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04KB ,
资源ID:416969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696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doc

1、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 应用。 2.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 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具准备 3 只 100 mL 的小烧杯、蒸馏水、CuSO 4 溶液、泥水、FeCl 3 饱和溶液、胶

2、头滴管、激光笔 (或手电筒) 教学过程 教学推进 学生自学 阅读 P25 最后一段并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师:什么是分散系? 生:回答 板书分散系 师: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是树状分类还是交叉分类? 生:交叉分类 师: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 请同学们画出分类图。 板书 (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学生完成并讨论。 9 种分散系 思考与交流 师:请试着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实例,并讨论交流。 生:讨论并交流。 答案:见从容说课的思考与交流 2 师:对以上 9 种分散系,取出分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进行再分类。分类的 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 P26

3、第三段、第四段,画出溶液、胶体、浊液的 分类图。 生:自学并试着画分类图。 板书 (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教学推进 师:溶液和胶体怎样区别呢? 科学探究 .Fe(OH) 3 胶体的制备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 12 mL 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 红褐色,停止加热。将所得到的 Fe(OH)3 胶体与 CuSO4 溶液、泥水比较。 2.把盛有 CuSO4 溶液和 Fe(OH)3 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从 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Fe(OH)3 胶体 CuSO4 溶

4、液 师:通过探究,同学们可以得出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 板书结论: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 胶体 泥水 师:哪位同学可以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胶体? 同学讨论回答: 生:土壤胶体;牛奶;墨水;烟雾;水泥;烟水晶。 课堂总结 师:(微笑)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大家所举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 胶体的用途十分广泛。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胶体的定义,学习了胶体的 性质,知道了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粒子的大小,学习了胶体的一些重要用 途,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由学生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完成下

5、表)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00 nm 1100 n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 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 高分子 实例 酒精、氯化钠溶液 石灰乳、油水 Fe(OH)3 胶体、淀粉溶胶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透明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不能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静置沉降或分层 丁达尔效应 板书设计 分散系 9 种分散系 活动与探究 1.将 FeCl3 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制得 Fe(OH) 3 溶胶,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 得到较纯净的 Fe(OH) 3

6、胶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 NaOH 溶液中和 B.加入 AgNO3 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中,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定时间更换蒸馏水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您应用本节课的有关知识解决或解释了哪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豆浆里加入盐卤(主要成分是 MgCl2)或石膏( CaSO42H2O)为聚沉剂,使其中 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聚沉而成豆腐。 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后产生的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与带负电荷的水中悬浮物、 泥沙等聚沉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_ _ 随堂练习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7、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B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答案:B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前者小于 1 nm,后者介于 1100

8、nm 之间 答案:D 4.下列关于 Fe(OH)3 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OH)3 溶胶与硅酸溶胶混合将产生聚沉现象 B.Fe(OH)3 胶体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运动 C.Fe(OH)3 胶体粒子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 Fe(OH)3 溶胶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B 5.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可行的是( ) 0.5 molL-1 BaCl2 溶液和等体积 2 molL-1 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把 1 mL 饱和三氯化铁溶 液滴加入 20 mL 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把 1 mL 水玻璃加入 10 mL 1 molL-1 盐酸中,用 力振荡 A. B. C. D. 答案:C

9、6.有一胶体溶液,在电泳时它的胶体粒子向阳极移动;将这胶体溶液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蔗糖 硫化钠 硅酸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中,不发生聚沉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C 7.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用盐卤点豆腐 用明矾净水 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 B. C. D.全部 答案:D 8.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叫( ) A.电泳 B.电解 C.聚沉 D.渗析 答案:D 9.向氢氧化铁溶胶中逐渐加入一种液体,先使溶胶发生聚沉而沉淀,继续加入该液体又使 沉淀溶解。这种液体是( ) A.KOH 溶液 B.氨水 C.稀盐酸 D.Na

