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46.50KB ,
资源ID:415926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592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华师大版第3册《宋朝的建立及期制度创设》word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华师大版第3册《宋朝的建立及期制度创设》word教案.doc

1、第 17 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北宋的建立和意义,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文官体制的背景和 内容以及宋朝科举制的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献选读”理解宋朝实施政治、军事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初步掌握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文官体制” ,了解宋朝“重文轻武”基本国策的利弊。 通过学习“科举制的完善” ,懂得这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宋“文官体制”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唐朝灭亡以后,各地藩镇割据继续发展,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 后唐

2、、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五代历时 53 年(907959 年) ,先后更换 八姓十四帝;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或同时并存着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 国” 。在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中,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长期混战。 直到公元 960 年,手握重兵的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借口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 境,率军北上途中,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一宋朝的建立: 1.讲述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 年 创建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说明:960 年元旦,后周有奏报称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它的边境,朝廷派禁军 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北上抵御,一日行军到开封东北的第一个驿站陈桥 驿。当夜

3、,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带领亲近的将领鼓 动士兵哗变。士兵们聚集在驿门下,叫嚷着赵匡胤做皇帝,赵匡胤刚走出帐外, 众人就将早准备好的黄袍加在他身上,随即跪呼万岁。既然身披黄袍,就等于 坐实了谋反罪名。赵匡胤大军随即返回开封城,夺取了后周政权,正式登上帝 位,定国号“宋” ,史称“北宋” ,仍定都开封。 (2)北宋建立的意义: 宋建国后,先后消灭了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 据的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 说明:宋朝建立以后,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终 于在 979 年打败了北汉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 实现了统一。

4、 自问自答:为什么要说是“基本实现了统一”呢?因为宋朝的统一不是完 全的,而是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11 页,看宋、辽、 西夏形势图 ,可以看到辽雄踞北方,在北宋的西北方西夏政权也占据一席之地。 后来,后起的女真族又建立了金政权。宋长期与辽(契丹) 、西夏(党项) 、金 (女真)等民族政权并立,所以说北宋只是基本实现了统一。 过渡到“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初年,刚坐上皇位的统治者赵匡胤最担心 的就是五代乱局历史重演,宋成为继后周的有一个短命王朝。他与亲信赵普讨 论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请同学们看第 3 页“文献选读” 。 提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根本原因出在哪里?“方镇太

5、重, 君弱臣强”他认为动乱国家、威胁皇位的,一是唐末五代十国以来割据一方的 藩镇势力,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藩镇拥兵 自重不受中央王朝控制,甚至与中央王朝相抗衡。 二是“强臣” ,即掌握重兵的武将。唐末五代以来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情况 屡见不鲜,赵匡胤自己也是凭借禁军将领的身份夺得皇位的。 赵匡胤知道,要使北宋长治久安,就不能重蹈“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 覆辙,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讲述加强中央集权 1. 建立文官体制 (1)军事方面措施 采取的措施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文官体制,第二块是完善科举制。文官 体制包括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在军事上,

6、赵匡胤首先考虑的就是军权问题。 但他采用的方式既不像西汉初年对功臣屠戮,也不像后世明朝镇压文臣武将的 血腥,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A 收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历史故事) 961 年一个秋夜,太祖设宴,请来石守信(开国第一功臣)等几个手握重 兵的将领。酒过三巡之后,太祖突然屏退左右,说道:“众爱卿,我有今天全 拜各位所赐,我感激不尽。但这天子也不是这么好做的,还不如节度使来得快 乐。从登基到现在我都没睡过安稳觉呢!”石守信等人诧异道:“如今天命已 归,谁还敢有异心?”皇帝说:“谁不想有荣华富贵呢?一旦黄袍加在你们身 上,就是你们不想做,你们手下的

7、士兵会答应吗?”听了太祖的话,将帅们大 惊失色,纷纷下跪请太祖指一条生路。太祖于是对这些开国元勋说:“人生转 眼即逝,人所追求的不过金钱啊良田美宅啊,为子孙留份基业,共享天伦,你 们何不放弃兵权,好好过一辈子。我和你们结儿女亲家,君臣两无猜忌。 ”众将 帅听懂了太祖的意思,第二天以各种理由提请罢免兵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过渡:“杯酒释兵权”的方式遣散这些开国功臣之后,赵宋王朝的军事应 该如何继续下去呢?(统一战争还要继续,还要抗击少数民族政权侵扰边境) 太祖皇帝想出的办法就是实行一套分散军权的军事新体制。 B 建立新体制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军权分散)

8、 请同学们看书上第 3 页上的小字。 “三衙互不隶属,鼎足而立,三衙将领只 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改变了禁军将领一人统帅的局面。而 且三衙只是“分天下兵而领之” ,也就是只有统兵权,而军队的调遣权由枢密院 执掌,三衙、枢密院又相互制约,兵权最终集于皇帝手中。 C 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以文制武) 说明:主军政的枢密院长官由文官担任,宋太祖会这么安排,是因为他认 为纵使文人犯法,亦不过是贪污腐败,为祸远不及谋朝篡位的武人严重。 (以文 制武) 过渡:通过上述三个措施宋太祖在朝廷内部解决了军权问题,除此以外, 他还在军队管理上做了些调整和改革。 D 实行内重外轻方针:拣选各

