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公司(制造业)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XX公司 XX 年 XX 月 XX 日 1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有营 业执照 企业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 关登记手续,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七条 1资质 证件 是否超范 围经营 企业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营。公司的经营范围 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 当依法经过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十二条 2 是否设置 专门的安 全生产管 理机构 机械制造企业不属于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在 300
2、人以下的,可以不设立或确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但超过 300 人的,应当确定专门的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所谓“确定” ,是指以文件的形 式明确指定某个机构(如生产部等)负责安全生 产管理。鼓励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七条。 3 安全 生产 管理 机构 及人 员 是否按要 求配备专 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 员 从业人员超过 300 人的,应当确定专门的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 人员 300 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与安全生产相适应 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七条。 4 是否建立 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
3、生产责任制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条。 5 基础 管理 安全 生产 责任 制 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 是否健全 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必须覆盖全员,构 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主要包括 主要负责人 责任制; 其他负责人责任制; 各级负责 人责任制;(4) 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 员责任制; (5) 班组长责任制;(6) 岗位人员 责任制。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条。 6 2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有 关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4、1)必 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适时修订; (2)必须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 (3)必须与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生产 经营实际相适应:(4)体系清楚, 落实“层层 有专责,人人管安全”的原则;(5)明确上下 左右之间权限;(6)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要对该部门的安全生产负 责;(7)有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的 措施;(8)要贯穿“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评比”的全过程;(9)发挥职工的参与、监督 作用。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条。 7 是否建立 安全培训 教育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5、第十 九条。 8 安全培训 教育制度 安全培训 教育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相 关要求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 生产教育培训的目的;(2)负责安全生产培训 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3)培训的周期和时 间安排;(4)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人员; (5)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6)教育和培训 的形式(自行培训或委托专业机构培训) ;(7) 对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其他要求。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 9 安全 生产 管理 制度 防火防爆 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 防火防爆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 十六条。 10 3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6、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防火防爆 管理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相 关要求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部门、 岗位职责;(2)危险因素的辨识;(3)危险场 所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以及演练计划; (4)应配备的安全器材、消防器材及其定期维 护检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 十六条。 11 是否建立 安全设备 设施管理 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2 安全设备 设施管理 制度是否 健全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应当覆盖单位现有的所有 安全设备、设施
7、。对重要的安全设备、设施还应 当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3 安全设备 设施管理 制度 安全设备 设施管理 制度的内 容是否符 合相关要 求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负责安全设备、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2)安全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 改造和报废规定,这些规定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3)应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九条。 14 是否建立 劳动防护 用品配备、 管理和使 用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 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5 劳动防护 用品配备、 管理和使
8、 用制度 劳动防护 用品配备、 管理和使 用制度内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包括:(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劳动 防护用品日常管理规定;(3)劳动防护用品的 佩戴、使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七条。 16 4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容是否符 合相关要 求 是否建立 安全检查 和隐患排 查治理制 度 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7 安全检查 和隐患排 查治理制 度 安全检查 和隐患排 查治理
9、制 度内容是 否符合有 关要求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方式与周期;(2)检查内容;(3) 检查人员;(4)明确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程序和管理要求;(5)建立安全检查动态监控 体系,明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 预案“五到位” ;(6)隐患台帐及上报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8 是否建立 事故预案 及事故管 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预案及事故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19 事故预案 及事故管 理制度 事故预案 及事故管 理制度内 容是否符 合有关要 求 事故预案及事故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10、事故预案编制、颁布、报备、演练、修改 的要求;(2)明确事故应急程序、应急设施、 抢险与救护;(3)事故分类、管理分工、统计 台帐、报告程序;(4)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和要 求。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0 安全生产 费用管理 制度 是否建立 安全生产 费用管理 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1 5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制度 安全生产 费用管理 制度的内 容是否符 合有关规 定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1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方式;(2)提取比例;(3) 用途;(4)管理方式;(5)保证费用提取和使 用的措施。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22 是否建立 建设项目 (工程) “三同时”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建设项目(工程) “三同时”管理 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3 建设项目 “三同时” 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 “三同时” 管理制度 内容是否 符合相关 规定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管理部门;(2)实行“三同时”管理的项 目范围;(3)各环节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四条;湖北省安全生 产条例第二十一条;建
12、设 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 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6 号) 。 24 是否建立 安全生产 考核奖惩 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5 安全生产 考核奖惩 制度 安全生产 考核奖惩 制度内容 是否符合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目的;(2)安全生产奖 励和惩罚的基本原则;(3)安全生产奖励和惩 罚条款;(4)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法。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6 6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13、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有关要求 是否建立 安全会议 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会议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7 安全会议 制度 安全会议 制度的内 容是否符 合相关要 求 安全会议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议层次 及参加会议人员;(2)会议的内容和频次; (3)会议的记录和下发纪要的要求;(4)对会 议决定执行的要求;(5)会议纪律。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8 是否建立 从业人员 安全资格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29 从业人员 安全资格 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
