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 3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任务及其主要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 二、能力与方法 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 关系的理解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 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一 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于中
2、国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以此培养学生 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 1954 年宪法的颁布。 二、难点:1954 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 保家卫国 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过渡: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 ,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 一副烂摊子
3、,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 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 学习新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 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 1953 年到 1957 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 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 方式进行;1956 年出现
4、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 1956 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 (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 3、 “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组织学生阅读填图册第 6 页:标注出重要企
5、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教师在黑 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 。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 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 ,到 1956 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 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 学生注意此处的
6、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 、 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 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 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A、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 “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 ,它形象地 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B、 “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 30 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 川
7、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 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 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 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
8、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 1、5 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 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 质的宪法。 ) 三、三大改造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 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 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 3、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 “私”指什么?(资本
9、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按当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 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 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 1956 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 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 【巩固练习】 1、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2、读图分析:结合第
10、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 成就。 3、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 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 1957 年比 1952 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 1952 1957 增长百分比 钢(万吨) 原煤(万吨) 粮食(万吨) 棉花(万吨) 4、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 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 6000 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 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5、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11、的宪法? 【本课总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 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 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 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
12、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板书设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过渡时期总路线 2、 “一五”计划 (1) 时间 (2) 任务 (3) 成就 (4) 意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 2、性质 3、意义 三、三大改造 1、时间 2、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意义 【作业布置】 探究与训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 4 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恶果。 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评析农村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性质、后果。 二、能力与方法 通
13、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认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导学 生思考:这场运动为什么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吸取 怎样的经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失误,使学生正确认 识这段教训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真理。 【重点难点】 一、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
14、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 “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 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 1956 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 3、 “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 教师讲授: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 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学习新课: 一、 “大跃进”
15、运动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1956 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 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 2、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3、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 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 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 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16、 ) 4、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怎样评价 1958 年的“总路线”? (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注意: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 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根据 24 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 (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 风。画中诗句里, “肥猪赛大
17、象”属于浮夸, “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 “足够吃 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 ,属于“共产”风。 ) 7、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 8、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 (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 9、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 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 1961 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 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 “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
18、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 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 建设成就。 10、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 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拓展延伸】 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 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 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以帮助内地 工业的发
19、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 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史料展示】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 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 讲,15 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 15 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 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 1957 年 11 月 8 日在 64 个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在十五年后苏联的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和超过美国,我们应当 在
20、同一时期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 刘少奇 1957 年 12 月 2 日的讲话 【阅读卡片】 大跃进时代的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 “一天等于 20 年” (陈万达)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 “以钢为纲,带动一切” (薄一波) 。 “超英起美平常事。 ”(群众) “踏翻地球顶破天。 ”(群众) 你相信吗: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记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 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 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
21、亩约 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 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 年 8 月 13 日 思考:你相信这是真的吗,有没有科学根据? 【拓展延伸】 1、通过参观工厂或查阅资料,了解钢是怎样炼出来的,谈谈对“大跃进”时大炼钢铁、土 法炼钢利弊的看法。 2、课外家庭调查: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作一次小调查,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经历和见闻,也请他们谈谈当时的认识和今天的看法,看看人们对 这些事情的认识有了哪些重要变化?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代背景:1958 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
22、的决议 ,在决议中 指出了人民公社的性质,并对人民公社寄予厚望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2、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在所有制方面搞“一 大二公” ,在分配制上搞“一平二调” ,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国情,也违背了经济 的客观规律和原则. 3、影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几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961 年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65 年经济全面好转。 (19591961 年为三年经 济困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1、领导正确:“一五”计划
23、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 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 2、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课总结】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居民。让我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 训,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板书设计】 一、 “大跃进”运动 1、总路线的提出 2、主要表现:农业:浮夸风 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3、 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2、影响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全面调整:八字方针 2、成
24、就 【作业布置】 探究与训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 5 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 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重点难点】 一、重点: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贡献 二、难点: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采用创设情景导入:请负
25、责收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和现在反映经济建设图片的同学展 示起资料图片。给学生以巨大的反差和精神震撼,思考我们今天的成就是怎么来的?学生 讨论并回答,然后由老师归纳:是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努力换来的,今天我们就来 了解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学习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峰、红旗渠,请学 生简单介绍。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和先进事迹介绍;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反映这些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电影片断,启发学生认识到,正是这些模范人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千千万万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 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一、
26、“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1923 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6 岁时因家贫,用棍子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 沿街乞讨,8 岁时给有钱人家放羊。1938 年他进玉门石油公司当徒工、干活时被砸伤了腿, 被厂主赶出大门,伤好后才顶了别人的名字混了个差使。当时,玉门油矿的美国技帅垄断 了采油技术,王进喜在矿里干了十几年没有上过一次钻台,没有摸过一次石油钻机的刹把。 他作为一个干杂活的穷工人,多少年里连铺盖卷也没混上,盖的是破羊皮,铺的是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 副司钻,1956 年升任 1259 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
