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选修 3-4 全册精品教案目录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 第一节 简谐运动 1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4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6 第四节 单摆 7 第五阶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9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2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12 第二节 波的图象 14 第三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16 第四节 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衍射 18 第五节 波的干涉 19 第六节 多普勒效应 21 第十三章 光学 22 第一节 光的折射 22 第二节 光的干涉 24 第三节 光的色散 26 第四节 光的衍射现象 29 第五节 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30 第十四章 电磁波 33 第一节 电
2、磁波的发现、电磁振荡 33 第二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34 第三节 课题研究: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磁波谱 35 第十五章 联系电话(0592)5166869 双十正门前水晶森林 84 高中物理选修 3-4 全册精品教案目录 第十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第节 简谐运动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 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位移的概念容易混淆;在
3、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 化 课型:启发式的讲授课 教具:钢板尺、铁架台、单摆、竖直弹簧振子、皮筋球、气垫弹簧振子、微型气源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引入我们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 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的运动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 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振动? 讲授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这些物体的 运动都是振动。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的实验,注意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 特征? 演示实验 (1)一端固定的钢板尺见图1(a)(2)单摆 见图1(b) (3
4、)弹簧振子见图1(c) (d) (4)穿在橡皮绳上的塑料球见图 1(e) 提问 这些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是直线的、曲线的;运动方向水平的、 竖直的;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的、不同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 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 运动,振动是机械振动的简称。 2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演示实验:气垫弹簧振子的振动 讨论 a滑块的运动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 b弹簧的质量远远小于滑动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 质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5、 c没有气垫时,阻力太大,振子不振动;有了气垫时,阻力很小,振子振 动。我们研究在没有阻力的理想条件下弹簧振子的运动。 (2)弹簧振子为什么会振动?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 中心位置,这个力叫回复力,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对于弹簧振子,它 是弹力。 回复力可以是弹力,或其它的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在O点,回复力是零,叫振动的平衡位置。 (3)简谐运动的特征 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有直接 关系。在研究机械振动时,我们把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简称为位移。 3、简谐运动的位移图象振动图象 简谐
6、运动的振动图象是一条什么形状的图线呢?简谐运动的位移指的是什么位移? (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演示】当弹簧振子振动时,沿垂置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毛笔 P 就在纸带上画出一 条振动曲线。 说明:匀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移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纸带拉动一定的距离对应振 子振动一定的时间,因此纸带的运动方向可以代表时间轴的方向,纸带运动的距离就可以 代表时间。 介绍这种记录振动方法的实际应用例子:心电图仪、地震仪。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1)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振动图象在什么情况下是正弦,什么情况下是余弦?(由开始计 时的位置决定) 【小结】 【作业】 1、必作
7、部分2完成第195页第(3)题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3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重点难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 无关。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 具】弹簧振子,音叉,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上节课讲了简谐运动的现象和受力情况。我们知道振子在回复力作用下,总以某一位 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现在我们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将振子拉到平衡位置 O 的右侧,放 手后,振子在 O 点的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子的运动
8、是否具有周期性?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 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 频率。 2新课讲授 实验演示: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可知振子总在一定范围内运 动。说明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就是我 们要学的第一个概念振幅。 (1) 、振幅 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我们要注意,振幅是振动物体离 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不是最大位移。这就意味着,振幅是一个数值,指的是最大位 移的绝对值。 【板书】2、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1) 、振动的周期 T: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
