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考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 础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 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也是我们音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感受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前提。尤 其是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来说,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美才是课堂教学的重 中之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 过度追求 创造而忽略感受的教学 模式,坚持听 觉与视觉、欣赏与活动、 语言描 绘与想象、知识技能与表现 发挥的四个结合,不断追求目标的适龄化、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教学内 容的立体化、教学评价的差异
2、化,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才能使我 们的音乐 教育由“ 美”向“善” 达“真”, 实现其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 感受 模式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人 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好的音乐课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快乐!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 乐课中,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孩子们对机械呆板的音乐 课已产生了深深的厌烦
3、情绪。 2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新课 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要关注审美,重视实践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 的音乐课确实应从学生出发,试着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探视我们音乐 课的教学方式,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权!那我们的学生们究竟喜欢什 么样的音乐课呢?他们心中所希望的音乐课应该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呢? 作为音乐未来教育者的我们, 该如何打破旧的教学 观念,构筑一个新的 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孩子眼中的与音乐课密切相关问题的调查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 一切 现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们眼中的音 乐课是怎样的,他们希望 上什么样的音乐
4、课,这是当今的音乐教育者必须了解的问题。为此,本 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分两批对泗阳县 20 所中小学中的 1000 名在校学 生进行了无记名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你喜欢上音乐课吗?其中,喜欢占(98.3%,不喜欢的占 1.7%。 2.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选择以老师教为主的讲授课为 10.78%, 选择听和看为主的欣赏课的为 34.56%,选择 以自我发挥为主的表演课 的为 43.62%,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游戏课的 为 78.21%,选择以多媒体 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为 52.83%。 3.你认为音乐课中你学到了什么?其中,认为学到了课本上的几首 歌曲是 97.8%,认为学懂乐理知识的是 19
5、.2%,认为感受到了音乐美的 是 27.6%,认为学会了表现与创造简单素材的能力的是 5.5%。 4.你们音乐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表扬你们吗?经常为 76.7%,偶 尔是 13.5%,没有占 9.8%。 5.你们上音乐课时老师是怎样上的?选择“按照课本教会歌曲,主 要以唱为主,很少讲别的” 占 58.3%,选择“不管你 们,你们愿意听就听, 3 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占 10.2%,选择“ 以自由发挥为主,可跳、可唱、 可表演,视个人兴趣定”的占 15.6%,选择“欣 赏为主,很少其它内容” 的 占 14.29%,选择“除课本以外,还教其它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占 23%。 6你们音乐老师上课时态度怎
6、样?学生认为:微笑上课以鼓励为主 占 72.5%,经常打骂学生凶巴巴的占 5.3%,很冷淡上完课就走了占 28.7%, 都不是占 3.5%。 7你们希望音乐老师上课时,时刻与你们一起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去吗?表达希望的占 96%,不希望的占 4%。 8你希望音乐课老师教一些除课本以外的有关的东西吗?表达希 望的占 91.31%,不希望的占 8.69%。 9如果你希望老师教一些其它的东两,你希望是那些(可多选):选 择流行音乐、儿童歌曲、音乐名家、音 乐知识 、中国戏曲、民族乐器、西 洋乐器、外国歌曲的分别为 58.04%、55.43%、43.47%、28.91%、12.3%、31.52%、17.
7、39%、8.26%。 10.你认为音乐课一定要在教室中上吗?认为不应该的占 64.14%, 应该的占 35.86%。 11.你希望经常在音乐课中与他人合作吗?A.希望的占(90.22%,不 希望的占 9.78%。 12.对你的音乐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希望老师在音乐课堂中给每 个同学表现的机会的占 78.3%。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比较喜欢音乐课.少数小学生不喜欢音乐课 是因为音乐课内容太简单或乐理知识太复杂。 4 2现在的小学生音乐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偏向课本固定内容及 复杂的音乐知识理论,很少去发掘学生的音乐感知鉴赏能力,去表现美、 创造美。 3现在的小学生希望
8、老师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且和谐的,希 望老师能和自己打成一片, 去共同完成音 乐课的过程。更愿意音乐课 的活动空间大些,如操场、草坪、田野等 场地,与大自然拥抱,去体味音 乐无限魅力。 4现在的小学生求知欲望很强,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各 科的综合性都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让我们的孩子 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5现在教师在课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一刀切 ”,不够尊重发展孩子 的差异性,致使一部分同学在音乐课堂上感觉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 二、注重四个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黑格尔说:“音乐是情的艺术。”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教育,必须遵循 美育自育的规律,丰富
9、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旋律、节奏、速度、 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的感受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觉的协调活动来帮助学 生感受音乐美,使他们在声情并茂中张扬自身的个性,全身心地投入到 音乐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结合调查结论,我觉得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 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的多种美,培养其学习兴趣。 1.注重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都是美育的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艺 术, 时间艺术 ,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 术是 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从 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就是 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 官、两个侧 面去感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产生 1+12 的整体
10、效果。有 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 5 观察的心灵之画。你看音乐中的 1、2、3、4、5、6、7 与美术中的赤、橙、 黄、绿、青、 蓝、紫是多么奇妙的 结合呀! 无疑,音乐的本质是听,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 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 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 乐效果(包括音高、 音准、节奏、节拍)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过程。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 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也就必 然会有感知的误区和盲点。因此,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也就不能 全身心的
