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第二节 滑轮 学案 一、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 、能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的处理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数据信 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 用。 二、 学习重难
2、点 : 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难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三、学习过程: 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一) 、探究实验一: 请同学们按照图中第一种方式,用弹簧测力计 直接 缓慢匀速拉勾码,使勾 码上升 5cm。并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数据。 看谁做的又快又正确 。 (2 分钟) 勾码 的重 力/N 弹簧 测力 计的 示数 /N 勾码 移动 的方 向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方向 勾码上升 的距离 (cm)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距离 (cm) 探究 实验 一 5cm (二) 、探究实验二: 请同学们按照图中第二种方式,用定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拉勾
3、码, 使勾码上升 5cm。并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数据。 看谁最先学会组装滑轮( 4 分 钟) 勾码 的重 力/N 弹簧 测力 计的 示数 /N 勾码 移动 的方 向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方向 勾码上升 的距离 (cm)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距离 (cm) 探究 实验 二 5cm (三) 、探究实验三: 请同学们按照图中第三种方式,用动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拉勾码, 使勾码上升 5cm。并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数据。 这一次呢?( 4 分钟) 勾码 的重 力/N 弹簧 测力 计的 示数 /N 勾码 移动 的方 向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方向 勾码上升 的距离 (cm)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距离 (
4、cm) 探究 实验 三 5cm 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分析前三个实验的数据,看谁能在 1 分钟的时间内准备出 一个物理问题或说出你的一种看法。 谁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呢 ? 那么,我们做一下 A 组习题。 A 组习题: 1、由实验可知,使用定滑轮时-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 -改变力的方向。 (填“能”或“不能” ) 2、使用定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不使用定滑轮而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时的示 数相比-了;使用动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不使用动滑轮而直 接用弹簧测力计时的示数相比-了。 (填“大” “小” “相等” ) 3、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挂钩移动的距离与勾码上升的距离相比-; 使用动滑轮时测
5、力计的挂钩移动的距离与勾码上升的距离相比- (填“大” “小” “相等” ) (四) 、探究实验四: 请同学们按照图中第四种方式,用第一种滑轮组合和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 拉勾码,使勾码上升 5cm。并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数据。 该步骤可是较难呀! ( 4 分钟) 勾码 的重 力/N 弹簧 测力 计的 示数 /N 勾码 移动 的方 向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方向 勾码上升 的距离 (cm)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距离 (cm) 探究 实验 四 5cm (五) 、探究实验五: 请同学们按照图中第五种方式,用第二种滑轮组合和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 拉勾码,使勾码上升 5cm。并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数据。 (4
6、 分钟) 勾码 的重 力/N 弹簧 测力 计的 示数 /N 勾码 移动 的方 向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方向 勾码上升 的距离 (cm) 测力计挂 钩的移动 距离 (cm) 探究 实验 五 5cm 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分析后二个实验的数据,看谁能在 2 分钟的时间内再准 备出一个物理问题或说出你的一种看法。 请踊跃举手发言 。 B 组习题 1、如果从单纯省力的角度看,第-种滑轮组合较好一些,如果从既省力又 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角度看,第-种滑轮组合较好一些。 2、第一种滑轮组合时,若重物上升 10cm,则挂钩应下降-cm,第二种挂 钩应上升-cm。 (六)、滑轮的实质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有这些
7、性质呢?其实,这还和我们前面刚 刚学过的知识有关。 下面请看动画! C 组习题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的杠杆。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的杠杆。 四 、习题训练 : D 组习题 1、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一个定滑轮,一端栓在重物上,手拉另一端,分别 用力 F1、F 2、F 3,则( ) A F1较大 B F 2较大 C F3较大 D 一样大 2、图中 A 的读数是 5N,B 的读数是-N, 重物和滑轮的总重是-N。 3、若忽略滑轮的自重及摩擦,图中 F 甲 =-G,F 乙 =-G。 4、如下图所示,动滑轮重 40N,则至少多大才能拉起 500N 的重物。若每段绳 子只能承担 200N 的拉力,该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5、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重物,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行?当重物被提升 0.1 米 时,拉力的作用点移动多少米? 第九章 第二节 滑轮 学案 作者姓名:刘荣先 作者单位:岱岳区大汶口镇柏子中 学 作者地址:岱岳区大汶口镇柏子中 学 联系方式:0538890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