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与空间探索”单元教学设计 三新学校 叶笛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名称:第 12 章 “宇宙与空间探索” 二、知识概述:本主题单元 属于“社会生活(环境)主题单元”类 型。本主题单元内容主要以介绍“宇宙和空间探索”为主,其中渗 透了有关“力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对火箭升空、飞船运 行和重返地球等相关内容的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综合性强,涉及 到宇宙空间和航天领域,同时结合近期历史重大事件,让学生深刻 体会发展航天技术和宇宙空间开发的深刻意义。 三、结构设计: 本主题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太空旅行” ,核心知识点是:“力 学基础知识” 。本主题单元从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开始过渡到认识太 太阳
2、系的组成 宇宙起源 宇 宙 知道宇宙空间 十分广阔 力与空间探索 力和力的作用 摩擦力 重 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 初步认识 “力” 太空旅行 载人航天器 重返地球 太空生活 体会发展航天 科技的意义 空间开发 体会宇宙空间还等 待我们去探索 空间开发成果 空间开发意义 阳系,到认识宇宙空间。 “力学基础知识”为“太空旅行”打基础, 有助于理解火箭发射和飞船运行及重返地球。最后,介绍有关“空 间开发”的内容,展望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前景,指明发展航天科 技的意义。整章以“空间探索”为主线,逐步从“身边环境”引申 到“宇宙空间” ,由“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引申到“航天科技领域” , 最后,引申到
3、未来人类对宇宙空间的开发上。整个单元的内容是从 生活实际开始引申,最后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把抽象的原理以生 动的活动再现出来,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体会其中的奥秘,把空间科 学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四、课时安排: 教 学 内 容 一级内容 二 级 内 容 学 习 活 动 课 时 数 宇宙 1、 太阳系的组成【活动 12.1】 2、 宇宙的起源【活动 12.2】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比较“天文单位”和“光年” 了解“宇宙大爆炸学说” 1 1、 力和力的作用 【活动 12.3-12.6】 力和物体形状的改变 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可以在一段距离外产生作用的力 1 2、 摩擦力 【活动 12.7-
4、12.9】 固体间的摩擦力实验 液体和空气中摩擦力实验 摩擦生热实验 1 3、 重 力 【活动 12.10-12.11】 探究弹簧伸长量与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弹簧测力计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力与 空间 探索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活动 12.12-12.14】 反冲气球实验和水火箭 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 1 1、载人航天器 【活动 12.15-12.16】 认识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 探究流线型物体能否减小空气阻力的实验 比较已有航天器,畅想未来航天器 1 2、重返地球 【活动 12.17-12.18】 安全返回 降落伞设计比赛 1 太空 旅行 3、 太空生活 【活动 12.
5、19】 认识“失重” 了解航天服 1 空间 开发 1、 空间开发的成果 【活动 12.20-12.21】 2、 空间开发的意义 【活动 12.22】 空间开发的成果 空间开发的代价 空间开发的利与弊 1 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 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组织贴图竞赛活动,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2、知道“天文单位”和“光年”是用来表示天体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3、通过观看“宇宙大爆炸”学说录像活动和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宇宙 的起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宇宙起源 【难点】区别“天文单位”和“光年”的不同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太阳系行星的贴图。 活动二:比较“
6、天文单位”和“光年”的异同文字资料。 活动三:“宇宙大爆炸学说”录像资料。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从高楼、高空、宇宙上看我们的学校,你能找到它吗? 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上三副不同的图片,得出结论:我们的校园在宇宙中非常的 渺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宇宙 。 问题引入 在不同高度看校 园一样吗? 活动一 认识太阳系的组 成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二 比较“天文单位” 和“光年” 了解太阳系的 八大行星 知道它们都是 天文长度单位 活动三 了解“宇宙大爆炸 学说” 了解宇宙的起 源 活动一: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图片和组织
7、贴画竞赛活动,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大行星系列的原因。 3、知道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活动二:比较“天文单位”和“光年” 活动目的: 1、理解“天文单位” 、 “光年”的定义。 2、知道它们都是用来表示天体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太阳系 模拟图,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观察图 片。首先找到太阳的确切位置, 然后根据距离太阳的远近距离, 依次认识八个行星。 培养学生按 照一定顺序 识图的能力。 每组选派 1 名学生开展贴图 竞赛活动,掌声鼓励优胜者。 打乱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让 学生根据刚刚观
