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第 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 的史实。 2、理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 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材料学习法、思辨学习法、结合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及汉代的政 治、经济状况来理解这些问题。并对汉代其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 思
2、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知识链接 自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之后,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善,也使儒 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到了汉代为了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 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从“无为”到“有为” 一、 “无为而治” 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 驷,而将相或乘 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至汉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
3、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食货志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针对此现象,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如何评价此现象? 二、 “积极有为”思想的提出 A1、背景 (1) 边境不宁, 为患 威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2) 的势力日益膨胀 威胁君权和中央集权 (3) 现象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A2、目的: 为了加强 ,适应 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A 一、董仲舒生平(前 179 -前 104 年) (1) 历史地位:是 代表人物。 (2)思想特点:糅合了
4、、 、 的思想 (3)历史贡献: 形成了新的 。 是使 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4)著作: B 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针 对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需 要 , 提 出 “ ”和 “ ”主 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 ”、 “ ”、和“ ”学说 3、针 对 土 地 兼 并 现 实 , 进 一 步 发 挥 儒 家 思 想 , 主 张 限 田 、 薄 敛 、 省 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 B 学练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5、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思考: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材料三的主张对后世有 何影响? B 三、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独尊儒术) 1、积极方面: 有利于巩固 ,维护 扭转了 的局势。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2、消极方面: (1)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局限性。 C思考探究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思考: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反思 知识点三、儒学成
6、为正统 A 一、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 ,并付诸实行。 2、政治方面:起用 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方面:兴办 ,让天下文人都学儒家经典。 A 二、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儒学的推广) 1、规定专门的教材 和教师,使得 被儒家所垄断。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中央建立 ,从而打破由 的局面,为 进入仕途提 供了途径,大大提高了 的地位。 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地位。 B 三、独尊儒术的影响 1、积极方面: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逐渐成为 的主流思想。 有利于巩固 和打击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与稳定。 2、消极方面: 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
7、制政策,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对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 C思考探究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拨 如何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 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 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 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2)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 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3) “薄赋敛,
8、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 名田” “塞兼并之路” ,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 从“无为”到“有为”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儒学成为正统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 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 “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 孝道应当注入
9、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当堂检测 B 级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 “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 B C D 3、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关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比较正确的 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4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5.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高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6.“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反思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