用 186 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 5/262 第三篇 言语治疗 188 第一章 听力障碍 188 第一节 评定技术 189 一、主观测听 189 二、客观测听 190 第二节 治疗技术 190 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 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 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 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 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 第二章 失语症 192 第一节 评定技术 192 一、失语症 192 二、口面失用症 196 三、言语失用症 197 第二节 治疗技术 198 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 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 三、言语表达治
9、疗技术 201 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 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 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 第三章 构音障碍 207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07 一、呼吸评定 207 二、喉功能评定 208 三、口唇评定 209 四、下颌评定 210 五、软腭评定 211 六、舌评定 212 七、反射评定 214 八、言语评定 215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16 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 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 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 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 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 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 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 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 6/262 九、交流辅
10、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 第四章 吞咽障碍 223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24 一、口面部评定 224 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 三、摄食吞咽评定 227 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 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31 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 二、咳嗽训练 232 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 四、屏气吞咽训练 234 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 六、电疗 235 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 八、进食训练 236 第五章 发声障碍 238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38 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 二、声质的评定 239 第二节 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 一、基础发声训练 23
11、9 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 第六章 口吃 242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42 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 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44 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 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 第七章 唇腭裂 247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47 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 二、语音评定 248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49 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 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 三、构音训练 251 第八章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 7/262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52 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 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 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 四、交流态度评定 25
12、5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56 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6 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 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7 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 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 第九章 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 第一节 评定技术 260 第二节 治疗技术 260 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 260 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262 8/262 第一篇 第一章 物理治疗 功能评定 第一节 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1、定义 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
13、 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 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 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 放射学评定需要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 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 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 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 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
14、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 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 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 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受检者 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 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 检查。拍摄直立位第 1 胸椎到
15、第 1 骶椎的正、侧位片,在光片上测量脊柱侧 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 (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 态或动作。 (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3)体质指数(BMI):通过公式计算,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 。WHO 9/262 二、身高与体重 1、定义 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不能站立者(如意识障碍、脊柱或下肢骨折),不配合者(如 有认知障碍)。 3、设备与用具 皮尺、测高仪、
16、测重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身高:受检者不穿鞋站立,用皮尺或身高测量仪测量头顶到足跟的垂 直距离,以厘米(cm)表示。 (2)体重:受检者不穿鞋,尽量去除大部分衣物,站立在体重秤上,读出 体重数,以公斤(kg)表示。成年人与儿童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成年男女:按照 WHO 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身高()-8070%; 女性:身高()-7060%;标准体重正负 10为正常;正负 10-20为 体重过重或过轻;正负 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其中 21-30为轻度肥 胖,31-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儿童:可参考以下公式推断,如果超过标准体重 20为肥胖。7 岁1
