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98KB ,
资源ID:4194986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94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doc

1、1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吴军 几点说明: 一、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中国现代文学 ,我们编写了这份复习提纲,重点提 示必须掌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史知识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论述的范围。 二、我们强调以自学为主,抽一定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同时更强调阅读有关史料 和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有重大成就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在面授辅导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突出重点,将现代文学史中有重大成就、 重大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讲深讲透,并努力传授分析作家作品的基本方法,以便能够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提倡独立思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允许提出不同的学术 见解,也允许保留个人不同的意见。 五、我们提倡勤

2、学苦读,锲而不舍、持之有恒、循序渐进、相互切磋、取长补短 的精神。强调读原著,反对走“捷径” 。不要以看戏、看电影、看电视来替代阅读文 学作品,但我们提倡将二者对照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 复习提纲 第一编“五四”文学时期 (1917192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湖畔诗社 (4)鲁迅精神 (5)问题小说 (6)小诗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呐喊和彷徨的思想意义。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试论阿 Q 的典型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2 浅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 郭沫若新诗集女神的思想意义。 谈谈凤凰涅

3、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剧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谈谈历史剧屈原的艺术成就。 繁星 、 春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 全文默写并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编“左联”文学时期 (1927193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 “左联” (2) “新月派” (3)左联五烈士 (4) “新感觉派” (5)中国 诗歌会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左联”的成立及其重大的贡献。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分析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谈谈

4、子夜的艺术成就。 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和高觉慧的典型形象。 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分析雷雨中主人公周朴园和周蘩漪典型的形象。 简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分析日出中主人公陈白露的形象及其意义。 分析柔石小说二月中肖涧秋的形象及其意义。 全文默写并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 。 谈谈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 第三编 抗战和解放战争文学时期 (1937194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 “文协” (2) “孤岛文艺”运动 (3) “战国策派” (4)第一次文代会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谈谈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 分析田间抒

5、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华威先生的形象,兼论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手法的主要特征。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创作成就。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形象的塑造。 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伟大意义及历史评价。 从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看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表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成就。 4 名词术语解释举例 吴军 文学研究会 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 年 1 月 成立于北京,后迁上海。它是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

6、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 等 12 人发起组成。主要成员还有朱自清、谢冰心、俞平伯、黄庐隐、王鲁彦、陈毅 等,其成员多达 170 余人。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艺术” ,倾向于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其机关刊物是小说月报 ,还先后编辑了文学旬刊和诗月刊等, 并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25 种。文学研究会的三项宗旨是:一是联络感情,二 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文研会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文学团体, 它的组织松散,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也不尽一致,但在两个问题上,他们持相 同的态度:第一,在反封建问题上,他们都反对旧礼教、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普通 关注社会人生,同情劳动者的疾苦

7、,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第二,他们都 反对鸳鸯蝴蝶派,反对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注重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到了大革命时期,它的活动减少,成员逐渐分化。有的投身于轰 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如茅盾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更多的作家仍然带着“人生派” 的艺术主张,从事于漫长的文学活动,如王统照、朱自清、谢冰心等;还有的人则低 吟着人生的哀歌,唱着灰色低沉的调子,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如周作人。1932 年 “一二八”事变的炮火使小说月报烧毁,文研会无形之中解散。 创造社 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较早、影响很大、成绩很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 年 6 月 成立于日本东京。由留

8、日青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穆 木天等人组成。先后创办了创造 (季刊) 、 创造周报 、 创造日 、 洪水 、 创 造月刊 、 文化批判等刊物多种。他们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的文学主 张是“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学活动” 。早期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给人一种矛盾 和含混的感觉:一方面他们强调“内心的要求”和“尊重自我” 、 “尊重天才” ,追求 5 艺术的“全”与“美” ,的确受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 他们同时又主张文学要表现“时代的使命” ,要“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 ,要“打破毒 龙的宫殿” ,要“反抗一切既成的道德” 。 “五卅”运动后

