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69.78KB ,
资源ID:422129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2212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完整版).docx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的通知 -银 监发200588 号 2005 年 12 月 30 日 各银监局: 现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指引)。印发给 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部指引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对于各类商业银行 2005 年度的评级, 仍然沿用原来的风险评级办法。 二、试行阶段,需要对定量指标的选择、权重系数的设定、标准值和分值区间的设 置进行更加充分的数据测试,必要时对有关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及其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保证各项评价标准在“打分”体系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请各银监局认真执行,

2、 并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告银监会。 三、内部指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其中定性因素的评价是 难点,对于评级人员要求较高,评级人员须具备良好的监管业务素质和丰富的监管工作经 验,并且充分了解和熟悉监管评级的所有要素以及评级原理和方法,能够依据定性评价因 素及其细化的评价标准对银行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预测和判断评价。监管人员的专业素 质、工作经验、收集评级信息的情况、对监管评级的理解和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造 成评级尺度不一,严重影响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请各银监局有计划、有步 骤地安排相关培训工作,确保内部指引的顺利实施。 四、监管评级有效的推行和使用,还

3、有赖于规范的评级程序和工作制度。因此, 内部指引规定了严密规范的评级操作规程和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请各银监局结合银 监会监管业务流程再造和监管资源整合等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评级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做好 评级工作,以确保评级工作质量。 五、按照“1104 工程”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划,内部指引试行后,银监 会将据此开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子系统”,实现定量指标评价的自动化,定性因素评价 的规范化,并通过该系统对评级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提高评级工作的效率。 六、各级监管机构及其参与评级工作的监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 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4、 为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 风险预警;为推行同质同类银行比较和差别监管模式,逐步统一同质同类银行的监管标准, 进一步规范监管评级工作,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现行的评级 体系进行整合、修订和完善,依据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借鉴国际 通用的“骆驼(CAMEL)评级体系”,广泛吸收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监管机构关 于监管评级的良好做法,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制定本指引。 一、功能 (一)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建立 了一个对银行机构的风险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框架,提出了

5、一系列分析银行风险的方法与标 准,旨在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判断银行的风险状况和严重程度。 (二)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监管评级通过对商业银 行主要经营管理要素的评价,系统地分析、识别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监管机构据 此确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它既是对监管 机构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的总结,同时也为下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 对商业银行实施持续监管的重要监管工具。 (三)有利于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有效性。 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基本依据。 二、适用范

6、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所有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 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本指引适用于对上述金融机构法人机构的监管评级。 本指引不适用于新设立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可以依据本指引对新设立的商业银行 进行试评级,但是评级结果不作为正式评级结果,且不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作比较。 第二章 评级要素 一、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Adequacy) (一)定量指标: 1.资本充足率; 2.核心资本充足率。 (二)定性因素: 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 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3.银行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4.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

7、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 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 5.银行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 二、资产质量状况(AssetQuality) (一)定量指标: 1.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2.正常贷款迁徙率; 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 6.全部关联度; 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二)定性因素: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3.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 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5

8、.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 6.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管理状况。 三、管理状况(Management) (一)银行公司治理状况: 1.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 2.银行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 3.银行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 4.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5.银行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内部控制状况: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信息交流与反馈; 5.监督评价与纠正。 四、盈利状况(Earnings) (一)定量指标: 1.资产利润率; 2.资本利润率; 3.成本收入比率; 4.风险资产利润率。 (二)定性因素: 1.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

9、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 2.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 3.银行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五、流动性状况(Liquidity) (一)定量指标: 1.流动性比例; 2.核心负债依存度; 3.流动性缺口率; 4.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5.(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二)定性因素: 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头寸的调配情况; 3.流动性的管理情况; 4.银行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 六、市场风险状况(SensitivitytoMarket

10、Risk) (一)定量指标: 1.利率风险敏感度; 2.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二)定性因素: 1.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 2.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3.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4.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七、评级结果 单项要素评级和综合评级结果均以 1 级至 6 级表示,越大的数字表明越低的级别和 越高的监管关注程度。 (一)单项要素的评级。 上述六个单项要素(管理要素除外)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 权结果,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权重分别为 60%和 40%。各要素评分 90 分(含 90 分)以上 为 1 级,评分 75 分(含 75 分)至 90 分为