8、察记忆的结果贴 出各个行星的正确位置。 活跃课堂气 氛,调动学 生参与互动 的积极性。 学生同桌合作,记忆八大行 星的名称和顺序。 指导学生运用口诀方式强化记忆。 如:“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使学生掌握 加强记忆的 小窍门。 学生根据所知,说出地球的 天然卫星是谁及它与地球的 关系。 指导学生明确月球是地球的天然 卫星,并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知道潮汐现象是月球的引力作用 造成的。 对相关知识 的拓展,开 阔学生的视 野。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讨论: 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大行星 系列的原因。 指导学生了解“大行星”的判定 标准和冥王星的特征。阐述你对 冥王星的降级的态度。 培养学生关 注时事
9、新闻, 阐述自己观 点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活动三:了解“宇宙大爆炸学说”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宇宙大爆炸学说” 。 2、知道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是“假说” ,它是合理的推测。 结束语: 学生自主活动:通过阅读教 材找出“天文单位”的定义。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理解 的“天文单位” 。理解“天文单 位”是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是太阳系中度量行星之间距离的 标尺。 培养学生阅 读和搜索信 息的能力。 学生自主活动:通过阅读教 材找出“光年”的定义。 由用“天文单位”测量宇宙中恒 星之间的距离已不够用,从而引 出 “光年”的概念。明确“光 年”
10、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天文领域 中的长度单位。 培养学生对 抽象概念的 理解力。 学生小组合作,列表分析 “天文单位”和“光年”的 异同。 指导学生明确两者都是长度单位, “光年”大于“天文单位” 。 培养学生比 较分析能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观看“宇宙大爆炸学说”视 频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知道宇宙起源是“假说” ,是科 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数据进行合理 推断的产物,具有科学性。 培养学生推 理猜测的能 力。 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宇宙起 源的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各种有关宇宙 起源学说的科学性、合理性来认 识宇宙的起源。 培养学生判 断分析能力。 学生交流讨
11、论:你所推崇的 宇宙起源学说及理由。 指导学生明确“宇宙大爆炸学说” 的合理性。 培养学生表 达交流能力。 师:关于宇宙的认识我们人类所知甚少,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索。随着科技 的发展,宇宙的神秘面纱将会被我们一层一层地揭开。 第二节:力和力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力的现象中,感悟“力”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拉橡皮圈等活动,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通过推小车等活动,知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通过“磁环实验”等活动,知道磁力和重力可以在一段距离之外起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 【难点】磁力和重力可以在一段距离之外起作用
12、。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橡皮圈、橡皮泥、海绵、钩码、电子秤。 活动二:小车、磁铁、钢珠。 活动三:磁环、木棒支架、硬币。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你知道怎样才能将数吨重的庞大的航天飞机送上天吗? 结论:需要燃料燃烧提供强大的推力作用。 那么,力有哪些作用效果?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和力有关的问题。 问题引入 力有哪些作用效 果? 活动一 力和物体形状的 改变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二 力和物体运动状态 的改变 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三 可以在一段距离外 产生作用的力 力可以在一定距离 外产生作用 活动一:
13、力和物体形状的改变 活动目的: 在拉橡皮圈等体验活动中,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活动二: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活动目的: 1、通过推小车实验,知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2、通过钢珠变轨实验,知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讨论活动:生活中的哪 些现象说明力的存在?举例 谈一谈。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出一 些现象是由力作用的。如:行驶 的汽车、用锤子敲击钉子等等。 培养学生发 现身边的科 学现象的意 识。 学生小组体验活动:拉长橡 皮圈、挤压橡皮泥、把钩码 放在海绵上。描述观察到的 现象,再用电子秤称量物体 测试前后的质量。 引导学生
14、观察现象,总结出: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不是质 量。 通过亲身体 验,总结规 律。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 1、推动小车,有什么现象 产生? 2、再推运动中的小车,有 什么现象产生? 3、反向挡运动中的小车, 有什么现象产生?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1、物体运动由静到动; 2、物体运动由慢到快; 3、物体运动由快到慢。 从而得出:“力可以改变我替运 动速度的大小”的结论。 培养学生运 用“归纳法” 的能力。 活动三:可以在一段距离外产生作用的力 活动目的: 1、通过磁环实验,知道力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外产生作用。 2、通过观察掉落的硬币,分析
15、出它是受到了重力作用的结果。 结束语: 师:力是无形的,力的作用又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还将系统学习各种各 样的“力” 。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观 察钢珠从磁铁旁运动,有什 么现象产生?绘出钢珠的运 行路线图。交流讨论此现象 说明了什么?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时,要注意磁 铁所放位置要能够对运动中的钢 珠产生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培养学生实 验操作的能 力和绘制实 验现象图的 能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教师演示实验:把 A、B 两 个磁环同极相向地套在木柱 支架上,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知识(同极 排斥、异极吸引) ,分析出两个 磁环