9、,它的主要成员参加了革命 实际工作,这期间他们提出了“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 主义的写实主义文学” ,标志着创造社开始转变。大革命失败后,郁达夫因与其他人 主张不一,退出了创造性;张资平因专写多角恋爱的色情小说和挑拨创造社成员之间 的关系被清除出去,同时并增加了冯乃超、彭康、李初梨、朱镜我、阳翰笙、李一氓 等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新成员,更使创造社向左转化。1928 年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太 阳社共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遭到了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残。1929 年 2 月,创造社 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封。 湖畔诗社 1922 年春,在杭州西湖湖畔由四位青年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

10、静之组成的 新诗社团。他们出版了诗歌合集湖畔和春的歌集 ,汪静之还出版了诗集蕙 的风和寂寞的国 。他们歌唱纯洁的友谊和爱情,歌唱祖国美好的河山,歌唱爱 与美,特别是以讴歌爱情著称于世。他们坦露了青年率直纯真、充满稚气的美好情怀, 显示了大胆向封建道德挑战,勇敢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 他们即受到了守旧派的诋毁和攻击,也受到了鲁迅等新文学倡导者的支持和卫护。湖 畔诗社诗人的诗大多是自由体,感情真挚,形式活泼,格调清新,诗风健美,新鲜自 然,富有节奏感。汪静之的一步一回头 ,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 ,潘漠华的问 美丽的姑娘 ,冯雪峰的落花等,均为佳作,在当时青年中引起过较大的反响

11、。 1925 年以后,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先后投入革命的洪流,湖畔诗社不复存在。 小诗 1921 年至 1924 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受日本的短歌、俳句和印度泰戈 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一些零碎的思想和一刹那间对生活的特殊感受和思索,熔 铸在篇幅极短的诗行中,既能抒情、写景、也能表达一种哲理的意味。在小诗运动中, 冰心的成就最为突出,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行世。冰心的这些小诗,清新晶莹, 构思精巧,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而风靡一时。这些小诗由于思想情绪的抑郁和狭小天 地的爱的吟诵,所以兴盛一时也就逐渐衰落下去了。小诗又有“冰心体” 、 “繁星格” 、 “春水体”之称。小诗的作者还有宗白华、徐玉诺

12、等人。 6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一个革 命文艺界的群众组织。1930 年 3 月 2 日成立于上海。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 艺运动的新阶段。大会推选出沈端先(夏衍) 、冯乃超、钱杏邨(阿英) 、鲁迅、田汉、 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茅盾、周扬随后也参加了领导工作。大会制定了理 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等组织,开展工农兵通讯员运 动,提倡文艺大众化。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极其重要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 联盟的意见 。鲁迅是“左联”的旗手。 “左联”先后创办了前哨 、 文学导报 、 北斗 、 文学月报等多种刊物,并

13、同“新月派” 、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学” 、 “自由人” 、 “第三种人”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传和捍卫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 “左联”对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周剿” ,推动无产阶级 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倡革命文艺创作,努力培养新人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但“左联”也存在着教条主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 年初,为 了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新月派 “新月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派 别。 “新月派”的前身是 1923 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 “新月派”是以 1927 年春在上 海创

14、办的新月书店和翌年 3 月出版的综合性的新月月刊而得名。其主要成员有胡 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叶公超、罗隆基、潘光旦、闻一多、林徽音、朱湘、 陈梦家等。新月诗坛的盟主是徐志摩。 “新月派”的理论家是梁实秋。在梁实秋的文 章中,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天才论,否定和反对无产阶级文学,受到了以鲁迅为 首的左翼作家的严肃批判。1931 年徐志摩飞机失事,新月诗坛群龙无首。1933 年 新月月刊停刊, “新月派”也就销声匿迹了。 “孤岛文艺”运动 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12 月,在长达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留在上海沦陷区 的文艺工作者郑振铎、钱杏邨、王任叔、于伶、柯灵、林淡秋、许

