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66KB ,
资源ID:4150527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50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水田园诗赏析.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水田园诗赏析.doc

1、1 山水田园诗赏析 一、明确 概 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 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 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 所表

2、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 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 寺僧、道人 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 晋田园诗人陶

3、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 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 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 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 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 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

4、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 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3. 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 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 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 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 三径。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 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

5、绿杨 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 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陶渊明归园田居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

6、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 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 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 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 之情溢于言表。 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 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

7、: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 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 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 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

8、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 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 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以声衬静: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 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 绘声绘色

9、:“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 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 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由远到近、由景入情: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 “安禅制毒龙”的情思。 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 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 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 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 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

10、民的深厚情谊。 7.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 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 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和第 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构成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 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 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

11、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说明诗人的内心宁静淡泊, 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 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景,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 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表达出了诗人内心 的闲适、恬静。写出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对田园

12、生活的喜爱之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翠柳丛中烘托出两点娇黄,鸟鸣动听,色彩艳丽,有声且有色。辽阔碧天,点缀几 只白鹭,极其醒目,天更显其大,鹭更显其小,白鹭的“上”,使蓝天划过一条白线,静 中有动;对仗。 特写近景是翠柳藏黄鹂,衬底远景是碧天横白鹭。黄鹂鸣啭是栖止而有声,群鹭直 上是飞动而无声。下栖者鸣声和谐,上飞者成行有序。画出一幅上下、大小、远近、动止、 喧(口音)对比的绝妙画图。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 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 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

13、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 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 “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 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明暗 点面、大小、正侧、声色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远近对比: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与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侧结合: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声色结合: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 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3.细致程度: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细节描 写)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压和低,形象地描绘了 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更添蝶舞莺歌,从侧面

15、写出春花的 鲜艳芬芳,色彩异常秾丽。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 5 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田家杂兴八首 ( 其二 ) 储光羲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 心态,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之乐。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

16、鸾回车”; 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 现实。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 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 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

17、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 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正面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 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二)抒情: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 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 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 抒胸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18、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 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6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 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 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

19、情。 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 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 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以乐景衬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

20、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 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 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 以哀景衬乐情: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 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 喜出望外。 (三)修辞: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 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

21、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7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 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 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体会画

22、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六、回归教材 (一)、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23、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 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 象。 (二)、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 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 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

24、绿树”对“青山”,“村边” 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 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 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三)、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8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 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

25、、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 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为 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 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 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

26、鹭飞行, 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 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四)、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 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 “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 情意。

27、 2.分析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 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 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五)、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 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

28、浮”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 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七、真题练习 9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 观色彩,写得情

29、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 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

30、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 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 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 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 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 涌上溪头浅滩的

31、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 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 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0 (1)简析 “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

32、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 悠然闲适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 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 (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

33、通顺,酌情扣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1 分) 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 惆怅(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ng ):雁鸣叫声.) (1) 简要概括这首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3 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 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 分) 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

34、的热爱之情。(2 分) ( 2)“枯藤老树昏鸦”与 “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 么?(3 分) 不一致。(1 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 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 的心境。 11 (2 )“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

35、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 谧。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山水之乐 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 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 (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 情。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