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学院考答案财政学一、简答题:1、经济学核心问题是什么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因为资源配置是社会再生产始终面临的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理解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的经济关系,也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为: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市场不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次
2、佳的市场结构,垄断市场的影响。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具有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等职能。(1)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公共财政在微观领域内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公共财政如何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及其北部配置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稀缺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目的。(2)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公共财政在微观领域内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对各社会成员占有或享有生产成果的份额的影响。(3)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公共财政通过宏观领域内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作用,即通过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解决市场自发
3、不能解决的宏观经济问题,以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压力的目的。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外部性也称作外部效应,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造成影响而又不承担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成本或利益。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也称作外部经济,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负的外部性也称外部不经济,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使其他社会成员受损,但他自己却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
4、市场参与者和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政府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税收和补贴等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对于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征税,税额的大小应该等于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对于具有正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用来说明公共选择的过程。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问题上,公共选择所涉及的主要是两个 因素:供给和相应的税收份额。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原则,就一种或多种公 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6:简述两种不同类型公共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公共支出一般
5、是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多种活动的财政资金的支付。(1)对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就业起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起直接影响,对生产、就业起间接影响。(2)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一样。购买性支出对政府预算是硬约束,而转移性支出是软 约束。(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预算是硬约束,而转移性支出是软约束。7:分析推升公共支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一国具体的公共支出结构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要受到多种客观因素
6、的影响和制约,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等,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规模、制度变迁和国家经济政策等.8:简述转移支付的分类及特征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税收返还是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转移支付制度的认证形式,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返还虽然在名义上是中央财政收入,但实际上,地
7、方财政对这部分资金具有最终决定权。财力性转移支付 财力性转移支付是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由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财力性转移支付是缩小地区财政差距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形式。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各类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地方财政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9:试述公共预算的分类及制定程序公共预算: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
8、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1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中央公共预算和地方公共预算2.按照预算的编制程序,公共预算可分为临时预算、正式预算和追加预算 3.按照公共预算内容的分合程度,公共预算可分为经费预算、公共投资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子预算 4按照不同的编制形式,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5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公共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 预算 6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公共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制定程序:规划计划预算模式 确定预算项目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后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项目进行预算。10:中国政府复式预算的构成分哪几
9、个部分?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一种预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 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构成:(1)经常预算。主要反映税收收入和政府一般活动的经常费用支出,采用政府会计账户收支对照方式;(2)资本预算。主要反映债务收入和政府公共投资支出,采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书方式;(3)专项基金预算。反映各项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11:政府收入可以包含哪几种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 司法收入,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捐赠收入等12:简述税收的“三性”税收的“三性”指的是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13:简述税种
10、的分类分为五大类有28个税种,: 1.流转税类。包括7个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5)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6)牧业税。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按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征收的。 2.所得税类。包括3个税种:(1)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这些税种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利润或纯收入征收的。 3.财产税类。包括10个税种:(1)房产税;(2)城市房地产税;(3)城镇土地使用税;(4)车船使用税;(5)车船使用牌照税;(6)车辆购置税;(7)契税;(8)耕地占用税;(9)船舶吨税;(10)遗产税(未开征)。