15、广平等人,在地下 党领导下,利用英法租界这个“孤岛”的特殊条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活动,开展了 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出版了鲁迅全集 、 鲁迅三十年集 、 斯诺的西行漫记 、黄镇的长征画集 、巴人的文学初步以及方志敏、翟秋白 7 的著作或译作,他们还创办了文艺 、 文艺新潮 、 鲁迅风 、 剧场艺术等刊物 多种,并对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文人宣扬的“大东亚文学”与“和平文学”进行了批 判和斗争。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等演出了一批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话剧,有力地 鼓舞了上海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斗争意志。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政 治形势急剧恶化,在“孤岛”的文艺工作者

16、大部分转移到国统区或敌后抗日根据地去, 还有一部分人留在上海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 “战国策”派 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政治、哲学、文学派别,是一个为国民党法西斯统治服务、 宣扬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文化团体。1940 年 4 月,昆明西南联大的“学者” 、 “教授”林 同济、雷海宗等人,在昆明创办战国策杂志,随后在重庆的大公报编辑战 国周刊,因而得名。他们以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为理论依据,宣扬“力的文 化” 、 “力的时代”和“尚力政治”的法西斯思想,大肆吹捧战争狂人希特勒,为帝国 主义的对外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效劳。这是三十年代法西斯的“民族主 义文学”运动在新形势下的变种。在文艺上

17、,他们提倡“争于力”的文艺观,提倡超 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林同济化名独及在寄语中国艺术人一文中,给文艺家指定 了三个“创作母题”:“恐怖、狂欢、虔恪。 ”陈铨还炮制了歌颂特务、美化汉奸的 有严重思想毒素的野玫瑰 、 蓝蝴蝶等剧本。进步文艺界对“战国策”派反动的 思想观点,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实质以及为帝国主义侵略、灭亡中国和为国民党法西斯 统治服务的恶毒用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 8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作品简析 吴军 一、阿 Q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1921 年 12 月创作的阿 Q 正传 是一篇震撼世界的文学名篇,是鲁迅小说创作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杰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

18、碑。 阿 Q 是一个贫穷落后而又不觉悟的农民,是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农村、受三 座大山压迫极深的流浪雇农。他的一生,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受 凌辱的一生。但他仍然具有勤劳、朴实、向往革命等劳动人民的本色。但阿 Q 的革命 只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渗杂了许多错误的糊涂观念。即便如 此,也使得统治者吓得丧魂落魄。由于不准阿 Q 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阿 Q 最后被当成替罪羊稀里胡涂地送上了刑场。 作为小生产者的贫苦落后的农民,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胜 利法。他夸耀过去,幻想将来,忌讳缺点,以“粹”为荣,自高自大,瞧不起人,他 被人家打了,认为

19、总算被儿子打了;赌博赢来的钱被人抢走,他用力打自己两个嘴巴, 觉得被打的是别人;他被假洋鬼子欺侮了,又去欺辱比他更弱小的小 D 和小尼姑; “恋爱”悲剧刚刚发生,见吴妈又哭又闹,他居然凑过去看热闹;偷萝卜被人当场抓 住,却死皮赖脸的不认账这些劣根性概括起来就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 人、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狡猾抵赖等。这些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的畸形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深的印记。而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思 想毒害而沾染上的病症,极大的妨碍了他的觉醒和反抗。 阿 Q“大团圆”的悲剧,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者怀着“哀其不幸,怒 其不争”的沉痛心情,深刻地总结

20、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 义觉悟的严重课题。阿 Q 形象塑造的成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历 史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各类人物的众生相。 阿 Q 正传可以说是以空前的民族自信心执行着民族自我批判的伟大作品。当 鲁迅燃烧着愤怒去批判阿 Q 主义、去批判农民身上的愚昧落后和麻木时,我们在这些 屈辱形象背后看到的是一个不屈的伟大民族的灵魂。 9 二、谈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 伤逝是鲁迅小说唯一的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杰作,是一首以男主人公的手记 方式写成的悲情缱绻的悼亡散文诗。 涓生和子君是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争取恋爱自由