9、时间。 振动的频率 f: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 、周期的单位为秒(s)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 实验演示:下面我们观察两个劲度系数相差较大的弹簧振子,让这两个弹簧振子开始 振动,用秒表或者脉搏计时,比较一下这两个振子的周期和频率。演示实验表明,周期越 小的弹簧振子,频率就越大。 【板书】(3)、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两者的关系为:T=1/f 或 f=1/T 举例来说,若周期 T=0.2s,即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 0.2s,那么 1s 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就是 1/0.2=5s-1.也就是说,1s 钟振动 5 次,即频率为 5Hz. 【板书】3、简谐运动的周期
10、或频率与振幅无关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注意听):敲一下音叉,声音逐渐减弱,即振幅逐渐减小,但音调不 发生变化,即频率不变. 【板书】 振子的周期(或频率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称为振子的固有周期或固有 频率. 例如:一面锣,它只有一种声音 ,用锤敲锣,发出响亮的锣声, 锣声很快弱下去,但不会变调. 摆动着的秋千,虽摆动幅度发生变化,但频率不发生变化.弹簧振子在实际的振动中, 会逐渐停 下来,但频率是不变的.这些都说明所有能振动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 【巩固练习】 1A、B 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 A 振子移到 A 的平衡位置右边 10cm,把 B 振 子移到 B 的平衡
11、位置右边 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 A. A、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 A、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 A、B 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无法判断 A、B 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作业】 1动手作业: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振子,观察其运动.分别改变振子振动的振幅、 弹簧的劲度和振子的质量,其周期和频率是否变化? 2书面作业:把课本 162 页练习二(1) 、(2)题做在练习本上 .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教学目的】 1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 公式;了解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简谐运动
12、的运动特征和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 规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结合旧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而掌握新知识,以培养其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重点是简谐运动的定义; 2难点是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和能量分析。 【教具】 弹簧振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机械振动? 答: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提问2:振子做什么运动?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机械振动的情况:机器的振动,桥梁的振动,树枝的振 动,乐器的发声,它们的振动比较复杂,但这些复杂的振动都是由简单的振动的组 成的,因此,我们的研究仍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开始。刚才演示的就是一 种最简单、最基本
13、的机械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提问3:过去我们研究自由落体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今天,我们仍要从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研究简谐运动的运动性质; 从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简谐运动的特征,再研究能量变化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第二次演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提问4:大家应明确观察什么?(物体) 提问5:上述四个物理量中,哪个比较容易观察? 提问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还是变力?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 小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回复力的方向 指向平衡位置 提问7:简谐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小结:简谐运动是变速运动,但不是匀变速运动
14、。加速度最大时,速度等于零;速 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提问8:从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我们来看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让 我们再来观察。 提问9:振动前为什么必须将振子先拉离平衡位置?(外力对系统做功) 提问10:在A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1:在O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2:在D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3:在B,C点,振子有动能吗?系统有势能吗? 小结:简谐运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第四节 单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源及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3)知道单摆的周
15、期和什么有关,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并能用公式解题。 2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影响周期的因素,培养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 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教具】 两个单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弹簧振子,知道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那么: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 件是什么? 答:物体做机械振动,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机械振动单摆的运动 (二)进行新课 1、 阅读课本第 167 页到 168 页第一段,思考:什么