17、2 岁:标准体重(kg)=年龄28;13 岁16 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0.9。 2 推荐的 BMI 标准为:BMI18.5 为体重过轻;18.5BMI25 为正常;25BMI 30 为轻度肥胖;30BMI35 为中度肥胖;BMI35 为重度肥胖。 5、注意事项 测量身高和体重时不宜穿鞋,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定义 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肢体长度和围度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肢体骨折未固定者不宜进行长度测量,肢体的开放性损伤局 部不宜进行围度测量。 3、设备与用具 皮尺。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8、(1)肢体长度: 1)上肢长度:受检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身体一侧。上肢相对长 度为第 7 颈椎至中指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至中指尖的距离;上臂相对长 度为肩峰到尺骨鹰嘴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前臂相对 长度为肱骨内上髁到尺骨茎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或桡骨 小头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10/262 2)下肢长度:受检者仰卧位,骨盆摆正。下肢相对长度为脐至内踝尖的距 离,绝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内踝尖的距离;大腿相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股骨外 侧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膝关节外侧平面的距离;小腿绝对 长度为胫骨平台内侧上缘到内踝尖的距离,或腓骨小头到外踝
19、下缘的距离。 (2)肢体围度(周径): 1)上肢围度:受检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体侧。上臂围度测量部 位在肱二头肌肌腹或上臂最隆起处,一般在用力屈肘和上肢下垂放松时各测量 1 次。前臂围度测量部位在前臂最粗处。 2)下肢围度:受检者仰卧位,放松肌肉,分别测量大腿围度和小腿围度。 大腿围度测量部位是从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段量一距离(一般取髌骨上极向上 10cm),然后测量其周径。小腿围度测量部位在小腿最粗处。 (3)躯体围度: 1)胸围:通过乳头上方和肩胛骨下角下方绕胸部一周,分别在平静呼气末 和吸气末测量。 2)腹围:通过脐部绕腹部一周。 3)臀围:通过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处。
20、5、注意事项 (1)熟悉体表标志,找准测量参照点。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检查局部。 (3)评定女性受检者躯体围度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第二节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测量是测定某一关节活动的范围, 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不是关节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一、四肢关节 1、定义 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 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者或关节骨伤固定期间。 3、设
21、备与用具 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指关节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通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 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 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11/262 (2)电子量角器:测量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 轴重叠,用固定带固定在肢体表面,活动关节,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该关 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量角器: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 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 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
22、为该关节的 活动范围。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熟练掌握各关节测量时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具体规定。 (3)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置量角器。 (4)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用同一种量角器, 便于比较。 (5)如关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 二、脊柱关节 1、定义 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定脊柱关节活动范围。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脊柱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脊柱 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脊柱骨折未做处理,
23、不能站立,意识障碍不配合检查者。 3、设备与用具 脊柱活动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脊柱测量器放在拟测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棘突上,随着背部向前屈 曲,测量器上显示的度数即为该节段的屈曲活动范围。 (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受检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躯干分别前屈(向 前弯腰)、后伸(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 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厘米表示。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置量角器。 (3)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用同一种量角器, 便于比较。 (4)如关
24、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 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见附录附表 1-2-1 至 1-2-3。 12/262 第三节 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 1、定义 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 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 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 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 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25、3、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 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 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 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 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 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
26、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 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 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 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表 1-3-4。 表 1-3-4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级别 5 英文缩写 N(正常) 评定标准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 )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27、) 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动作 肌肉 名称 评定标准 仰卧 位, 上半 身在 矢状 面上 屈曲 上腹 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 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 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 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 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 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28、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骨盆 后倾 至骶 骨离 开床 面 下腹 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骨盆有些微后倾; 2 级:骨盆完全后倾; 2+级:骶骨开始抬离床面; 3-级:骶骨抬离床面至约一半距离; 3 级:骶骨完全抬离床面; 3+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2 到 3 次; 4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6 次; 4+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9 次; 5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10 次。 躯干 腹内/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3/262 4 4- 3+ 3 3-