21、、 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过程中,是封建礼教和专制家庭的勇敢叛逆者。 “我是我自己 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就是子君反封建的宣言,体现“五四”新一代 知识女性的初步觉醒。她终于和胞叔闹翻,和父亲断绝关系,并敢于直面社会的讥笑、 冷遇和轻蔑,大无畏地和涓生相爱。涓生也不顾子君胞叔的当面辱骂,并和几个不够 朋友的人绝了交。他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小小幸福的家庭。然而,他们的反 抗和相爱,是建立在个性解放、个人奋斗、爱情至上的思想基础上的,因而是软弱和 不堪一击的。个性解放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获得。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失去 了附丽。子君只是用爱来维系他们的关系,将全部精力用于做饭、喂

22、鸡、养狗等家务 劳作中,把自己囿于小家庭牢笼里。 不久,涓生失业了。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威逼,使他们的爱情很快失去光彩,感 情有了隔阂和裂痕。涓生为开辟生路做了不少徒劳的努力,子君却显得颓唐、凄苦和 冷漠。涓生只得逃避到通俗图书馆度日,而且最终说出了绝情绝义的话。子君终于被 她父亲接走,肩负着虚空的重担,在逆境中凄然死去。而涓生重回破旧的会馆,长歌 当哭,永远悔恨悲哀,不知如何向新生路迈步。 涓生、子君是勇于反对黑暗势力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投身到社会解放斗 争中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者对他们反封建精神予以赞扬,对他们的悲剧命运 寄予同情,对旧势力给他们的迫害摧残给予愤怒谴责;对他们的个

23、性解放、爱情至上、 个人奋斗的思想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鲁迅殷切期待着他们能正视现 实,树立理想,参加社会革命,从而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 三、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第一个新诗集女神中最优秀的抒情长诗,是体现着五 四时代精神的代表作,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它借古代神话传说作题材,通过凤凰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象 征着旧我的焚毁和新我的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世界的光明理 想。诗中的凤凰是叛逆、创造、再生的化身。它寄托着诗人真挚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面对着如屠场、囚牢、坟墓、地狱般的冷酷世界,

24、诗人借凤鸟的哀鸣,对无比黑暗的 10 旧社会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借“凰歌”哀诉着旧社会深重的历史灾难,慨叹着逝去的 欢爱年华。这一切都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期待的是凤凰的更生。一群凡鸟从天外飞 来观葬,自鸣得意,喋喋不休,疯狂争夺统治权,显得那么丑恶猥琐,反衬出凤凰形 象的高大美丽。 “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理想的结晶。凤凰在死灰中复生了,在 烈火中更生了,到处都充满了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气氛,到处都是热烈、挚爱、 欢乐与和谐的场面。诗人以汪洋姿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尽力渲染了凤凰更生 后的无限欢乐和谐。 全诗喷发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包含着毁灭一切和创造一切的勇

25、气和毅力,洋溢着浓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调,鲜明地体现着彻底的不妥协的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凤凰,这分明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祖国和中华民族,象 征着革命的精神。全诗充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辉,人们可以从这个具有重大意 义的火凤凰身上,去进行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从而获得祖国的新生。 四、分析历史剧屈原的主题思想及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正是“皖南事变”一周年之际。剧 作家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剧作通过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遭遇,反映在合纵抗秦问题上,以屈原为代表 的人民爱国力量,和以郑袖、靳尚为代表的卖国投降势力之间的尖锐激

