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6 课时)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 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 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 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 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 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 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 的
2、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 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 。学习 4 个副方向,能够知道 8 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理位置。 单元结构 1、用眼观察家乡 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用手描绘家乡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用心体会家乡 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3、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 课时) 课题 1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 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 了解
3、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27 页。 2、 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 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做简单的记录。 3、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全国、本省或本地区的)。 教学过程 1、 导入。从本单元的导读图入手,让学生议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在都 干什么,他们看到和想到了什么,然后向学生说明,下面将要像他们一样,学 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 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4 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 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 妞妞和她的同学看到了
4、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 ,描绘了自己的家乡。在原来学习过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又使用了东北、西 北、东南、西南 4 个方向。 3、 体验活动。教师引导学生:“ 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 4 个 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 4 个方向,人们把这 4 个方向叫做 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 会更加方便、准确。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将自己面前的课桌 当作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系右东确定 4 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 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我们来认识 4 个副方向。”教师 告诉学生
5、,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北,北与系之间的方向是西北,南与东之间 的方向是东南,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课桌的 4 个角正好代表这 4 个副方 向:东北右上角、西北 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教 师在讲解时应当为学生做示范。 4、 方向游戏。教师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做 游戏。教师随意喊出 4 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5、 方向练习。教师在黑板前面挂好地图,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运 用四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有了 4 个副方向,寻找起来就更加方 便。 6、 全班讨论。 “上次老师布置同学们从高处观察自己的家乡,下面请 同学们说一说,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6、,然后大家再想一想,你看到的景色在家乡 的什么方向上?” 7、 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 7 页的观察记录。 教学后记:通过结合书中介绍的家乡图,以及用眼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学生的 体验较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家乡。大多学生能理解 4 个正方向和 4 个 幅方向。 课题 2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1、 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2、 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准备 4 或 8 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 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 观察记录”,表
7、扬把握方向正确 的学生,进行上一节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 4 个副方向。 2、 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89 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 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3、 小组准备讨论。布置任务:“ 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 ,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 方向上的景色。”将学生分成 4 个或 8 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提醒学生 ,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 工,最后进行绘画。 4、 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5、 教师小节。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
8、 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 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教学后记:在巩固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幅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家乡的某 个地方去描绘一幅家乡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4 课时) 课题 1 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 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 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 1、 就教科书中涉及四川省的内容做必要的了解和准备。 2、 按照教科书中介绍的四川的方式,就本地区的相关内容做适合的准 备。 3、 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画报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10 页的
9、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 川,然后按照教科书的介绍,简单的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2、 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 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 3、 小组讨论。询问学生:“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 的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 像作者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 主。” 小组准备:确定介绍的内容,进行分工和练习。 4、 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 5、 小节,布置教庭作业。 家庭作业 1、 告诉家长自己今天新了解到的同学们的老家的情况。