29、 2+ 2 2- 1 0 G(好) G-(好-) F+(可 +) F(可) F-(可 -) P+(差 +) P(差) P-(差 -) T(轻微) 0(零)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 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 全范围活动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无任何肌肉收缩 (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
30、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 1-3-5。 表 1-3-5 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14/262 屈曲 加旋 转 外斜 肌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躯干有些微旋转; 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2+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稍微离开床面; 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离开床面近一半距离; 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伸直并举在身体前方,对侧肩胛骨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 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 离开床面; 4+级:双手
31、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向前,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 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 开床面。 6、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 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 力的大小;2 级肌力检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检查中应给予适 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各部位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详见附录附表 1-
32、3-1 至 1-3-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定义 使用等速肌力测定仪,在预定角速度下,测定特定部位肌群相关 参数的肌力评定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 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 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等速肌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开机,校准仪器,根据检查要求摆放受检者体位,对受检者进行良好固 定; 2)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的动力头位置,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 15/262 轴心一
33、致。调节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解剖 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 行肢体称重; 3)正式检查前先让受检者进行 34 次预测试,以使受检者熟悉检查方法 和要领; 4)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 46 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 2030 次。 (2)检查方式:分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测试,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 式进行检查。测试速度60/s 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 180/s 为快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耐力。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 1 分钟, 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 1.5 分钟以上,两侧肢体的测试应 间歇 35 分钟。 (3)评定指标:多采用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力矩
34、角度,总做功,平均 功率,力矩加速能,耐力比,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等。 5、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 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 (2)检查中:先检查健侧,抗阻方向与肌肉牵伸方向相反,抗阻点设在被 测肢体的远端。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3)测试仪器在检查前需要先行校正,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检查中应 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4)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肌力测试。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定义 某些部位的肌力可用专用器械评定,以获得精确的定量数据。包 括握力测定
35、,捏力测定及背部拉力测定。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 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 性扭伤及各组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分别选用握力测定仪,捏力测定仪及背部拉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握力: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 度,测量 23 次,取最大值。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 100%。正 常握力指数50。 (2)捏力: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捏力计,反映拇对掌肌及屈曲肌的 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 30%
36、。 (3)背肌力:两膝伸直,将拉力器把手调节到膝关节以上高度,然后做腰 背伸展动作,用力向上拉把手。背肌力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 16/262 /体重(kg) 100%。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 150200,女性 100150 。此检查方法易引起腰痛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 5、注意事项 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四、肌肉耐力评定 1、定义 肌肉耐力是骨骼肌重复或持续收缩的能力。临床常用肌力所能维 持的时间来评定肌肉耐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耐力减弱。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 性扭伤
37、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等速肌力测定仪或徒手检查。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等长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设定运动速度为 0/s,测定肌群以 最大等长收缩起始至收缩力衰减 50的维持时间。 (2)等速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以 180/s 的运动速度连续做最大收 缩 2025 次,计末 5 次(或 10 次)与首 5 次(或 10 次)的做功量之比,即可 测定肌肉耐力比,作为判断肌肉耐力的指标。 (3)背肌耐力:俯卧位,两手抱头,脐部以上的躯干部分悬于床外,固定 双下肢,伸展腰背部,使上部躯干凌空超过水平位,直至背肌无力致上部躯干 低于水平位时终止。记录受检者维持此姿势
38、的最长时间,一般以 1 分钟为正常。 (4)腹肌耐力: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 45,记录其能维持的最 长时间,也以 1 分钟为正常值。 5、注意事项 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第四节 肌张力评定 一、手法评定 1、定义 检查者被动活动受检者肢体所感受到的肌张力变化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 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 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2)禁忌证:四肢骨折未作内固定,关节的急性炎症,四肢肌肉急性扭伤 等。 3、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
39、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关节所感受到的阻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表 1-4-1)。 注:没有 1 即是 Ashworth 痉挛量表 17/262 表 1-4-1 肌张力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 准 0 1 2 3 4 软瘫 低张力 正常 轻、中度增高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2)Ashworth 痉挛量表或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若受检者出现肌张力 增高,为了评定肌张力增高的程度,多采用 Ashworth 痉挛量表或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
