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8.50KB ,
资源ID:415999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599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教案.doc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 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 儒家思想的形成。 1.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原为 “知道诸子百家”。 2. 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原为“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3.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自主整理】 一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社会基础: 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阶级基础:社会地位较低

2、的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 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3)文化基础:教育和学术领域出现了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 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 2、评价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发展的 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时期孔子思想 (1)思想核心:是“ ”,就是爱人,要做到 。 (2)政治主张:强调统治者要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 乐制度,主张“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3)教育贡献: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打

3、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 面。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1)思想主张 项目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孟子 “ ” “ ” “性本善” 荀子 “仁义”和“ ”,以 德服人 提出“ ”,强 调人民群众的力量 “ ” (2)历史影响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 ,又 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 使 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 的需要。 后期,儒学成为 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政治主张:强调一切要顺应 ,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 ” 的政治主张。 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

4、停地 ,有无、难易等都是是相互依存, 不断 的。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 的。 认为放弃一切 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 (1)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 。主张君主要 ,提出了 系统的 理论。 (2)法家把 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典题分析】 例一、 (2011 年 1 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 2 题)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 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 ) A.“中庸之道”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创办私学 点拨:“仁”是孔子核心政治主张,分析各选项,正确的应是 B 项“有教无类” ,

5、 认为不 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答案:B 例二、 (2010 年 11 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 1 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 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 对有效信息的获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 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材料中“道常无为而

6、无不为”明显是 道家学说的主张。备选项中 A 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主张,C 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D 是儒 家荀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B 例三、材料一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 材料二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 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墨子 材料三太上(统治的的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 ;其次,亲 而誉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自然。 老子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

7、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 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 子 (1)材料一、二中孔子和墨子主张的“爱”是否一致?说明理由。为什么战国时期,墨子 的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 (2)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对此你如何评价。 (3)概括孔子与韩非子主张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4)假如你是一位战国时期的君主,你会采用哪一家的学说?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 (1)不一致。孔子的“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有等级差别;墨子的“爱”是没有等级 差别的。 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也不符合战国埋藏社会变革的需要, 故不被统治者

8、重视。 (2) “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老子主张顺应天意(自然) 、顺应人性自然而然的治理国家, 以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在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下是消极的思想;在封建 王朝刚建立初期,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异:孔子主张以德治国,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4)法家。原因:法家主张社会不断发展变化,需要变革创新,为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 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既适应了战国时期趋向统一的 社会形势,也能顺应君主的个人要求。 【疑难解析】 一、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1政治思想 (1)孔子“仁”的思想兼

9、有积极性和保守性。 “仁”的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缓和阶级 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 意义。但孔子主张“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百 姓,以免引起社会动荡,孔子的仁爱是有阶级差别的仁爱,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仁爱。 (2)孔子主张的“礼”是指西周时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实际上是恢复宗法制下的分 封制,有着保守消极的一面。 2教育思想: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人人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 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 1 (2012 年 1 月长沙一模 9 题)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10、6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 心时代”(Axial Age) ,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 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 (2012 年 1 月乌鲁木齐市一模 19 题) 中国文化概论说,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 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3 (2011天津学业水平

11、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 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4 (2011福建学业水平检测)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 ,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 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道家 5 (2011浙江学业水平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 差别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该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6 (2012 年 1 月长沙一模 10 题)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

12、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7 (20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 19 题)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 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 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B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8 (2012 年 1 月蛙埠市一模 8 题)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 一点,天热少穿一

13、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 ”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 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 ”丁说: “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 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9 (2012 年 1 月云浮市一模 14 题)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 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10 (2012 年 1 月漯河市期末 17 题

14、) 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士大夫) “八佾 舞(64 人跳的宫廷舞蹈)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所作所为 A 有伤风化 B 有违礼制 C 生活奢侈 D 不思进取 11 (2012 年 1 月石家庄一模 5 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一主张出 自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12 (2012 年 1 月杭州市一模 1 题)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 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 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 ”。这主要是因 为当时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C要求以“礼

15、 ”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13 (2012 年 1 月青岛市期末 6 题)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 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14 (2012 年 1 月南阳市期末 17 题)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孟子主 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15 (2012 年 1 月济宁质检 2 题)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 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

16、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 南面之术也。 ”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二、非选择题 16 (2011 年 1 月永州市一模 28 题)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

17、法之化, 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 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 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 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 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 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4 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 (2

18、 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 (6 分) 答案:1 A 2B 3A 4B 5B 6C 7B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16 (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 分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 法并重。(2 分) (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 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2 分) (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 一面;(2 分) 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2 分)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2 分)(认识、 主张只从一方面作答最多 3 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