11、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4.行为税类。包括8个税种:(1)城市维护建设税;(2)印花税;(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4)土地增值税;(5)屠宰税;(6)筵席税;(7)证券交易税; (8)燃油税。这些税种是对特定行为或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征收的。 5、资源税类:资源税。6、其中;(5)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 (7)牧业税;(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5)屠宰税;(6)筵席税;五个税种已停征。14:简述税收中性和税收效率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
12、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 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 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效率是国家征税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15:简述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循环运动。主要结论为:第一,国民收入循环分为生产、再分配、使用和积累四个环节,税制结构也相应分为生产税、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四大类。第二,越接近国民收入循环的下游环节,税收显著性越强,税收转嫁越难,企业税收负担越轻, 税收的受益性特征越明显;在国民收入循环的再分配环节和积累环节征税,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第三,税收越接近国民收入循环的下游环节,经济效率越是递增,征管
13、效率越是递减。第四,我国税制结构存在问题是,税收以生产税为主,导致的结果是税收主要由企业承担,不利于调节分配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方向是:征税环节由生产环节逐步下移到再分配、使用和积累环节。16:公债与税费收入相比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公债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税收和公债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人类社会自有国家产生以来就有税收,而公债的出现则是后来的事。 公债不同于税收,首先在于公债是一种国家信用,而税收则 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作为国家信用,必须遵循 信用关系的原则。
14、这就是说,公债发行人国家,与公债认购人双方,在法律上应该是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公债的发行,必须以公债认购人自愿认购为前提。而在税收中,国家与纳税者双方在法律上是分别处于执法者与守法者的不 同地位,它以征收者强制征收,纳税者依法无条件缴纳为前提。同时,公债发行人作为债务人,是在筹措以偿还为条件 的借款;公债认购人作为债权人,是以预期收回本息为条件 向国家贷款。它不像税收,征收者是在进行一种不付任何代 价的无偿征收,缴纳者是在履行一种纯义务的缴纳。其次,公债不同于税收,还在于两者的财政作用不一样。公债在举借的年度虽然可以暂时解决财政困难,但因为仍需用以后财政年度的收入来偿还,因此有人把公债称作财政
15、预支。而税收则不同。税收是当年财政的实际收入,以后毋须 偿还,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真实财力。当然,就公债本身来说,生产性公债和消费性公债对于财政的作用,也并不能 一概而论。生产性公债,只要以后年度中以债款投资所增加的财政收入能够超过所需的还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于消费性公债,情况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条件下才发行的。往往逐年有增无减,最终使财政陷 入严重的困境。17:简述中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构成分税制以政府间事权为基础,确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支出范围,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并且在各级政府之间分权、分征、分管。分税将税种和税源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分权是指划分各级政府在税
16、收上的立法权、征管权和减免权;分管,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开管理和使用各自的税款。 应该说,实行分税制 20 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进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已经固化和稳定下来,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有效的发挥了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不仅保证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激发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保证了国家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稳步和协调增长,进而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日趋明显18:什么是积极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来实现产业政策的国家经济政策 与宏观调控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
17、政投融资进行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推动、扶持产业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使本国经济平衡 可持续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19:财政风险主要指什么?目前,理论界对财政风险(Fiscal Risk)有不同定义:一种提法是,一般而言,所谓财政风险是指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财政行为(作为事件)给政府本身,给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 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另一种提法是,“财政风险是专指财 政领域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导致财政资金遭受损失和 财政运行遭
18、到破坏的可能性。”20: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什么关系? 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 T(税收)G(政府支出)造成的,当一国的财政赤字比较严重时,政府经常会借债来为这超额的支出进行筹资(例如向本国居民或外国居民发行债券来进行筹资等),但是当政府借了太多的债务后,如果再进行借贷的话,政府以后还款的负担就很严重。所以当财政赤字依然很严重的时候,政府会采取一种不用借钱的方法为政府支出筹资,那就是发行货币,但是当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时, 那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值钱了,物价飞涨。(也许你会认为,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 税收来为政府支出筹资,但是如果增加税收的话,只能造成 人们的不满,因此一
19、下子增加太多的税收是不合理的政策)总而言之, 由于出现了财政赤字, 政府需要为财政赤字筹资,这里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发行货币来筹资,来现实生活 中流通了过多的通货(即货币)时,就产生了通货膨胀,这就是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政府赤字很可能导致通胀, 但通胀不一定都是政府行为导致的。 二、论述题1:论述 1994 年分税制改革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来源的控制,提高“两个比重”, 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地方政府征税的积极性,解决 中央和地方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矛盾;通过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
20、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实现横向财政公平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为此,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通过分税稳定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关系.此外,还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等,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支出,以及应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
