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类型 摘要:在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上,目前多数的研 究策略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建构出以高校公共计算机部为教 学中心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本文重点探讨了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 及三大课程类型,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原则;课程类型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2、 China University (Yang YuQiang, Tang Chi)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Jinzhou 121000,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is being concentrated in the library. The study keeps some recor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o
3、ints out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ubic computer, and the system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which can provide
4、our students the wa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The principles; Curriculum types 信息时代中,可以说 信息遍布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其中最 为关键的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才会更加有效,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担 负起信息化社会的重任。 1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向 高校
5、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模式 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等,已是高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与 学生发展需求的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更是大势所趋。 1.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 纵向延伸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负责培养中小学教师的 高等教育却没有及时地构建出适应新课改的课程体系,无法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延伸与发 展,两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所有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更是值得计 算机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1.3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部门的历史使命 我国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上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
6、信息素质的教育。这显然 是沿袭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 基础对美国做法的推广又必然有着很大的制约,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一定要符 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2 高校信息素质教 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2.1 社会需求导向原则 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 展培养出合格的、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信息素 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是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 础上,围绕核心专业能力与信息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开发与实施有效的高校信息素质 课程体系。 2.2 以学生中心的原则 教师
7、要为学生营造出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尽可能提供有效信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信息素 质教育绝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机房内,而要通过各种讲座、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地介 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用软件的使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热情,引导 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2.3 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原则 我国在信息 素质教育的研究上可以说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明确的问题有待探讨。在构建信息素 质教育课程体系时,没有现成的、有效的理论依据,而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和研究 信息素质教育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本校特定的学生 群体,筛选或
8、改编已有的课程,以减少课程开发中巨大的工作量。 2.4 课程体系目 标的应用性原则 在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着重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实施创造性思维和信息意识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 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 2.5 课程 组织的连惯性和整合性原则 加涅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 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了基本的生长因素之 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因此,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在组织时要有连惯性, 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关系。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各专业课程内
9、容之间的横向联 系,还应该以整合性为原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所学的信息课程内容整合到自己 的知识体系中,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 2.6 课程内容及时更 新的原则 为了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不断更新, 注意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不断将教育研究的成果纳入课程之中,引导学生把握未来明 显的或可预见的要求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使整个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成为发展性很强的课程 体系。 3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类型 一直 以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计算 机初步操作能力。如今这个任务在中小学阶段得以完成,而且
