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复习【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目的要求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材料用具1. 建议选用的观察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获得蛙皮肤上皮细胞的方法:把蛙养在无水的玻璃缸内2-3h,待蛙的皮肤稍干后,再移入有水的玻璃缸内。数分后,蛙的部分上皮开始龟裂并脱落到水中。用肉眼可以看见水中有浅灰色、透明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膜。2. 用具。三方法步骤1. 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
2、经验,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目镜(无螺旋),物镜(有螺旋),转换器,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光圈,载物台(通光孔),镜筒,镜臂,镜座。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视野明暗:反光镜,光圈。(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内。物像与实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倒置。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物镜。(放大的倍数指边长的放大。)(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变近,要防止物镜压碎载玻片。(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粗准焦螺旋调节时,镜筒上升或下降的幅度较大,所以在使用高倍镜
3、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2. 小组成员分别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3. 观察临时装片。四讨论1.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2. 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3.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生物组织中常见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非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与肽键发生作用。二
4、目的要求: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材料用具1.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颜色较浅,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富含还原糖)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鲜肝提取液。2. 仪器。3.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四方法步骤1. 设计记录表格,用“”或“”记录实测结果。2. 检测的方法步骤(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2mL待
5、测组织样液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匀后再注入)5065水浴加热2min观察颜色变化。(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制作子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取材切片制片(染色,酒精洗去浮色)观察。(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2mL待测组织样液双缩脲试剂A液1mL双缩脲试剂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2mL待测组织样液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这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
6、、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二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三材料用具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四方法步骤1.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态。(
7、2)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后放在上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几下。(3)酒精灯烘干。固定细胞。2. 水解。小烧杯中加入30mL盐酸和载玻片,放入30温水中保温5min。3. 冲洗涂片。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4. 染色。5min。5. 观察。(1)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2)高倍镜观察。五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设计实验:证明某一种或某几种无机盐是这种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必修一P36方法步骤:1. 取同种、大小、发育及生理状态等相同的植物若干株,平均分成两组,编号为A、B。2. A组置于一定量的完全营养液中
8、培养,B组置于等量的缺乏某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培养。3. 两组植物放在相同的适宜的条件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若B组的生长状况明显弱于A组,将B组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B1和B2组。B1组的营养液中添加某元素,B2组不作任何处理,两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上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结果预测及结论分析:1. 若A组和B组或B1和B2组生长状况没有明显差别,说明某元素不是该植物生长发育所需。2. 若A组长势好于B组,B1长势好于B2组,说明某元素是该植物生长发育所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必修一P40一实验原理把动物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
9、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的保护,不能通过此方法制备细胞膜。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用这样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可以避免细胞内其他膜的干扰,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二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三材料用具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四方法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2. 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并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引流法。五讨论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
10、进行,细胞破裂后,可以进行离心获得较纯的细胞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必修一P47一实验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二目的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三材料用具新鲜的藓类的叶(或菠菜、黑藻叶等)。新配制
11、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健那绿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四方法步骤1. 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稍带着叶肉的下表皮。注意: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2. 观察叶绿体。活细胞内的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3.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4.观察线粒体。活细胞内的线粒体处于运动之中,有利于细胞内能量的供应。五讨论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必修一P5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例如:
1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概念模型。(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例如:种群数量增长J型曲线(曲线图),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数学表达式)。必修三P65【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必修一P61一提出问题1. 根据材料并通过深入思考,提出你想探究的问题。2. 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二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三设计实验1. 实验原理。2. 材料用具。3. 方法步骤。 4. 设计表格,记录结果。5.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必修一P78一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每
13、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二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三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溶酶体酶,使的细胞内的物质分解。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过氧化氢在自然条件下分解,要放在低温处避光保存。四方法步骤分组编号1号2号3号4号H2O22mL2mL2mL2mLFeCl3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2滴90水浴加热实验结果五讨论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
14、量。2.对照实验,对照组(1号)和实验组(2号,3号,4号)。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保持相同 (单一变量原则)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必修一P83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不同消化液的pH不一样。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酶活性高,化学反应速率高。2.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热水,冰块。3.方法步骤:(1)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号。向三支试管内各加入等量的
15、淀粉溶液。(2)另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向三支试管内各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3)将1号和1号,2号和2号,3号和3号依次分别保温在0,60和100的水浴中一段时间。(4)将各温度条件下的两支试管中的试剂混合。振荡混匀后,向其中各加入3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设置pH梯度。2. 先调节底物和酶的pH,再将两者混合。【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本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
16、的关系。设计实验:一酵母菌培养取新鲜的食用酵母菌,放入锥形瓶,并向瓶中注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可用于酿酒。二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控制有氧条件:空气通过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后,再通入酵母菌培养液。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其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无氧条件: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密封。锥形瓶密封一段时间后,使瓶内的氧所消耗尽,形成无氧环境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三检测CO2的产生。1.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 CO2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四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
17、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具体做法: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各其中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混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一实验原理提取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二目的要求1.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 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三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含有较
18、多的叶绿体。无水乙醇(如果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可用丙酮作为提取液,但有较强的毒性和挥发性。层析液(由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四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称取5g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剪碎是为了研磨得充分。(2)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迅速研磨:无水乙醇易挥发。充分研磨:使细胞内的色素能够充分释放出来并提取。(3)单层尼龙布过滤,将滤
19、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防止滤液的挥发。2. 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未经干燥的定性滤纸会滤液细线变粗,使色素带界线模糊。3. 画滤液细线用毛细胞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画线原则:滤液细线要细而直。多次重复画线,有充足的色素进行层析。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也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滤液
20、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实验失败,滤纸条上看不到色素带。5.观察与记录。五讨论1. 为避免过多吸入层析液中的挥发性的物质,本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束时及时用肥皂洗手。2. 实验结果。【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必修一P104一实验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CO2浓度,光照长短,光照强度,光的成分,温度,矿质元素、水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遗传物质(酶,色素)。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的表示。常用表示方法:单位时
21、间内二氧化碳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生量。能测定出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际为净光合作用强度。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1. 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大的叶脉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较少。2. 将小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几次。去除叶片中氧气。3.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4. 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事先可用口通