14、 安全资格 管理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有 关要求 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从业人员的取证范围(一般包括特种作业 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其他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如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等) ;(2)取证、复审、换证的责任部门及工作程 序;(3)证件使用、档案管理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 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30 电气安全 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 电气安全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31 7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15、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电气安全 管理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有 关要求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 应遵守的有关规程;(2)明确电气检修、用电 设备环境、警示标志、操作、日常维护等方面的 要求;(3)明确对移动用电设备安装安全保护 装置的要求;(4)明确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 特殊要求;(5)明确临时用电审批的要求。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 32 重大危险 源管理制 度 是否建立 重大危险 源管理制 度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 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33 重大危险 源管理制 度
16、的内容 是否符合 有关规定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 确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依据;(2)重大危险 源清单;(3)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4)重大 危险源预案及演练的管理;(5)重大危险源登 记备案;(6)重大危险源设施检、维修;(7)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危险化学品重 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 40 号) 。 重大 危险 源管 理制 度的 内容 是否 符合 有关 规定 34 特种设备 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 特种设备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七条。 35 8 一级 要素
17、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特种设备 管理制度 的内容符 合有关要 求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 企业内特种设备的范围;(2)明确应使用符合 规定的设备;(3)明确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4)明确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周期;(5)明确 特种设备法定检测的管理;(5)制定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章。 36 是否建立 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 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条。 37 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 理制度 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 理制度的 内容是否 符合
18、相关 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五双”管理要求;(2)明确剧毒化 学品作业场所的要求;(3)明确安全操作、个 人防护要求;(4)剧毒化学品信息资料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章。 38 是否建立 仓库、储 罐区安全 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仓库、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39 仓库、储 罐区安全 管理制度 仓库、储 罐区安全 管理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相 关要求 仓库、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仓库、储罐区的设置应符合国家规范 标准的要求;(2)明确通道、消防设施、安全 标志的管理;(3)出入库、台
19、帐的要求;(4) 明确防火、防爆、安全保卫的措施。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40 危险作业 审批制度 是否建立 危险作业 单位应当建立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41 9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审批制度 危险作业 审批制度 的内容是 否符合相 关要求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 单位的实际确定可能有的危险作业范围(如高处 作业、带电作业、 禁烟火范围内进行的明火或 易燃作业、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有中毒或 窒息危险的受限
20、空间作业、危险的起重运输作业、 危险化学品堵漏作业等) ;(2)明确审批人和审 批程序;(3)明确责任人;(4)明确相应岗位 作业规程。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五条。 42 是否制订 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这些操作规程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四条第(一)款。 43 岗位操作 规程是否 健全 每个岗位应当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遗 漏。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四条第(一)款。 44 安全 操作 规程 岗位操作 规程的内 容是否符 合相关要 求 岗位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
21、求;(2)符合岗 位作业实际;(3)能够保障操作安全;(4)及 时修订更新。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四条第(一)款。 45 安全 生产 教育 培训 生产经营 单位主要 负责人是 否有安全 管理资格 证书 按照规定的学时、内容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组 织的培训,经相应级别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考核合格,并取 得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第 6 条。 46 10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22、周期 隐患 序号 安全管理 人员是否 有安全管 理资格证 书 按照规定的学时、内容、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机构 组织的培训,经相应级别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考核合格,并 取得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 发201023 号)第 6 条。 47 从业人员 是否有培 训合格证 书 主要由企业组织培训,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组织 培训,核发培训合格证。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第 6 条。 48 特种作业 人员是否 有特种作 业操
23、作证 参加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考核合格, 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证件应合法并在有效期内。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 49 是否有安 全生产教 育培训记 录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结果应当记入从业人 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培训情况应当记 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记录卡,并由从业人员和考 核人员签名。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七条。 50 是否有安 全检查及 事故隐患 排查记录 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台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四条。 51 是否有劳 动防护
24、用 品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生产 要求的作业场所和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安 全防护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从业 人员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佩戴。建立劳动防护用 品管理档案。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八条。 52 安全 生产 管理 基础 档案 是否有安 全生产奖 对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未 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的,给予相应的惩戒;造成生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四条。 53 11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惩记录 产安全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建
25、立安全生产 奖惩记录。 是否有事 故管理档 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 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规定立 即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部门。建立事故管理档案。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 十二条。 54 是否有工 伤社会保 险缴费记 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 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缴费记录妥善保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 55 是否按规 定提取安 全生产专 项费用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 资金投入和有效使用,并对因安全生产必需的资 金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一条。