11、投人,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是把 有形的色彩融人到无形的声音中去,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 注意做到: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 曲的风格、寓意背景、提示主题, 或者示范姿 势、标明动作。指导学生 观察插图,就能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开阔视野、加强记忆、 启迪思维。 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幻灯片、录像、 CD、VCD 等等信息量大、 交互性强、快捷 简洁、直观形象,他们通过图 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面面的同步处理,展示音乐表现的情景.使 悦耳动听的旋律与
12、神奇变幻的画面综合,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其 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欣赏与活动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 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 能力,进而 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这 就提示了音乐具有其运动特 征。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和体育活动相融合。例如:在幼儿园音乐教学 中,寓音乐 于游戏之中,正是借助身体力行的活动来表达旋律的运动方 6 向。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游唱占了 30%的比重,可见音乐中渗透体 育知识、体育技巧和体育活动。其次,舞蹈与音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舞 动是展示和表现音
13、乐的有效手段。我们知道,音乐的显著特征如速度、 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如力度 变化、节奏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光靠欣赏或者讲解, 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 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伸曲等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当学生听到 进行曲能自然地、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起正步,听到圆舞曲则能尽情舒展 双臂,畅漾于欢乐的舞海,当夜深人静听起摇篮曲则能伸出小手轻轻柔 柔地在空气中抚摸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也就会成为一种乐器,情感也有 所抚慰。此外,在日常教学组织中一定要做到三个避免:一是避免永远 学生整齐的坐着,教师在讲台上的单一的
14、组织模式;二是避免学生在音 乐课堂上反复学习同一内容,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避免学生在音乐 课堂上只动嘴,不用眼、手、足等其他感官。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动,故形于 产。 ”这就是说,情有所感,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 的结合,静中有动, 动 中有静,有声有色, 情景交融,音乐的动作美就 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3.注重语言与想象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 体验理解。欣赏是一种感知,是经过听觉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 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中国,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靑松、无边的 森林、南海的渔火、北
15、国的飞雪思维沉浸于丰富的意境中,涌动起 无限的梦幻,让我不得不赞叹祖国广袤无垠、深邃内敛、永不屈服的坚 强意志和精神之韵。 7 但想象不是幻觉,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对于小学生来 说想象离不开老师的语言描绘。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心灵 琴弦,以饱满 的精神倾注到音乐之中并进人到表达的最佳状态,并通过 语言神态来感染学生,而学生的感想又通过言语传递给老师,教师的语 言描绘是提示音乐崇高思想和深厚感情的最佳工具,而学生的言语则是 他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表达。 师生之间这 种知识、心理、情感互相交流 相互传递,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音乐课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
16、语言艺术 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 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要求普通 话标准流利, 字正腔圆,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 有速度,抑扬顿挫、 感情充沛、变化有致、紧松有度;其次,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 境,诠释其思想感情;再次,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把音乐形象鲜活的 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人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 熏陶。优美的 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这种语言是与音乐 美的完美和谐的统一,才真正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第三,课堂提 问的语言设计要考究。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是一种智慧 的发掘、灵感的启示。 这就是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神秘感
17、, 要能勾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对音乐的好奇心,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音 乐。因此,课堂提问立意要鲜明,不要提一些简要的毫无想象力问题,如 “喜欢不喜欢 ?”或“ 这音乐好听吗?”等。有时,语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 的提问设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导入语和结束语要与音 乐相融合。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文学 有着不解之缘。精妙的语言导入是引入入胜的引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明 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还可以引导其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中, 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新奇感,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结束 8 语是一堂课前后呼应的点睛之笔。简短而隽永的结束语是意犹未尽的尾 声,
18、它不仅是一节课的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深化人文主题。当耐人寻味 的话语和美妙的音乐又一次在耳边想起时,那种共鸣,余音袅袅,耐人 寻味。 4.注重技能与表现发挥想结合,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以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尽量给学生一个自 由的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自我发挥,自由地想象, 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创造,这是我们期盼的音乐教学。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而学习音乐则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愿望,所 以,架设与提供让学生展示表现的平台是音乐教授得法的重要标志。比 如,围绕音 乐歌曲形象的讲授发表自己想象的意见,同学
19、间相互补充, 能使音乐形象更准确、更清晰、更生动、更丰满;比如用色彩描绘形象中 画面,交流意境的理解,可以使线条、色彩更趋于合理;比如在理解歌词、 乐曲内容时, 举手投足、低头弯腰、即 兴表演、自 编自演,越是令人捧腹 就越能体现分阶段的全身心投人:再比如体会情绪特色时,通过改变节 拍、节奏、速度、 强弱关系 进行二度创作将 3/4 拍的歌曲改成 2/4 拍,那 定是别有一番韵味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的好:“如果想使儿童能够 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富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 的方法。” 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 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指导者和引路人,细心营造一个“敢想、敢说
