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4 ,大小:305KB ,
资源ID:4206284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2062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居士学佛100问3.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居士学佛100问3.doc

1、居士学佛 100 问 (学佛修行也在日常生活中) 27、怎样在生活中学佛? 28、怎样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29、有的人信佛,不要众生只要佛。这样对吗? 30、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1、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32、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33、居士可以经商吗? 34、居士的学修要和出家人一样吗? 35、佛门礼仪是什么? 36、怎样诚信待人? 37、为什么财富由布施造福社会而来? 38、为什么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39、为什么要长养感恩意识?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41、为什么要长养自他两利意识? 42、为什么要断除贪、嗔、嫉? 43、应该

2、淡忘什么? 44、为什么要减少欲望、杂念? 27、怎样在生活中学佛? (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 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 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 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 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益众生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佛陀的出污泥不染, 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 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

3、品 德,阅读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 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 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 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 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在 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 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学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 念佛、坐禅,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 便原则,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强求。最

4、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 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佛法为准则。 (二)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 的也非常多,但能够听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 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 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真正的学佛修行,就是一种生活,一种 非常平实的生活!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 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 又是什么?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

5、,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 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 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 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 时候,内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 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 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 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 渐地形成强大的

6、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 如理思维,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著家庭琐 事、忙著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 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 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 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反。所 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 听经,

7、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的居士,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包 括家庭、儿女、工作、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有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个人都会把 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没有时 间学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是不是重视。当我们觉得没 有时间听讲经,或没有时间学佛时,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 置!学佛、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 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 问题,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 (三

8、)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 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 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 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佛教里有一部佛 说善生经,在这部经里,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 责;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 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

9、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 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 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著慈悲心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 当我们对别人产生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 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 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 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 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

10、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 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开导、帮助别人, 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 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甚至解脱生死。 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 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著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 这四种不好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 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 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命中

11、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 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 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如果是对他人无益的话 则不必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 伤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利益众生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去参与或 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著想,我们因 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或站在 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 子对丈夫,总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

12、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 相互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 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 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 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 学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 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 。智慧从哪里来的呢?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

13、听闻、思维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 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 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 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像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听闻、思维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 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 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 提高信仰的水准。 (四)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 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

14、制定 是以维护大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 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 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 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五)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 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 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 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 到他人的利益。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的物件;我们

15、偷盗,一定有被盗的物件; 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物件;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物件。同时,造恶 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 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 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 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 行为,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 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 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

16、 著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 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 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 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 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 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 人处世。 (六)吃饭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著贪心在吃?还是带著嗔恨心在吃? 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

17、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 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 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 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 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 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 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 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 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

18、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著 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 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 瘦;睡觉时又东想西想。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 开始!把原有的贪、嗔、痴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慈悲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 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 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 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 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

19、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 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 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 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 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和禅修 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饭 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著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 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七)通过念佛把心安

20、顿在佛号上。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 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 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 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 心被很多事物和执著压迫著。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 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 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 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

21、著牛的绳子,稍一疏忽 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 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 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像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 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像马一样到处 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著, 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 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像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 珠就像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 它。 (八)看住自己的

22、念头。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 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 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个没有学 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 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 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 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 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 行住坐卧中,

23、都包含著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 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28、怎样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一)生活与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 问题揉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 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做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 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 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 者我们人类的一切

24、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 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 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 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 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 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做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 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 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做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这一个点在什 么地方呢?

25、这一个点就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 题也有生死问题,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 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 接。每天晚课都要念的放蒙山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 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 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 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 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 而是直接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

26、,就能够了生死于生 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 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了生死的目的是为了自 利利他,进一步成佛度众生。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 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惑。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 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 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无论职位高低、钱财多少、 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皆有烦恼。但在觉悟者面前烦恼转化了。觉者 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对觉者来说,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

27、 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 156,转生死为涅槃 157,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 断烦恼。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他躲避不了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 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 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是生死。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 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 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 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青的人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 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

28、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 24 小时都没有 空过的时候。如果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 24 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 安祥之中。 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 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 延伸到过去的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 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 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 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 远没有离开你,永远