11、 2 级,评分 60 分(含 60 分)至 75 分为 3 级, 评分 45 分(含 45 分)至 60 分为 4 级,评分 30 分(含 30 分)至 45 分为 5 级,评分 30 分 以下为 6 级。 (二)综合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是六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价分值分别 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分。资本充足状况(C)、资产质量状况 (A)、管理状况(M)、盈利状况(E)、流动性状况(L)、市场风险状况(S)六个要素 的权重分别为 20%、20%、25%、10%、15%、10%。此外,本指引还特别提高了资本充足状况 (C)的权重,特别规定资本充足率低于

12、 8%的银行,其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 3 级;如果 资本充足率低于 8%且呈下降趋势,对该银行的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 4 级。 加权汇总后的综合评级分值依据 90 分(含 90 分)至 100 分、75 分(含 75 分)至 90 分、60 分(含 60 分)至 75 分、45 分(含 45 分)至 60 分、30 分(含 30 分)至 45 分 和 0 分至 30 分等六个分值区间分别对应 1 级、2 级、3 级、4 级、5 级和 6 级的综合评级结 果。 八、其他因素(Others) (一)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 (二)银行的控股股东。 (三)银行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情况。 (四)银行及其关

13、联方涉及国家机关行政调查、法律诉讼、法律制裁等情况。 (五)国际、国内评级机构对银行的评级情况。 (六)新闻媒体对商业银行的报道。 其他因素主要是指对于银行风险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监管评级人员将依 据这些事项的性质和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对综合评级结果做出更加细微的正向或负向 调整,以增强监管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其他要素一般不可以改变综合评级结果,但可以通 过“+”、“”符号标识出评级结果正向或负向的趋势。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各项要素及其评级结果和监管含义等详见附件一商业银行监 管评级简表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结果一览表。各个评级要素的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 详见附件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

14、评价标准。 第三章 评级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 在监管工作流程中,监管人员须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工作结束后,对商业银行 进行评级,或者对上一次评级结果进行修订和更新。监管人员须充分了解和熟悉监管评级 的所有要素和评级原理方法,依据规范的评级步骤和程序进行评级工作,并充分利用评级 结果对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状况进行比较,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间隙进行及时的监 控,确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和重点。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应依循以下程序和职责分工来进行: 一、收集信息 (一)收集基本信息。在对商业银行进行评级之前,主监管员应充分收集以下信息: 非现场监管信息,现场检查报告,银行的内外部审计报告,银行向公众披露的信息

15、,银行 提交的年度经营计划、经营状况报告和市场准入申请等,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管信息,跨境 监管信息,国内外评级机构对银行的商业评级结果,各种媒体报道的银行信息等。 (二)筛选分析和深入收集信息。主监管员在收集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 进行仔细的整理、筛选和初步分析,确定商业银行的关键问题和风险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 的评级信息。在评级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主监管员可以通过与现场检查人员、银行的 高级管理层和银行的外部审计人员举行会谈等途径进一步收集评级信息。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基础是评级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这个评级步骤应当由被评级银 行的主监管员完成,现场检查人员须向主监管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主

16、监管员应力求全 面广泛地掌握评级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二、初评 (一)综合分析。主监管员对于收集到的所有评级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综合分 析应严格遵循本指引确定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进行,充分考虑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分析 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过程中,对于银行不愿意提供的信息,应 视其为不利于银行的信息;对于不能确定有利于银行的情况,应视其为不利于银行的情况; 对于可能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甚至发生流动性问题的明显迹象,主监管员应当做出合理的判 断和审慎的预测。(二)确定初步的评级结果。主监管员依据本指引规定的评级标准和方 法,在综合分析评级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准确判断被评级银行的风险

