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宋明理学 编写人:高二历史组 审核人: 审批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A 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 号 C 层可不做,带号 B、C 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 A。 【学习目标】 1.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要求) 2.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我成功,我快乐! 【问题引导】 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 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
2、;汉武帝 正统。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困境 (1)表现:汉末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新思想流行其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2)原因: 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播;(下层人民无力应对生存危机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 声。 (2)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 神,得到新的发展。 2基本含义:把儒家的忠、
3、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 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3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1)周敦颐 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 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 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学 案 装 订 线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 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 “二程
4、” (程颢、程颐)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 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 仁者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 。 “孔 颜 之 乐 ”境 界 主 要 是 与 天 地 万 物 同 体 之 乐 ;“孔 颜 之 乐 ”是 与 “理 ”合 一 的 境 界 ;“孔 颜 之 乐 ”是 每 个 人 心 中 自 然 、 自 有 之 乐 , 是 “心 ”原 本 具 有 状 态 , 是 情 与 “性 ”即 “良 知 ”合 一 的 境 界 。 (人 教 版 : 主张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伦理道德、尊卑等 级
5、都是“天理” (“人伦者,天理也”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 ;主张“格物致 知”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等到其中的“理” 。) 三、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朱熹(集大成者) 2理论来源:二程+张载 3理学体系(三个部分):理气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理气论(本体论):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万物皆有理,这就是太极(唯心论) 即“理”是世界的本原。 (即: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 先于气而存在。) 修养论(方法论):强调学习和修养应当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仁”是修养的最高 境界。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 【提示】 “格物致知” ,即通过接触世
6、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 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 社会政治理论(道德观):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 “存天理,灭人欲” 。 (人 教 版 : 1、理之源在于天理;2、天理就是三纲五常;3、人性本来就具有仁、义、 礼、智等美德;4、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5、 “格物致知” 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而非求科学之真。) 4著述:为四书注解(即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成为后世科 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5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
7、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 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总结】程朱理学基本观点包括:“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 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要把握“理” ,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 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的内在之“理” ;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 “存天理,灭人欲” 。 【特别提醒】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应对挑战发 展完善自己的结果,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也是与其它思想的交流与融合过程。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