16、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培养学生通 过现象分析 原理的能力。 教师演示,让一枚硬币从高 处自由落下。学生分析现象, 硬币受到力的作用了吗? 引导学生知道物体掉落是重力作 用的结果。 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原理 的故事。 让学生知道 “万有引力” 原理就在我 们身边。 第三节: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推箱子的活动,体验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2、通过用木块做摩擦力实验,探究影响固体间摩擦的因素。 3、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和空气中所受阻力的对比实验,知道物体在气体 中受到的摩擦力比液体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小。 4、在摩擦温度计的实验过程中,体验摩擦生热。 5、总结摩擦力的利弊,知道增大和减小摩
17、擦力的常用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装满书的木箱、木块、砂纸、圆柱形笔 4 支。 活动二:量筒 2 个、相同的钢珠 3 个、大折扇 1 把。 活动三:煤油温度计、泡沫塑料。 四、教学流程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推重物会 感觉吃力? 活动一 固体间摩擦力实 验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二 液体和空气中摩擦 力实验 知道影响固体间摩 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三 摩擦生热实验 知道摩擦可以产 生热 知道物体在空气中受摩 擦力与截面积有关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为什么推动重物时会感觉很吃
18、力呢? 结论:因为摩擦力阻碍了物体运动。 那么,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呢?怎样才能减小摩擦阻力呢?今天,让我们 来 认识一下“摩擦力” 。 活动一:固体间摩擦力实验 活动目的: 1、通过推箱子体验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2、将木块在不同平面上移动,探究影响固体间摩擦的因素。 3、通过分析,能找到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活动二:液体和空气中摩擦力实验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体验活动:推一推装满 书的箱子。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感觉吃力? 并分析: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 的方向如何。 培养学生分 析身边的现 象中科学原 理的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 1、
19、体验木块在光滑桌面上 和粗糙砂纸上移动的不 同。 2、体验木块在铅笔上移动。 根据实验现象交流、归纳实 验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总结出: 1、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滚动方式比滑动方式更能减 小摩擦阻力。 通过亲身体 验,联系生 活实际,总 结科学规律。 学生交流讨论:运用什么方 法怎样可以有效减小摩擦 力。并举例生活中减小摩擦 力的例子。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出的影响摩擦 力的因素入手,采取有效的方法 来制约这些因素,从而减小摩擦 力。 渗透“学以 致用”的思 想。 知道物体在不同介质中 所受到的阻力不同 活动目的: 1、通过“折扇实验”知道物体在空气中所受摩擦力与截面积有关。 2、
20、通过物体在不同液体和空气中所受阻力的对比实验,知道物体在空气 中所受阻力比液体中的小。 活动三:摩擦生热实验 活动目的: 1、通过双手相互摩擦体验摩擦生热。 2、通过摩擦生热实验,知道物体摩擦后温度上升。 3、知道生活中一些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体验活动:水平展开折 扇,体验上下舞动和左右移 动哪种方式更费力?分析原 因。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是所受到的阻 力跟他运动方向上的截面积有关。 培养学生分 析概括的能 力。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观 察钢珠在同一高度落入不同 液体和空气中的快慢。交流 讨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21、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时,要注意在 相同高度、同一时刻释放。 引导学生总结出:知道物体在不 同介质中所受到的阻力不同。 培养学生实 验操作的能 力和对“控 制变量法” 的掌握。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体验活动:双手摩擦, 感受摩擦生热。 引导学生复习能的转化,机械能 转化成内能。 培养学生通 过现象分析 原理的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快速摩擦温 度计 1 分钟,读数并记录。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摩擦 生热的利与弊。 引导学生分析摩擦生热的利与弊, 并举例谈谈。 培养学生用 辩证的方法 思考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中摩擦 力的利与弊,举例谈谈如何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 引导学生从
22、生活实际出发,思考 摩擦力的弊端和有利方面,以及 解决办法。如:滚珠轴承内的小 钢珠、润滑油、流线型设计等都 鼓励学生运 用科学知识 分析现象, 解决实际问 结束语: 师:摩擦力对于我们有利也有弊。可是,人类能够运用聪明才智使摩擦力为我 们服务。以后,我们还将更深入地研究摩擦力。 第四节:重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单位。 2、初步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单位,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绘制弹簧伸长量与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物体