17、状况,确定各个单 项要素和综合评级的初步结果,并依据其他因素(O)的性质和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对 综合评级结果做出更加细微的正向或负向调整。 主监管员完成被评级银行的评级步骤,并对每一项评级内容的分析、判断、预测和 评价应当力求理由充分、分析深入、判断预测合理,准确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各方面的状况, 并填制完成相关的评级工作底稿。 三、复评 复评是复评人员在初评基础上对被评级银行的风险与经营状况进行再评价。对于各 项评级内容,复评人员不同意初评人员意见的,应当阐明理由,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复评人员可以形成不同于初评结果的监管评级级别。 复评工作由被评级银行的主监管员、现场检查主查人及其上级主

18、管负责完成。 四、审核 评级结果最终由银监会监管部门及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的负责人审定。评级审核应 当采取监管部门主任办公会议和银监(分)局局长办公会议的形式,由所有初评、复评人 员以及资深监管人员参加。会议采取初评人员陈述、复评人员补充、集体讨论的形式。根 据讨论结果,最终确定被评级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审核会议应当力求统一评级尺度,保 证评级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平公正,各监管部门和各级派出机构的负责人对商业银行的监 管评级结果承担最终责任。 五、评级结果反馈 (一)监管机构向商业银行通报监管评级结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工作结束后,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将综合评级结果以及各单项要素存在的主要风险

19、和问题,通过会谈、 审慎监管会议等途径通报给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必要时一并通报要求商业银行整改的建议。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要求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限内对监管评级结果提出反馈意见。 (二)商业银行向监管机构提出反馈意见。商业银行在接到监管机构关于监管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的通报后,如果对综合评级结果有异议,应当在 10 个工作日内向监管机构提 出反馈意见,并提供新的信息资料支持更加合理准确的评级结果;如果对监管评级结果没 有异议,应当在一个月内向监管机构提供回应报告和确认书,确认评级结果并报告对问题 和缺陷的整改措施。(三)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反馈意见的处理。对于商业银行提出异议 的监管评级结果,监管机构可

20、以通过内部审核程序并结合银行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再次审 定,除非确定有重大评级信息被遗漏,或者评级人员出现重大判断失误,原则上不对原始 评级结果进行调整。 六、评级档案整理 评级工作全部结束后,主监管员应当做好评级信息、评级工作底稿、评级结果、评 级审核会议纪要、评级结果反馈座谈纪要等文件、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四章 评级结果的运用 一、监管评级结果应当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程度的依据 综合评级结果为 1 级,表示银行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是健全的,所发现的问题基本 是轻微的并且能够在日常运营中解决。此外,银行对外来经济及金融的动荡有较强的抵御 能力,并有能力应付环境的无常变化。综合评级结果为 2 级,

21、表示银行基本是一个健全的 机构,但存在一些可以在正常运营中得以纠正的弱点。银行是稳健的且具有良好的抵御经 营环境起伏变化的能力,但是存在的弱点再发展下去可能产生较大的问题。综合评级结果 为 3 级,表示银行存在一些从中等程度到不满意程度的弱点。银行勉强能抵御业务经营环 境的逆转,如果改正弱点的行动不奏效,便很容易导致经营状况的恶化。虽然从其整体实 力和财务状况来看不大可能出现倒闭情形,但仍很脆弱,应该给予特别的监管关注。对于 那些存在重大不遵守法律法规的银行机构,也应该给予这一评级。综合评级结果为 4 级, 表示银行存在资本水平不足或其他不令人满意的情况。这些银行存在较多的严重问题或一 些不安

22、全、不健全的情况,而且这些问题或情况尚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或解决。除非立即 采取纠正行动,否则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并损害银行未来的生存能力。银行存在倒闭的可能 性,但是不会立即发生。对于资本净额为正数但达不到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通常也给予 这个评级。评级结果为 5 级,表示银行即时或近期内极可能倒闭,这些银行的业绩表现非 常差。无论是问题的特性和数量,或是不安全、不健全的情况都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以 致需要从股东或其他途径获取紧急救助。如果没有采取紧急及明确的补救措施,银行可能 需要清盘及偿付存款人,或需要其他形式的紧急援助、合并或收购。评级结果为 6 级,表 示银行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问题,已

