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49KB ,
资源ID:4149265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492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姚本先版-重点总结.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姚本先版-重点总结.doc

1、1 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包括:心理状态:注意,意识,灵感心理过 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 3、心理学基本观点:心里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心 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记过。 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在:a.心里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b.人 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c.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 d.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4、心理学的理

2、论取向: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任职理论取向人本 主义理论取向现象学理论取向 5、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岗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 室,开设实验心理学。标志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6、心理学的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 7、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 生改变得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遗传和环境的关系: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心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 和水平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

3、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 认知理论 1、意识是心理反应的高级形式,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所能觉察 到 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个体的意识有三个特点:概括性,自觉性,能动性。 2、无意识也称为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觉察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做梦,口误,笔 误。 3、睡眠的 5 阶段:睡眠开始,昏昏欲睡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 阶段为深睡阶 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快速眼动阶段,睡眠者的眼球 呈现快速跳动的现象。 4、注意是指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 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选择对象的同时,

4、对别的事 物的影响加以抑制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选对象做出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6、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 发生的注意。 (引起人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特点:刺激的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刺激的 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并在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 注意。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活动任务的认识;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 意注意形成的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7、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

5、,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觉察到的 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也成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 上的时间的久暂性。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额心理活动同事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一心 二用。注意的转移。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2 8、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 9、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阀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 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受阀限和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10、感觉种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 皮肤觉。 内部感受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运动

6、觉。 11、人对颜色的视觉具有 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人类的听觉觉有音高,音响,音 色三种特性。 12、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和感觉的关系:知觉和感 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 也没有知觉,他们同属于感性认识层次。知觉和感觉是相互联系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知觉印象中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是整体中的个别,是被联系 联结起来的个别,而不是孤立感觉的机械总和。感觉和知觉有事存在区别,感觉是对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印象的反映;感觉多适用于对事物的初次认识, 知觉多适用于对事

7、物的再次认识;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独立工作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协同活动的结果。 13、知觉的特征:只觉得意义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当知 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只觉得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形状大小颜色) 14、知觉的种类: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 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和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物体发 生实际的空间位移的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是没有连续位 移的看成连续位移,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15、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直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短错觉和面积

8、大小错觉。 16、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环节,又称为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 储存是记忆的中间环节,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的是遗忘,遗忘并不是所记忆的信息 完全丧失,而是保持的信息不能再使用的时候顺利地提取出来。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提取是记忆活动的最后一环节,形式有两种再认和回忆。再认就是以前记忆的重新内容 出现能够辨识。回忆是大脑中的记忆的内容再现。信息提取是否成功取决两个条件,信息 的保持是否巩固;提取信息的线索是否适当。 17、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根据记忆方式

9、,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18、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 记忆的持久性,指记忆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 记忆的准确性,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精确的特征。 记忆的准备性,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 19、记忆活动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指作用于人们的刺激消失后,信息在感觉通道中的 短暂保留,时间约为 0.252 秒。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大约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既接受来自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

10、容量有限,约为 72 个组块。听 3 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信息保存的时间超过一分钟。容量极大,基本上没限制。采用语义的形式编码, 有时也以感觉形象的形式编码。 20、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艾宾浩斯。 21、遗忘机制,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资料对识记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者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学习材料的难易,性质, 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巩固程度等等条件制约。 22、遗忘影响因素:材料性质,抽象比形象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容易忘。 材料的大小长度,长度越大,越容易忘。与心理状态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 重要意

11、义的材料不容易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材料。学习程度,学的重复次数 多,越不遗忘。 23、记忆的策略: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明测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 24、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反映。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 25、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分析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 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综合是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者个别的属性、特 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差异。比较发 现事物之间的相同不同,将事物归于不同

12、类别。 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抽 象的基础把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区。 系统化和具体化。系统化是在人脑中把一类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组成统一系统的思 维过程。具体化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 26、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特点,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分解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7、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独创性。 28、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