20、 、敢干”的氛围,帮助他们排 忧解难, 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灵去 观察世界, “一千个人的头脑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艺术效果,绝不能 横加指责, 讽刺挖苦,因为你熄灭的很可能是一千个未来天才音乐家的 灵光。 9 当音乐的知识技能成为自我表现的基础,当学生的思维进人自由发 挥的王国,其闪现的正是音乐的创造美的光斑。音乐与心灵融为一体, 学习与创造融为一体,这正是我们追求的音乐教学的最大成功。 三、课堂教学追求四个实现,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新型模式 音乐无高考指挥棒,所以,为了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美,在此基础 上学会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我们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孩子们觉得学习 音
21、乐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 式,一个能够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适龄化。 作为教师,每次备课首先填写的都是“教学目 标”。但我们传统的教 学目标多偏重以音乐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 以人为本”,以致割裂了 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与人类社会各种文化有机联系,影响 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众多学生由于无法跨越技能技巧的障碍而产 生了对音乐的冷漠和厌倦。识谱教学已强化了 20 多年,可至今能读谱 的学生仍然廖廖无几;“革命歌曲”我们认真地教了一首又一首,从学习 雷锋好榜样到歌唱二小放牛郎,可学生们滿口哼唱的全是“ 庸俗小
22、曲 “, 学生 们用自已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学的不 满和对音乐本能的热爱。 其实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这才是我们音乐教 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 的主要目的題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美、鉴赏、表现和创造美,塑造其完美 人格,并通过他们创编、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如在学习我们要做雷锋 式的好少年这首歌时,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演唱姿势,音 髙、节奏外,教师还应 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把引导学生感受雷 锋叔叔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等列人 10 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提高其心灵的境界,使音 乐教育成为真正
23、的审美教育。 在教改轰轰烈烈进行着的今天,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造就 大批新时期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 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们有责任唤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体学生 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在音乐的殿堂外徬徨。 2.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化。 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既不是一个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 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它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 过程。所以,过去的好老 师课堂上像个演员,遗憾的是只把学生当观众。 今后的好老师应该让全部学生变成演员并结合他们的特点分配不同的 角色, 教师 既是导演又是观众和评判,还是众多角色中
24、的一 员。教师应 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进行教学, 真正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把学生当 成朋友,而不是征服、压制、 压服的对象。告 诉学生老师自己也会经常犯 错误,学生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的知识不一定可靠,让学生获得一种具有 批判精神的主体意识,进人创造性的学习状态。 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必须意识到音乐教学的使命必须发生变化,音 乐教师必须从一个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 导者。真正深人地和学生对话和交流,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创建属于 他们的音乐生活。教师应用自己的音乐世界与学生的音乐世界碰撞、交 融, 创造新世 纪的音乐世界。形成师生民主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3.课堂教学内容实现
25、立体化。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仅仅有音乐内容的存在是不够的。在音乐课堂 教学中应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 综合,音乐 与舞蹈、 戏剧 、影 视、美术等姊妹 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 11 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 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各科内容的相 互渗透,相互作用中, 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形成。 在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体、美、德、劳等学科有机渗透 到音乐教学之中,使音乐课更加丰富多彩,静中有动,动中含静,有声有 色,情景交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联想,积极思维,勇于 创造,由此提高
26、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唱游教学中渗透体育运动、 劳技教育,可使谏堂气氛生动活泼;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术,使学生能深 层次地体味理解音乐美学;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比任何说教的方式 都有效果。渗透到某一教学内容中,只要教学效果好,多而不乱,能够体 现音乐课主题,达到教学目标,就是很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 化。 4.课堂教学评价实现差异化。 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应有利于 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学习上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尤其是对音 乐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差异十
27、分显著。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 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甚至达到老师的理想要求, 也许经过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比如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进行补课、个 别教育等),可以勉强达到,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也是缺乏效率的。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自己不擅长也不 喜欢的项目上,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到他喜欢的、 感兴趣的项目中去。因此应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得到发展。 12 音乐是美的,因为她是用人类情感来实现创作与欣赏的;教学也是 美的,因为 她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和学生的心灵撞击出璀璨的生命火花。
28、 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刻领会落实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要以审美 为核心、兴 趣爱好为动力” 理念精髓,在音乐 教学中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 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 培养的各种课型的音乐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为学生感受鉴赏音乐、学习 表现音乐、体 验创造音乐、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2.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刘堂江著,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 3.本领恐慌,王小平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4.学生第一,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5.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6.中国音乐教育2013 年第 6-12 期 7.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 年第 1-12 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