23、经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救助,需要立即实施市场 退出。 二、监管评级结果应当作为监管规划和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的主要依据 监管人员应当针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深入分析风险及其成因,并结合单项 要素和综合评级的结果,制定每家银行的综合监管计划和监管政策,确定监管重点,以及 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对于评级结果为 3 级以下的单项要素,应当加强对 被评级银行该要素的监管,并视情况对该要素进行专项现场检查;对任何单项要素评级结 果为 4 级以下的银行,应当及时与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成员举行会谈,要求其采取措 施降低风险水平;对任何单项要素评级结果为 5 级和 6 级的银行,应当督促其制定改善风

24、 险状况的计划,并在监管机构监督下予以实施。 监管评级结果在本指引试行期间还应当作为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监管评级结果应当是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主要依据 综合评级为 1 级和 2 级的银行一般是健全的机构,具有令人满意的业绩表现,对于 这些银行,监管机构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监管行动。综合评级为 3 级的银行通常被认为 低于满意程度,应适当提高对这类银行的非现场监管分析与现场检查的频率和深度,督促 其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改善财务状况。综合评级为 4 级和 5 级的银行,则被认为是 有问题的机构,监管机构须采取必要的监管行动以改善这类银行的生存能力和保障存款人 利益。对

25、综合评级为 4 级的银行,应提高现场检查频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其 经营态势,督促其加大经营调整力度,积极降低风险,同时对其产品和业务活动进行一定 的限制,必要时应约见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成员,责令整改;对综合评级为 5 级的银行, 需要给予持续的监管关注,应限制其高风险的经营行为,要求其改善经营状况,必要时采 取更换高级管理人员,安排重组或实施接管等措施。对综合评级为 6 级的银行,应尽快启 动市场退出机制,予以关闭。 四、评级结果的披露和保密 一方面,为了更加有效的运用监管评级结果,银监会应以适当方式向国外监管机构 披露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并实现与跨境监管当局共享监管评级信息。

26、同时,银监会 还将以适当方式向有关职能部门披露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各级监管机构及参与评级工作 的监管人员应当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进行严格保密,严禁向第三方披露监管评级情 况。各级监管机构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向银行董事会通报被评级银行的综合评级 结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不得向商业银行披露各单项要素的评级结果和具体评分 情况。此外,监管机构也不可以将监管评级结果向公众披露,以防止评级结果可能被外界 曲解而引发市场的负面评价,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商业银行董事会也应当对监管评 级结果严格保密,不得向董事会以外的任何人员披露,更不可

27、以出于商业目的或其他考虑 向新闻媒体或社会公众披露。 第五章 附则 一、本指引涉及的 23 个评级定量指标,均可以从银监会正在建设中的“1104 工程” 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中按照规定口径获取。 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周期最长为一年,评级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专职进行 评级工作,对一家银行法人机构的有效评级时间不得少于 10 个工作日,年度评级工作应于 该年度结束 4 个月内完成。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城市信用社、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 公司以及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成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可以参照本指引。 四、附件是本指引的组成部分,规定了评级定量指标与定性因素的评

28、价标准,其中 定量指标的口径与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的具体口径保持 一致。 五、本指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六、本指引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待正式施行后,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暂行 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和外资银行法人机构风险评价体系 同时废止;农村信用社(含联社)仍执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 (试行)。 附件:一、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简表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结果一览表 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 附件一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简表 评级要素 权重 定量指标(60%) 定性因素(40%) 银行资本构成和质量 资本充足率 银行整体

29、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 C:资本充足 状况 20% 核心资本充足率 银行对资本的管理情况 A:资产质量 状况 20% 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 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 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正常贷款迁徙率 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授信集中度 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 全部关联度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 损失准备充足率 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

30、管理状况 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 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 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 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内部控制环境 风险识别与评估 内部控制措施 信息交流与反馈 M:管理状况 25% 监督评价与纠正 资产利润率 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 资本利润率 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 成本收入比率 E:盈利状况 10% 风险资产利润率 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流动性比例 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核心负债依存度 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的调配情况 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的管理情况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银行以主动负债

31、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L:流动性状 况 15% (人民币、外币合并)存 贷款比例 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 利率风险敏感度 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S:市场风险 状况 10%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O:其他项 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 银行的控股股东;银行目前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情况;银行及其关联 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调查、法律诉讼、法律制裁等情况;国际、国内评级机构对银行的评级情 况;新闻媒体对商业银行的报道 评级得分 90 分至 100分 75 分至 90分 60 分至 75分 45 分至 60