26、烈斗争,歌颂 了屈原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正义、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力 地讽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和反共卖国的丑恶本质。 主人公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暴,刚直不阿,为坚持真理正义 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他忠于祖国人民,为实 现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而奋斗不息。但是屈原的政敌强大,斗争环境险恶。 剧作通过诬陷、罢官、羞辱、囚禁、毒害等几个主要情节,将矛盾冲突逐渐引向 高潮。面对着卖国统治集团的阴谋陷害和种种打击,屈原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和抗议: “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的不是

27、我,是 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赤县神州呵!” 在屈原受到当众羞辱后,他忍无可忍,当面揭穿了张仪的狼子野心和南后暗中勾 结张仪的隐秘,使他受到进一步迫害,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南后还下密令要用毒 11 酒杀害他,并烧庙焚尸灭迹。 屈原身陷囹圄,悲愤不已,面对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满腔怒火象火山一样 喷发出来。他呼唤着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利剑般的闪电,把这黑暗的宇宙爆炸开 来,把比铁还坚固的黑暗世界彻底毁灭,充分表达了他对光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传 达了国统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当然,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也有他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他对统治者还抱 有一定的幻想。赶来探望他的侍女婵娟,误饮了毒酒

28、很快死去,卫士杀死太卜郑詹尹, 并从他身上搜出南后密令他毒死屈原并放火烧庙焚尸灭迹的密旨时,屈原才真正清醒 起来,认清了统治集团的面目。他下决心与统治集团决裂,跟着卫士(仆夫)在熊熊 烈火中冲出牢笼,到汉北去,到人民中间去。至此,屈原的形象升华到崭新的境界, 闪耀着真理和理想的光辉。 五、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 闻一多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1926 年 5 月 13 日,他在晨报副刊诗镌 上发表的诗的格律 ,就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章。他主张“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 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 做诗的人感觉得格律的缚束

29、。 ”因此,他明确要求新诗要具有美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 美(词藻 ),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他还非常重视诗的格式、音尺、平仄和 韵脚。他认为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闻一多倡导新格律诗,是针对着新诗发展过程中有过于散文化的流弊而提出来的。 他认为这不是复古,它与古代传统的格律诗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 “律诗永远只 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 ”第二, “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 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 ”第三, “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 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 ” 闻一多自己的新诗

30、,就是这一理论的忠诚实践者。 死水这首诗就是最典型的 例证。 死水写于 1926 年 4 月,是一首思想性很强的诗。诗人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 ,而且指出它“断不是美的所在” ,充分表达了他对黑暗 腐败的旧社会的强烈不满,渗透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以及对旧社会的批判精神。 “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就是开启这首诗奥秘的钥匙。 死水全诗分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是排列整齐的“方豆腐块”诗。且 看第一、二节: 12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儿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31、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很明显,每句都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两字尺” 、共四个音尺组成,而“三 字尺”的排列是错综变化不固定的。每节结尾都是双音节词押韵,而且每节一换韵。 这种整齐的音尺,产生强烈的节奏感,使人感到一种旋律的美和音韵的和谐美。绘画 美主要是指诗人运用富于色彩的词藻。 死水可谓色彩斑驳陆离,它用翡翠、桃花、 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词藻来形容丑恶而使人绝望的死水,更反衬出它的 绝顶的肮脏,从而产生一种反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建筑美是要求新诗讲究节 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死水在形式上非常整齐匀称,堪称典范。由于闻一多倡导新 格律诗,不仅使新月诗派获得了“格律诗派”的称号,

32、而且还开了一代诗风。 六、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 1920 年 10 月,徐志摩违背父亲要他做银行家的初衷,远渡重洋,从美国来到英 国研究文学。他在剑桥大学以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听课程,度过了一年多悠闲自在 的时光。他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或在葱绿的草坪上看书,或仰卧看天上的星星或 行云,或骑车在梦境似的绿雾中飞奔,或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 然的怀抱里。康河之畔,也是徐志摩与貌若婵娟、才思飘逸的心目中的女神化身的林 徽因热恋过的地方。他曾经深情地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 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5 年和 1928 年