8、力实行 (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注意与程朱理学强调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区别。 ) 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认为穷 理只需反省内心。 3王守仁“致良知” (进一步发展) 发展陆九渊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 (主观唯心 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 性,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主张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 行为实践,不能科学说明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4历史地位 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9、,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号称“心学” 。 参看人教版 【释疑解难】 一、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 是是否承认物质的存在。如朱熹等虽然认为“理”决定“气” ,但仍承认“气”是真实存在 的,故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 ,否认物质的存在,故为主观唯心主义。 二、 “理学”的含义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 体系,包括: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洛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
10、理”为最 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 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 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三、概述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 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 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其基本观点包括:“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 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要把握“理” ,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 触世间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的内在之“理” ;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 该“存天理,灭人欲”
11、。 社会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两宋时期,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 序的需要;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的成分,发展为更 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容包括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 求。 历史影响 A.积极:对于维护封建专
12、制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重要 作用; B.消极:强化“三纲五常” ,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 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 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 , 理是内在的“心”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 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 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理学 流派 思想内涵 历史地位 认识 程朱 理学 “理”
13、是万物的本源,伦理道 德也是“理”的表现。心性论。 “仁”与万物同在。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 治思想;影响日本、朝鲜等 东南亚国家;也受欧美重视。 陆王 心学 “人心”是万物的本源。 “致良知” ,通过“内心反省” , “克服”私欲。发展“仁”的 思想 发展了儒学新体系,中国思想 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都是理学 的流派,都 是对儒家思 想的发展。 都是唯心 主义。 5、 宋明理学的利弊 观点 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 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 想史上的浊流。 ” 观点 2 目前一些学者们
