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9KB ,
资源ID:4204526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2045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才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才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doc

1、 2009 年 10 月 31 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 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一代科学巨星的陨落,除了给国人留下无尽的缅怀之外,同时也留 下了待解的“钱学森之问”: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样一位科学大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 人才?其实,从钱学森的人才培养观、教育思想观,以及钱学森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隐隐找 到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 兴趣广泛 喜欢阅读打开视野之门 据钱学森的弟子涂元季介绍,钱学森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都喜欢,阅读面 非常宽广,前沿科学、文学艺术,连菜谱也买来看。涂元季介绍道:“我给

2、他当了 20 多年的秘书,可以 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比他买的书多。”新华书店专门给钱学森留一个格子,出了什么新书就 给他留着,包括当时最尖端的外文科学书籍、杂志。一次,看书店送来的书里还有一本菜谱,涂元季还以 为是厨师“搭车”买的,一问才知,原来这也是钱老的读物。 钱学森不是一个藏书家,而是一个看书家。他看书的效率很高,哪些章节废话多,哪些章节有内容, 他一浏览就知道了,并且把精彩的章节推荐给别人。钱老 96 岁高龄还在家翻看报纸,家里的书架书柜, 摆满了他阅读过的书籍和资料。不管是报纸还是资料上,凡有用的东西钱老都剪下来,用档案袋装起来, 一共有 600 多个档案袋,可见钱学森博览

3、群书、博闻强识。 【启示】 阅读开阔视野,知识增长智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注重学习, 博览群书,从浩瀚书海中吸取精神养料。马克思喜爱读书,每天都到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去翻阅书刊, 前后翻阅 1500 多种书籍,座位下的地板都被踩凹下去,最终写成资本论。毛泽东一生热爱读书,即 使在战乱时,还坚持学习,读哲学、历史、军事书籍。视野决定高度,胸怀影响成败,培养创新人才必须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言:“积学以储宝,酌思以富才,研阅以穷照。”创新 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这是思维发展和跨越的基础。只有广泛涉猎,勤于积累,丰富阅历,才能 厚积薄发,善于创新。

4、 勤奋刻苦 天道酬勤成才的金钥匙 钱学森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他从小就很爱学习,喜欢读书。吃饭的时候 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头都不抬一下。为此,他母亲必须经常把别的菜换到他面前,要不然他就总是 夹面前那一盘菜。 钱学森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一个犹太学生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去教室学习,他想, 应该没有别人在吧?于是,把收音机打开,边听广播边看书。过了不久,有人在隔壁敲墙了。这个犹太学 生纳闷:是谁呀?过去一看,是一个中国人。钱学森告诉他,你的收音机声音太大,影响我了!原来,在这 个犹太学生来学习之前,钱学森早已在这里自习很长时间了。 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投到

5、冯卡门手下攻读博士学位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写出三篇论文才 拿到博士学位,这一年他都 28 岁了。他的这个博士学位来得相当不容易,第一篇论文:“可压缩流体边 界层问题”发表出来只有 6 页纸。可是为了写出这篇论文,他作了大量准备,查阅了大量文献,耗费了大 量心血,仅阅读文献的笔记就写了 450 多页。而他的第二篇博士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 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他的这篇博士论文就使他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启示】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看到别人获得鲜 花和掌声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看到别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背后的艰难坎坷

6、。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要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茅以升说过,“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 之母。”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要培养 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品质。 家庭熏陶 启蒙教育奠定成才基础 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在回忆中曾说:“成就钱学森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他有一个很懂 现代教育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懂得现代教育,虽然叫他学理工,但同时又让他学习很多文科的东西。 比如,他让北师大附中的校长林励儒教他伦理学,让高希舜教他绘画。 不仅家庭教育给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随后的基础教育阶

7、段,他也受益匪浅。 1991 年,在党和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仪式上,钱老的答谢致辞也就 讲了十几分钟,但却有一大段是讲他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和师大附中对他一生的影响。他曾不止一次地 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 1923 年至 1929 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每 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 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 考试而

8、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把道理讲得很透。教 生物的于君实老师,常带领他们去野外采集标本,教他们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 并开设多门选修课,如非欧几里得几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以及中国的诗词、音乐、伦理学, 学生饱览各种课外书籍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师 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 【启示】 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