10、2、 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一起讨论教科书第 1419 页呈现的下一个课题 的内容。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对四川省(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有了初 步的了解,并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课题 2 走进不同的家乡(2 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 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3、 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4、 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 2、 找有关本地区温度的统计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 1415 页的内容。 2、 探究活动。提问学生
11、:“ 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于 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长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做 地形图。那么,什么是地形 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与探究,自己找出答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 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做出正确回答。 什么是地形?(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 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 的海拔。) 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让学生自由讨论。 3、 小组合作活动。讲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张本地区的地 图,并且
12、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 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 4、 全班自由讨论。引导学生:“ 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 一轻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 一说,教科书第 1415 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幅照 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然后稍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 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并用教科书第 15 页豆博士的话作为概 括。 5、 小结。 第二课时 1、 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成人一起 讨论一下本课题的内容,现在,
13、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对于教科书第 17 页的 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 2、 探究活动。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 1) 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图所 传达的要点。 2) 提问学生: “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 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多的地方。)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哪 里?降雨量最少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平均下雨最少的地方。) 3)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意思是什么 ?(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热。)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 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
14、 要比其他地方冷。) 4) 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我国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哪里? 5) 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年最低气温也不 是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3、 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围绕“ 不论生活在哪里,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 乡”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 通过这两幅统计图及周围的几幅照片,同学们可以 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壮丽多姿。在祖国的不同地区,有的地方 寒冷,有的地方温暖;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湿润,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 的人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 1617 页上的照片 ,并谈一谈他们所了解到有关的情况,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
15、气候、不同的降水 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4、 游戏活动。以同桌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在 此之前,与学生简单讨论,保证他们懂得如何看民族分布图。 5、 小节,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 考一考周围的成人。 教学后记:带学生走进不同的家乡,他们都感到较新奇,结合图片的介绍,学 生对不同家乡的地理环境已有了了解,知道气候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 之间的关系。 课题 3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3、 提高合作
16、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到的学生介绍家乡的记录、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家乡景色等。 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学生家六一下上次课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有多 少成人不知道正确答案。 2、 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进行讨论。阅读教科书第 20 页下方的文字,然后进行讨论。 3、 全班讨论。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期都学到 了哪些内容。(观察家乡,学习了 4 个副方向,完成了观察记录,按照不同方 向为家乡作画,介绍了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我国的气温 等。) 4、 制作活动。 “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将他们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
17、 订成家乡手册,今天,我们也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 的方式,并将材料分发给学生。 5、 学生互相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 家庭作业 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家乡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机在其中的贡献。 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阅读卓玛的信,初步认识了她的家乡(地理位置、家乡 特色等)经小组合作,学会了如何制作家乡手册。 教学后记:本单元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 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感情。通过学习,学 生对家乡的体验较深。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 课时)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4 课时) 课题 1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18、(2 课时) 教学目标 1、 增进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 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布票,长辈用过的 生活用品等。 2、 请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请学生大致阅读第二单元的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欣赏第二单元的导读图。请同学们思考:“在新的学习单元里,我们将主要 研究家乡的哪些情况?”引出课题。 2、 小组探讨。 (1)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 (2)各小组分别筹备展览。 各小组
19、利用教科书出示的范例和大家搜集到的资料,讨论如何展示家乡人们的 生活的变化,如何布置展台,如何向大家介绍,以及还可能会找到什么资料和 实物。 (3)小组分工:如:介绍“住” 的小组可向展览会提供某个同学家庭居室的新、 旧照片,讲一讲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房子的故事。介绍“吃” 的小组可以播 放采访大人讲他们过去关于“吃” 的录音,展示我们现在吃的东西,请一个代表 谈一谈感受。 (4)各个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准备。 (5)小节。肯定学生的成就,听性他们下次课每个小组要想全班介绍,小组要 获得成功,必须依靠每个成员完成各自的责任。请每个小组的学生抓紧时间完 成必需的补充调查、搜集等。 第二课时 1、
