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土壤里动物种类 2.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观点。 课前准备: 调查表、笔、放大镜、白瓷盆、小铲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调查土壤中的生物种类 我们的脚下的土壤中有些什么生物呢?先请大家观察一下,书本 94 页图 12-1 中的动物,你见过这些动物吗?你能辨认一下吗? 今天我们打算带同学们走出教室到室外现场调查一下,我们校园 里的土壤生物种类。 方
2、法指导: 1. 全班同学 45 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我们学校的某处选 择一个地方, 2. 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用手弄散土壤, 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瓶里,并加以辨认。每种动 物收集 34 只,带回实验室。要注意安全和减少对土壤生 态环境的破坏。 3. 参考下表的检索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设法认识 从土壤离捕捉的小动物。通过观察,要找出这些动物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将它们初步归类。认真记录你观察到的每 一种动物,并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班级 组员 记录员 调查时 调查地 环境特 间 点 征 动物名 称 数量 形态特征 4观察完毕后,别忘了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土壤中去。 第
3、二课时: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 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食品。 可见它趋势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 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 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 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生活的动 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提出主题,指出探究领域。 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但大家未必仔细观察过。本节课我们 着重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找出蚯蚓的形 态结构、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主要特征,培养多方面的 能力。 创设情景 课前自己采集活蚯蚓,说出采集的地点及方式,用什么方法带到 学校来。 看课本 19 页的图,归纳出蚯蚓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富 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食性如何?菜叶也行。大家是怎么样把蚯蚓带来的? 评价:用装有湿润泥土的广口瓶带最好,思考为什么? 补充:模拟了蚯蚓的生态环境。 提出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用实验台上准备好的实验器具。完成 观察蚯蚓的实验。观察时思考讨论下列讲义上的问题。 1. 蚯蚓的身体呈什么形状?有什么意义? 2. 它的身体组成有什么特点? 3. 所有体节的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有区别吗? 4. 如何区别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 5. 用放大镜观
5、察身体前端的口和后端的肛门。 6. 如何区别蚯蚓身体的背面和腹面? 7. 用手来回触摸蚯蚓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说明体表有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8. 手指沾点水后,轻轻地触摸蚯蚓的腹面,有何感觉?为什么? 可用放大镜观察。 9. 活蚯蚓放在粗糙的草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应注意随时用浸 过水的棉球轻触体表,为什么?)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 动?移动时有没有声音?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声音? 10. 再把蚯蚓移到光滑的玻璃板上,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第 9 题作比较,说明了什么? 11. 用手指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各部分,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思考为什么? 12. 把浸过醋的棉球放在蚯
6、蚓身体的前端附近,然后再把棉球 放在蚯蚓身体的后端附近,看它分别有什么反映?想一想为 什么?再用这个棉球触及蚯蚓的体壁,看它有什么反映,与 水螅相比,蚯蚓对刺激的反映有什么特点? 13. 用手电筒照射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央,看它分别有 什么反应,想一想,蚯蚓有眼睛吗?为什么? 14. 实验台上还有纸盒、沙土、黏土,你能用它们自己设计一 些观察蚯蚓行为的小实验吗?试试看! 15. 如果在观察学习中发现什么问题,欢迎提出,大家一起讨 论,而且,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 学习效果评价 教师可作补充、纠正,并作出及时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表 扬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学生小组合作,选代表发言,汇报观察结果,注意引导组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蚯蚓适于土壤生活的主要特点: 1. 体形呈长圆柱形,减少钻土的阻力 2. 体表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并完成呼吸,减少钻土时的摩擦力 3. 刚毛可协助运动,肌肉的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4. 没有眼睛,身体表面有大量感光细胞,尤其前端特别多 5. 神经系统比水螅发达,对刺激的反应灵敏而准确,身体后端 神经细胞多,进一步指出还有一些特点下节课讨论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