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8 页) 2014-2015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使分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1 D x1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64 记为( ) A 64107 B 0.64104 C 6.4106 D 640108 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x3 B = C =x+y D =1 4若一次函数 y=(m 3)x+5 的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 m0 B m0 C m3 D m3 5点 P(2m1,3)在第二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2、) A m B m C m D m 6甲、乙两同学近期 5 次百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成绩的方差是 5,乙同学成绩的 方差是 2.1,则对他们测试成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较稳定 C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7已知反比例函数 y= ,在其图象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的值可以是 ( ) A 1 B 1 C 2 D 3 第 2 页(共 18 页) 8如图,在ABCD 中,CE AB,点 E 为垂足,如果 D=55,则BCE=( ) A 55 B 35 C 25 D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3、 分,共 18 分) 9计算:( ) 2(2) 0= 10如图,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ABAC,若 AB=4,AC=6,则 B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 y=3x2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关系式为 12如图,在ABCD 中,AB=4cm ,BC=7cm,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 E,交 CD 的延长线于 点 F,则 DF= 1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B=60,AB=3 ,则以 AC 为边长的正方形 ACEF 的周长为 第 3 页(共 18 页) 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象交于点 P,则根
4、据图象可得二元一次方 程组 的解是 三.解答题(共 78 分) 15计算: 16先化简,再求值:(1 ) ,其中 x=3 17学校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已知甲图书的单价是乙图书单价的 1.6 倍,用 800 元单独购买 甲种图书比单独购买乙种图书要少 10 本求乙种图书的单价为多少元? 18如图,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 A(2,4) 、B( 0,2)两点,与 x 轴交于点 C (1)求 k、b 的值; (2)求AOC 的面积 19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点 D 作 DEAC,交 BC 的延长线于 点 E求证:BD=DE 20如图,已知平行四边
5、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 EF 交 AD 于点 F,交 BC 于点 E,试判断:四边形 AEC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第 4 页(共 18 页)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A(1,0) ,B(0,2) , 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经过点 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正方形 ABCD 沿 x 轴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使点 B 落在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 象上,求 m 的值 22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t)不低于 1 小时” ,为此某市就“你每天在校体育 活动时间是
6、多少”的问题随即调查了辖区 260 名初中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 ,其 中分组情况如下、 A 组:t0.5 小时 B 组:0.5 小时t1 小时 C 组:1 小时 t1.5 小时 D 组:t1.5 小时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C 组的人数是 (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组内 (3)若该辖区约有 13000 名初中生,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约有多少人? 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AD=24cm,BC=30cm ,点 P 从 A 向点 D 以 1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 D 即停止点 Q 从点 C 向点 B 以 2cm/s 的速度运动
7、,到点 B 即停止直线 PQ 将四边形 ABCD 截得两个四边形,分别为四边形 ABQP 和四边形 PQCD,则当 P,Q 两点同时出发, 几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第 5 页(共 18 页) 24已知,A、B 两市相距 280 千米,甲车从 A 市前往 B 市运送物资,行驶 2.5 小时在 M 地汽车 M 地汽车出现故障,立即通知技术人员乘乙车从 A 市赶来维修(通知时间忽略不计) 乙车到达 M 地后又经过 30 分钟修好甲车后原路返回,同时甲车以原速 1.5 倍的速度前往 B 市如图是甲、 乙两车距 A 市的路程 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
8、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 题: (1)甲车提速后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 千米/ 小时,点 C 的坐标为 ; (2)求甲车修好后从 M 地前往 B 市时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求乙车返回到 A 市时,甲车距离 A 市多少千米? 第 6 页(共 18 页) 2014-2015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 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使分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1 D x1 考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 0,即可求解 解答: 解:根据题
9、意得:x1 0, 解得:x1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理解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64 记为( ) A 64107 B 0.64104 C 6.4106 D 640108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 小于 1 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 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 解:0.000 006 4= 6.4106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 a10n,其中 1|a|10,n 为由原数