33、,他又再次来 到康桥。1928 年他要离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又在康桥上漫步,流连 忘返。同年 11 月 6 日,在他归国途中的中国海上,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首段一连用三个“轻轻的” ,抒发了诗人与康桥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诗的节奏轻快, 旋律柔和,音乐性很强,既写出了诗人飘逸潇洒的风度,轻盈的脚步,温柔的神态, 13 又托出了他那一份惜别之情。他非常喜爱大自然,那夕阳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富丽 妩媚的金色。它随风轻摇,倒映在水中,象位美艳的新娘。它的波光艳影在水中荡漾, 也在诗人心中荡漾。绿油油的水草随波摇

34、摆,似乎在向诗人招手致意。在这美丽的康 河里,诗人甘愿去做一条水草,这就写出了他对康河的一片痴情。他不禁要撑长篙, 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他的梦想,到晚上归来时,满载一船星辉,也载回他的梦想 与快乐。他情不自禁地要放声歌唱了。然而他又不禁想起今晚要和康桥告别,情绪又 沉默低落了,因为什么样的歌声也无法表达诗人的一片离别之深情。就连草丛中的夏 虫也为之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 夸张的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真挚深厚的情意,同时也流露了他 空虚幻灭的心境,抹上了一层淡淡哀

35、愁的色彩。 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诗句非常富于音乐 美,宛如一首动人的小夜曲,轻盈柔和,带着梦的情调,有着美妙而又神秘的境界。 诗句如行云流水,平易近人,丝毫不露出雕琢的痕迹,但在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上狠下 了一番功夫,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有一种回味无穷的隽永。 七、分析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初期具有时代 特征、阶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这位上海裕华丝厂的老板, 游历过欧美,深受资本主义的熏陶,是一个有胆略见识、魄力手腕、刚毅果断、敢做 敢为的人。他既有雄厚的资金,又有一套较先进的企业管

36、理方式。他希望他的企业能 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地得到发展,沿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前进。然而,吴荪甫 生不逢时,他发展资本主义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帝国主义的扼杀、国民党新旧军 阀的混战、国民经济的萧条、社会生活的动荡、工农运动的烽起,都使吴荪甫处在腹 背夹击之中,他得用全副精力在几条战线上进行挣扎和苦斗。 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上,他喜欢和那些有胆识、有实干精神的人合作共事, 而痛恨那些没能耐、没见识、没手段,把企业搞得不死不活的庸才。他毫不怜悯地将 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自己的铁腕中来。他吞并了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绸厂,联 合孙吉人、王和甫等开设益中信托公司,并廉价收买八个日用品工厂,打

37、算将产品销 售到全国的四面八方、穷乡僻壤去。 在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上,他的刚毅自信表现为倔强好胜,不肯低眉让人; 14 他的魄力手腕表现为大胆的冒险,不惜倾家荡产而作孤注一掷;他的机智敏捷表现为 收买赵伯韬心腹和情妇的手段高明。 在与工农的关系上,他的刚强化为凶残,魄力化为刚险。他残酷地剥削工农群众, 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仇恨工农革命。他的凶残阴险又往往和他的怯懦恐惧、色厉 内荏结合在一起。他的兽性的狂暴,正是他内心空虚和惶恐的表现。 在他的家庭关系上,他的刚毅自信表现为专横粗暴、冷酷无情。他是这个资产阶 级家庭里的一个众叛亲离的封建暴君。他和妻子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对待妹妹、弟 弟专

38、横冷冷漠;姐夫对他心怀鬼胎,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他的私生活却虚伪堕落, 荒淫无耻。 吴荪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第个成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他的悲剧形象, 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作家从而 用艺术形象为武器,参加了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有力地批驳了托派的谬 论。 八、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巴金著名小说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思想和性格比较复杂 的典型形象。他与两个弟弟觉民、觉慧的性格迥然不同。他的生活原型是巴金的大哥 李尧枚。作者说过:“我拿我大哥作模特儿来写觉新,只是借用他的性格,他的一些 遭遇,一些言行” 。 觉新处在新