16、是单摆? 答: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长和质量可以 忽略,细线的长度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 物理上的单摆,是在一个固定的悬点下,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一个一定质量 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以,实际的单摆要求绳子轻而长,摆球要小而重。摆长指 的是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将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单摆 振动类似于钟摆振动。摆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 物体做机械振动,必然受到回复力的作用,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 簧弹力提供,单摆同样做机械振动,思考: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 如何表示? 1)平衡位置 当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
17、O 点时,细线竖直下垂,摆 球所受重力 G 和悬线的拉力 F 平衡,O 点就是摆球的平衡位置。 2)回复力 单摆的回复力 F 回 =G1=mg sin,单摆的振动是不是简谐 运动呢? 单摆受到的回复力 F 回 =mg sin,如图:虽然随着单摆位移 X 增大,sin 也增大,但 是回复力 F 的大小并不是和位移成正比,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但是,在 值较小的 情况下(一般取 1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近似的认为 sin=X/ L,近似的有 F= mg sin= ( mg /L )x = k x (k=mg/L),又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 O 点,与位移方向相反, 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即物
18、体在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 用下的振动,F = - ( mg / L )x = - k x(k=mg/L)为简谐运动。所以,当 10时,单摆振动 是简谐运动。 条件:摆角 10 位移大时,单摆的回复力大,位移小,回复力小,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单摆的位 移为 0,回复力也为 0,思考:此时,单摆所受的合外力是否为 0? 图 单摆此时做的是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向心力,单摆也不能例外,也受到向 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单摆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何而来?) 。在平衡位置,摆球受 绳的拉力 F 和重力 G 的作用,绳的拉力大于重力 G,它们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所以,
19、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受到的回复力为 0 ,但是所受的合外力不为 0。 3单摆的周期 我们知道做机械振动的物体都有振动周期,请思考: 单摆的周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可能和摆球质量、振幅、摆长有关。 单摆的周期是否和这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干扰,每次实验中我们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 是控制变量法。首先,我们研究摆球的质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那么就先来看一下摆球质量不同,摆长和振幅相同,单摆振动周期是不是相同。 演示 1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现象:两摆球摆动是同步的,即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不会受影响。 这
20、个实验主要是为研究属于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的周期,所以摆角不要超过 10。 接下来看一下振幅对周期的影响。 演示 2摆角小于 10的情况下,把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 (由一名学生来完成 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 现象:摆球同步振动,说明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振幅无关。 刚才做过的两个演示实验,证实了如果两个摆摆长相等,单摆振动周期和摆球质量、 振幅无关。如果摆长 L 不等,改变了这个条件会不会影响周期? 演示 3取摆长不同,两个摆球从某一高度同时释放,注意要 10。 (由一名学生 来完成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 现象:两摆振动不同步,而且摆长越长,振动就越慢。这说明单摆振动和摆长有关。 具体有什么关
21、系呢?荷兰物理学惠更斯研究了单摆的振动,在大量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得到: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l 的平方根成正比,和重力加速度 g 的平方根成反 比, 周期公式: 同时这个公式的提出,也是在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的前提下,条件:摆角 10 由周期公式我们看到 T 与两个因素有关,当 g 一定,T 与 成正比;当 L 一定,T 与 成反比;L,g 都一定,T 就一定了,对应每一个单摆有一个固有周期 T,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只有在 红 (2)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传播介质无关。 (由光源的发光方式决定) 2、在真空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是如何变化的? 3、任一
22、单色光从真空进入某一介质时,波长、光速、频率各如何变化? (1)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或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发生变化。即光的的颜色不发生改变。 (2)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传播速度的变化?)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波长的变化?) 例 1、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 ,则( ) 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 1/sin 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 csin 倍(c 是真空中的光速 )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的波长的 sin 倍 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
23、1/sin 倍 4、在同一介质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速度大小间的关系如何? (1)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小的传播速度大 (2)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小的波长大(这一点与真空中的规律一样) 5、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什么?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保持恒定。 6、日常生活中为何不易看到光的干涉现象?对机械波来说容易满足相干条件,对光来讲就困难的多。这 与光源的发光机理有关。利用普通光源获得相关光的方法是把一列光波设法分成两部分进行叠加发生干涉。 7、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有那些?(1)单色光为等间隔明暗相间的条纹。 (明暗条纹的宽度相同) (2)相同双缝时,频率越大纹越窄。 (3)白光干涉图样为