10、Cl 溶液 答案:C 习题详题 1. 2.根据酸能电离出的 H+数目分为43223:,:POSNl三 元 酸二 元 酸一 元 酸 3.答案:由单质构成的混合物:合金、钢,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石油 点拨:混合物又可分为由单质构成的混合物或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例由单质构成的混 合物:合金(Mg、Al 合金) 、钢(Fe、C)等;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石油等。 4.答案:科学文献分类法的应用。 点拨:分类法对于研究庞大化学物质有着重大意义,如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文献的查找资 料等。 5.答案: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均一、不稳定 泥浆 溶液 1 nm

11、 均一、稳定、透明 NaCl 溶液 胶体 1 nm胶体粒子100 nm 均一、较稳定、透明 Fe(OH)3 胶体 点拨:主要利用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分散系的概述,即可完成表格内容。 6.BD 7.答案:(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2)明矾净水 点拨:明矾净水原理是利用胶体的性质(聚沉) 。 备课资料 1.树状分类法 黑色金属 Fe,Cr,Mn冶金分类 有色金属 除 Fe,Cr,Mn 外的金属 轻金属 Na,Mg,Al 等按密度分类 重金属 Fe,Cu,Hg,Ag 等 常见金属 Fe,Al,Cu 等 金 属 常规分类 稀有金属 Zr,Nb,Mo 等 单

12、 质 非金属 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包括稀有气体 不成盐氧 化物 NO,CO 等 酸性氧化物 SO2,CO2 等 碱性氧化物 Na2O,CaO 等 氧化物 成盐氧化 物 两性氧化物 Al 2O3,ZnO 等 可溶性碱 NaOH 等溶解度大小 难溶性碱 Fe(OH)3 等 强碱 KOH,NaOH 等碱 碱性强弱 弱碱 NH3H2O, Fe(OH)3 等 含氧酸 H2SO4 等是否含有氧元素 无氧酸 H2S 等 一元酸 HCl,HClO 等 二元酸 H2SO4,H 2S 等可电离出 H+数目 三元酸 H3PO4 等 强氧化性 HNO3,浓 H2SO4 等氧化性(酸根) 非氧化性 HNO3,H2

13、SO4 等 强酸 稀硫酸,盐酸等 酸 酸性 弱酸 H 2S,HClO 等 正盐 Na2SO4 等 酸式盐 NaHSO4 等 碱式盐 Cu2(OH)2CO3 等 复盐 KAl(SO4)2 等 化合物 盐 络盐 Ag(NH3)2Cl ,Fe(SCN)3 等 有机物 有机化学部分再研究 混合物 溶液,胶体,浊液 2. 固体 玻璃,合金等 液体 雪碧等状态 气体 空气等 易挥发 酒等挥发性 难挥发 硫酸铜溶液等 有 高锰酸钾溶液等颜色 无 氯化钠溶液 高沸点 浓硫酸等熔点 低沸点 碘酒等 混 合 物 其他方面 3.相关的资料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是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物质客体。

14、这种物质客体虽 然从化学对象来看只是以物质分子为代表,然而从化学内容来看则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涉及许许多多物质。因此,研究化学物质的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 的物质,如各种元素、单质与化合物,以及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由分子、离子、 原子构成的物质。 (1)化学粒子的分类 化学粒子的种类也是纷繁多样的。根据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原 子、分子、离子、自由基、胶粒、络合粒子、高分子、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和生 物大分子等等。这些物质粒子中的每种粒子都有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它们之间是有区别 的,然而又是

15、相互联系的。 原子被看作是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粒子,是化学运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质变。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 自由基是含有未配对电子的不带电荷的物质粒子。它主要是从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分 解而形成的,又称游离基。 胶粒是在分散体系中线性大小介于 1100 nm(1 nm=10-7 cm)的带电分散质粒子。它 是由分子聚集成的胶核和离子组成的复杂粒子。 络合离子现今通称为配位粒子。它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其他一些粒子(离子或 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带电荷的或电中性的复杂粒子。 高分子则是由大量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

16、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 (而一般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约在 500 以下) 。如以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 物(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 如以组成和结构划分,又可分为由同一结构单元(单体分子)多次重复联结成的高聚物高 分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以及由不同结构单元形成,并具有特殊生命功能的生物高分 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本世纪以来又相继发现了诸如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等 一些新的物质粒子。 在上述这些化学粒子中,原子是基础,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桥梁,其他粒子则是以原子为基 础通过电子的转移、