29、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当 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他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 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 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 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 的这个问题更突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 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 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

30、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 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所以,再建议大家 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 (二)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158。能够经常得到善知 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著一条捷径来修。如果把这个方法 比做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 是革自己命。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骂你, 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骂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 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31、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 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的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 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 都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 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 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生活禅。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 生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总之,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 来考虑,因为解决

32、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 好了生活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 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 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进而成佛度众生。 29、有的人信佛,不要众生只要佛。这样对吗? (一)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 159 欢喜。 念经经常念到无量,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不无量,看 你胸怀。佛弟子胸怀要装满了无量的父母、众生。你能把父母、众生装在胸怀 里,你就知道关心他们,就知道怎么样去报恩,你当然能令众生欢喜。可是有 的人信佛信到后来,不要众生,只要佛。这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导。 因为,令众生

33、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释迦佛爱护娑婆世界众生,受十方佛 赞叹。 佛弟子要记住佛的话,要有众生观念,要有平等观念。释迦佛对娑婆世界 众生特别爱护关心,特别慈悲,所以受十方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发大愿, 来娑婆世界度众生,难能稀有。那么你关心娑婆世界的众生,释迦佛首先高兴, 十方诸佛也赞叹,说这个释迦佛的弟子真有释迦佛的家风啊!说这么调皮难管, 习气这么重的娑婆众生,竟然还有这么多弟子去照顾他们,难能稀有啊!也会 赞叹你们。再打比方,客人送东西给老奶奶吃,老奶奶给小孙子吃,旁边人就 说:奶奶,这是买给你吃的。这可一点也不懂老奶奶的心。能明白老奶奶 喜欢给小孙子吃,老奶奶心里也高兴,这个人有智慧。 能

34、爱护一切众生的人是聪明人。因为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爱自己。 佛菩萨个个爱众生。你爱护自己的家人、同学、同事、领导,乃至于爱一 切众生,你是聪明人,佛菩萨就大大赞叹你,说你真知道我的心啊!你对众生 冷冷冰冰,不理不睬,佛菩萨可能会说:我爱众生,你们不爱众生,还跟我学, 学点啥?佛最赞叹以佛菩萨为榜样的弟子,所以佛说过: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 来欢喜。 当然,滥慈悲也不对。犹如溺爱子女,适得其反。佛门的慈悲,是在智慧 观照下的慈悲,恰到好处,有益无害。 (二)能从别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 欢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世间人能够成就大事业,也是从欢喜中来,欢喜 的人脑子比较灵活。怄气的时候想来想去想自己,不会替

35、别人著想,心量非常 小,所以人际关系搞不好,原因就是只爱自己,只维护自己。如果从别人角度 去想,心量就大了,心量大的人,哪怕吃亏一点,他也欢喜,所以说气量越大, 福气越大,这是一个必然的反应。你气量一大,经常替别人著想,别人一高兴, 你也高兴。大家出力能办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是一件好事情。 (三)有欢喜才有团结。 小学课本上就说:一根稻草丢不过围墙,很多稻草捆起来,就丢过去了, 这意思就是要团结,团结力量大。你以不欢喜的心去团结别人,是不大可能的, 只有以欢喜心,处处替别人考虑,才能跟别人团结得起来。 解决矛盾的秘诀是要多替别人著想,要把众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但佛法最讲原则,是非要分

36、清。 佛法最讲究原则,最讲究分清是非好坏香臭,清净不清净,是善是恶都要 分明,不能混淆,混淆就不是智慧,修行人要止恶修善,善恶都搞不清楚,坏 事当好事,好事当坏事,做错了事也欢喜,以为有功德,提醒一下就怄气,闹 矛盾,诽谤善知识,那样行吗? 佛教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造恶往下堕,行善往上升,就是要善恶分明。 以什么为标准?以佛法为标准,佛说这件事情不好,就不要做,佛说这件事情 好,就要去做。佛陀是智慧圆满、彻底觉悟的人,所以我们佛弟子深信无疑。 30、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一)平等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我