10、左边 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 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x3 B = C =x+y D =1 第 7 页(共 18 页) 考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即可 解答: 解:A、结果为 x4,故本选项错误; B、 不能约分,故本选项错误; C、 不能约分,故本选项错误; D、结果是1,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 力 4若一次函数 y=(m 3)x+5 的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 m0 B m0 C m3 D m3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
11、系数的关系 分析: 直接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 m30,解不等式即可确定答案 解答: 解:一次函数 y=( m3)x+5 中,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m3 0, 解得:m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 y=kx+b(k0)中,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 而减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点 P(2m1,3)在第二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B m C m D m 考点: 点的坐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 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 解答: 解:点 P(2m1, 3)在第二象限, 2m1 0,m 故选 C 点评: 坐标平面
12、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各有特点该知识点是 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比如本题中求 m 的取值范 围 第 8 页(共 18 页) 6甲、乙两同学近期 5 次百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成绩的方差是 5,乙同学成绩的 方差是 2.1,则对他们测试成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较稳定 C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考点: 方差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 数据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 解:由于 S 甲 2S
13、 乙 2,则成绩较稳定的同学是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 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 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7已知反比例函数 y= ,在其图象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的值可以是 ( ) A 1 B 1 C 2 D 3 考点: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 由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 y 的值随 x 的值增大而减小,可知比例系数为 正数,据此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每个象
14、限内 y 的值随 x 的值增大而减小, 1k0 , 解得 k1 故1 符合要求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要知道:(1)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 个象限内 y 的值随 x 的值增大而减小;(2)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 限内 y 的值随 x 的值增大而增大 8如图,在ABCD 中,CE AB,点 E 为垂足,如果 D=55,则BCE=( ) 第 9 页(共 18 页) A 55 B 35 C 25 D 30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由ABCD 中,D=5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 的度数,又由 CEAB,即可求得 BCE
15、 的度数 解答: 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D=55, CEAB, BEC=90, BCE=90B=35 故选 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9计算:( ) 2(2) 0= 3 考点: 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整数指数幂计算即可 解答: 解:( ) 2(2) 0 =41 =3 故答案为:3 点评: 此题考查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整数指数幂,关键是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整数指数幂计算 10如图,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ABAC,若 AB=4,
16、AC=6,则 BD= 10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易求 BO 的长,进而可求出 BD 的长 解答: 解: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BO=DO,AO=CO , ABAC,AB=4 ,AC=6 , BO= =5, BD=2BO=10, 故答案为:10 第 10 页(共 18 页)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中考常见题型,比较简单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 y=3x2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关系式为 y=3x+1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 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
17、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将直线 y=3x2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关系式为 y=3x2+3=3x+1, 故答案为:y=3x+1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如图,在ABCD 中,AB=4cm ,BC=7cm,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 E,交 CD 的延长线于 点 F,则 DF= 3cm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以及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 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E=CFE, 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 E, ABE=CBF
18、, CBF=CFB, CF=CB=7cm, DF=CFCD=74=3cm, 故答案为:3cm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 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1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B=60,AB=3 ,则以 AC 为边长的正方形 ACEF 的周长为 12 第 11 页(共 18 页) 考点: 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菱形得出 AB=BC,再由B=60得出等边三角形 ABC,进而可求出 AC 长,再根据正方 形的性质得出 AF=EF=EC=AC=3,继而可求出正方形 ACEF 的周长 解答: 解:四边形 AB