10、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向工 作岗位后对计算机的需要从常用工具的层面,提高到了把计算机作为二次开发的工具,甚 至少数非计算机专业人才也会进入计算机研究的专业队伍。现在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计算机 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合理之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 与规律将其细分为三大类型课程,即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三大类课程 与人、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图 1 所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完整的课程 体系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的进程,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 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3.1 基础性课程(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
11、试, 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不会应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的意识。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 念,开展信息素养论等信息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知识水平。 3.2 综合性课程 传统的选修课程是列出一系列计算机学科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往往 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之前,对其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这样选择的盲目性就会增大。 而综合性课程则通过将一些计算机课程及其相关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信息能力得 到有效的提高(信息能力则是信息素质的核心 ),克服了学生的盲目性,同时也为有兴趣的 同学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综合
12、性课程引入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加大 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性提供了发展。 3.3 探究性课程 一种与基础性课程、 综合性课程相并列,单独设置的一类功能性课程。应该有独立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手 段和评价系统。但它又不能与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相脱离,而是三者相互沟通、相互 促进。将信息素质教育置于 STS 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主题研究的教学单元,将人的生命 活动实践融入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极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又 能更好地体现出信息素质的精神和本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曾指出高校 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大力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后,高校计算机基 础教育应怎
13、么做;二是在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 信息素质教育一定要以课程体系革新的形式,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责任与机遇并存,开 发与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公共计算机部的历史性抉择。 参考文献: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 1单美贤,等.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 原则EB/OL. , 2001-12-24. 2 谭浩强. 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EB/OL. 3 谭浩强.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 李海英.高校图书馆的职 能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EB/OL. 27. 5 钟启泉,张华 .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M
14、.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 如何将教学放到一个真实的项目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查建中教授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书中论述了在过去 50 年里基本没有改变的环 境因素包括:对于客户需求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将完整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系统交付使 用;面向未来担当发明和新技术创造者角色;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团队工作、有 效率、技术组织的领导力;需要高效工作,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来完成任务并盈利。同时, 书中还论述了工程环境的某些转变特征包括:从征服环境到治理环境的转变;全球化和国 际竞争;工程活动在地域和内容上的分散化:日益以
15、人为本的工程实践;愈加重视服务型 的工程产业;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职场环境的特 征有很多内容是不变的,或稍有变化。这些特征都是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遵从的客观 规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 企业界对教育界的产品学生的客观要求。 将“教育”的前面加上“工程” 二字,在笔者看来是一个根本的改变。既然是工程教育,就不是只管传授知识,而要有进 度管理、质量管理、度量管理,要将工程管理思想直接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保证教学 的高质量。本文将介绍笔者在教授本科生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 迭代增量式教学方法,按项目阶段开展教学活动。我将教学计划当作工作计划来制定,按 真实
16、项目的需要,将知识点穿插到课程中。比如说风险管理,在书本上都是后面的内容, 如果按章节知识点顺序讲解,项目都快做完了学生才能学到这些知识。所以我将相关章节 的内容提前讲解,使学生能够现学现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检查点,便于及时了解 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学生小组利用迭代增量的方法制定了 计划。三周内七个人,每人各负责三个模块,并且每周一次集成测试,表 1 为他们真实的 项目里程碑。 我们分析一下上面的里程碑计划中的关键因素:总工期是两个月 多一点,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增量一、增量二的开发任务, 完成了总工程量的 70左右。我的经验告诉我,在实际工程
17、中如果是时间过半,关键路径 上的工作基本完成,这个项目就离成功不远了。 将迭代增量式的软件开发方法 用于教学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课间曾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这学期有好几门课,都有大作业,都没时间做 了”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2009 年初的第一堂课,我就问大家,这学期哪些课程有大作 业。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之后,我听明白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课程是学生都必须选的,学 期前 8 周软件工程实践和软件项目管理两门课程同时开课,并且共用了一个项目。后 8 周 课程中,有一门软件测试课程,也需要真实的项目进行测试理论的实践。于是我的课程最 后提交的项目
18、是其他老师课上的作业。学生很高兴,一门课的作业,可以当两门课的作业, 太好了!我说:“项目做什么 ?怎么做?遇到技术问题怎么办 ?我都不管。我只管针对一个真 实的临时目标,如何一步一步,按时、按质走到终点。这就是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终极目 标。 ” 摘要:随着嵌入式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 应用,嵌入式系统成为当今国际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嵌入式系 统大多是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其关键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为了满 足系统的实时性需要,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时编程结构,但是相关知识分散、叙述不够严 密,且未能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本文针对这个问题