32、 分 30 分至 45 分 0 至 30 分 评级结果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6 级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结果一览表 评级结果 评级要素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6 级 C:资本充足状况 资本实力雄厚,即相对于银行的 风险状况,资本非常充足且质量 高,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并 且极为稳定,未来一年内能够维 持或超过目前的水平。同时,银 行具备完善的资本规划和资本管 理制度,其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 很高,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 途径融资的能力很强,股东支持 的意愿和实力强。此外,所有其 他应当考虑的因素都获得正面、 有利的评价。 资本充足,即相对于银行的风险 状况,资

33、本充足且质量高,资本 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但有轻微波 动,预计在未来一年内能够维持 或超过现有水平。同时银行的资 本规划和资本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有效,其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好 于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有 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途径融 资的能力,股东支持的意愿和实 力较强。此外,所有其他应当考 虑的因素都获得正面、有利的评 价。 资本不足,即银行的资本水平 不能完全抵御银行的风险,其 资本充足率勉强达到最低监管 要求,但有较大波动,资本状 况需要改善。银行在资本规划、 资本管理制度、资产质量以及 盈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可以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 途径融资,但是成本高;股东 可以提供一定的支

34、持;其他应 当考虑的因素中存在负面或不 利的评价。需要一定的监管关 注,并可能需要股东注资或者 其他的外部支持。 资本严重不足,即银行资本严 重缺乏,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 监管要求,银行在资本规划、 资本管理制度、资产质量以及 盈利等方面严重不足。进入资 本市场或通过其他途径融资困 难,股东提供支持困难。其他 应当考虑的因素中存在多个因 素的负面或不利评价。需要密 切的监管关注,并需要立即寻 求股东或者其他的外部支持, 同时需要考虑采取对问题机构 的处置方式。 资本危机,即银行资本充足 率严重低于最低监管要求, 资产质量和盈利明显恶化, 资本规划很差,对其他应当 考虑的因素都是负面、不利 的评价

35、。需要强烈的监管关 注,并应当立即采取成本最 低的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方式。 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低于最 低监管要求,资本净额多为 负值,资产质量非常差,资 不抵债,没有资本规划,对 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都是负 面、不利的评价,很难实施 救助。 A:资产质量状况 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好、资 产组合风险非常低。同时,银行 在贷款及其他资产的政策、程序、 日常操作和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合规健全高效。 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好、资产 组合风险较低。同时,银行在贷 款及其他资产的政策、程序、日 常操作和风险管理等重要方面合 规健全有效。 表示银行资产质量一般、资产 组合风险比较集中。银行目前 不良资产的数量较

36、多、程度较 严重,或者预计银行的资产质 量会在短期内恶化。银行在贷 款及其他资产的政策、程序、 日常操作和风险管理等重要方 面存在弱点。根据存在的或预 期的资产质量问题,需要较大 程度的监管关注。 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差、资 产组合风险集中。银行目前不 良资产水平较高,在贷款及其 他资产的政策、程序、日常操 作和风险管理等重要方面存在 重大漏洞。如果不采取改善措 施,将会威胁银行的生存。 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差。 银行的资本被不良资产严重 侵蚀而危及银行的生存。 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差, 银行的资本被不良资产完全 侵蚀而不能继续生存。 M:管理状况 表示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合理完 善、公司治

37、理机制高效,内部控 制以及风险管理系统非常健全。 表示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较为合 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内 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系统健全, 但上述方面存在着一些轻微不足。 表示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有缺 陷,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 和风险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一 些弱点。银行的管理能力和管 理水平一般,低于同组类别机 构的平均水平。 表示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公 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和风险 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相关主体履职能力严重不足, 不能以安全、稳健的方式管理。 表示银行严重缺乏管理能力, 管理不善导致严重问题。 表示银行基本丧失管理能力 且不可能有任何改进和好转 的迹象。 E:盈利状况