17、结合(配对) 、接受而形成的。 研究化学粒子的分类,可以充分证明化学粒子多样性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 们确立化学科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化学科学内部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化学粒 子是化学研究内容所包含的物质客体。它使化学同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相区别;同时这 些学科又从不同角度研究一些相同的化学粒子,又使化学同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发生联 系和相互过渡。在化学科学的内部,随着人们对化学粒子多样性的深入研究,不断分化出 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例如 19 世纪在原子分子学说的基础上,人们把化学分成无机化学和有 机化学等;后来发现了配位粒子,人们就从其中分化出配位体化学;再往后又分化出研究 离子行

18、为的电化学和溶液化学,研究胶粒及其组成的分散体系的胶体化学,研究高分子物 质的高分子化学,研究生物大分子行为的生物化学等。可以预料,随着化学的发展,还会 发现新的化学粒子,人们对化学粒子分类的研究,也必将日益深入。 (2)化学元素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宏观连续状态,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而它们又都是由元素构 成的。 人类认识的元素目前已达 112 种。其中有 94 种是在自然界中已找到的天然元素,18 种是人造元素。 对元素的分类早在 19 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了。在门捷列夫之前已有不少化学家从事过化 学元素的分类研究。例如波登科弗、格拉法斯通、杜马、尚古都等人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元 素进行分类。或

19、以元素电化序为分类标准,或以原子价,或以相对原子质量顺序为分类标 准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分类成果是“三素组”“八音律”和“ 迈尔曲线”。 “三素组”是 1829 年由段柏莱纳创立的。他把已知元素中的十五种分作五组,每组中 包含着三个性质相似的元素,故称“三素组”。他指出在三个同组的元素中,中间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等于前后相邻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而英国人纽兰兹则试着 把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865 年他发现“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 某种重复,就像音乐中八度音程的第八个音符一样”,被称为元素分类的“八音律”。德国化 学家迈尔经过细致的分类研究,指出“元素的性质为相

20、对原子质量的函数”。他把相对原子 质量作为横坐标,以原子体积为纵坐标,绘成了原子体积曲线,结果是相似的元素在曲线 上都占据着类似的位置。如此,显示了原子体积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函数关系。这就是著名 的迈尔曲线。 1869 年,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元素的综合性分类。他指出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在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某些联系因此就应该 找出元素特性和它们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他把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进行分类,首 次创立了元素周期表(下表) 。 下表是门捷列夫第一次发表的元素周期系(1869 年) OITCCTEIEHTOB OCHOBaHHOHaXaTOMHOM

21、BCXMeCKOMCXOCTB。 Ti=50 Zr=90 ?=180. V=51 Nb=94 Ta=182. Cr=52 Mo=96 W=186. Mn=55 Rh=104.4 Pt=197.4 Fe=56 Ru=104.4 Ir=198, Ni=Co=59 Pl=106.6 Os=199. H=1 Cu=63.4 Ag=108 Hg=200. Be=9.4 Mg=24 Zn=65.2 Cd=112 B=11 Al=27.4 ?=68 Ur=116 Au=197?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

22、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 Ca=40 Sr=87.6 Ba=137 Pb=207. ?=45 Ce=92 ?Er=56 La=94 ?Yt=60 Di=95 ?In=75.6 Th=118? 门捷列夫第一次对元素作了本质性的分类。后来由于人类认识的元素越来越多,特别 是 19 世纪末物理学的一系列新发现,使莫斯莱把门捷列夫的分类又推向新的水平。至今人 们已对元素的分类形成了更加完备的认识。元素周期律是应用化学分类方法取得成功的典 范。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门捷列夫先是根据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元素进行 分类,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分类指明了方向,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无机化学的结构 理论的基础,为无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 主要特征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外观稳定性 举例 浊液 100 nm 多数能 多数能 不均一,不 稳定 泥水 溶液 1 nm 否 否 均一,稳定 硫酸铜溶液 胶体 介于100 nm之间 能 能 介稳性 氢氧化铁胶体 5.(1)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2)有时也可以利用胶体的聚沉来鉴别溶液与胶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