40、二者的区别在于: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在等级 1 与 2 之间增加了 1+等级,其它完全相同(表 1-4-2)。 表 1-4-2 Ashworth 痉挛量表与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 等级 标 准 结 果 0 1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被动活动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 肌张力不增加 肌张力稍增加 1+ 被动活动肢体在前 1/2ROM 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 肌张力稍增加 后 1/2ROM 中有轻微的阻力 2 3 4 被动活动肢体在大部分 ROM 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 ROM 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41、 肌张力轻度增加 肌张力中度增加 肌张力高度增加 + (3)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髋关节外展时所感受到的阻力,是髋内收肌 群肌张力的特异性量表 (表 1-4-3)。 表 1-4-3 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 等 级 标 准 0 1 2 3 4 肌张力不增加 肌张力增加,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外展到 45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稍许用力可以外展到 45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外展到 45 需要 2 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 45 (4)Penn 痉挛频率量表:评定脊髓损伤患者每小时双下肢痉挛出现的频率 (表 1-4-4)。 表 1-4-4 Penn 痉挛频率量表 等 级 0 分 1
42、分 2 分 标 准 无痉挛 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每小时痉挛出现 1 次 18/262 3 分 4 分 每小时痉挛出现1 次 每小时痉挛出现10 次 (5)痉挛频率量表:受检者每天痉挛发生的频率(表 1-4-5)。 等 级 0 1 2 3 4 表 1-4-5 痉挛频率量表 标 准 无痉挛 每天有 1 次痉挛 每天有 2-5 次痉挛 每天有 6-9 次痉挛 每天有 10 次以上痉挛 (6)踝关节痉挛:跖屈肌群痉挛者可采用综合痉挛量表,包括跟腱反射、 肌张力及踝阵挛,总分 7 分或以下无痉挛,7-9 分(不含 7 分)轻度痉挛;10-12 分中度痉挛;13-16 分重度痉挛(表 1-4-6)。
43、跟腱反射: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检查者使踝关节稍背伸,保持胫后 肌群一定的张力,用叩诊锤叩击跟腱。0 分:无反射;1 分:反射减弱;2 分: 反射正常;3 分:反射活跃;4 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被动全范围背伸踝关节,感觉 所受到的阻力。0 分:无阻力(软瘫);2 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 分:正常 阻力;6 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尚可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8 分:阻 力重度(明显)增加,不能或很难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 踝阵挛:仰卧位,下肢放松,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手托足底快速被动背 伸踝关节,观察踝关节有无节律性的屈伸动作。1 分:无阵挛;2
44、 分:阵挛 1-2 次;3 分:阵挛 2 次以上;4 分:阵挛持续,超过 30 秒。 表 1-4-6 综合痉挛量表 评定项目 得 分 跟腱反射 踝跖屈肌群 踝阵挛 0 0 1 1 2 2 2 4 3 3 6 4 4 8 (7)脑瘫婴儿的痉挛评定:可通过抱持、触诊、姿势观察和被动运动评定。 5、注意事项 (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2)评定时摆放好受检者体位,充分暴露被评定肢体。 (3)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两侧比较。 (4)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及情绪激动时进行检查。 二、仪器评定 1、定义 的方法。 利用仪器如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及肌电图
45、等来检查肌张力 19/262 2、适应证与禁忌证 同肌张力手法评定。 3、设备与用具 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仪器测试肌张力的方法比较复杂,通常由专门操作此 类设备的专业人员按照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操作。 5、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 (2)操作时注意检查室内的操作环境尽可能一致,以减少外界的干扰。 (3)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节 感觉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 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湿度、味道、气味、声音等。感觉功能评定分浅 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和复合感觉检查。 一、浅感觉 1、
46、定义 对皮肤和粘膜触觉、痛觉和温觉的检查方法称浅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 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 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2)禁忌证:意识丧失或精神不能控制者。 3、设备与用具 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棉签、纸巾或软刷。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触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其皮肤。动作要轻, 刺激不应过频。询问受检者有无轻痒的感觉。 (2)痛觉:令受检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针的尖端和
47、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 轻刺受检者的皮肤。要求受检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 感觉过敏)及部位。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45)及冷水(510)的试管, 在受检者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其皮肤,让受检者回答“冷” 或“热” 。选用 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 23 秒为宜。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5、注意事项 (1)向受检者介绍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其充分合作。 (2)检查时受检者一般闭目,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防止受检者过度疲 劳,以免其感觉域增高。 20/262 (3)采取左右、近远端对比的原则,从感觉缺失部位向正常部位逐步移
48、行 检查;对痛觉过敏的受检者要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渐移行;必要时可多次 重复检查。 (4)有感觉障碍时需要记录障碍的类型、部位和范围。 二、深感觉 1、定义 对受检者 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进行检查的方 法称深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 同浅感觉检查。 3、设备与用具 音叉(256Hz)。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位置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移动其肢体并停止在某个位置。让受 检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位置。 (2)运动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在较小范围里被动活动其肢体,让受 检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如检查者用示指或拇指轻持受检者的手指或足趾两 侧做轻微的
49、被动伸或屈的动作(约 5左右),其回答肢体活动的方向(“向上” 或“向下”),或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 (3)震动觉:用每秒震动 128256 次(Hz)的音叉柄端置于受检者的骨隆 起处。检查时常选择的骨隆起部位有: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骨茎突、 腕关节、棘突、髂前上嵴、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及内、外踝等。询问受检者有 无震动感,并注意震动感持续的时间,两侧对比。 5、注意事项 同浅感觉检查方法。 三、复合感觉 1、定义 觉检查。 对受检者皮肤两点辨别、图形及实体觉等检查的方法称为复合感 2、适应证与禁忌证 同浅感觉检查方法。 3、设备与用具 大头针、圆规、棉棒,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器具如橡皮、手 表、筷子、勺子等,不同重量的物品数件,几块不同质地的布,心电图测径器 或触觉测量器。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皮肤定位觉:令受检者闭目,用手轻触其皮肤,让其用手指出被触及 的部位,正常误差手部3.5mm,躯干1cm。 (2)两点辨别觉:令受检者闭目,采用心电图测径器或触觉测量器沿所检 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两点的压力要一致,受检者回答感觉到“一点”或 “两点”。若受检者有两点感觉,再缩小两点的距离,直到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