23、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弹簧、钩码、刻度板、铁架台。 活动二:弹簧测力计、学习文具。 活动三:弹簧测力计、钩码。 四、教学流程图: 是减小摩擦力的例子;降落伞、 刹车闸皮等是增大摩擦力的例子。 题。 问题引入 为什么无论石子被抛 得多高总要落下来? 活动一 探究弹簧伸长量与钩 码数量之间 的关系 活动二 认识弹簧测力计 重力的产生原 因及方向 学会使用弹簧 测力计 活动三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 关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例关系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为什么无论你把石子抛得多高,它还会落下来? 结论:地球吸引力作用的结果。 那么,今天,让我们来认识另外一种力“重力”
24、 。 活动一:探究弹簧伸长量与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测量弹簧伸长量与钩码数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知道弹簧伸长量 与受到的力成正比。 2、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活动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活动目的: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小组探究活动:根据弹 簧受力会伸长原理,设计并 操作“测量弹簧伸长量与钩 码数量的关系”实验。 引导学生准确测量,在表格里记 录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设 计和操作实 验的能力。 学生同桌合作:用图像处理 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运用图线方式表示数量 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弹簧伸 长量与
25、钩码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 利用图线总 结规律,说 明了弹簧测 力计的制作 原理。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三: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总结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通过在地球和月球上同一质量物体所受重力不同,得出质量不变 而重力会变的结论 结束语: 师:因为有了重力的存在,我们才能自由地生活在地球上。可是,人类终究要 突破重力的束缚,迈开探索宇宙空间的脚步。 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 构,了解其单位、刻度和量 程。 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 直向下” ,所以刻度值上小下大。 培
26、养学生仔 细观察的能 力。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运用弹 簧测力计测量文具的重力。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时,要注意被 测物体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 大量程。要竖直提弹簧测力计, 水平读数。 培养学生实 验操作的能 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小组合作实验: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 100 克、200 克、300 克的钩码重力,统计实验数 据,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重力 与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培养学生分 析数据总结 规律的能力。 学生通过倾听教师介绍在地 球和月球上同一质量的物体 所受重力不同,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知道物体的质量是固定 不变的,而重力会随地点不同而 发生改变。
27、 让学生知道 重力与质量 在本质上的 区别。 第五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击掌游戏,认识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2、通过观察反冲气球及喷水火箭的演示实验,学会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释 其工作原理。 3、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活动中,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难点】找出一个作用力所对应的反作用力。 活动一:气球、吸管、钢丝、透明胶布; 可乐瓶 2 个、硬纸板、胶带、水火箭发射装置 1 套、打气筒、水。 活动二:弹簧测力计 2 个。 四、教学流程图: 问题引入 击掌后谁的手疼? 活动二 研究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的大小 体验作
28、用力与 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当你击打朋友的手掌时,谁的手会觉痛? 结论:两个人的手都会痛。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活动一:反冲气球实验和水火箭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反冲气球演示实验和制作发射水火箭实验,知道力是成 对出现的。 2、能够通过分析现象,找到实验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活动二: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 活动目的: 1、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实验,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能够联系生活,找到各种现象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
29、观察,教师演示气球反 冲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气向哪个方向喷 出,气球向哪个方向运动? 培养学生观 察的能力。 学生小组体验活动:制作一 枚水火箭并组织发射水火箭 比赛。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出:水 流向哪个方向喷?水火箭向哪个 方向运动? 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 对出现的,方向是相反的。 通过亲身体 验,总结科 学规律。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反冲气球实验和制 作发射水火箭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一 结束语: 师:运载火箭就是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工作的。以后,我们将学习包 括火箭在内的各种载人航天器。 第六节:载人航天器 一、教学目