20、 准备。各个小组为展示做准备。 2、 发表。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准备,向全班介绍家乡某个方面的变化。 3、 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我们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现在 ,人们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辛勤劳作、努力创造的结果。我 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要和家长一起,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共 同想办法,出力量。”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课题的学习方式,并提示学生:“ 这种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变化” 认识的学习方法,在以 后的学习中还会进、常遇到。” 4、 请学生把自己体会最深的感受写成一句话,然
21、后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 家庭作业 1、 让学生向家长介绍今天的课程。 2、 要求学生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过去学校的情况。 教学后记:通过课文的介绍以及家乡的变化,学生对家乡的过去、现在有了较 多的了解, 体验到过去生活的艰苦和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 课题 2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 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3、 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 4、 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一些反映学校新、就旧面貌的图
22、片和照片。 2、 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学校,对学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细致的了 解。 3、 请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调查、了解他们小时侯学校的情况。 教学过程 1、 导入。带领学生回忆前一个课题的内容。“前面,我们了解了家乡人 物质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同学们来说,对我们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 的、过去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更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对 家乡学校的历史进行一番考察。” 2、 阅读讨论 阅读。“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小文和妞妞是怎样考察自己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 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认识?”教师在学生发言后提出: “小文和妞妞先向 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了解了他们小时侯的学校
23、是什么样子的,听长辈们谈 自己小时侯对学校的回忆,还和他们一起找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学们 阴茎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三年多了,对自己学校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让我们把 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与自己现在的学校进行对比,得出对学校发展变化的认识。” 讨论。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自己学校的变化,看一看它的过去与现 在有什么不同,谈一谈你在课前为研究学校的历史发展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 的,都发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做出评价和指导 。 3、 制作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完成教科书第 31 页的学校变 化年表。 (1)了解 并记录爸爸、妈妈上小学时的学校条件。 (2)将原始
24、记录进行整理,填写在教科书的表格中。 (3)同学间互相交流、评价。 4、 总结。“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家乡的发展变 化中,学校的变化是最大的。家乡最好的建筑之一就是学校,学校各方面的条 件都在不断地改善,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校生活。” 5、 布置家庭作业 (1)将今天在课堂上讨论的情况和自己的表现向家长做汇报。 (2)完成教科书第 13 页的学校变化年表。 (3)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过去的儿童游戏。 教学后记:结合自己学校的现实,学生都能深刻感受到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课题 3 生活中的智慧(1 课时) 教学目标 1、 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
25、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 感。 3、 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准备 1、 请学生收集过去的日常用品。 2、 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 3、 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 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32 页的课文,并就下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这些旧式生活用品记录 着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通过对旧物品的 回顾和体验,我们会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26、。” 2、 展示。请搜集到旧物品的学生向全班做介绍,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 请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当 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 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这些生活用品的发明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 便利,然而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有的东 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用品不断更新换代。) 3、 体验生活。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新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时间大 约在 20 分钟左右。 4、 学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同 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
27、说明什么(不同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 么(告诉了我们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纳凉用具、烫衣用具经历的不同时期的 变化)。 5、 讨论。“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 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方便,甚 至有些笨拙,但是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年表 还告诉我们,在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笨拙、更加不方便的用具。) 家庭作业 1、 向家长讲一讲今天在课堂上自己使用了哪种用具。 2、 选择一种用具来制作年表。 教学后记: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学,他们对三代人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 产生较大的兴趣,体验到今昔人们生活条件的变
28、化之大。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4 课时) 课题 1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1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 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 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师生在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 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应当保证至少每两名学生能够拿到一册。 2、 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 36 页的文字和照片。教师提问学 生:“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今 天