26、 56 安全 生产 投入 安全生产 专项费用 管理是否 规范 生产经营单位安排年度各项费用预算时,应当优 先安排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缩减 正常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项目经 费应当设立专项科目,计入生产成本,先提后用, 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范围为:(1)安全生 产措施工程建设项目;(2)安全设备、设施的 更新维护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3)安全生产管理;(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 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5)劳动保护设 施、用品及职业危害防治费用;(6)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奖励费用;(7)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8)保障安全
27、生产的其他费用。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一条。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二条。 57 12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建立 应急机构 和队伍 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 应急救援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对法第二十六条。 58 是否有应 急救援设 施设备及 物资 按相关要求和标准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 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确保正 常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法 第六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四 条。 59 是否制订 应急救
28、援 预案或应 急措施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作业岗位应急 处置方案或措施。当生产工艺、周围环境、指挥 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订,预案修订情 况应有记录并归档保存。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规定第二十五条。 60 应急 管理 是否进行 应急救援 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企业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 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 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企 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管理人员和操 作人员熟悉紧急情况下要采取的应急措施,确保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29、 对法第二十九条;湖北省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第二十五条。 61 13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按规 定进行应 急救援预 案报备 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 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 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 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 关主管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 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 案
30、,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 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第四章。 62 是否有机 构和人员 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三十三条。 63 是否制订 管理制度 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五条。 64 是否有应 急救援措 施及演练 记录 应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并有演练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监
31、察条例第 六十五条。 65 是否有档 案记录 应建立设备档案,应齐全,保管应良好。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五 条。 66 是否有检 验报告 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 所提出的问题应整改。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二十八条。 67 特种 设备 基础 管理 是否有保 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九 68 14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养记录 条、三十九、第四十五条。 是否有特 种作业人 员证件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证件合法并在有效期内。 湖北省安
32、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第三十八条。 69 是否有特 种作业人 员培训记 录 应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培训学时和内 容符合相关要求。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 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第三十九条。 70 是否有职 业卫生管 理机构及 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 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71 是否制订 职业病防 治计划及 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制定切 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
33、一条第(二)款。 72 职业病防 治计划及 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 治计划及 实施方案 的内容是 否符合有 关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 73 是否建立 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建 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五条、第二十一条第 (三)款。 74 职业 卫生 基础 管理 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有:(1)职业病防治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75 15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34、 管理制度 是否健全 任制;(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3)职 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4)职业危害防护 设施维护检修制度;(5)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制度;(6)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制度;(7)职业 卫生评价制度;(8)职业危害告知制度;(9) 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10)从业人员职业 卫生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法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 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 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是否制订 职业卫生 操作规程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应当制定职业卫生操 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76 职业卫生
35、操作规程 是否健全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每个岗位应当制定职业卫 生操作规,不得遗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77 职业卫生 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 操作规程 的内容是 否符合相 关标准和 岗位实际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应当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符合岗位作业实际; (3)能够避免或减轻职业病危害;(4)及时修 订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78 是否有职 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 评价报告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
36、生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七条。 79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是否漏项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都应当纳入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七条。 80 16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机构是否 具备相应 资质 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资质 的机构进行检测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十九条。 81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是否定期 进行 存在职
37、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 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 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 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 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 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七条;作业场所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 82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结果是否 定期向所 在地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 报告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 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 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 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