19、,详细阐述了各种实时编程结构的结构模 型、实时性和优缺点。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实时编程结构;前后台系统;实时操作系 统 G642 文献标志码:B 1 引言 随着嵌入式计算 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成为当今国际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领域 之一。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嵌入式计算大多是实时计算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操 作的正确性不但依赖于逻辑设计的正确程度,而且更依赖于这些操作进行的时间。所以嵌入 式实时系统可以说是能在确定的时间内对外部的异步事件做出响应并执行其功能的计算机 系统,这包含着两层含义:一个是外部的异步事件 事件响应,另外一个是执行其功能 任务处理。嵌入式实
20、时系统有两种类型:软实时系统和硬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仅要求事件 响应是实时的,并不要求限定任务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硬实时系统不仅要求事件响应要 实时,而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处理。通常大多数实时系统是两者的结合。因此,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关键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需要,人们提出了 各种各样的实时编程结构,但是相关知识分散、叙述不够严密,且未能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在此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实时编程结构的结构模型、 实时性以及优缺点。 2 无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 2.1 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 在没有中断机制的情况下,仅采用查询
21、方式实现的实 时编程结构,如图 1 所示。 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侧重任务的处理, 而事件的发生是通过查询事件标志来获取的;软件设计简单可靠,任务使用的堆栈可以预测, 而且由于任务之间不嵌套,可以调用不可重入函数。但缺点也很明显,对事件响应不能实时, 只有查询到该标志时才会记录该事件,因此容易丢弃异步事件;所有任务具有相同优先级别, 众生平等;一个任务执行时间不可预测时 ,则所有任务的响应时间不可预测; 采用无限循环结 构,一个任务崩溃则引起整个系统崩溃。 在最坏情况下,一个任务要得到响应要等到 其它所有任务执行完毕才会轮到它,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 取决于所有其它任务执行时间之 和。 由
22、于该类型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简单可靠,目前在某些任务简单且单一、可靠 性要求极高而对实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领域) 依然使用广泛。 2.2 基于中断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 基于中断机制采用纯中断方式实现的实时编程结构, 事件和任务处理全部由中断服务子程序(ISR) 完成。如图 2 所示。 相对于 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来说,基于中断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则侧重事件的处理,利用中 断优先级解决了优先级问题,不再众生平等。但是由于高优先级中断长时间占用 CPU,则容 易漏掉低优先级的异步事件;中断无限制的嵌套则容易导致栈溢出(嵌入式系统栈容量很小), 堆栈不可预测;由于中断嵌套 ,调用不可重
23、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 由于高优 先级中断能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 取决于中断响应时间 (中断延迟+保 存现场时间)。相对于任务执行时间来说 ,中断响应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断恢复时间 则包括恢复现场时间和执行中断返回指令的时间。 由于该类型嵌入式系统响应及 时,但缺点也很明显,所以在任务数量不多且简单以及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基于前后台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 前后台系统通常把程序分成两部分: 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也就是事件处理程序(中断级), 通过中断来处理事件。中断 服务子程序一般只做简单的处理,然后给出事件发生的标志,待后台程序来处理
24、,不会因处理 费时的事件而影响其它中断。后台程序也就是任务处理程序(任务级), 一个死循环,循环查询 各种事件发生的标志位,如果标志位置位,就执行相应的任务处理程序。如图 3、4 所示。 中断有优先级,也可无优先级,因中断处理时间很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任务级采用周期循 环调度,一个超循环系统,同查询系统一样,任务无优先级,众生平等。 事件响应实时 性分析:由于中断服务子程序只一些做简单的处理 (事件标志置位),事件能得到及时响应,可以 避免中断嵌套(栈溢出),避免漏掉异步事件。 任务响应实时性分析:任务的 执行是通过主循环查询相应的标志位(ISR 置位)来执行的,可调用不可重入函数( 任务间
25、不嵌 套),最坏的情况是循环中所有其它的任务处理程序执行完,才执行当前事件的任务处理程序。 所以任务实时性(最坏情况)取决于所有其它任务执行时间之和。 显然任务实时性、 可靠性难以满足要求,所有的任务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别,即是平等的,对那些实时性要求高的 任务不可能立刻得到处理。如果一个任务执行时间不能确定,则所有任务响应时间不可预测。 任务处理(后台)程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结构,一旦在这个循环体中正在处理的任务崩溃 ,使得 整个任务队列中的其它任务得不到机会被处理,从而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任务优先级固定。 前后台系统结构简单,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开销,所以在简单的嵌入式应用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26、 3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指具有实时性、能支持实时系统工作的操 作系统。首要任务是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完成实时任务,其次才着眼于提高系统的使用效 率。实时操作系统最重要特点是要满足对时间的限制和要求,基本结构如图 5 所示。 根据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策略,实时操作系统可分为两类:非抢占(non-preemption) 式实时 操作系统和抢占式(preemption)实时操作系统。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也叫不可剥夺或非抢 先式实时操作系统;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也叫可剥夺或抢先式实时操作系统。 3.1 基于非抢占
27、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 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任 务运行后,就把 CPU 控制权完全交给了该任务,直到它主动将 CPU 控制权还回来。事件处理 由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处理,可以激活一个挂起态的任务,使之进入就绪态;中断服务子程序很 简单,类似于前后台系统仅使标志置位。任务响应时间由最长任务执行时间、寻找最高优先 级任务的时间以及任务切换时间决定,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 主要取决于最长任务的执行时 间(其它可忽略)。 采用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点 :实时性比前后台系统的要好, 程序设计相对简单,可调用不可重入函数(任务间不嵌套) 。缺点 :如果最长任务的执行时间不 能确定,系统的实时性