14、,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 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 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 的。 ”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既有可取的地方,也有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地 方。你如何认为呢?可以各抒己见。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 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 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
15、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 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 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 )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 重利轻义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 (3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自学效果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09广东)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 A “仁” B “心外无物” C “理” D “格物致知” 2. (09江苏
16、)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D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 (10广东)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 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 C )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4右图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其“三教”是指 ( A ) A佛教、道教、儒教 B佛教、回教、道教 C儒教、道教、回教 D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5. 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 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C ) A反
17、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三 教 图 6.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 。以下哪些观点或者 主张不属于“二程” ( C ) A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 “人伦者,天理也” C “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7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A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 8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的“天理”是指
18、 ( B ) A社会发展规律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 D人性的发展规律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B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10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D )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11明代王守仁研究心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有 ( D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人都有“良知” , “满街都是圣人” 学 以致胜的关键是“致良知”
19、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A. B. C. D. 12宋明理学的主要消极影响是 ( A ) A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进步 B引起人们追求功名不利于培养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C使读书人空谈义理,不务实际 D造成社会道德沦丧,引起政局动荡 1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 C ) A.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4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B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15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
20、的是 ( A )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B. C. D. 16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C ) A “仁政”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想 17 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 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D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8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21、 ) 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 “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 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 理的反映、 C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 国犹一人” D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 生也” 192003 年 12 月 lO 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 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段话 ( D ) A否定了传统儒学 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说明了理学仍有一