19、CD 是菱形, AB=BC, B=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AB=3, 正方形 ACEF 的周长是 AC+CE+EF+AF=43=12, 故答案为 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正方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AC 的长 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象交于点 P,则根据图象可得二元一次方 程组 的解是 考点: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 y=kx 的图象可知,点 P 就是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 y=kx 的交点,即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
20、可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就是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 y=kx 的图象的交点 P 的坐标,由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 y=kx 的图象,得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很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 y=ax+b 和正比例 y=kx 的图象交 点 P 之间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三.解答题(共 78 分) 15计算: 第 12 页(共 18 页) 考点: 分式的乘除法 分析: 先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求解 解答: 解: =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因式分解 16先化简,再求值:(1 ) ,其中
21、 x=3 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 最简结果,把 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原式= = , 当 x=3 时,原式=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学校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已知甲图书的单价是乙图书单价的 1.6 倍,用 800 元单独购买 甲种图书比单独购买乙种图书要少 10 本求乙种图书的单价为多少元?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 总费用除以单价即为数量,设乙种图书的单价为 x 元,则甲种图书的单价为 1.6x 元,根据 两种图书数
22、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乙种图书的单价为 x 元,则甲种图书的单价为 1.6x 元,由题意得 =10 解得:x=30 则 1.6x=48, 经检验得出:x=30 是原方程的根 答:乙种图书的单价为 30 元 点评: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运用,理解题意,抓住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甲种图书比单独购买乙种 图书要少 10 本列方程解决问题 第 13 页(共 18 页) 18如图,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 A(2,4) 、B( 0,2)两点,与 x 轴交于点 C (1)求 k、b 的值; (2)求AOC 的面积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
23、析: (1)把 A、B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2)求出直线和 x 轴的交点坐标,得出 OC 的值,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1)把 A(2, 4) 、B(0,2)代入 y=kx+b 得: , 解得:k=1,b=2; (2)直线的解析式为 y=x+2, 当 y=0 时,x=2, 即 OC=2, 所以AOC 的面积的面积为:S= 24=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 求出直线的解析式 19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点 D 作 DEAC,交 BC 的延长线于 点
24、 E求证:BD=DE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 AC=BD,对边平行可得 ADCE,再求出四边形 ACED 是平行 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 AC=DE,从而得证 解答: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C=BD,ACCE, 又 EEAC, 四边形 ACED 是平行四边形, AC=DE, 第 14 页(共 18 页) BD=DE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四边形 ABEC 是平行 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
25、EF 交 AD 于点 F,交 BC 于点 E,试判断:四边形 AEC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考点: 菱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四边形 AECF 是菱形,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 ADBC,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定理求出 OE=OF,推出平行四边形 AFCE,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 解:四边形 AECF 是菱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O:CO=OF:OE, AO=OC, OE=OF,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EFAC, 平行四边形 AECF 是菱形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6、,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运用,关 键是根据题意推出 OE=OF,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A(1,0) ,B(0,2) , 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经过点 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正方形 ABCD 沿 x 轴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使点 B 落在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 象上,求 m 的值 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专题: 综合题 第 15 页(共 18 页) 分析: (1)过 D 作 DE 垂直于 x 轴,由 A 与 B 的坐标求出 OA 与 OB 的长,根据四边形
27、 ABCD 为正方形,得到 AB=AD,且BAD 为直角,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利用 AAS 得到 三角形 OAB 与三角形 EDA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 AE=OB=2,DE=OA=1 ,求出 OE 的长,确定出 D 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 k 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 (2)表示出正方形 ABCD 沿 x 轴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 B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 m 的值即可 解答: 解:(1)过点 D 作 DEx 轴于点 E, A( 1, 0) ,B(0,2) , OA=1,OB=2,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AB=AD,BAD=90, BAO+D