24、彩色,中央亮纹为白色。注意;与单缝衍射图 样进行对比。 8、如何解释白光杨氏双缝干涉图样是彩色的这一现象?(如何解释紫光的杨氏双缝干涉条纹比红光窄这 一现象? 例 1、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紫光做实验,则干 涉条纹间距将变_,如果改用白光做实验,在屏上将出现_色条纹.例 2、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紫红 c xdrrLxdr2)()(12122xnLrd为 纹 宽时取当 121 )()0 长 变 小光 从 真 空 进 入 介 质 后 波nvcv .)3(2/)1(.0 12 、相 干 最 小 条 件 : 、相 干 最
25、 大 条 件 : nr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 2 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距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10、薄膜干涉是指哪两列光波的叠加?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面上 11、如何理解 等厚干涉的“厚” 字?( 1)由于膜很薄所以上下表面叠加反射光的光程差为所在处膜厚的 2 倍。 (2)厚度 相同各点光程差相同,干涉纹的亮度相同。 (同一条纹下方膜的厚度相同) (3)在膜的一个表面为平面的 前提下,如果纹是等间隔直纹,说明膜的另一表面是平面;如果局部出现弯曲,说明弯曲处面不
26、平。 例 1、如图 4-4 所示,竖直的肥皂液膜的横截面,右侧受到一束平行光的照射,关于肥皂液膜产生干 涉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右侧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光线在肥皂液薄膜 左右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波迭加生成的 B.在左侧也能观察到类似的条纹 C.观察到的条纹可能是黑白相间的也可能是色彩相间的 D.观察到的条纹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竖直的 12、为什么照相机的镜头常呈淡紫色或蓝色? 为了增加通光量,在镜头上镀上了增透膜的缘故。因为人的视觉最敏感的色光为绿光,所以增透膜的 厚度为绿光的 1/4。以增大绿光的透射强度。因为红光与紫光反射强度大,所以镜头的颜色常呈淡紫色或 蓝色。 例 1、市场上有
27、种灯具俗称“冷光灯” ,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 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 了一层薄膜( 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 .以 表示此 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 A. /8 B. /4 C. /4 D. 第三节 光的色散 教学课题 光的色散 备课时间 教学课型 新课 课时 1 课时 授课时间 知识目标 1.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 知道白光由不同的色光组成 3. 知道同一介质对不同的色光折射本领不同 4. 知道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色散
28、光谱的七色排列顺序 5. 初步了解彩虹的成因 6. 知道光的三原色 7. 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8.明确棱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及折射规律来改变和控制光路的光学仪器。棱镜可 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颜色之谜”科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让学生在自由的 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开发科学潜能,培养动手技能,加深 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质。 德育目标 为了我国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大力开 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现象及原因(不同的单色
29、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2.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色散光谱的七色排列顺序 3.知道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 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现象及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与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教学用具 激光演示仪一套、三棱镜、光源 教学环节 导 言 演示实验:一束白光(复色光)通过 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由红、橙、黄、绿、 蓝、靛、紫各色组成的光带,这个光带叫光谱。(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新课教学 (一) 、通过棱镜的光线 、明显地向着棱镜的底边偏折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演示实验)让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棱镜的一
30、个侧面,可以看到,光线通过棱镜, 从另一个侧面射出来时,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光线向棱镜的底面偏折。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就可以得到结论。 结论:光线在棱镜的两个侧面上发生折射时,两次向底边偏面的缘故。注意顶角和底面 的相对关系。 如果将该棱镜放入折射率较大的媒质中,折射光线如何偏折? 光线将向顶角偏折,关于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我们不能死记 注结论,而应从光的折射定律出发来分析。 如果隔着棱镜看一个物体,就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例如:将一个物点 S 放在棱镜前,从物点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射出,我们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认为光线是从它们的反向 延长线的交点 S 射出的, S
31、就是 S 在棱镜中所成的像。 这个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向顶角方向偏移, 物像同侧。确定像的位置,关键还是折射定律。 二、光的色散:(多媒体模拟)让学生观察思考几个问题: 1) 、各色光是怎样排列的? 2) 、各色光偏向角关系如何? 3) 、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如何? 4) 、不同色光在同一媒质中的速率大小关系如何? 、说明: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后的偏折角度不同,红光在最上端,红 光的偏折角最小,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大,棱镜材料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 n 红 v 紫。 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都是
32、c,由公式 n=c/v,因折射率不同,它们在同一媒质 中的速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比其它色光中大。 “彩虹”是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多小水珠色散而 形成了彩色光带。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偏向角 小 大 折射率 较小 较大 在媒质中的光速 较大 较小 单色光 单色光:严格说,单色光是指只有一个频率或波长的光;实际上频率范围很窄的光,就可认为 是单色光。利用单色光源(如气体放电,激光器) 、滤光器或根据分光原理制成的单色器可以获得 各种纯度的单色光。 复色光 复色光:亦称“复合光” 。包含多种频率的光,例如太阳光、弧光等。 三原
