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的怀念 阅读答案 1说说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4分) 2分析第段画线句中“我”的回答为何让母亲喜出望外。(4分)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7分) 答案 1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秋天的萧条景象衬托了“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 。菊花在秋风中盛开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开始积极面对人生。 2儿子同意“看花”,说明儿子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让儿子能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 好,是母亲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3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 ,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亲病逝后
2、,“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 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1.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 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我的回答,点燃了母亲心中希望的火花,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似乎看到了儿子坚强的微笑, 心中的最后一丝愿望得以了偿, 2.最后一点,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 联想到什么? 同是开放的菊花,虽然它们各有独自的色彩,各有独自的特点,可它们在这个开放的季节中,都 尽情地绽放出了自己的灿烂,展现出了自己的精彩, 人的境遇不也似这花儿般各不尽同,何不也似这花儿般热烈地释放
3、出自己的精彩, 3.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 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 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 仍在不屈地在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继续生 活下去的勇气, “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 自我,感悟了生活的真谛, 同样的话,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病重的母亲为了照顾瘫痪的儿子,终于倒下了。 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苦心,他要跟妹妹坚强地活下去。) 2.第一自
4、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 (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3、 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4.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活”各有什么含义? 5(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 (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 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悄悄”,“偷偷”,“ 眼边红红的”等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6、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7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 “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3分) 8
5、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 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3分) 3、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 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诠释这伟大的母爱。直到临终前,却还依然牵挂着自己孩子的坚强 、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形象。 4、母亲说“好好儿活”-母子两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 要好好活” 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5,(1)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逍遥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 ,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 (2)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3)母亲悄
6、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 。而无声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对儿子的理解,为儿子伤心 。偷偷的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母亲的慈爱和细心。眼边红红的表现 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母亲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6.照应前文,含蓄地揭示了主题。从烂漫的菊花中,记起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 结构上:文章以菊花为线索,引起对母爱的赞美。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 内容上: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7“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 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
7、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从词义看,“央求 “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 期待 “则指较高要求。 8“秋天“是背景和“引子“ ,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 “秋天“有关。“秋天“ 是“我“ 不 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 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A ) 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2、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C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 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
8、让“我”出去散散心,使 “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3、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A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4、文章三次用“悄悄的”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谈谈对这 些描写的理解。 (1)母亲这时候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的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2)对
9、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理解:母亲心疼我,很爱我。她知道我因病而烦躁,因此行动都变得小心翼翼,可她又放 不下我,只能悄悄地躲出去看我的动静。她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所 以尽力的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重新扬起生活的希 望,坚强的活下去这是母亲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心愿。 6、第一自然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 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无常”的意思是变化
10、不定。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突然”、“猛地”。 1.第三段中写“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 落叶的行为? 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地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 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3.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 联想到什么? 4.请用间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1.她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对生活逃避,丧失信心。 2.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 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 这说明母亲有着
11、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3.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4.作者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对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 中的描写
12、内容具体说明。 答:_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 参考答案 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4、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5、“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6、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 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7、“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