38、表示盈利水平非常高并且稳定, 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同组类别机构 的平均水平。 表示盈利水平相对高并且稳定, 一些主要指标高于同组类别机构 的平均水平。 表示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低,低 于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呈 现停滞或者不稳定的变化趋势, 其未来前景不明朗。 表示银行的盈利水平远远低于 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 表示银行出现持续性重大亏 损,亏损可能已经严重侵蚀 资本,银行的清偿能力出现 重大问题。 表示银行严重资不抵债,亏 损已经完全侵蚀掉资本,基 本丧失偿债能力。 L:流动性状况 表示银行有很高的流动性比率, 完善的短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 银行建立了完善的流动性管理政 策,具有健全的管理流动性的

39、能 力。在其整体资产负债管理框架 下,随时能够以优惠条件从外部 获取资金。 表示银行的流动性比率高于同组 类别的平均水平,但可能在流动 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存 在轻微不足。 表示银行能够勉强达到流动性 比率的最低监管要求,但需要 依赖高成本的融资,获得融资 额度或途径有限。同时,银行 在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 等方面存在弱点。 表示银行不能达到流动性比率 的最低监管要求,短期资金缺 口增大,获取融资较为困难。 同时银行在流动性管理、资产 负债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需要立即采取监管措施,寻求 外部资金援助以满足流动性要 求。 表示银行存在严重的短期资 金缺口,需要立即寻求外部 资金保

40、支付,否则短期内会 出现流动性危机。 表示银行面临重大信用危机 和支付问题。 S:市场风险状况 表示银行市场风险敞口远远低于 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银行 资本雄厚并高度适应市场风险状 况。同时该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市 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对于市 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 制高效及时充分。 表示银行市场风险敞口低于同组 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银行资本 充足并适应市场风险状况。同时 该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风 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对于市场风 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有 效。 表示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略高 于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 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 序存在不足,对于市场风险的 识别、计

41、量、监测和控制不足。 表示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远远 高于同组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 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 序方面有重大缺陷,对于市场 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 制严重不足。 表示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将 给银行带来巨额损失,危及 银行的生存。 表示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给 银行带来的巨额损失无法弥 补,银行已经丧失生存能力。 综合评级 表示银行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是 健全的,所发现的问题基本上都 是轻微的并且能够在日常运营中 解决。此外,银行对外来经济及 金融的动荡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且有能力应付环境的无常变化。 表示银行基本上是一个健全的机 构,但可能存在一些能够在正常 业务经营中得以纠正的适度的

42、弱 点。银行是稳健的而且具有良好 的抵御经营环境起伏变化的能力, 但是存在的弱点再发展下去可能 产生较大的问题。由于存在的弱 点能够在正常业务经营中改正, 因此监管回应是很少的。 表示银行存在一些从中等严重 程度到不满意程度的弱点。银 行勉强能抵御业务经营环境的 逆转,如果改正弱点的行动不 奏效,便很容易导致银行经营 状况的恶化。综合评级为 3 级 的银行,虽然从其整体实力和 财务状况看来不大可能出现倒 闭情形,但仍很脆弱,应该给 予特别的监管关注。对于那些 存在重大不遵守法律法规的银 行机构,也应该给予这一评级。 表示银行存在资本水平不足或 其他不令人满意的和差的情况。 这些银行可能存在比较

43、多的严 重问题或一些不安全、不健全 的情况,而且这些问题或情况 尚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或解决。 除非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否则 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损害银 行未来的生存能力。银行存在 倒闭的可能性,但是不会立即 发生。这一级的银行需要给予 密切的监管关注以及一个明确 的纠正行动计划。对于资本净 值为正数但达不到资本监管要 求的银行,通常也给予这个评 级。 表示银行即时或近期内极可 能倒闭,这些银行的业绩表 现非常差。无论是缺点的特 性和数量,或是不安全、不 健全的情况都到了非常严峻 的地步,以致需要从股东或 其他途径获取紧急的援助。 这些银行需要即时采取补救 行动及给予持续的监管关注。 如果没有采取