30、标: 1、了解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结构及运行过程。 2、通过探究实验,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掌握,并认识到火箭设计成 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3、了解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发展祖国航天事业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认识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 2、知道火箭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难点】:1、找出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因素。 2、依据“控制变量法原则”选择实验所用模型。 三、教学流程图 学生体验实验:把两个弹簧 测力计如书上图示连接,拉 动一端,观察现象。 讨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大小关系如何。 引导学生从:两个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总是相同这一现象
31、得出结论: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培养学生分 析总结的能 力。全面认 识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 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指导学生分析现象,如:推木箱 现象中,作用力是:人施加的推 力,反作用力是:摩擦阻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分析。 如:火箭发射、喷气式飞机等等。 培养学生剖 析现象探究 本质的能力 和举一反三 的能力。 知道火箭设计成流线 型能减小空气阻力 四、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1 秒钟内,我们能“走”多远? 问题延伸:如果,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呢? 分析:百米飞人、自行车、F1 赛车、战斗机、运载火箭 1 秒钟内所能“走”的 最远距离。 得出结论:
32、人类可以运用智慧,凭借工具使自己“走”得更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去探索广阔的宇宙 空间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载人航天器 。 活动一:认识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 活动目的: 1、观看水火箭发射视频,能够从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各种“力” 。 2、认识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的结构和功能。 3、知道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圆了华夏千年飞天梦,增强民族自豪感。 4、了解神舟飞天的过程。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观看水火箭发射视频,找出其 中的各种“力” 。 复习曾经学过的“力” 压力、重力、摩擦力、阻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指导 学生能够通过剖析现象,指
33、出各种“力”的存在。 复习已学过的力 学知识,有助于 理解火箭发射过 程。调动学生积 极性,活跃课堂 气氛。 观看图片和视频介绍,认识运 载火箭的名称、组成和用途。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各 部分名称及功能。 通过名称猜测功 能,培养学生猜 测力。 观看视频介绍,认识载人飞船 的结构。 指导学生指出载人飞船的哪 一段是用于载人返回的。 培养观察记忆能 力。 问题引入 1 秒钟内,我们 能“走”多远? 活动一 认识载人飞船及其 运载火箭 活动三 比较已有航天器 畅想未来航天器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二 探究流线型物体能 否减小空气阻力 实验 活动二:探究流线型物体能否减
34、小空气阻力的实验 活动目的: 1、联系生活经验,能猜测出流线型设计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2、能够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设计探究实验。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观察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找出 不同型号火箭的共同点。 引导学生从外形设计上观察, 总结出火箭的流线型设计。 培养观察总结能 力。 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流线型 设计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法” 联 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 工具的采用了流线型设计, 总结出其共性。 培养学生运用 “类比法”的能 力。 尝试运用控制变量法原则选择 “探究流线型物体能否减小空 气阻力的实验”所用模型。小 组合作,运用实验来验证猜想。
35、引导学生比较模型特征,分 析并找到会影响实验结果的 因素,确定实验中的定量。 再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 则选择实验模型,并进一步 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提升学生设计实 验和分析实验的 能力,巩固“控 制变量法” ,加 强小组合作意识。 活动三:比较已有航天器 畅想未来航天器 活动目的: 1、了解航天飞机的结构和运行过程。 2、能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找出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及其运 载火箭两种载人航天器各自的优缺点。 学生根据所知,说出“中华飞 天第一人”是谁,并谈一谈对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还有哪些了 解。 指导学生明确杨利伟在 2003 年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 功飞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