29、,我们进入新的主题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样,从家里找一些长辈们过去用 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了解、研究这些东西的用处及来历等,进一步了解 历史。” 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课桌上,请一两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 如何找到的,找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小人书,看过没有,是否喜欢。 2、 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挑选一本别的同学带来的、自 己从前没有看过的小人书来阅读,时间大约在 20 分钟左右。待全班学生都看过 后,互相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或给同桌介绍书中精彩的片段。 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人书摆放在一起,并任选一本,要爱 护书,不争不抢。 (2)请学生看一看,小人
30、书属于哪一类,看一看书的扉页和版权页,说一说都 发现了什么(这本书是哪一年出的,作者是谁,价钱使多少)。 (3)请学生默读自己选好的小人书,并思考,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否 喜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准备介绍给其他同学。教师在学生读书时,根据他 们手中小人书的种类进行板书,如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电影故事、科学幻想 故事等图书种类的名称。 (4)小组汇报。简要介绍自己阅读的小人书,讲一讲自己的读书体会。 (5)将小人书进行分类。教师将图书种类卡片放到不同的桌子上,然后请学生 将自己读过的小人书分类放置。教师提示学生:“你们从这个活动中想到了什么 ?” 3、 全班讨论。对今天的体验活动有什么感想
31、?这些“古老” 的小人书和你 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过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看小人书,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过去,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家里一般没有电视 ,电影也属于高档或比较稀罕的消费,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4、 总结。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37 页乐乐的话,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小人书虽小,但是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 5、 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自己在课堂上看的是哪一本小人书,谁带来的,并问一问家 长是否看过,是否喜欢。 (2)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他们童年时常玩的游戏。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以前的小人书,对比今天的儿童读物,他们 都能感受到今
32、天生活条件的优越,并表示珍惜今天读书的时间,好好学习。 课题 2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2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验,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 2、 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中的快乐,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 3、 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玩传统游戏时所需的用具。 2、 按照小组数目印制若干份传统游戏的玩法、规则,了解他们为什么喜 欢这些游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最喜欢玩什么游 戏?”教师先谈一谈自己小时侯常玩的游戏,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师的童心、 童趣。然后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请学生讲一讲成
33、人小时侯爱玩的游戏、 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2、 阅读教科书。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38 页的课文,然后议论一下教科 书上面的通页图画,说一说大人们小时侯都玩什么游戏,今天同学们玩的游戏 方式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3、 体验活动。教师提示:“今天,请大家玩一玩爸爸、妈妈小时侯喜欢 玩的游戏,有些是书上提到的,有些爸爸、妈妈介绍给我们的。”教师说明游戏 规则及游戏时注意的安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简单商量一下玩哪种游 戏,游戏前需要选出本组的负责人。把学生带到操场或适当的地方做游戏,活 动时间不少于 25 分钟。 4、 做整理活动,小结。教师简单询问学生过去的游戏是否有趣,并要求 学生对今天的活动
34、做一个回顾,想一想这些游戏和今天的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下节课会讨论这仪问题。 5、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今天自己在学校玩的游戏,问一问他们过去是不是也这样玩。 (2)讲一讲自己玩游戏时的体验及游戏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并以日记的方式 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1、 导入。“上节课,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玩了一两种爸爸、妈妈小时 侯挖玩的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下面请你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 交流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与上次玩游戏时的分组有所不同,以便 于交流的内容更广泛且具有新鲜感。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板书几个讨论题 目,引导学生就下面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l 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
35、相比,有哪些特点? l 为什么那时侯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 l 哪些游戏我们现在不玩了,为什么?哪些游戏我们现在还玩?你们最喜欢的 是哪些游戏,游戏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小节。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各种游戏的特点,并向学生说明:“游戏 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但过去很多游戏 至今还吸引着我们,并给我们带来快乐。健康活泼的游戏会给我们的童年生活 增添欢乐,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多一些交流 ,会使我们从中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今后继续和小 朋友一起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4、 课堂作业。根据上次玩的游戏和今天的讨论,完成
36、教科书第 4041 页的“快乐的游戏”,并请学生分小组读一读上次自己写的游戏日记,互相评点 。 5、 布置家庭作业 (1)把在课堂上完成的“快乐的游戏” 拿给家长看。 (2)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家庭厨房的变化。 教学后记:对于游戏的介绍,学生兴趣较浓,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共同 体验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 课题 3 今非昔比的厨房(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 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2、 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学习合乎
37、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 1、 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 面图。 2、 到同学家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 教学过程 1、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厨房。同学 们对于自己家现在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 解了。教科书中的一位老奶奶给我们介绍了她自己经历过的三种不同的厨房, 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去看一看。” 2、 观察讨论。 (1)欣赏教科书第 42 页右上方照片,它展示的是老奶奶小时侯的厨房。提醒 学生注意黑乎乎的灶台,灶台旁边的大水缸、锅盖和水缸的盖子,灶台旁的木 箱子-风箱、被人用手拉动着的手柄。“这是
38、人们以前使用的厨房,主要是农村 人家用的,现在有些地方的农家还有这种厨房。过去城市人家的厨房因为面积 小,有的甚至是几家挤在一个厨房里做饭,条件也是很差的。” 讨论: l 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没有自来水,水缸放在灶台旁边,做 饭时取用水比较方便。) l 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 l 为什么要拉风箱? l 为什么要烧柴草? (2)教科书第 42 页中间的照片展示的是老奶奶年轻时的厨房。提醒学生注意 铁炉子、蜂窝煤等物品。 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人们怎样使用炉子?用炉子 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总结学生的观察及回答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虽