21、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2:为什么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 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平与效率是任何时期公共品供给机制选择的都应坚持的两大标准,而且事实上,政府职能理念变迁的每一个阶段都蕴涵着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与选择。一般来说,政府供给更看中公平而忽视效率,而私人供给则更强调效率。3: 预算改革的涵盖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背后的难点。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清理规范
22、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 财政风险;规范理财行为,严肃财经纪律。 4:如何控制公共支出无序,过快增长。(1)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机构 (2)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3)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高行政效率(4)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预算约束(5)加强行政成本意识5:中国公共投资领域的短板在何处,有哪些新的举措正在补短板。最近,黑龙江省在供热、供水、污水治理以及养老等公用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吸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运营。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基本公共服务的积极
23、性,既有利于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还能起到优化投资结构、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值得肯定。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是个涵盖范围很广的领域。近些年随着 政府对民生投入的持续加大,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扩展和提升的速度较快。但总体来说,公共服务还属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仍然十分突出。比如,养老服务短缺,“几十年等一床”现象频现。 目前全国养老床
24、位共有500万张左右,但按照国际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5%的标准,我国现在至少需要 1000 万张,床位缺口高达500万、资金缺口高达5000个亿,这个数字尚不包括 庞大的土地费用。又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 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结果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看病难“顽疾”久治不愈。再比如,住房保障的缺口也很大。在我国,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城镇,都有大量群众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里,这些群众大多收入低、生活窘迫,住房保障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保障好这部分公共服务,需要一笔十分可观的投入。不止于此,在人口密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公共设施集聚的大城市里, 也还潜藏着不少并不那么美好、需要着力改
25、造的东西,如空气质量难言清新,“蜗牛车”满街爬行,“逢雨必涝”已成常态,等等,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大有做头。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期。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增长、老龄化的明显加速、城镇化稳步推进及由此带来的人口大规模流动,都将对公共服务的筹资与服务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同时也将带来无限商机。各地区各部门要有意识地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这既是群众急需、经济发展所需,更是政府应 尽责任。广大企业也要抓住机遇,积极行动起来,深挖公共服务中
26、蕴藏的财富“金 矿”。6:试评价中国政府收入体系的优势和不足财政收入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往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 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但这样的增长,在高通胀、温州企业倒闭潮等各种形势对比之下,显得尤为
27、刺眼,大多数人都没有为这增长欢喜,反而有了“国富民穷”的忧愁。其中一个原因是财政收入的大幅提高,必定以大幅增加的税收收入作为前提。而对广大个人和企业纳税人增加税收,再加上近年来通货膨胀不断恶化,必定会导致心态的改变。财政收入的增幅过快,对调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收入结构不利,而且也意味着税收和税负加重,对企业的创业、民众的就业都很不利。其实,中国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目前中国的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在 3 以内,累计国债余额占 GDP 比重在 20左右,地方政府也有大量显性和隐性债务,因此,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谈不上宽裕,更不用说富裕。造成部分群众不公平感的是居民收入占
28、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的趋势。只有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对普通居民的转移支付,使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显 著化,成效化,同时采用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扭转通胀压力,才能改变“国富民穷”的这种现象。7:“营改增”对国名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需要注意哪些现实问题?“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不仅在于试点行业企业税负的表象增减,而是对产业链和经济结构的完善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营改增”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实施这项改革,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
29、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注意问题:(1)、改革方案和政策不够细化,税改运行存在较多瓶颈 (2)、“洼地效应”影响地方政府积极性,导致区域间政府产业发展的不公平竞争(3)部分行业税负上升,地方财政负担增加(4)、财税政策配套实施存在难度(5)、改革试点企业吃不透“营改增”政策精神, 自身准备不充分。8: 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当前转型的难点何在?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
30、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造成地方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根本不考虑下一任政府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原因形成的,是由一系列的问题
31、累计而成的,而其根本原因与我国的财政体制有着很大的关联。要使财政回归到本来的公共财政之上,就必须完善我国现行的地方财税制度,遏制当前地方土地财政问题,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财税制度。当前土地财政所获得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属于预算外资金,要解决当前的土地财政问题,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实现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具体说就是,首先,应当制定专门的预算外资金监管法律,对预算外的资金的范围、程序方式等进行监督,并明确相应的监督程序、方式和法律责任,使得预算外资金也合理的发挥其财政公共服务的作用。其次,完善相关的监督体制,在税法、财政转移支付法、预算法等财税法中加强对其的监管。 土地财政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
32、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不仅能缓解我国目前的土地财政问题,而且也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等产生积极的影响。9:中国积极财政对稳定经济运行起到哪些作用?未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来实现产业政策的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进行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推动、扶持产业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使本国经济平衡 可持续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未来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