36、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 天活动的国家。 创设交流互动平 台,锻炼学生表 达能力,展示个 人课外知识量。 观看神舟飞天模拟动画。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了解运 载火箭是如何把载人飞船送 到太空的。 通过直观感受, 创设航天情境。 谈谈你对神舟飞天产生了哪疑 问或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解决 新生成的疑问。 通过讨论解惑, 达到群体提高。 3、总结两者的利弊,指出未来航天器的发展方向。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通过图示了解航天飞机的结构 和运行过程。 引导学生明确:“航天飞机 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特殊功 能” ,它是可以部分重复使用 的载人航天器。 使学生明确“结 构决定功能”的
37、 道理。 选出你所推崇的载人航天器。 (可参考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阐述理由,要客观 准确,有理有据。 培养学生交流表 达能力和对问题 的分析力。 学生在分析两者利弊的基础上, 畅想未来航天器的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能够畅想未来,预 言未来航天器将具备的优越 性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提升学生 预言未来的能力。 结束语: 师:好,就让我们承载梦想,飞向未来。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吧!或许,未 来神舟 X 号飞船的设计师就是你呢! 第七节:重返地球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载人飞船高速返回时存在被烧毁的危险。 2、能够指出为避免飞船烧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3、通过设计和制作降落伞活动,巩固“控制变量
38、法” 。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的困难。 【难点】能用“控制变量法” 研究降落伞面积与空气阻力关系。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视频资料和图片。 活动二:一次性塑料台布、棉布、尼龙布、100 克的钩码、剪刀、针线、秒表。 四、教学流程图: 问题引入 为什么返回舱上有烧 黑的痕迹? 活动一 安全返回 【视频】 活动二 降落伞设计比赛 知道为了安全 返回采取的措 施 巩固“控制变 量法”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观察返回舱图片,为什么它的表面有被烧黑的痕迹? 结论:航天器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造成的。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航天器是如何“重返
39、地球”的。 活动一:安全返回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高速返回的航天器面临危险。 2、通过分析知道为了确保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活动二:降落伞设计比赛 活动目的: 1、通过降落伞设计比赛,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2、通过释放降落伞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总结经验改 进完善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观看视频:寻找航天器 在重返地球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困难。 学生讨论分析:产生这些困 难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来 找出原因。 培养学生运 用已掌握知 识分析问题 的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提出解决问 题的有效
40、措施。 学生交流活动:你所了解的 避免危险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提出合 理化改进措施。 适时介绍人类已采用的有效减速、 散热和隔热的做法。 培养学生运 用生活经验 来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结束语: 师:正因为有了降落伞等安全保护措施才使得载人航天成为现实。下节课,我 们将研究在太空中人类将如何生活。 第八节:太空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失重实验”和录像资料,认识失重状态。 2、了解航天员在宇宙空间活动中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欣赏宇宙空间的美妙景象,体验空间探索的
41、无穷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失重及其带来的问题。 【难点】知道宇航员在太空中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弹簧测力计、钩码、视频资料。 活动二:视频资料、图片资料。 四、教学流程图: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讨论和 交流制作方案。制作降落伞 并记录数据。 指导学生制作降落伞,并注意细 节问题的处理。 注意:填写降落伞的相关数据时 要准确。 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和动 手实践能力。 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比赛规 则。 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原则” 制定比赛规则,要注意哪些因素 是要控制不变的。如:高度、负 责重物的重力等。 巩固“控制 变量法” 学生竞赛活动:比比谁的降 落伞性能
42、更好。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分析数据,总 结经验,加强改进。 学会用实践 来检验,能 够通过分析 得出结论, 并指导进一 步完善。 问题引入 为什么航天员在宇宙 中会飘起来? 活动一 认识“失重” 活动二 了解航天服 了解失重及带 来的问题 知道宇航员在太 空中面临的困难 及解决办法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航天员到了太空会漂浮起来吗? 结论:这是失重现象。 那么,航天员在太空如何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太空生活 。 活动一:认识失重 活动目的: 1、通过挂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自由下落,感悟钩码的“失重”现象。 2、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知道航天员在宇宙空间处于失重状态。 活动