28、AE=90, 在 RtADE 中, ADE+DAE=90, BAO=ADE, 在OAB 和 EDA 中, , OABEDA(AAS) , AE=OB=2,DE=OA=1, OE=3, 点 D 坐标为(3,1) , 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 图象上, 把 D 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3, 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 ; (2)将正方形 ABCD 沿 x 轴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点 B 坐标为(m,2) , 把 B(m,2)代入 y= ,得: m= 点评: 此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平移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
29、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 键 22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t)不低于 1 小时” ,为此某市就“你每天在校体育 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随即调查了辖区 260 名初中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 ,其 中分组情况如下、 第 16 页(共 18 页) A 组:t0.5 小时 B 组:0.5 小时t1 小时 C 组:1 小时 t1.5 小时 D 组:t1.5 小时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C 组的人数是 80 (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C 组内 (3)若该辖区约有 13000 名初中生,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约有多少人? 考点: 条形统
30、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 分析: (1)根据直方图可得总人数以及各小组的已知人数,进而根据其间的关系可计算 C 组的 人数; (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 150、151 人时间的平均数,分析可得答案; (3)首先计算样本中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频率,再进一步估计总体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 间的人数 解答: 解:(1)根据题意有,C 组的人数为 2602010060=80 人; (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 150、151 人时间的平均数,分析可得其均在 C 组,故调查 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C 组; (3)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约占 100% 所以,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
31、间的人约有 13000 100%=9000(人) ; 故答案为(1)80, (2)C, ( 3)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 9000 人 点评: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中位数的求法: 给定 n 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如果 n 为奇数,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 n 为偶数, 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AD=24cm,BC=30cm ,点 P 从 A 向点 D 以 1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 D 即停止点 Q 从点 C 向点 B 以 2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 B 即停止直线 PQ
32、将四边形 ABCD 截得两个四边形,分别为四边形 ABQP 和四边形 PQCD,则当 P,Q 两点同时出发, 几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第 17 页(共 18 页)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 动点型 分析: 若四边形 ABQP 是平行四边形,则 AP=BQ,进而求出 t 的值;若四边形 PQCD 是平 行四边形,则 PD=CQ,进而求出 t 的值 解答: 解:设当 P,Q 两点同时出发,t 秒后,四边形 ABQP 或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题意可得: AP=tcm,PD=(24 t)cm ,CQ=2tcm ,BQ=(302t)cm, 若四边形
33、 ABQP 是平行四边形, 则 AP=BQ, t=302t, 解得:t=10, 10s 后四边形 ABQP 是平行四边形; 若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形, 则 PD=CQ, 24t=2t, 解得:t=8, 8s 后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当 P,Q 两点同时出发,8 秒或 10 秒后,四边形 ABQP 或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 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24已知,A、B 两市相距 280 千米,甲车从 A 市前往 B 市运送物资,行驶 2.5 小时在 M 地汽车 M 地汽车出现故障,立即通知技术人员乘乙车从 A 市赶来
34、维修(通知时间忽略不计) 乙车到达 M 地后又经过 30 分钟修好甲车后原路返回,同时甲车以原速 1.5 倍的速度前往 B 市如图是甲、 乙两车距 A 市的路程 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 题: (1)甲车提速后的速度是 60 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 100 千米/ 小时,点 C 的坐标为 (4,100) ; (2)求甲车修好后从 M 地前往 B 市时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求乙车返回到 A 市时,甲车距离 A 市多少千米? 第 18 页(共 18 页)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 (1)根据甲车 2.5 小时行驶 100 千米,则
35、甲车原来的速度即可求得,进而求得提速后的 速度,根据图象可得乙车 1 小时行驶 100 千米,即可求得乙车的速度和 C 的坐标; (2)首先求得 D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3)首先确定 E 的横坐标,代入(2)中求得解析式即可 解答: 解:(1)甲车原来的速度是 =40 千米/小时,则甲车提速后的速度是 401.5=60 千米/ 小时; 乙车的速度是 =100 千米/小时,点 C 的坐标是:( 4,100) 故答案是:60,100, (4,100) ; (2)设函数的解析式是 y=kx+b,则 , 解得: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y=60x140; (3)乙车返回到 A 市时是甲车行驶时间是 5 小时,则把 x=5 代入 y=60x140 得: y=300140=160(千米) 答:乙车返回到 A 市时,甲车距离 A 市 160 千米 点评: 此题为一次函数的应用,考查了识别函数图象的能力,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观察图象提供 的信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