22、定的现实意义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 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中。”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 根据三则材料,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二程” 、朱熹和王阳明的理学或者心学思想。 参考答案 17(1)“二程” (程颢、程颐):“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天理是万物的 本原” (2)朱熹:“理气论” ,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
23、 “理” 、 “气”不 能分离,但“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王阳明:“宇宙便是吾心” 、 “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 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 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千四百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志将斯道觉斯民。 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土地之间者,又 各得之以为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
24、熹 材料三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颢思想的实质体系是 什么? (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中的哲学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此哲学观的根 本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主张的思想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理学”的 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8 (1)观点:人欲盛而天理亡,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理学 思想继承孔孟思想。实质体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体系。 (2)哲学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
25、遍原则。 根本性质:唯心主义观。 3)观点:通过接触事物,在体会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理” 。影响:理学为封建等 级制度辩护,对后世科举考试影响甚大。 【历史史料阅读】 1、新儒学 汉代以后,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至北宋时形成理学, 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西方学者一般将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 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其所以为新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之上,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 人与世界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 构
26、、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 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 造思维。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 现出丰富的价值。 2、心学 心学,又称“良知之学” ,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 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 ,这一体系强调自心, 主张修生养性,返身而诚。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的哲学家,都强调人的主观性, 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南宋时,陆九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成为心学的创 始人。陆
27、九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方面的思想,以心即人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核心,并和他 的学生形成一个学派,称为“南宋陆学” 。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集心学 之大成者,因而又称“陆王心学” 。 3、朱熹思想主张 理 气 论 朱 熹 继 承 周 敦 颐 、 二 程 , 兼 采 释 、 道 各 家 思 想 , 形 成 了 一 个 庞 大 的 哲 学 体 系 。 这 一 体 系 的 核 心 范 畴 是 “理 ”, 或 称 “道 ”、 “太 极 ”。 朱 熹 所 谓 的 理 , 有 几 方 面 互 相 联 系 的 含 义 : 理 是 先 于 自 然 现 象 和 社 会 现 象 的 形 而 上 者 。 他