38、 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 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七条;作业场所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 83 17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 测、评价 结果是否 定期向劳 动者公布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 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 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 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 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 在地安全生产监
39、督管理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七条;作业场所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 84 是否申报 职业病危 害项目 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 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 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十六条。 85 职业病危 害申报是 否缺项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 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不得遗 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十六条。 86 职业病危 害项目申 报 是否定期 申报职业
40、病危害项 目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每年申报一次。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 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 27 号)第八条。 87 18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进行 职业病危 害项目变 更申报 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向 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1)进行新建、改建、 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 工验收之日起 30 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 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 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 或者材料变化之
41、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3)生 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 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4)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 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 15 日内向原申报机 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 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 27 号)第八条。 88 职业病危 害项目申 报内容是 否符合规 定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 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1) 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 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 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2、(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 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 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 其他资料。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 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 27 号)第五条。 89 职业病危 害告知 是否向劳 动者告知 职业病危 害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 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 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 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 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 中华
43、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三十四条。 90 19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 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 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职业病危 害告知内 容是否漏 项 告知内容包括:(1)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2)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 果;(3)职业病防护措施;(4)职业病待遇。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三十四条。 91 职业病危 害告知方 式是否符 合规定 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44、(含聘用 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能以公告、标 志等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三十四条。 92 是否有职 业卫生监 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三十七条。 93 职业卫生 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 监护档案 是否规范 应当归档管理的主要资料包括:(1)劳动者的 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职业健 康检查结果;(4)职业病诊疗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三十七条。 94 是否有职 业病危害 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45、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 95 职业病危 害事故应 急救援预 案 职业病危 害事故应 急救援预 案是否符 合相关要 求 应急预案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以及处置措施 等内容。预案的组织结构和可行的措施应与单位 实际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 96 20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 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有职 业卫生档 案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二十一条第四款。 97 职业卫生 档案 职业卫生 档案资料 是否全面 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46、(1)国家有关职业 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2)建 设项目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 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3)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 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 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4)职业卫生管理 制度;(5)职业危害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6)作 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评价资料; (7)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档案;(8)个人 防护用品使用维护档案;(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 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人员名单、考核成绩等; (11)职业病病人档案;(12)各种设备、化学品中 文说明书;(13)职业
47、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 练有关资料。 98 21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是否有定期 检验合格标 志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 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 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 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 续使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按 1 年或者 大修周期进行内部检验,每年进行外部检验,无 损检测。应有结论为“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定 期检验报告,并且上次报告提出的问题已得到封 闭。应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运行
48、记录及修 理记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修应申报监 督检验。应有符合要求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辆管理制度,电站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要 的系统图应齐全、符合实际,并醒目挂放。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 549 号)第 二十八条。 99 标志 是否有使用 登记标志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 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登记证 应在有效期内。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 549 号)第 二十五条。 100 现场 管理 特
49、种 设备 场(厂) 内专用机 动车辆 安全附件 及安全保 护装置 车辆转向灯、 制动灯的设 置是否符合 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 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 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车辆转向灯、制动灯应有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 549 号)第 二十七条;厂内机动 车辆监督检验规程 (国质检【2002】16 号)附录 101 22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三级要素 四级要素 五级要素 标准要素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排查部门 及责任人 排查 周期 隐患 序号 车辆嗽叭是 否符合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 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 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