28、(任务响应时间 )就不能确定。 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运行原 理如图 6 所示。 3.2 基于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 抢 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就是指内核可以抢占正在运行任务的 CPU 使用权并将使用权交给进入就 绪态的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事件处理由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处理,可以激活一个挂起态的任务, 使之进入就绪态。由于任务之间存在嵌套问题,应用程序不应该直接调用不可重入函数。调 用不可重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调用可重入函数使得堆栈不可预测。任务响应时间包 括寻找最高优先级任务的时间和任务切换时间,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 主要取决于任务切换 时间(其它可忽略)。 采用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优
29、点 :实时性好,优先级高的任务只 要具备了运行的条件,就可以立即运行。缺点:如果任务之间抢占 CPU 控制权处理不好,会产 生系统崩溃、死机等严重后果(优先级倒置);调用不可重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 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运行原理如图 7 所示。 4 结束语 前面我们阐述了五种实时编程结构,下面比较一下各种结构的任务响应实时性。查询方式和 前后台系统一样,实时性取决于它所有任务执行时间之和,可能不可预测;中断方式实时性取 决于中断响应时间,可预测;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取决于最长任务执行时间,可能不 可预测;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取决于任务切换时间 ,可预测。 这是我们多年来 从事嵌入
30、式系统教学以及科研得来的一点点心得和体会,仅是我们的一家之言,希望对同行起 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也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本文出自: 大学生论 文网参考文献: 1王志英,李宗伯,王苏峰,等.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英)Andrew Bateman,Lain Paterson Stephens. DSP 算法、应 用与设计M. 陈健,陈伟,汪书宁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Bruce Powel Douglass. 嵌入式与实时系统开发 使用 UML、对象技术、框架与模式 M. 柳翔,译. 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专业课程
31、的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面临争议较多的地 方,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教材及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在专业课程教材和双语教学 模式的选择上能够突破传统的框架,我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有所进展。本文以 “新思想与新工具”教学实践为基础,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 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1 引 言 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很多时候集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及 如何推广双语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何使被动的“单一传教 式”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如何使学生能够激发更多的学习潜能和动力,如何把教学 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
32、的模式及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和 认同感,解决上述问题是我们希望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 2 开设“新思 想与新工具”课程的最初设想 外文资料是及时获取和了解计算机学科最 新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的重要途径,然而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对于获取最新动态知识并 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推广双语教学思想,利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的同时能够养成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及时掌握最新 发展方向,能够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是我们希望开设一门课程来探索 一条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路所在。早在 2004 年,东莞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希望为计算机及应用 专业开设一门新的专业限
33、选课程,要求该课程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英语及专 业课程基本结束之后开设,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和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相关专 业及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课程要求采用部分双语教学模式。 通过了解和分析其 它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经验,发现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 问题。首先,双语教学模式上比较单一,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 方式多采用“单一的”传教方式教学,有些老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用 英文教材,用英语口语授课就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 口语标准不一,口语能力有一定限制,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容易丧失对学习专业
34、课程的兴趣, 从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上仅仅在硬件的投入上下功夫,课堂教 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够。根据教学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程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和 双语教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中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及对英 文教材产生兴趣,如何加强学生和师生间的交流,营造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 “新思想与新工具”课程在这样的想法下应运而生。课程的名称是希望包含两层含义: “新思想”体现在专业方向的最新知识点, “新工具”体现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应用。为 体现课程的新颖性及充分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的方向性,具体提出了开设本课程的几点基本 思路,即要求: (1) 课程内容要
35、体现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 (2) 课程要体 现一定层次的双语特色。 (3) 课程要体现东莞地方模式的实践应用。 我 们把它归纳总结为较新知识点,有双语特色及重视实践性的一门新课程。 3 如何选择授课内容及教材 基于上面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在选择课程 教材时力求能够全面包含这些要求。但我们发现很难找到一本这样的能全方位覆盖上述几 点要求的教材。 3.1 教材须体现课程的新颖性及最新发展的方向 教材应涵 盖如下内容: (1) 掌上电脑、手机、娱乐系统、智能卡、嵌入式控制设备以及智 能车载设备; (2) 通用标准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各种 Internet 协议、 WAP、UMTS、 GPRS、