39、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成长,又处在长房长孙的特 殊地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束缚,使他逐渐形成了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懦弱性格。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有着“二重人格的人”:在家庭中,他是长房长孙的大少爷;在 社会上,他是受新思潮影响的新青年;他信服新的理论,同时又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 去。作品通过生动的情节,刻画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温良忠厚,优柔寡断,忍让退 却,委屈求全。在求之不得的情况下,往往以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来 解脱,实际上是牺牲自己,向封建势力妥协。他从小聪慧好学,完全可以考上大学深 造,但长辈要他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他不得不辍学谋职。在婚姻面前, 他又

40、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痛苦,抛开从小青梅竹马、情爱至深的梅表妹而与素不相识的 姑娘瑞珏结婚。他内心深处也有是非与爱憎,但在长辈面前他一切都顺从、妥协、退 让,终于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他心爱的梅表妹悒郁而死,妻子瑞珏临产丧生,儿 子海臣被迷信夺去生命。他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但在叛逆者和封建家长之间 15 的冲突里,又往往以封建礼教去束缚和管教两个弟弟,帮助封建家长去损害逼迫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封建制度维护者的角色。觉新 毕竟受过新思潮的影响,有善良忠厚的本性,在一系列不幸遭遇的沉重打击下,他终 于站到民主势力一边,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反封建的事,他支持和赞助觉慧

41、的出走,特 别是他在春 、 秋里反抗性格有了明显的发展。 家中的觉新既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秩序的不自觉的维护者。 作家对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但对他的懦弱和逆 来顺受给予了过多的同情与怜悯。从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中,作家精心刻画觉新充满 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挖掘了他悲剧形成的阶级根源、历史根源和社会根 源,从而启迪人们憎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制度。 九、分析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寒夜是巴金在四十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一部代 表作。它以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汪文宣、曾树生夫妇饱 经忧患和苦难不幸

42、的遭遇。他们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抗战爆发后逃难到重庆。 当时战场失利,物价飞涨,生活拮据,人心惶惶。汪文宣在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 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任职员,实际上充当“花瓶” 。母亲料理家务,儿子在校 念书。一家四口难以维持生计。困苦的生活增加了婆媳的不和与纠纷;身染重病的文 宣怯懦软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树生对这个家越感厌恶和失望,原来的理想、爱情 被残酷的现实所破灭。随着局势的紧张树生随银行的陈主任调往兰州。文宣为母亲 和儿子,挣扎着继续工作,直到贫病交加,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悄然去世。两 个月后,树生在寒夜来到重庆,已是家破人亡,婆母和儿子外出流浪,生死未卜,她 能寻到

43、的只是文宣的坟墓。 汪文宣是个善良忠厚、软弱胆怯的小公务员形象。他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和幸福 的追求,都被无情的现实碾得粉碎,留下不堪回首的痛楚。他含辛茹苦,拼命工作, 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歧视仍逆来顺受,默默忍受着不平等不合理的待遇。他耐心地盼 望着好日子的到来,而结果却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最后因失业、吐血、失声而悲 惨地死去。他的不幸遭遇是千万个中下层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曾树生爱活动,好交际,追求自由,追求享乐。她年轻时是个有热情、有理想的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她被迫到银行任职,成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充当“花瓶” 的角色。她的性格中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又有爱慕虚荣的一面。她出走

44、兰州既是生 16 活所逼,又反映出她狠心抛开病危的丈夫而去追求享受的自私心理。她在兰州给丈夫 的离婚长信,尽管写得委婉哀伤,但客观上象一根锋利的针刺,扎进垂危的汪文宣的 心房。小说把她矛盾悔恨的复杂心理和灵魂深处庸俗自私的一面表露得淋漓尽致。作 者用责备的文笔描写她,然而又常常流露出原谅和同情的调子。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 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罪恶。 十、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老舍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旧中国二三十年代军阀统治下的北 京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外号叫“骆驼”的人力车夫祥子,幻想通过个人奋斗 摆脱低下屈辱的社会地位而最终失败的悲剧故事,成