28、 认 为 理 比 气 更 根 本 , 逻 辑 上 理 先 于 气 ; 同 时 , 气 有 变 化 的 能 动 性 , 理 不 能 离 开 气 。 他 认 为 万 物 各 有 其 理 , 而 万 物 之 理 终 归 一 , 这 就 是 “太 极 ”。 理 是 事 物 的 规 律 。 理 是 伦 理 道 德 的 基 本 准 则 。 朱 熹 又 称 理 为 太 极 , 是 天 地 万 物 之 理 的 总 体 , 即 总 万 理 的 那 个 理 。 “太 极 只 是 一 个 理 字 ”。 太 极 既 包 括 万 物 之 理 , 万 物 便 可 分 别 体 现 整 个 太 极 。 这 便 是 人 人 有
29、 一 太 极 , 物 物 有 一 太 极 。 每 一 个 人 和 物 都 以 抽 象 的 理 作 为 它 存 在 的 根 据 , 每 一 个 人 和 物 都 具 有 完 整 的 理 , 即 “理 一 ”。 气 是 朱 熹 哲 学 体 系 中 仅 次 于 理 的 第 二 个 范 畴 。 它 是 形 而 下 者 , 是 有 情 、 有 状 、 有 迹 的 ; 它 具 有 凝 聚 、 造 作 等 特 性 。 它 是 铸 成 万 物 的 质 料 。 天 下 万 物 都 是 理 和 质 料 相 统 一 的 产 物 。 朱 熹 认 为 理 和 气 的 关 系 有 主 有 次 。 理 生 气 并 寓 于 气
30、 中 , 理 为 主 , 为 先 , 是 第 一 性 的 , 气 为 客 , 为 后 , 属 第 二 性 。 动 静 观 朱 熹 主 张 理 依 气 而 生 物 , 并 从 气 展 开 了 一 分 为 二 、 动 静 不 息 的 生 物 运 动 , 这 便 是 一 气 分 做 二 气 , 动 的 是 阳 , 静 的 是 阴 , 又 分 做 五 气 (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 , 散 为 万 物 。 一 分 为 二 是 从 气 分 化 为 物 过 程 中 的 重 要 运 动 形 态 。 朱 熹 认 为 由 对 立 统 一 , 而 使 事 物 变 化 无 穷 。 他 探 讨 了 事
31、 物 的 成 因 , 把 运 动 和 静 止 看 成 是 一 个 无 限 连 续 的 过 程 。 时 空 的 无 限 性 又 说 明 了 动 静 的 无 限 性 , 动 静 又 是 不 可 分 的 。 这 表 现 了 朱 熹 思 想 的 辩 证 法 观 点 。 朱 熹 还 认 为 动 静 不 但 相 对 待 、 相 排 斥 , 并 且 相 互 统 一 。 朱 熹 还 论 述 了 运 动 的 相 对 稳 定 和 显 著 变 动 这 两 种 形 态 , 他 称 之 为 “变 ”与 “化 ”。 他 认 为 渐 化 中 渗 透 着 顿 变 , 顿 变 中 渗 透 着 渐 化 。 渐 化 积 累 , 达
32、 到 顿 变 。 格 物 致 知 论 朱 熹 用 大 学 “致 知 在 格 物 ”的 命 题 , 探 讨 认 识 领 域 中 的 理 论 问 题 。 在 认 识 来 源 问 题 上 , 朱 熹 既 讲 人 生 而 有 知 的 先 验 论 , 也 不 否 认 见 闻 之 知 。 他 强 调 穷 理 离 不 得 格 物 , 即 格 物 才 能 穷 其 理 。 朱 熹 探 讨 了 知 行 关 系 。 他 认 为 知 先 行 后 , 行 重 知 轻 。 从 知 识 来 源 上 说 , 知 在 先 ; 从 社 会 效 果 上 看 , 行 为 重 。 而 且 知 行 互 发 , “知 之 愈 明 , 则
33、行 之 愈 笃 ; 行 之 愈 笃 , 则 知 之 益 明 ”。 心 性 理 欲 论 在 人 性 论 上 , 朱 熹 发 挥 了 张 载 和 程 颐 的 天 地 之 性 与 气 质 之 性 的 观 点 , 认 为 “天 地 之 性 ”或 “天 命 之 性 ”专 指 理 言 , 是 至 善 的 、 完 美 无 缺 的 ; “气 质 之 性 ”则 以 理 与 气 杂 而 言 , 有 善 有 不 善 , 两 者 统 一 在 人 身 上 , 缺 一 则 “做 人 不 得 ”。 与 “天 命 之 性 ” 和 “气 质 之 性 ”有 联 系 的 , 还 有 “道 心 、 人 心 ”的 理 论 。 朱 熹
34、认 为 , “道 心 ”出 于 天 理 或 性 命 之 正 , 本 来 便 禀 受 得 仁 义 礼 智 之 心 , 发 而 为 恻 隐 、 羞 恶 、 是 非 、 辞 让 , 则 为 善 。 “人 心 ”出 于 形 气 之 私 , 是 指 饥 食 渴 饮 之 类 。 如 是 , 虽 圣 人 亦 不 能 无 人 心 。 不 过 圣 人 不 以 人 心 为 主 , 而 以 道 心 为 主 。 他 认 为 “道 心 ”与 “人 心 ”的 关 系 既 矛 盾 又 联 结 , “道 心 ”需 要 通 过 “人 心 ”来 安 顿 , “道 心 ”与 “人 心 ”还 有 主 从 关 系 , “人 心 ”须
35、听 命 于 “道 心 ”。 朱 熹 从 心 性 说 出 发 , 探 讨 了 天 理 人 欲 问 题 。 他 以 为 人 心 有 私 欲 , 所 以 危 殆 ; 道 心 是 天 理 , 所 以 精 微 。 因 此 朱 熹 提 出 了 “遏 人 欲 而 存 天 理 ”的 主 张 。 朱 熹 承 认 人 们 正 当 的 物 质 生 活 欲 望 , 反 对 佛 教 笼 统 地 倡 导 无 欲 , 他 反 对 超 过 延 续 生 存 条 件 的 物 质 欲 望 。 4、 陆 王 心 学 南 宋 陆 象 山 和 明 代 王 阳 明 为 代 表 的 心 学 一 系 , 是 在 与 道 学 一 系 的 辩 论
36、 中 不 断 发 展 的 。 南 宋 时 期 , 理 学 家 陆 九 渊 把 心 作 为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原 , 提 出 心 就 是 理 的 主 张 ; 强 调 宇 宙 便 是 吾 心 , 吾 心 便 是 真 理 , 认 为 天 地 万 物 都 在 心 中 。 所 以 他 的 学 说 被 称 为 心 学 。 他 认 为 穷 理 不 必 向 外 探 求 , 只 需 反 省 内 心 就 可 得 到 天 理 。 心 学 的 创 始 人 陆 象 山 , 与 朱 子 曾 进 行 过 多 次 辩 论 , 辩 论 的 范 围 涉 及 到 理 学 的 所 有 核 心 问 题 , 辩 论 的 影 响 也
37、 涉 及 当 时 的 多 个 学 派 。 朱 陆 之 辩 , 以 及 后 学 就 此 展 开 的 朱 陆 异 同 之 辨 , 绵 延 至 今 达 八 百 余 年 而 不 绝 , 而 且 还 随 着 理 学 的 传 播 扩 展 到 日 本 和 古 代 的 朝 鲜 。 王 阳 明 , 是 心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 他 的 思 想 便 是 朱 陆 之 辨 的 一 个 成 果 。 阳 明 心 学 既 是 对 象 山 心 学 的 继 承 和 发 扬 , 同 时 也 可 看 作 是 对 于 朱 陆 学 说 的 综 合 。 5、 王 阳 明 思 想 主 张 “心 , 即 理 。 ” 心 即 理 , 理