22、过玻璃管向清水内吹气)。5. 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然后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3盏40W台灯分别向3个实验装置照射,光照强弱可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来决定)。6.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或记录全部的小圆形叶片浮起所需要的时间。四讨论若探究(1)CO2浓度,(2)光照长短,(3)光的成分,(4)温度,(5)矿质元素、(6)水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必修一P110一实验原理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二目的要求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
23、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三材料用具四方法步骤1. 切出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2. 将3块琼脂块放入NaOH溶液中10min。注意:不时翻动琼脂块,不要切开或挖动其表面。3. 取出琼脂块,用纸巾吸干。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测量结果。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4.计算,填写表格。五结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物质转运效率越低。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一实验原理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
24、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二目的要求1.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三材料用具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四方法步骤1. 洋葱根尖的培养。根长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 装
25、片的制作(1)解离: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在室温下解离3-5min。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清水中10min。防止解离过度,并且解离液影响染色。(3)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3-5min。(4)制片。3. 观察。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4. 绘图。5. 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固定装片。五讨论。0.14mol/L【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修一P54一实验原理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的
26、目的。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地分离。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1. 实验材料的选取。菜花、鸡血等材料。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鸡血: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柠
27、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洋葱: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地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3. 去除滤液中的杂质。方案一:在滤液中加入NaCl,使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再调节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析出DNA,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再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方案二: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10-15min,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方案三:将滤液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注意严
28、格控制温度范围。4.DNA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去上面的水分。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9、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必修二P7假设3年后,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是自花受粉的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化生产。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程序。【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必修二P21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
30、程的理解。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1. 低倍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 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3. 绘图。四讨论1.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比较。2.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的比较。3. 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必修二P23【模型建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必修二P50目的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必修二P57探究
31、思路: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探究这个问题。【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二P88一实验原理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二目的要求1. 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2. 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三材料用具洋葱或大葱、蒜(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16)。卡诺氏液,卡诺氏液:甲醇:丁乙酸=1:1改良苯酚品
32、红染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四方法步骤1. 培养根,待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把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2.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卡诺氏液作用:固定细胞的形态。3. 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 先低倍镜再高倍镜下观察。五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比较。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的分配和细胞的分裂。【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必修二P91一目的要求1. 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
33、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3. 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二提示(调查流程)1. 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2. 制定调查计划。(1)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2)确定调查病例。(3)制定调查记录表。(4)明确调查方式。(5)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调查家庭或家系;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3. 实施调查活动。4. 整理、分析调查资料。5. 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必修二P116一阅读资料,依
34、据事实明确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如: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三制定探究方案。计算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四分析计算结果,讨论。【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必修三P9一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二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35、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三材料用具四方法步骤1. 画表。加入0.1mol/L HCl加入0.1mol/L NaO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1生物材料22. 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3. 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4. 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5. 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
36、4,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 NaOH,测定并记录pH。6.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7. 充分冲洗烧杯,先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8.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的pH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酸、碱后的变化。【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必修三P26一实验原理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
37、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二活动准备1. 糖卡。正面: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糖原。翻转代表葡萄糖与糖原间的转化。2. 胰岛素卡。每张胰岛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正面翻到背面。3. 胰高血糖素卡。每张胰高血糖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背面翻到正面。【技能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必修三P49一考纲要求: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二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
38、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如在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实验中用绿光灯照射可看成是黑暗条
39、件,在鉴定光合作用产物实验中,要对植物进行饥饿处理。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对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现象或其它信息,不能简单处理,应首先整理后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2平行复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平行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由以上实验设计的特点来看,采用了平行重复的原则来进行,消除了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干扰,可多次重复该实验,使
40、得实验结果更加客观、科学。3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引起),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1)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所谓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
41、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2)设置对照组有4种方法: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条件对照: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相互对照(对比):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即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3)“实验组”与“对照组”确认: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两者对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4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所谓单一变量原则,强
42、调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首先要确定变量并加以正确设置,所要验证的中心条件即为变量。等量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是完全统一的。只不过强调的侧面不同,单一变量原则强调的是实验变量的单一性,而等量性原则强调的是除了实验变量之外的一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等量即相同,以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无关变量在进行严格控制时,不但要等量,而且是在适宜条件下的等量,常态条件下的等量。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
43、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必修三P51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一实验原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1. 制作插条。选择: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稍部插穗仍可利用。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
44、样多。2.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浓度梯度,分别放入小磨口瓶,贴上相应标签。3. 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4. 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5. 观察记录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注意:温度要一致。设置重复组。设置对照组。进行预实验。四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必修三P61一提出
45、问题调查同一块地中不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也可以调查不同地块中一种或向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二制订计划1. 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确定样方的原则: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2. 确定调查时间。3. 材料用具。4. 确定分工。三实施计划1. 准备:观察地形,分析有没有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注意事项。2. 确定调查对象。3. 根据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在自然环境下,生物的生长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取样的方式不能单一。(分层随机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三P68一作出假设二材料用具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