33、色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彩色电视就是利用 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色彩来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格子,分别涂有能发出红、绿、 蓝色光的物质,当三束电子流分别打到这三种物质上时,就发出红、绿、蓝色的光,这三束电子流 的强弱分别影响着这三种色光的强弱,由此混合出绚丽多彩的各种色彩。看电视时,如果用放大镜 观察电视机的荧光屏,就能看到屏上红、绿、蓝的光点。画家用颜料调出各种颜色的道理与上面所 讲的色光的混合不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 的颜色来(见彩图) 。这是因为每种颜色的颜料,在阳光照射下,除了反射跟
34、它相同的色光以外, 还反射一些其他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还反射橙光和绿光,同时吸收其他色光;蓝颜 料除了反射蓝光,还反射绿光,同时吸收其他色光;这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就反射绿光,混合颜 料就呈绿色了。 三、全反射棱镜 (多媒体模拟)两个直角边 AB 和 BC 代表了棱镜上两个互相垂直的镜面,当光垂直 AB 面 进入棱镜到达 AC 面时发生全反射, (因为此时入射角为 45,而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 42) ,光线沿垂直于 BC 方向射出,光线的方向改变了 900。如果光线垂于 AC 面进入棱镜,光线 将在 AB 面上发生全反射,射到 BC 上,再在 BC 面上发生全反射,最后垂直于
35、 AC 面射出棱镜, 光线的方向改变了 1800。 结论:我们把这种能够对光实行全反射的棱镜叫做全反射棱镜。其作用控制光的传播方 向 。 思考:这两种全反射棱镜改变光路和什么相同? 全反射棱镜和平面镜在改变光路方面,效果是相同的。但是,通常用的平面镜有两个面,正 面是玻璃,背面镀有一层银膜,当光射到平面镜 上时其两个表面表面都要发生反射,而且镀银的表面不能使 光全部反射,大约 10的光被吸收掉,会使光线和所成的像 模糊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全反射棱镜优于平面反射镜。 3、应用:潜望镜(如图所示) 练习: 1、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棱镜,光线垂直 一个面入射,在底面上发生全反射。由此看出构
36、成棱镜 的媒质的折射率不可能是: 、1.7 、1.8 、1.5 、1.36 小 结 总结(回到教学目标,由学生总结) 如果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向三棱镜的一个侧面,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1)通过两次折射,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2)通过三棱镜成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在棱镜同侧,而且偏向顶角; 3)利用全反射棱镜可以控制光路。 4)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在光屏上形成光谱,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 兰、靛、紫。 第四节 光的衍射现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衍射现象,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了解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衍射图样与波长、缝宽的定性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
37、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 的实践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对“泊松亮斑”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验是检验理论是否正 确的标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通过众多的光的衍射实验事实和衍射图片来认识光的波动性 (2)光的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根本上讲都是光波的相干叠加 (3)正确认识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育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实践 三、教学过程 1、常见的衍射现象有那些?小孔衍射、小屏衍射、单缝衍射、边缘衍
38、射。 例 1、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 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 ),可以看到 ( )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 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 C.彩色的直条纹 D.彩色的弧形条纹 例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 红色滤光片( 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 ,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
39、.屏上无任何光亮 2、为什么平时很难见到光的衍射现象?(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因为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为:逢、 孔、障碍物的尺度与波长接近时。由于光的波长很短,所以生活中很难看到光的衍射现象。 例 1、如图 4-2 所示,A、B 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 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案.其中图 A 是光的_ (填“平行”或“衍射 ”)图象,由此可判断出图 A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填“ 大于”或“小于”) 图 B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3、什么是“泊松亮斑 ”?谁提出了 “泊松亮斑”?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谁证实了 “泊松亮斑” 的存在?你从中 能体会到什么?著名数学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波动理论推算出:把一各不
40、透光的小圆盘放在光束中,在小 圆盘后方的光屏上,圆盘阴影中央出现一个亮斑。后人称此亮斑为泊松亮斑。泊松指望这一预言能推翻光 的波动学说,因此他要求菲涅耳做实验。菲涅耳接受挑战,他完成了实验,证实了这一亮斑的存在。 4、你能解释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为什么会受到限制吗?(1)人眼最小分辨距离约为 0.2mm(2)由于人 视网膜宽度有限,为增加放大率就应物镜及目镜的孔径。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可见光将发生衍射,在这种 情况下再增大放大率已不能提高清晰度。所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受到限制。只能达到上千倍。 (3)为避 免上述现象就必须降低光的波长,人眼就无法识别且有害。必须进行光电转换。这就是光电显微镜。 5
41、、你能解释交通灯为什么用红、黄两色作为安全信号吗?为避免云雾小水滴阻挡光的传播(红光波长长 易发生衍射) 例 1、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而猫头鹰在夜间有很好的视力.,(1)其原因是( ) A.不需要光线,也能看到目标 B.自身眼睛发光,照亮搜索目标 C.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 D.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 第五节 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教学课题 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备课时间 教学课型 新课 课时 1 课时 授课时间 知识目标 (1)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2)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3)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