27、后,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在 1958 年,他 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 5OOO 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荣获 “卫星井队”红旗,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 少,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 年代末经济进入困难时 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1959 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 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采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 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 1
28、205 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 于 1960 年 4 月 14 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 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 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 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 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 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 人
29、”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1964 年,王进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大会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 年他任油田钻 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 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 10 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1969 年 4 月在 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中央委员。1970 年 4 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 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 月 15 日在北京去世,时年 47 岁。 二、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 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 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 5 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
30、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 化基础。1935 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 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 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 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 1941 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 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 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 新中国之志,他于 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
31、州的普渡大 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 只有 26 岁,人称“娃娃博士” 。 1950 年 8 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 毅然决定回国。同年 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 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8 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 “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 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 ,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 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
32、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 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 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 年 6 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 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 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 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 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
33、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 年 10 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 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 照“邓-于方案” ,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 8 个月试验成功。这 同法国用 8 年、美国用 7 年、苏联用 4 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19221964) ,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 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 年
34、秋,他给地 主当长工。1946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3 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 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 年 6 月,任洛 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 年 6 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 年 12 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 20 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 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 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 84 个,逐 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
35、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 年 9 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 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 年秋,兰考连续下了 13 天雨,全县 11 万亩秋粮歉收,22 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 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 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 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接着建议县委起草通知, 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 1964 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
36、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 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 能骑,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 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 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1964 年 5 月 14 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 42 岁。1966 年 2 月 1 日,河南 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 年 2 月 7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 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拓展延伸】
37、1、我们应该学习这三位人物的什么精神呢? 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爱国主义精神; 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艰苦创业的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三个代表” 的思想理解这些模范人物。 2、除王进喜等人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事迹?他们有哪 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学先进,谈感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学生如何来学习他们那种崇高的 品德呢? 4、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根据下表“对号入座” 大庆铁人 王进喜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 锋 【本课总
38、结】 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度难关。 “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作出杰 出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心系百姓、甘当公仆,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党的好干 部焦裕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 根基和砥柱! 【板书设计】 一、 “铁人”王进喜 1、事迹 2、名言 3、评价 二、 “两弹元勋”邓稼先 1、事迹 2、评价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事迹 2、评价 【作业布置】 探究与训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 6 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教学目标】 一、
39、识记与理解 记住“文化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了 解四五运动的原因、经过。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原因和危害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毛泽东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原因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 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通过讲述“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的重要性。 了解“二月抗争”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的史实,学习老一 辈无产
40、阶级革命家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使学生了解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的覆灭,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 自己的问题。 【重点难点】 一、重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四五运动。 二、难点:“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正当中国人民战胜严重困难、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出现欣欣向荣景象的时候,中国却出 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那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经济受到严重 破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的年代,也是中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付出惨重代价的年代。永 远记住“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教训吧! 学习新课: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 “文化大革
41、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 (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 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 (1)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 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 ,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 道路的当权派” ,简称“走资派” 。 (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 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 面。 3、民主法制被破坏的表现如何? (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
42、诬蔑为“走资派” ,遭到批斗和迫害,造成一批冤 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诬陷、批斗、监禁直至屈死。 ) 4、面对着这种局面,有没有人起来抗争?他们是谁? (有。主要是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抵制和抗争,如叶剑英、徐向前、 谭震林、陈毅等。 ) 二、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1、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一伙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 的信任,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趁机煽动“打倒一切” ,全面内战,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 安插亲信、培植死党,逐渐形成一个反革命集团。 ) 2、他为什么发动反革命政变? (林彪不满足于“副统帅”
43、的权力,妄图进一步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的阴谋被毛 泽东看穿,再也混不下去了。 ) 3、其结局怎样? (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等人企图乘坐飞机叛逃苏联,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 4、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下滑的局面是怎样扭转的? (周恩来、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使 得形势有所好转。 ) 5、后来全国为什么再度陷入混乱? (1976 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 “四人帮”加紧夺权活动,全国陷入混乱。 ) 6、 “四五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的什么? (其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革命运动,所以遭到“四人帮” 的镇
44、压。其意义在于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 ) 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1976 年 10 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人代表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 集团。 ) 小结:中国共产党成立 83 年来,犯过多次路线错误,每一次都能用自己的力量加以纠正, 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政党。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 的经济建设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就。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1、十年经济损失达到 5000 亿元。 2、十年动乱的经济成就:如成昆铁路的建成,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3、调查活动:采访并调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和邻里,了
45、解自己家庭在“文化大 革命”中的情况,或了解本地在“文化大革命”时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后谈谈自己所了 解的“文化大革命” 。 【拓展延伸】 迈克华莱士:邓主任刚才谈到“文化大革命” ,在那时侯您和您的家人遭遇如何? 邓小平: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 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 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邓小平文选 思考:材料中“坏事”指什么, “好事”又指什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 今天的改革开放和这一历史教训有什么关系? 【本课总结】 十年内
46、乱的结束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长期斗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它在危难中挽 救了党和国家,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历史再次证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 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板书设计】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时间:1966 年 5 月 2、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3、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二、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1、林彪集团的覆灭:“九一三”事件 1973 年 2、 “四人帮”的覆灭 (1) “四五”运动 1976 年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 (2)粉碎“四人帮” 1976 年 10 月 (3)意义:标志“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1、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打乱我国经济发展正常进程 (3)拉大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年经济损失达 5000 亿元) 【作业布置】 探究与训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