13、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的一个解 决方案。 2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征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评价结果。 30、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动机和情绪,对问题情景的直觉,定势(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 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3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 3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敏感性 33、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 又具有抽象概括性。 34、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35、想象的种类按期有无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有意想

14、象和无意想象。梦是一种无 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想象活动。 有意想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 与个人生活愿望想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4 36、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黏合,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一起;夸张;人格化;典 型化。 第四章 行为动力理论 1、需要是由个体生理上火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体活动 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分解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最基层的需要,维持

15、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安全的需要,指对安定的环境、恒定的秩序、免除焦虑、恐惧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 尊重的需要,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的需要。 4、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生理唤醒、人直接是、主观体验、外部表现。 5、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表现的变化或活动。 6、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语言表情。 7、情绪的种类: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的,暂时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16、。 应激,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 8、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9、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动机产生两个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外在条件诱因。 1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 会使行为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 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在难度较 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1、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12、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

17、,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 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是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有自觉的目的性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14、意志行动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双避冲突,有同等威胁的目标,前有伏兵后又追兵。 趋避冲突,想喝粥又怕烫。 多重趋避冲突 15、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目的,有坚定立场信仰,发挥 主观能动性,既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又能听进去意见,有原则性有灵活性。相反的是受暗示 性和独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以正确认识为前提,大胆无畏,深思熟虑为

18、条件。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 草率决定。 5 意志的坚忍性,目标专一,始终不渝,又锲而不舍,百折不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 。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 意志的自制力,一方面组织性纪律性专一,另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相反的 是冲动。 第五章 智能理论 1、智力是个体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识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由 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基本因素组成。 2、贝利智力年龄曲线:13 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的,到 25 岁达到顶峰,26-35 岁保持高 原水平,35 岁之后开始下降趋势。 3、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19、 4、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的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实践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分为,能力类型差异,能力表现早晚差异,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7、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 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8、智力是创造力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力需要培养。 9、创造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创造的基础是知识技能。知识的准确有据,层次系统,概括 全面有利于创造。有了知识技能不一定就能创造,要灵活运用。 10、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有好奇心,自信心强,独立

20、性强,有较大主动性,坚持性,恒 心,有理想抱负,勇敢。 第六章 人格理论 1、气质是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度与指向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 征,它是与生俱来,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2、气质的四个特征: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具有天赋性。 3、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感受性、耐受性、反映的敏捷度、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 外倾和内倾性。 4、气质类型: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映性强,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 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5、性格是个体在对现

21、实的态度极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又核心意义的心理 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如何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的基本特点。 6、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 生的意向。 7、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行为。 6 第八章 学习心理 1、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他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过程。 2、奥苏伯尔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3、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事实启发式教学 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进行恰当的表扬和评价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开展适当的竞赛 第

22、十章 教师心理 1、教室心理健康问题 人格异常问题,强迫、偏执、暴躁。 人际适应不良问题,自闭、冷漠、自卑、怯懦。 职业心理枯竭问题,生理枯竭,情绪衰竭、价值枯竭。 身心健康问题,焦虑、抑郁、神经衰弱。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 1、 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 2、 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以前完成某种事情,或个人活动是有他人在场,往 往个人所付出的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个人的活动积极性和效率下降的现象。 (产生原 因:个人的别评价焦虑减弱;群体偷懒 3、 从众是人们在真是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行为

23、的心理状态。 4、 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实在外界 的明确要求下发生的。 (影响服从的因素:权威性;命令发出者是否在场;名利执行者 的道德水平人格特质文化背景;情境的力量) 5、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以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 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 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后总, 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7、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使某种制有利于自己 的结果获得实现 的行为或意向。 8、 8、竞争的三个基本条件:必须有一有个共同目标;双方必须为同一对象争夺;竞争的 结果必须是一方获胜。 9、 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相互配合以实现同一目标的行为或意 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