42、的条件,培养学生的 观察、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 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生活中的物理 现象很多,能否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更科学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仪器、物品 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 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现
43、的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教学手段 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 教学用具 1全反射现象演示仪,接线板,烟雾发生器,火柴,产生烟雾的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 (半圆柱透镜 ),弯曲的细玻璃棒( 或光导纤维) 2烧杯,水,蜡烛,火柴,试管夹、镀铬的光亮铁球(可夹在试管夹上) 3自行车尾灯(破碎且内部较完整 ) 4直尺 教学环节 导 言 演示将光亮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 烛上熏黑,将试管夹和铁球置于烛焰的内焰进行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 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好奇的学 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
44、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再 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 识全反射现象 新课教学 1全反射现象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通常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满足了某种条件,光线 不再发生折射现象,而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 那么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产生全反射现象呢? 2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对于两种介质来说,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 而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
45、相 对的例如:水、空气和玻璃三种物质相比较,水对空气来说是光密介质,而水对玻璃来说是光疏 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例如由空气射入水) ,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例如由水射入空气)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既然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预料,当入射角增大到 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 9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演示将半圆柱透镜的半圆一侧靠近激光光源一侧,使直平面垂直光源与半圆柱透镜中心的 连线,点燃烟雾发生器中的烟雾源置于激光演示仪中,将接线板接通电源,打开激光器的开关一 束激光垂直于半圆柱透镜
46、的直平面入射,让学生观察我们研究光从半圆柱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偏折 情况,此时入射角 0,折射角亦为零度,即沿直线透出,当入射角增大一些时,此时,会有微弱 的反射光线和较强的折射光线,同时可观察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 的逐渐增大,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而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 到 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 C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 C 表示光从折射率为 n 的 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 C 就是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47、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3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1)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 对水来说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 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正对小球看过去会出现一些较暗的区域, 这是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区域,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这个实验,学生会有另一番感受 (2)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用灯光来照射尾灯时,尾灯很亮,也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制成的仪 器在讲完全反射棱镜再来体会它的原理就更清楚了可先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内部的结构,回 想在夜间看到的现
48、象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它,从而更好的利用它 们为人类服务 (3)用激光演示仪的激光光源演示光导纤维传播光的现象,或用弯曲的细玻璃棒进行演示,配 合作图来解释现象: 从细玻璃棒一端射进棒内的光线,在棒的内壁多次发生全反射,沿着锯齿形路线由棒的另一 端传了出来,玻璃棒就像一个能传光的管子一样 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 m 到 100m 左右,而且是由内心 和外套两层组成的,光线在内心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如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 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的纤维就可以传递图像 (4)让学生阅读大气中的光现象蒙气差,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 小 结 1全反射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现象之一,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 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两个条件都满 足就组成了发生全反射的充要条件 2全反射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多的在用全反射的知识解释时,特别要注意是否满 足两个条件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逻辑推理,一般是依据条件要叙述清楚,根据要给充分,结论要 简明 3为了给后面全反射棱镜的学习打基础临界角是几何光学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