37、们的社会里,人们之 间只有社会分工和职责范围的差别,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职位高低、能 力大小,还是职业差别、经济状况不同,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 格的尊严,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因此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相互尊重,不亢不卑。要尊重别人的爱好、习惯、风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 才尊重自己。 (二)真诚原则。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 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 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 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

38、尊重别人, 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 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生活是 由无数烦恼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著数完它。笑对生活。 (三)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 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团结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 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 同事

39、、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 量。 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得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东西。 (四)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 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职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通力合作。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相互帮助就是要乐于帮助别人,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一定要热情 帮助。互助互惠,一个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很难要求别人自愿帮助他。互相 帮助不是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不是践行真诚和友爱。 31、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佛教处世为人的原则

40、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 即时时处处为别人著想,自己的幸福快乐让别人分享,帮助别人解除痛苦,视 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视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发菩萨心,为别人创造快乐, 以慈悲心对待别人,以平等心尊重别人,以忍心忍让别人,宽容别人等等。佛 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的爱恨、喜怒、自私心、虚荣心等感 情,发挥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 自身找根源。在护法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这样一颂,应常记心中:放 下追求一己之乐的冲动,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即使众叛亲离,也要责备自私, 承担责任。 附:在家居士应负起家庭的责任吗? 在家居士应该先负起家

41、庭的责任,在家庭安定和乐的同时,再来护持佛教 道场。如果家庭都顾不好,虽然可以很积极地护持道场,毕竟不是一个圆满的 榜样。有的人可以把佛教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在家里的投入和管理的确是一 团糟,判若两人。当然,我们不是圣贤,谁能无过,但我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 中学习,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段故事,希望大家不要重犯。 认识一位元假期打工的女性朋友。她来自一个佛化家庭,但不幸得很,她 很排斥佛教。原来问题就出现在她的妈妈,她妈妈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时 常到寺院帮忙。可能是很忙或很投入于寺院的工作,所以很少在家把家务打理 好,时常把大部分家务都丢给女儿做,所以她觉得佛教好像把她妈妈给抢走了。 她除了要应付

42、繁重的学业之外,还要扛起妈妈的工作和责任,所以她才会怨恨。 这也可能是她们母女之间的沟通有问题,才会把事情搞成这样,多么心疼啊! 佛法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她妈妈忽略了自己的责 任,使女儿对佛教反感,结果竟然把自己的女儿推出佛门以外,破坏了女儿学 佛的慧命。当然,子女也应该负起一些责任,他(她)应该体谅并赞叹母亲在 佛教里的积极和奉献,宽恕妈妈的不是。如果子女对佛法有所体会的话,他 (她)应该随喜妈妈的热心。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由衷希望大家以这真实故事为鉴,不要破坏大家对佛教的印象好吗? 附:有一种人对别人很好,却不能善待家人。对吗? 对别人能发挥那份爱

43、心,对家庭自然更少不了爱。但是有些人会爱别人, 却不爱自己的家人。常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的子女对别人都很好,但对我们 讲话时,态度却很不好?在外面,人人都说他好,很赞赏他,可是一回到家中, 却令我们很头痛。这种问题目前社会上很多。 其实这种人就像被折断的树枝。我们看一棵松树,不管在冰天雪地或是烈 日骄阳下,它都很青翠。为什么?因为它有根啊!如果把这棵松树的树枝锯下 来,放在水中,虽然它还保持青翠,几天后水分消失,它也就枯黄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人没有爱心,不听父母的教诲,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 那份敬爱的良知,这就像被砍下来的树枝,是没有根本的。人如果能先圆满家 庭,对父母尽孝,夫妻之间保有忠诚,

44、把子女教育好,时时鼓励家人去关心社 会人群,这就是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使自己的家庭稳固和睦,然后去影响别人, 这才是巩固根本。 如果一个人只对外人好,却对自己的家人都不好,那是很有问题的。为什 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在外接触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彼此客气,只是应付 应付而已;而与家人是长年累月的相处,所表现的面目才是真的,对自己的家 人好才是真好,对父母真正地孝与敬,才能对别人真正地敬与爱。 32、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也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 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著想,为众生的利益 无私奉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能违背