44、紧急及明确的 补救措施,银行可能需要清 盘及偿付存款人,或需要其 他形式的紧急援助、合并或 收购。 表示银行面临严重的信用危 机和支付问题,已经无法采 取措施进行救助,需要立即 实施市场退出。 监管措施 一般不需要特别的监管行动和措 施,应积极支持其发展,可以在 现场检查的频率上相应放宽。 一般也不需要特别的监管措施, 只须指出其存在的薄弱环节,督 促其作出相应的整改,现场检查 时应重点关注其存在风险的领域。 需要适当加强对其非现场监管 分析与现场检查的频度和深度, 督促其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 制,改善财务状况。 应提高现场检查频率,加大现 场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其经营 态势,督促其加大经营调整

45、力 度,积极降低风险,同时在机 构市场准入和新业务审批方面 进行限制,必要时应对其高级 管理人员进行谈话,责令整改。 应对银行的产品和业务活动 进行一定的限制,特别是高 风险的经营行为,要求其改 善经营状况,必要时采取更 换高级管理人员,安排重组 或实施接管,甚至予以关闭 等措施。 应尽快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予以关闭。 附件二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 一、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 Adequacy) (一)定量指标(60 分) 1.资本充足率(50%) 10%以上:100 分 8%至 10%:60 分至 100 分 6%至 8%:50 分至 60 分 4%至 6%:0 分至 5

46、0 分 4%以下:0 分 注:本评级体系中所有的定量指标评分,均按照区间值均匀分布计算。 2.核心资本充足率(50%) 6%以上:100 分 4%至 6%:60 分至 100 分 2%至 4%:50 分至 60 分 1%至 2%:0 分至 50 分 1%以下:0 分 评分原则:对资本充足率低于 8%的银行,其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 3 级;如果资本 充足率低于 8%且呈下降趋势,对该银行的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 4 级。 (二)定性因素(40 分) 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6 分) 主要考察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市场价值及其流动性。 评分原则:(1)核心资本在资本中的比重越高,资本构成越稳定,评分应

47、越高。 (2)分析核心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如果存在资本未足额到位或资本抽逃等问题,不得分。 (3)分析附属资本构成的稳定性,稳定性越高,市场价值越大,评分应越高。分析附属资 本构成主要考虑银行的债务性资本(监管机构确认的银行以对外承担债务形式持有的资本) ,包括其市值变动情况和流动性状况。(4)资本构成要素存在不稳定性对银行承受风险能 力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得分应在 3 分以下。 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6 分) 主要分析财务状况对资本的影响。重点考察银行的盈利状况,是否有税后利润可供资 本积累,以及银行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判断银行进行资本积累的力度。 评分原则:(1)好的盈利状况

48、能增强或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利于银行扩充资本, 评分应越高。(2)银行财务状况不佳(出现亏损)并可能对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形成不良影 响的,得分应低于 3 分。(3)累计亏损严重以致净资产出现负数的银行,不得分。 3.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6 分) 主要分析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趋势和方向,构成其表外项目的主要业务种类,以及对银行资本的 (潜在)影响。重点考察银行资产损失程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及其对银行资本构成的影响。 评分原则:(1)不良资产呈现恶化趋势,并可能对银行资本构成不利影响的,得分 应低于 3 分。(2)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不足的,得分应低于 3 分;不足程度越高,得分越低。

49、(3)对贷款以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得分应高于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 4.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 际注入资本的情况(8 分) 主要考察银行筹集核心资本、发行次级债,保持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符合监 管要求的能力。 (1)银行在资本不足时,是否可以从多种渠道及时增加核心资本,包括控股股东增 加注册资本的可能性。(5 分) 评分原则:(1)如果银行股东承诺并能够实现承诺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 8%以上,或 者银行通过其他方法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 8%以上,并且能够充分抵御风险的,得满分。 (2)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 8%,而银行股东和董事会未能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得分应低 于 2 分。 (2)银行是否能够发行次级债,次级债募集的情况如何,银行是否能够按照约定, 履行次级债(本息)的偿还责任,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和偿还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如 何。(3 分) 评分原则:(1)不具备发行次级债发行资格的,或次级债募集不成功的,均不得分。 (2)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没有成功的,不得分。 5.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14 分) 主要考察银行资本的管理政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资本管理意识、资本管理水平。 重点分析银行制定和实施资本规划的情况,包括规划制定的程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