39、然煤炉比灶台有了很大的进步 ,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仍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进一步提 问学生:“煤炉还有哪些缺点? ”(需要及时添煤,火很容易灭,晚上还得封火 ;有污染,容易中煤气;做饭时,不容易掌握火候。) (3)教科书第 43 页的一组照片展示的是现在的厨房,教师让学生欣赏并自由 讨论。“现在很多同学家的厨房和用煤炉的时候相比,条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你 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便利的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 总结。“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请学生针对这一问 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的概括。 4、 家庭作业 (1)进厨房帮助妈妈做一次饭。 (
40、2)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三代人厨房用具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 到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主题 3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4 课时) 课题 1 家乡名称的来历(1 课时) 教学目标 1、 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 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样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教学准备 1、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本地名称的来历及传说,搜集有关文本资料或实物 。 2、 采访长辈,了解家乡的英雄故事。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布置了调查访问的作业,请同学们汇报
41、一下你们的收获,如我们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你们家附近的街巷叫什么名 称、为什么叫这样的名称、为什么叫这样的名称等。”请少数几名学生发言。( 明确家乡的名称有的是根据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是由于此地的著名人物而得 名,有的得名于一些美丽的传说。)“探究一下家乡名称的来历,对我们了解家 乡的发展变化是有帮助的。” 2、 阅读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44 页的照片及文字,请他们默读教 科书上的课文,读一读爷爷的话,分小组谈一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家乡名称的 故事。然后评出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的地名来历,小组成员一起补充完整, 然后请一名学生准备向全班做汇报。 3、 全班讨论家乡名称的来历。 4、 提问
42、。“除了地名外,家乡还有很多可以反映过去的历史事物,如文 物古迹、英雄纪念碑、历史博物馆等,还有一些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后代都可以 作为历史见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们家乡的过去。” 5、 小组探究活动。分小组调查家乡有哪些古迹,它们的由来;有哪些著 名人物,他们的事迹等。 6、 讨论与交流。各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在学生交 流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乡交流,引发问题,产生争论。如家乡最具 代表性的文物是什么、家乡的独特传统是什么等。 7、 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向亲近的长辈汇报今天的学习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和他们再次回顾关于家 乡的历
43、史。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一些家乡名称的来历,知道了中山市是为纪 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 课题 2 家乡水的故事(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 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 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 教学准备 1、 要求学生课前了解家乡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听长辈讲一讲过去是如 何取水的。 2、 了解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3、 搜集关于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 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引导学生阅读
44、、欣赏教科书第 4647 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然后提出:“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 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 水的变化情况。” 2、 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 48 页的文字和照片,边看边思考,如何理解“随着 社会的发展 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工厂多了,需要的水更多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好了,洗澡、洗衣都比过去次数多了;人口 多了,生活用水也多了。) 3、 全班讨论。“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帮助学生明确,水是 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水的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对水的需求 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
45、很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用水。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运用 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 小结:“从我们了解的关于水的故事中,不难体会到家乡水的变化历 史,认识到水对家乡人的重要。现在我们用水比过去方便许多了,饮用水质量 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要时时考虑到水是可利用的有限资源,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用对每一个家乡人、对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作业 向周围人了解家乡生活用水的来源和利用情况,以及水污染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情况。 2、 知道由于许多人付出了劳动,才有洁净的自来水,感受家乡人为争取 洁净水源而付出的努力和成效。 3、 了解并思考树木和绿草对
46、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4、 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教学准备 1、 准备关于家乡生活用水的水源及源程情况的录象、图片等资料。 2、 请家长领着家乡河流走一走,实地了解一下家乡水的来源情况。 3、 搜集关于家乡自来水工程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水是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家乡人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感 情,世世代代都在为争取足够的洁净用水而奋斗。过去我们的长辈为了得到宝 贵的水,有的打、挖渠,有的建水库积蓄泉水和雨水供人们生活使用。经过祖 祖辈辈的努力,如今我们的用水条件越来越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2、 观察讨论。 (1)生阅读并
47、欣赏教科书第 49 页文字和照片。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大家不 难看出,自来水不论是来自水库,还是来自地下,在进入前家万户之前都经过 了许多人的努力。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以及你们的了解,想一想为了人们能够使 用上自来水,有哪些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自来水厂工人、水库周围的农民 和建设水库的工作人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自来水是来之不易的。) (2)“自来水从积蓄到用户使用,经过很多道工序和很多人的辛勤劳动。人们 在使用水的过程中,也会对清洁的自来水造成威胁。为此,大家通过共同努力 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是洁净的水资源,”阅读教科书第 5052 页的图文,分小 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讨论参考: 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过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