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末民初新景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清末民 初新景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 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 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变 化。以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人民物质 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为基本线索。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主要;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 出现的史实。 2、认识社会生活新景观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化
2、艰难起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新景观的感性认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沟通的能 力、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 彩,但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 的。 2、认识到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 进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 说重点、难点: 重点:移风易俗;活动的影像;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对于“政治符号的变化” ,学生不易理解。
3、 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 论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合作探究意识。针对这一特征,结合本课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照 片、服装展示、欣赏图片、等方式,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丰富学生 的视觉、听觉、触觉,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激 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 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并使学生们认识到历史来源于生 活,生活见证历史。 课堂上应以鼓励学生多讲多问、教师适当点拨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收集 并获取有效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讨论
4、法、归纳 四、说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由于我校学生在校住宿,学生收集信息的 途径受到限制,因此 ,我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课前把资料 和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能够结合老师提供的资 料及在目标的指引下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准备意图: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 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又节省了时间。上课前让科代表把资料和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清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能够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及目标的指引下 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及对所学基础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 2、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学习
5、主题是什么? 2)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3、自学新知,初步理解 1) 、政治符号的变化的表现:a _b_。政治符号的变化反 映了国家_生活的巨变。 2)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a _ b_ c_。民国以来 _新景观的出现是中国近代艰难起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3)照相在中国出现的时间_地点_。 4)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 _地点_。 5)中国第一部自拍的电影是_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的内容,师友交流, 师友展示学习成果。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独立 思考和交
6、流合作来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4、师友交流,共享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 流,教师参与,发现问题,指导点拨。 (展示学习成果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图片。 ) 1)一面旗子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上述这些旗子更新速 度这么快,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2)这两组图片所反映的服饰分别 出现在什么时 期?这说明了什么? 3)大家通过清末与民初两个会面情景,说说近代以来我国礼仪称呼的 变 化情况 。 4)称呼的不断变化是如何体现社会政治的变迁呢? 设计意图:图片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增加趣味性,更有利于学生理 解。 设计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的,难度不大,能够独立或师友交 流完成,从而增强学生
7、的自信心和对知识的理解 5、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1)清末民初出现这么多新景观的原因有哪些 ? 答: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政治变革 促使社会风俗发生变化(辛亥革命的冲击) 。 2)这些变化反映出社会政治制度与文化生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反映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利用图片、资料、情境剧等进行自学,交流展示,对 本课基础知识已有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以上两个问题,利用小组讨 论解决,达到突破重点,能力提升,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联系生活, 以学导行 各抒己见,让学生谈谈学完本课后的感悟 1、小组自由交流 2、各组派代表展示 3、教师引导点拨(引导学生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结合学生日常言 行,如奇装异 服、男生长发、等现象进行情感教育。 ) 7、归纳小结,PK 巩固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框架式等多种方式对本课的知识梳理归纳。 限时记忆并比赛(PK):学师与学师,学友与学友,学友挑战学师等不同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