9、地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老弱者充任地 方厢军和乡兵。 说明:北宋每年都大量补充禁军,宋太祖命令各州挑选骁勇士兵送到京城,他 挑选了一些“样兵”分送各州,各地强兵都集中在京师,而地方上只留一些失 去战斗力的老弱,这使藩镇无力在军事上与中央抗衡。 E 采取更戍法,轮流变化驻地,以防将领分立割据、佣兵对抗朝廷。 说明:规定禁军定期移防,统兵将领也要经常调换,所谓“兵不知将,将 不知兵”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 ,一方面使将领和士兵不能建立长久关系,另 一方面也防止军队和地方势力勾结,产生割据一方的军事实力派,佣兵对抗朝 廷。 (2) 政治方面措施 A 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提拔了大量文

10、人任官,形成了 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看书上:宋代文官在朝廷中举足轻重,中央政府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 “参知政事”和“正副枢密使”都由文人担任。 宋代被称为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看第 3 页下面小字“不杀士大夫” “与士 大夫共治天下” 。 宋代读书人即使出身低微,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也能进身士大 夫阶层,获得较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于是弃武习文成为社会风气。另外从君 臣的这段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朝廷言论、谏诤相对自由。 B 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 说明:北宋前期,官员的官名和所任职务大都分离。见知识链接,举例: 仆射、尚书

11、、侍郎、节度使是“官” ,单纯表示级别的虚衔;学士、直学士、职 阁是馆职,也就是“职” ;差遣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有“权、知、判、监、 提点、提举”等字,理论上是临时性的职务。 A 包拯在开封府的时候有三顶帽子:尚书省右司郎中(官) 、龙图阁直学士 (职) 、开封知府(差遣)b “东坡 以学士(龙图阁学士)知定州 ,知州事, 差遣也;”可看出学士是职,而知州事是差遣。 实施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好处:夺去后周遗老实际职权,用高俸供养起 来, (有官名无差遣)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任期短暂,选拔撤换、调动派遣 更加灵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把财政军大权不受官品、资历限制授给 皇帝信赖的人或

12、是有才能的新人,从任官制度上加强中央集权。但这种分离也 带来冗官冗禄的弊病。 (3)文官体制的影响 请同学们进行讨论(积极和消极方面) 积极方面:消除了分裂割据和武将乱政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军权分散、内重外轻和兵将分离削弱了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 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了辽与西夏的侵扰。名实分离、 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 (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 弱之间的相互关联,冗官和冗兵带来冗费的问题,长期冗费开支使北宋积贫) 推导出有效防止类似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 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 2.讲述科举制的完善: 为

13、了加强中央集权,宋代除了创设了文官体制,在选官制度上也有所发展。 宋代的选官制度仍然延续隋唐科举制,但在考试制度规则和考试内容上都进一 步完善。 第二分册 P53 小字“相对隋朝而言,唐朝的科举制已较健全,但尚不完善。 当时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门望族子弟仍居优先 地位。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前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 赏识,利用私交影响考试成绩,甚至出现泄露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士人考取进士后并不立即授以官职,还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可以入仕; 而且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 繁荣主要途径。上述状况到宋代

14、有明显改观。 (1)制度规则: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创设“弥封” 、 “誊录” ,保证公平公 正 通过解试(秋试 第一名解元)的考生名额送到礼部,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 的省试(春试 第一名省元) ,省试就试于尚书省的礼部,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将 其名单奏报朝廷,参加殿试,殿试是宋代科举的最高考试,有皇帝亲临复试,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宋太宗时又创殿前唱名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 了“天子门生” ,收回了取士大权。 “别头试” 、 “锁厅试”见小字 (2)考试内容:宋中期以后,废“帖经” ,不以诗赋取士,增加策论考试,考 核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复习:隋唐的科举制最主要的科

15、目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帖经” (记 诵儒家经典) ,进士科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体现文学才识。 2.影响:选拔大量文官人才,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代科举制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宋太宗在位 21 年,取进 士、诸科达 5800 余人,宋仁宗一朝 13 举,仅进士就取了 4500 余人, “其甲第 之三凡三十有九,其后不至于公卿者,五人而已” 。可见科举制为宋代输送了大 量文官人才。 另外,科举制的发展也为宋代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启蒙教育已经 深入到社会基层,启蒙教材主要有三字经 、 千字文 、 百家姓等。 【板书设计/PPT】 第 17 课 宋

16、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宋朝的建立 1.时间:960 年 2.创建者:赵匡胤 3.定都:开封 4.结果: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宋朝的统一是 不完全的,宋、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二.加强中央集权 1 文官体制 (1) 调整和改革措施 A 收兵权杯酒释兵权 B 建立新体制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 C 枢密院长官由文官担任 军事 D 内重外轻: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老弱者充任地方厢军和乡 兵 措施 E 采取更戍法 A 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提拔了大量文人 政治 任官,形成了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B 官、职、差遣相分离的

17、制度 (2)影响:有效防止类似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 兵、 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 2科举制的完善: (1).制度规则: A 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B 创设 “弥封” 、 “誊录” ,保证公平公正 (2)考试内容: A 宋中期以后,废“帖经” ,不以诗赋取士; B 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3)影响:选拔大量文官人才,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 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 9 世纪 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

18、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 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 睿宗 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 时又在边境设置 十节度使,通称“ 藩镇” 。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 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简介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 之意,镇是指 军镇;唐代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族的 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 天宝十节度使) ,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19、,伺机发动叛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中衰,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 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 镇,即时称“ 河朔三镇” 的 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 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政权。后代史家把这种局 面统称为“藩镇割据 ”。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 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 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 “士大夫” 出现于战国,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 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