38、 又 作 何 解 呢 ? 王 阳 明 则 对 此 作 了 详 细 的 解 释 。 他 认 为 , 所 谓 理 也 就 是 心 之 条 理 , 发 之 于 亲 则 为 孝 , 发 之 于 君 则 为 忠 , 发 之 于 朋 友 则 为 信 。 可 见 , 理 也 就 是 儒 家 的 伦 理 。 由 此 , 阳 明 还 把 理 等 同 于 礼 , 作 为 儒 家 伦 理 具 体 体 现 的 礼 , 也 就 是 理 , 或 者 说 也 就 是 天 理 。 把 理 作 伦 理 性 的 解 释 , 心 学 家 与 道 学 家 是 相 同 的 。 心 即 理 的 命 题 , 使 作 为 一 个 知 觉 器
39、 官 和 思 维 器 官 的 心 , 成 为 一 个 与 具 有 伦 理 含 义 的 义 理 之 心 。 在 心 学 家 看 来 , 因 为 心 本 身 就 包 含 着 义 理 ( 伦 理 ) , 所 以 首 要 的 问 题 并 不 是 道 学 家 所 说 的 格 物 穷 理 , 由 外 而 内 , 而 是 如 何 “发 明 本 心 ”, 由 内 而 外 , 把 人 人 同 有 的 义 理 之 心 发 散 于 外 , 付 诸 实 践 。 “心 外 无 物 ” 为 了 说 明 儒 家 伦 理 是 根 于 人 心 的 , 其 根 据 在 于 内 而 不 在 于 外 ,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40、 , 心 学 家 还 提 出 了 “心 外 无 物 ”的 命 题 。 为 了 说 明 “万 物 森 然 于 方 寸 之 间 ”, 象 山 和 阳 明 各 有 一 个 在 哲 学 史 上 著 名 的 比 喻 : 镜 中 观 花 和 岩 中 花 树 。 有 一 天 , 象 山 问 学 生 徐 仲 诚 他 : “ 孟 子 领 会 得 怎 样 了 ? ”仲 诚 答 : “如 镜 中 观 花 。 ”意 思 是 在 说 自 己 还 并 不 清 楚 。 象 山 说 : “我 看 也 是 这 样 。 ”他 认 为 仲 诚 说 “ 镜 中 观 花 ”别 有 含 义 , 说 明 仲 诚 已 经 领 悟 了 。 过
41、 了 一 会 儿 , 仲 诚 问 中 庸 的 要 旨 在 哪 里 ? 象 山 说 : “我 给 你 说 的 是 内 , 你 却 说 外 。 ” 批 评 徐 仲 诚 只 知 外 不 知 内 。 象 山 对 于 镜 花 的 理 解 , 正 如 心 与 万 物 。 万 物 并 不 是 独 立 于 心 而 自 在 , 而 是 由 心 发 育 出 来 的 。 因 为 心 本 身 具 有 天 理 , 所 以 由 人 之 本 心 出 发 而 看 待 万 物 时 , 万 物 莫 不 具 有 此 理 。 王 阳 明 则 用 “岩 中 花 树 ”的 比 喻 来 说 明 相 似 的 道 理 。 王 阳 明 游 南
42、镇 , 一 个 朋 友 指 着 石 头 中 的 花 树 , 问 他 说 : “你 说 天 下 没 有 心 外 之 物 , 那 么 这 花 树 在 深 山 中 自 开 自 落 , 和 我 心 有 什 么 关 系 ? ” 王 阳 明 回 答 说 : “你 见 到 这 花 之 前 , 花 与 你 的 心 各 自 寂 静 ; 你 来 看 此 花 时 , 花 进 入 我 们 的 内 心 , 此 花 便 在 心 头 显 现 出 来 。 便 知 此 花 不 在 你 的 心 外 。 岩 中 花 树 对 于 心 来 说 , 其 存 在 本 身 及 其 意 义 的 被 确 认 , 在 于 花 在 人 心 中 的
43、显 现 。 心 外 无 物 的 观 点 , 是 对 心 即 理 的 进 一 步 发 挥 , 也 是 对 心 即 理 的 进 一 步 论 证 。 通 过 此 论 证 , 可 以 得 出 “心 外 无 物 , 心 外 无 事 , 心 外 无 理 , 心 外 无 义 “的 结 论 , 为 心 学 接 下 来 所 提 出 的 道 德 学 说 作 准 备 。 “致 良 知 ” 程 朱 的 性 , 负 载 的 是 理 , 那 么 陆 王 的 心 , 负 载 的 是 什 么 ? 是 良 知 。 心 学 家 以 良 知 作 为 人 性 本 善 的 证 明 , 以 良 知 的 蒙 蔽 或 污 染 作 为 后 天
44、 之 恶 的 来 源 , 以 发 明 本 心 或 致 良 知 作 为 复 心 的 具 体 方 式 。 象 山 认 为 , 人 的 本 心 ( 即 良 知 ) 是 至 善 的 , 后 天 的 不 善 来 自 于 两 个 方 面 : 其 一 是 物 欲 对 于 本 心 的 污 染 , 这 种 说 法 和 道 学 一 系 的 观 点 一 样 。 其 二 是 本 心 的 “放 失 ”, 人 心 只 向 名 利 上 求 索 , 故 而 失 掉 了 人 之 本 心 。 名 利 实 际 上 也 可 以 说 是 一 种 物 欲 。 人 心 先 天 是 本 善 的 , 后 天 虽 然 受 到 污 染 或 “放
45、失 ”, 但 人 先 天 之 善 是 可 以 恢 复 的 。 在 象 山 看 来 , 恢 复 的 方 法 就 是 发 明 本 心 。 发 明 本 心 , 就 是 使 每 个 个 体 都 自 觉 认 识 到 自 己 的 本 心 是 善 良 的 , 每 个 人 都 有 成 贤 成 圣 、 明 德 求 善 的 自 足 的 根 据 , 率 性 而 行 , 则 无 有 不 善 。 象 山 有 时 也 按 照 孟 子 的 说 法 , 把 发 明 本 心 称 作 求 其 放 心 , 其 意 为 通 过 修 养 寻 找 回 放 失 的 本 心 。 要 发 挥 自 身 先 天 的 善 性 , 就 要 把 自 身
46、 内 在 的 善 性 付 诸 于 道 德 实 践 , 外 化 于 心 外 的 事 物 。 “知 行 合 一 ” 在 心 学 家 看 来 , 当 时 的 社 会 伦 理 道 德 问 题 的 病 症 , 在 于 人 们 缺 少 道 德 实 践 的 勇 气 , 能 知 而 不 能 行 。 儒 家 的 伦 理 及 其 道 理 在 圣 贤 留 下 的 经 典 中 说 得 真 切 明 白 , 所 以 真 正 的 问 题 并 不 在 于 去 书 册 上 体 认 儒 家 的 伦 理 , 而 在 于 把 儒 家 的 伦 理 用 之 于 道 德 践 履 。 象 山 把 儒 学 的 实 践 工 夫 称 之 为 尊
47、德 性 , 阳 明 则 以 知 行 合 一 论 之 。 中 庸 中 有 “尊 德 性 而 道 问 学 , 极 高 明 而 道 中 庸 ”之 说 , 象 山 之 学 强 调 尊 德 性 的 一 面 , 即 强 调 道 德 的 实 践 , 朱 子 则 强 调 道 问 学 的 一 面 , 强 调 对 于 伦 理 的 认 识 。 在 象 山 看 来 , 由 于 人 的 本 心 是 善 良 的 , 圣 贤 教 人 做 人 的 道 理 也 是 清 楚 明 白 的 , 虽 然 人 的 本 心 在 后 天 会 受 到 污 染 或 放 失 , 但 只 要 人 能 够 认 识 到 其 本 心 中 的 善 性 , 加 以 发 扬 和 扩 充 , 以 之 为 指 导 去 做 事 , 就 能 够 行 善 而 不 作 恶 。 所 以 , 道 德 修 养 的 功 夫 , 不 在 于 向 书 册 以 及 外 在 事 物 上 求 索 , 而 在 于 向 人 的 内 心 深 处 发 掘 。 基 于 此 , 象 山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