43、二:了解航天服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神七实现太空漫步”视频,了解宇航员必须穿航天服才能出 舱。 2、通过交流讨论,知道航天服为宇航员提供了生命保障。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让挂 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自由落 体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自由落体运动中的 挂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零的现象说明什么?从而,认识 “失重”现象。 培养学生从 现象入手分 析其科学原 理的能力。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合作讨 论:失重会带来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联系生活实 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 理化建议。 通过想象, 联系生活, 提出猜测。 学 生
44、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结束语: 师:实现太空漫步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重大突破,相信未来,还将会 有更多的人漫步太空。我们期待着总有一天会亲身体验太空生活。 第九节:空间开发与人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知道人造卫星的用途,能列举我国空间探测的成果。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人类空间开发取得的成果,同时认识空间开发耗资巨 大,充满危险。 3、通过讨论交流,明确空间开发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空间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评价空间开发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三、教具准备 活动一:关于卫
45、星的视频资料和图片。 活动二:关于人类登月和中国航天成就视频资料和图片。 有关人类航天灾难的视频资料。 活动三:人类开发宇宙空间的资料。 四、教学流程图: 学生观看“神七太空漫步” 视频资料,思考:宇航员出 舱为什么必须要穿航天服? 引导学生比较太空环境和地球环 境的特点,进而得出航天服将起 到的作用。 培养学生比 较分析的能 力。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航天服 为宇航员提供了哪些方面的 生命保障?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表格提供的 信息来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查 找解决新产生的疑问。 培养学生分 析和搜集信 息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人类为什么要进军宇宙? 结论:人类要开发宇宙空间
46、资源。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空间开发与人类的关系” 。 活动一:空间开发的成果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讨论,知道人造卫星的用途。 2、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人类空间开发所取得的成果。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问题引入 人类为什么要进 军宇宙? 活动一 空间开发的成果 活动三 讨论:空间开发 的利与弊 活动六 探究阻力试验 巩固“控制变量 法” 活动二 空间开发的代价 深刻领悟“细节决定 成败”的道理 知道载人航天工程、 探月工程和人造卫星 明确空间开发对人类 的深远影响 活动二:空间开发的代价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数据资料,知道探索太空耗资巨大。 2、
47、通过观看人类航天灾难视频,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的 真谛,知道空间开发存在危险。 学生交流活动:列举人造卫 星的各种用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 对人造卫星的认识。 培养学生交 流表达和从 同伴互动活 动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网 络、书籍等渠道查找到的我 国卫星发射的资料,并完成 教材中填表内容。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 了解我国卫星发射取得的成果。 培养学生运 用网络资源 和通过多种 渠道获取信 息的能力。 学生观看“阿波罗登月” 、 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 一号等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在开发宇宙空 间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体会航 天科技的飞速
48、发展。 使学生了解 人类航天发 展的历程体 会发展航天 科技的意义。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人类为 空间开发所花费的开销。 引导学生明确空间开发需要巨大 的财力支持。从而理解“航天事 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的内涵。 培养学生阅 读能力。 活动三:空间开发的利与弊 活动目的: 1、通过讨论人类空间开发的利与弊,明确空间开发对人类的深远影 响。 2、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明白人类不会停止对宇宙空间探索的脚步。 结束语: 师: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将加速人类空间开发的进程,未来我们也能飞出地 球,飞向宇宙! 学生观看人类航天灾难视频, 交流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指导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 的深刻道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同时,明确空间开发存在危险, 航天科技还有待发展。 使学生从灾 难事故中受 到震撼,获 得启迪。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活动意图 学生辩论活动:人类空间开 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 于利” 引导学生根据掌握的资料,据理 力争,阐述观点要有理有据。 培养学生口 头表达能力 和思辨能力。 学生讨论:展望未来人类对 空间开发的前景。 引导学生明确空间开发是人类科 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人类也 要注重空间开发的合理性和可持 续性。 培养学生辩 证思想和环 保意识,渗 透科学发展 观思想。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