45、利众的原则,要有为社会和一切众 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所从事的职业,处处以美德饰身,事事以 智慧抉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 则。 (一)铁道部长与铁路工人 铁道部某部长去一铁路局视察工作,这位部长主动和一位铁路工人握手寒 暄,看上去宛如离别多年的故友重逢。一位工友目睹此景十分惊讶,事后问这 位铁路工人:你怎么和部长关系如此密切?这位工人回答说:25 年前, 我们是工友,他和我们一样是铁路工人。工友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今天他 已经当了部长,而你还是铁路工人呢?这位铁路工人这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 的话:25 年前我们都在修铁路,我想的是如何拿点钱养家糊口

46、,而他想的是 中国的铁路事业。 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所谓机会和机遇是生活对努力者的报酬。 (二)不轻待任何一个人。 友善对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微笑、招呼、问候,包括公司扫地的清洁工 阿姨。善待每一个人,会让你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大部分人的善待。 (三)不要在背后讨论别人。 如果有同事和你议论某某人如何如何,即使你是一样的想法,也不要去随 声附和。最聪明的方法是,微笑著扯开话题。 (四)不要承诺没把握的事。 有一句非常睿智的话送给你:诚信就是实现你的许诺,智慧则是不随便 许诺。对于你没有把握做到的事情,不要轻易应允,过早的透露无异给自己 下套。给予的比允诺的多,才是获得认同的最好方

47、式。 (五)不要和同事、上司走得太近。 任何一家公司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搞小集团,而且靠依附同事或者上 司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要知道,当他们某一天失利时, 就同时代表著你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命结束。所以,用实力来奠定地位,才是 正确的做法。 (六)不要斤斤计较。 勤奋努力应该是你努力去做的,喝完水顺便帮同事带杯水;开完会,留下 来擦一下白板;同事还在加班时,你千万别一声不吭地先走,至少问一声: 我可以帮你做点什么吗?积极主动的工作,不要计较多做,这些都只是一 些小事,但却会给他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七)要勇于承担责任。 虽然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误,但也不要推卸。即使你觉得有些委

48、屈,也不 妨承担下来,并真诚地表明你会改进。你的领导会欣赏你是个勇于负责的人, 而团队同事会因此认为你可信赖。 33、居士可以经商吗? (一)居士可以经商。 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 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 坑害群众,危害社会,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营利,没有营利不会经商。但佛 教徒在营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 成恶业,招来恶报。 (二)化毒蛇为净财。 一般人都以为佛法轻视财物。有道的人不肯讲钱,他们认为一讲钱,嘴巴 就肮脏了,其实,富贵又何尝不能有道呢?取之不当,黄金是毒

49、蛇,但是, 若运用得当,黄金不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吗?黄金不也就是弘法的净财吗? 阿含经上说:有一次,佛陀带著阿难出去行化,忽然在路上看到一块 黄金。佛陀说道:阿难!你看到吗?那儿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说: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 说完两个人就走过去了。 这时,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俩,听到说有毒蛇,就想过来看看。可是,当他 们一看,是一块黄金,那里是毒蛇?刚才佛陀和阿难却把它看成毒蛇,真是 个大傻瓜!父子俩欢喜的说著,就把黄金带回家去了。 当时,印度的法律明文规定,百姓不准私藏黄金。这块黄金是被人从国库 里偷出来而遗落在路上的。经过调查,这父子俩嫌疑最大,终于被治罪关进了 牢狱。 父子俩为了一块黄金被关在狱中,这时,他们觉悟佛陀所说的话。父亲回 想著当日的情形,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毒蛇,不是黄金。 儿子看著父亲,也若有所悟地说:确实是毒蛇!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违法犯纪,违背佛门戒律,黄金确是毒蛇! 但是,如果合法、守戒,弘扬佛法,利国利民,兴办慈善事业,黄金也可 以成为净财。 今日中国佛教界,待我们去兴办的事业有多少!如果没钱,能够成办事业 吗?先看急需提倡的佛教教育事业,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