9、础。在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道德、心理、 兴趣、爱好的培育,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 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应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填鸭和应试技巧的灌输。 学术自由 鼓励创新培育创新土壤 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其实,他 所称赞和怀念的就是创新的氛围。钱学森回忆道,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整个 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学生必须想别人没

10、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们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 相促进。钱学森表示,所有在那里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也就是说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数学系搞纯粹数学 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各贴海报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 钱学森曾说过,“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能培养创新 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在钱学森看来,中国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 样

11、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 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 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是这种创新氛围成就了钱学森的伟大事业。 【启示】 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人们长期追求“以和为贵”,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学生身上十分 匮乏,这很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症就是追求让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而西方教 育则正好相反,总是将学生从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 终处于问题之中”。教育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良好 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舆论

12、导向、宽松的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阳 光、水分和空气,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氛围,是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必要前提。 严谨治学 做事较真养成科学品质 钱学森做事较真,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一点含糊。 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一次水动力学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他发现有 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我这儿做错了。教授后来给他扣了 4 分, 并把卷子保留着。 钱学森一生成果丰硕,但生前发表的著作、文章却并不太多,这是因为他从不掠人之美,所有的文字 都是他个人的真东西。他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

13、数学,觉得这是数学里面新的前沿,很有意义,就把他约 到办公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之后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建议两人合署名。钱老回答说,科 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 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作为大科学家,钱学森总是鼓励年轻人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有一丝闪光点,不管说的跟自己意见 是否一致,他都虚心接受。 钱老晚年为抵制学术乃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还给自己定了四条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开幕 式、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 【启示】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科学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研事业的基础。钱老之

14、所以受到世人敬 仰,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作的巨大贡献,还因为他高尚的人品。当前学术界剽窃抄袭、申报造假、论 文挂名的现象此消彼长;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情况屡见不鲜;哗众取宠、吹拍拉扯、追求轰动的 风气肆虐横行;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学术成果评审“唯官是图”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不良风气严重 危害学术的本质,妨碍科学的创新,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要造就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实事 求是、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品质和学术人格。 教师引导 人生导航引领成长方向 在钱学森的成才道路上,他的恩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功不可没。冯卡门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 而且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学

15、生遍布世界,从他手下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 卡门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他重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大纲去灌输学生。 他平时很少测验,只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初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些学生并不习惯他这一套,怕期终 考试成绩好坏一锤定音,于是有的学生去找卡门,希望发给大家一个复习提纲。卡门说:“为什么只给一 个提纲呢?我可以把全部考题都给你们。”一听他这样回答,大家都不吭声了。卡门对他们说道,“因为 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如 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且有自己的创新,但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

16、后答 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 多。” 卡门还常常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他甚至在学术讨论会上经常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讲给大家听。 冯卡门和钱学森配合密切,就当时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为解决高速飞行和超音速飞 行中的问题,联合署名,发表了许多论文。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这师徒二人是天生地造的一对。冯 卡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许多学生,但只有最得意的门生钱学森是作为单独一章写的。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出高徒”,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当前,我国教师队

17、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些教师 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有些教师兼职过多,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创新型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要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必须切实 把师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高素质教师 队伍。 科学和艺术联姻激活创新的灵感 对于钱学森,人们常常把他与导弹、火箭、航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实,他对于艺术也非常挚爱。 钱学森年轻时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怀有极大的兴 趣。钱学森曾说,“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

18、造奇迹!” 钱学森的妻子是被誉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的蒋英,回国后的 40 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 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把熟识的科技人员邀去欣赏。 1991 年,钱老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时说:“44 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 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 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 点、活一点。” 2005 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

19、 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钱学森 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然后才是科学论证。而猜想需要的正是艺 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他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 “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 【启示】 科学和艺术是一面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 进,缺一不可。科学借助艺术的想像,可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实现概念的跳跃;艺术借助科学的理性, 可以突破感性的直觉,实现情感的跳跃。许多世界级大师身上都体现出科学和人文的完美结合,例如达芬 奇的绘画作品 蒙娜丽莎闻名世界,同时他也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爱因斯坦是世界物理学大 师,同时又是小提琴演奏高手;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作曲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 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通识教育,文理并重,科学和艺术兼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 益 此文由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