45、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微的 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首先,小说通过祥子的生活遭遇以及最后走上堕落的道路,反映了城市劳动人民 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残害劳动人民的罪行,对吃人的旧社 会制度进行了强烈的血泪控诉。 作为破产农民流入城市的祥子,憨厚朴实、正直诚恳、刻苦耐劳,保留着劳动人 民的许多优秀的品德。他想靠拉车并凭着自己年轻力壮、不怕吃苦等有利条件,幻想 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个体劳动者。他拼命攒钱买车,免得车主的盘剥和绞榨。经过三年 的艰苦奋斗,终于凑足钱买了一辆新车,可是不久就连人带车被溃退的乱兵抓去。第 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侦探强行抢走。然而给祥子最大打击的是他在婚姻上

46、的失败,他 无法摆脱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的独生女儿、那位又丑又怪的老姑娘虎妞的引诱和纠缠, 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种可怕的“爱情” 。婚后用虎妞的积蓄买了辆旧车,可不久为了 给虎妞办丧事又将这辆车卖掉。如此三起三落,买车的愿望象个鬼影永远也抓不牢。 当他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同病相怜的小福子最终含冤自缢后,他完全绝望了,逐渐 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成为沉沦在人间苦海里的一具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命运决不是 他个人的努力所能改变得了的,是万恶的黑暗制度残酷地迫害他、腐蚀他心灵的结果。 第二,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和对祥子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惋惜的同时,也严肃地批 判了祥子个人奋斗的错误道路。 祥子对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

47、斗争一无所知,这使他事事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他目光短浅,狭隘偏执,除了攒钱买车,别无其他理想。他执拗地深信,凭着个人的 年轻力壮和拼命苦干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美丽的幻想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个 17 人奋斗的谋生方式非但不能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而只会扩大他们之间的隔阂。他在 丢车之后急于攒钱,厚着脸皮跟别人抢生意,丝毫不怕人家詈骂。祥子本来朋友就少, 此后他就更加孤立无援了。在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下,他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虚无缥缈 的命。他单枪匹马的个人奋斗,有很大的盲目性、疯狂性和破坏性,对旧社会无损, 只能更快地把自己推向毁灭的深渊。祥子的悲剧告诉我们,个人奋斗的道路绝不是劳 动人民谋求解放

48、的道路。 十一、分析雷雨中周蘩漪的形象。 蘩漪是曹禺处女作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剧作家赋予同情和赞 美的人物。这位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小姐,有着中国旧式女人的文弱、哀静和明慧, 也有着乖戾、阴鸷、极端的性格特征。她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她任性、傲慢, 追求着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爱情幸福。她有着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冲 破一切的桎梏。她爱起你来象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你来也会象一团火,把你烧毁 的。然而,十八年孤苦虚空的周家窒息的生活,把她渐渐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 只有大少爷周萍闯入她的生活圈子后,才点燃了她的热情,复活了她的生机。她就死 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放。蘩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与其说是对爱情的追求,还不如说 对周朴园专制统治的一种变态的畸形的反抗。 蘩漪是具有雷雨性格的女性,她在难以抗拒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走上变态和极端 的道路: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她要报复周家父子对她的欺骗、玩弄和侮辱。 蘩漪和周朴园的矛盾,是剧作三条主要情节线索的主要线索和主要矛盾。正是蘩 漪对周朴园的专横自是、冷酷虚伪的丑恶本质以及周家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淋漓尽致 的揭露。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从退守到进攻,而且 愈演愈烈。剧中蘩漪与周朴园有四次正面的矛盾冲突,即第一幕中的“喝药” ,第二 幕中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