36、蓝牙和 i-mode; (3) 移动计算的基本原理; (4) 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技术及各种移动服务和应用; 因为上述内容包含了许多最新 的知识领域及发展方向。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我们选择了:德UWE HANSMANN,LOTHAR MERK,MARTIN S.NICKLOUS,THOMAS STOBER 著的普 及计算 ,以此教材为主作为我们课程的上半部分。 3.2 教材须体现一定层次的双 语特色 我们辅助性的提前选择一些最新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特定课题内容的英文 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互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资料的选择,以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 “认同感” 。其中学生选择的两篇英文文献Connect
37、ing White Goods to a Home Network at a Very Costand What Is Pervasive Computing?获得了一致的认同,文献体现了新颖和实 用的特点,最终选为课堂教学的素材。 3.3 教材须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我们 期望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结合东莞的实际,能反映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选择了 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李清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下半部分。涵盖的主题有: (1)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2) 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3) 集成的功能和信息; (4) 集成的资源; (5) 集成的经营过程 ; (6) 通用企业建模 IDEF3; (7)
38、 系统总体设计案例; 我们参观了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的许多 东莞本地企业,了解他们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实现集成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 教材进行了部分删选,注重以实践为重点,教材多以案例为主。 4 教学 改革实践中的体会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4.1 互动性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分享,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教”的教学模 式 充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也使学 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好处是交流非常迅捷及时,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分 享和消化,教师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及时给予协助。所有这些都是硬性的好 处,但我们认为
39、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互动性不仅仅与此,它实际上改变了我们原本传统的 “单一传教”的教学模式,让我们从思想上有了本质的飞跃,教师在互动中也学习到了很 多有益的东西,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不易暴露的问题变得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通过采 用分组讨论并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最新知识领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采用的一种非常积极 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学生给学生讲解人评分的方式加以激励使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认同 感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比如我们在 2006-2007 学年的演讲课题为普及计算的应用前景 分析 家庭网关技术的应用模式 无线 internet 的应用模式 ,演讲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最 新领域的知识点,学生之间的交流表现
40、的非常充分,许多学生甚至自拟课题,积极参与发 言,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4.2 有效利用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新领域知识点学习 的积极性 案例之一:教学中为了阐明从智慧空间到普及计算的概念,提高学生对 双语教学模式的兴趣,我们给出了图 1,用中文阐明了普及计算的最新概念。我们要求学 生寻找的英文文献能支持每个小图表对场景的描述。从而产生出如下标题:嵌入式设备 如何构成智慧空间 掌上无线设备最新发展 普及设备的网络化等。要求学生们寻找 到相关的英文标题及资料来充实他们对上述题目的理解。此方法对学生学习英语及了解最 新知识点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案例之二:通过学生的文献资料中有关数字家电概念的阐述,我
41、们给出图 2,要求学生 用中文流程图描述它们的关系,比较中英文描述习惯有何不同之处。 图 1 普及计算的最新概念 Figure 2:Digital Applianc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 大程度的提高。 4.3 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认识 教学方式的另一项改 革是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参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同时考察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建模上中,我们要求所有的对象必需真实,必需 以企业的实体考察的素材为对象建模。同学们为了获取企业的真实资料想了很多的办法, 在考察和了解企
42、业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知识不足,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增强了进 一步学习的主动性。 5 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从以下几个 方面对分步骤实施“新思想与新工具”课程教改的效果进行测评和分析。 (1) 在 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调研,普遍反映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推动学生学习,增强学生 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和发言的积极性;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从各个不同 方面进行考虑问题,能找出现有方案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对新领悟知识的获取尤其积极, 学生阅读专业文章知识的能力,特别是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2) 从学 期末上机建模设计的结果看,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结合实践从理论知识的学 习
43、中发现方案设计的优缺点,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能自觉查阅相关外文资料,学 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 (3) 调查显示,学生通过 参与自拟课堂演讲的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转变角色上讲台体验讲解,使他们 对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有进一步的提高。 (4) 学生在参与企业的调查实践活动中 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课堂理论与实践参与的比较过程发现了很多教学的不足 并能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想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6 未 来教学模式探讨 以下几点是我们认为在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和加强 的: (1) 从学期中课堂练习看,所有同学都能理解英文练习题的题意,但要加强 他们的表述能力还需要更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同时教师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很 重要的环节。当然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学校不仅仅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