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4.50KB ,
资源ID:421354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2135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谈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谈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doc

1、 谈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 08 级中西医骨伤 王杰 200808030134 摘要:发热是疾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其病因不过外感内伤俩大类。内伤 所导致的发热是指由于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一般温度多 不高,以低热为主。阳虚发热阳气虚衰,命门火衰,阴不制阳,火不归原,虚 阳外浮或阴盛格阳于外于上所导致的真寒假热证。如不及时的治疗活正确的治 疗将会导致真阳外脱阴阳离绝之危症。然治此证各家各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 查诸家学说,自己认为当以火神派之四逆汤加肉桂方或仲景之四逆汤加猪胆汁 汤或白通汤治之以竣补肾阳,引火归元 ,交通内外。 关键词:发热 阳虚 四逆汤 金匮肾气丸 阴阳

2、 真寒假热 一:各大医家对阳虚发热的看法 丹溪心法发热卷:阳虚发热 病证名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 真寒假热症象。 医碥卷:“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 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无根之火,乃虚 焰耳。证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 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却不能饮,肌表虽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 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 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 ” 二:中医内科学之阳虚发热及其治法 症状: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

3、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 纳少便溏,面色恍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方药:金匮肾气丸。本方为温补肾阳的常用方剂。虽为温阳方剂,但方中却配 伍了养阴的方药,其意义在于阴阳相济。正如景岳全书?新方人略说:“善 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阳气, 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山药、茯苓补肾健脾,丹皮、泽泻清泄肝肾以为佐。 短气甚者,加人参补益元气;便溏腹泻者,加白术、干姜温运中焦。 三:金匮肾气丸诸家的观点以及我自己的看法 肾气丸出金匮要略 ,又名金匮肾气丸,本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 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

4、八味配伍,其中前六位,补中有泻,实有通补开合 之妙。在此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少加温补肾阳之附桂,以取“少火生气之义” ,此 乃于补阴中补阳,于水中补火,水火得其养,则肾气复矣,即王冰所谓“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也,亦如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 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 医宗金鉴亦云:“此肾气丸纳附、桂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 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 由此可见,肾气丸顾名思义乃补肾气也,而肾气虚者,切忌单纯助阳,否 则肾阳兴振一时,而肾阴终究受伐,一蹶不起,故本方遵阴阳互根之道,水火 兼补,阴阳同调,方能阴生阳长,相互推动

5、,此即本方之立方宗旨。其既有滋 补助阳,资生肾气之功,又有化气行水之效,可用于肾气不足,气化失司或阴 阳俱虚、阳略偏虚诸证。笔者经长期临床使用体会,只要紧扣病机,辨证确切, 灵活加减,投之可收异病同治之效。然阳虚发热是阳气虚衰,命门火衰,阴不 制阳,火不归原,虚阳外浮或阴盛格阳于外于上所导致的真寒假热证,所以出 现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 少便溏,面色恍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此时体内阴 寒盛极以如一片冰天雪地,而医者用金匮肾气丸治之就像一杯冰水中加入一点 温水之意岂能化体内已如冰雪的阴寒之气。这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我认为应 该投入

6、竣补阳气的大辛大热的四逆汤加肉桂或四逆汤加猪胆汁或白通汤竣补肾 阳,引火归元 ,交通内外。 四:各大医家对四逆汤的理解 伤寒论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3)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8) 即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 之。 (389 ) 伤寒明理论: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 味甘平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干姜味辛热 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 子味辛大热 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7、。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 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 剂则不能达, 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伤寒论集注张志聪:夫元气发原于下,从中上而达于四肢。脉沉乃生气不 能从下而中,故用下焦之附子配中焦之炙草、干姜;若中焦为病而生原无恙者, 止用理中丸而不必附子矣。后人有附子无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此 撰不经之语而贻误后昆者也。如当急用附子而先以桂试之者,亦误事匪浅。 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 伸发阳气,表散寒邪(附子生用亦能发表) 。甘草亦补中散寒之品,又以缓姜附 之上僭也(甘草为君,干姜为臣,附子

8、为使) 。必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 拒不纳,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千金方衍义: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能运动不息,今因阳气乖离,所以四肢 厥冷。用黑附子温补下焦之真阳,干姜温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温养三焦之元气, 为直中阴寒之专药。 古方选注: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 阴,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则阳未 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金鉴: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炙草之甘温, 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 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

9、之力。肾阳鼓, 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升,手足温矣。 寒温条辨:此方通治三阴脉 沉,恶寒,手足厥逆之证,故用附于之生者,上行头顶,外彻肌表,以温经散 寒;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甘草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衷中参西:干姜为温暖脾胃之主药,伍以甘草,能化其猛烈之性使之和平, 更能留其温暖之力使之常久也。然脾胃之温暖,恒赖相火之壮旺,附子色黑人 肾,其非常之热力,实能补助肾中之相火,以厚脾胃温暖之本源也。方名四逆 者,诚以脾主四肢,脾胃虚寒者,其四肢常觉逆冷,服此药后,而四肢之厥逆 可回也。 由此可见,阳虚发热当以大辛大热之四逆汤之辈治之,这就像一杯冰水 放在大火上加温一样以化体内如

10、冰一样的阴寒之气。肉桂引火归原,葱白 龙骨 牡蛎交通内外上下,猪胆汁引阳药入阴。分别根据情况加入四逆汤中以治阳虚 发热往往收获奇效 五:案例 刘某,女,55 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精神萎靡,步态蹒跚, 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 苔薄白,脉沉细欲绝。血压 20.0/14.7kPa。证属阴盛格阳。拟四逆汤加味:熟 附子 9g,干姜 6g,炙甘草 6g,党参 12g,龙骨 12g。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 难寐。上方加黄连 3g,服 3 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 18.7/12.0kPa。 六: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阳虚发热当以大辛大热的四逆汤与肉桂. 葱白. 龙骨. 牡蛎. 猪胆汁等加减治疗而不是以温补肾气,微微生火的金匮肾气丸治疗 参考文献:广西中医药 (1980;1:30) 伤寒明理论 内经 医方集解 古方选注 千金方衍义 伤寒论集注 金鉴 寒温条辨 衷中参西 伤寒论 景岳全书 医理真传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庄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