33、。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34、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第三,调整收入分配
35、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 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
36、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10:防范中国财政风险有哪几个关键点?为什么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经济风险?一是扎紧制度的“笼子”,健全完善内控体系。以“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为纲,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等管理办法;梳理工作流程,
37、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要求,制定决策、执行、监督的操作规程。结合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框架,确保内控工作组织化、日常化。二是强化执行的实效,有效控制风险点。保证内控执行刚性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努力将内控制度执行到位。抓住内控建设的关键环节,实行岗位分工控制,确保岗位之间各司其职、 各付其责、相互制约;加强授权控制,明确授权主体、范围、权限,规范授权程序和监督程序;利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对财政业务运行流程进行持续监督、评价等,实现指标流、资金流、业务流 的有机统一。三是严格内控监督,防范廉政风险。以廉政为准绳,加大岗位风险点排查力度,采取科室自查、互查等方式,查找岗位风险是
38、否存在漏洞,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集中反映的疑 点和监管工作的难点确定为监督重点, 抓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 重要节点进行监督检查,重点防控,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内部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之所以说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经济风险,是因为: 其一,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基本功能是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等各类公共风险,以维持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稳定,熨平波动性,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旦财政风险形成,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功能失能,经济风险政府就无法调控。 其二,财政除了投资拉动作用,也称为兜底财政。但财政风险时,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拉动将失去动力,也就是说如果财政风险
39、的积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最终将会引发财政危机,导致地方经济萎缩,引发社 会动荡。作为兜底财政,财政所存在的风险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风险,其危害性可 见一斑。其三,财政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联系。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财政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各类风险在相互转化中呈扩散状态,必然引发经济风险。补充: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共财政机制。根据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对象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政府可以选择以下的政策手段:(1)税收。税收是政府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税收,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实现对收入的调节。最重要的税收工具是累进所得税,旨在通过对高收入者课征较高的税率来缩小收入
40、差距。其他税收工具还包括税式支出、负所得税和对奢侈品征税和对遗产以及赠产征税等。(2)公共支出。包括转移支付和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又包括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包括福利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险性的转移支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平衡政府间财政收入水平解决地区间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手段,又间接地影响到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主要是指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支付购买物品的费用支出和用于雇用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支出。(3)公共管制。政府可以对市场机制进行直接干预,典型的例子是规定企业必须向雇员支付最低工资。与此性质相同的,还包括旨在使穷人受惠的其他价格管制政策,比如对生活必需的消
41、费品实行价格上限,又比如实行房租管制等;与此性质不同的是非价格管制,比如规定同工同酬,不得对特定的群体实行工资歧视等。5.怎样理解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互补与替代关系?P116由于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不同特点,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存在着互补和替代关系。互补是指二者相互补充。一方面,公共投资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而个人必须在这些基础设施的平台上才能投资于私人品,因此两者是互补品的关系。另一方面,私人投资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涉足某些领域,而这时公共投资可以弥补私人投资的空白,使产业结构链不致出现中断的情况,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替代是指二者相互替代,又可以称为“挤占效应”。一方面,公共商品一
42、般由公共投资提供,私人商品一般由私人投资提供,但二者在客观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在某些准公共产品领域,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形成竞争关系,一般而言,公共投资的膨胀使资金变得更“昂贵”,刺激利率的上升,而后者促使私人部门减少投资,这种关联效用也可以看作是公共投资替代了部分的私人投资。2.评述瓦格拉法则的主要内容。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司法制度和执法部门;人口增长和生活密度的提高,导致了外部性的拥挤,要求公共部门加以干预和管理。其次,由于人们收入的提高,对教育、娱乐、文化、保健和健康服务方面的公共产
43、品的需求也提高了,而且这种公共需求的增长要比国民收入的增长更快。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的迅速增加也是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此外,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的活动也增加了,主要是因为一些新行业要求大规模的投资,而这类投资是私人部门不愿或不能实现的。1.比较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区别。购买性支出又称为耗尽性支出,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公共工程和劳务的方式占用和消耗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各种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自身并不消耗社会资源,而是将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再分配。购买性支出产生资源配置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产生收入分配的作用。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
44、需求的一部分,政府对商品、劳务等的购买使这些社会资源流入到公共部门,意味着私人部门将无法使用这些资源,公共部门的支出替代或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转移性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只是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加以调整,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8.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P171财政补贴是一种财政性资金再分配,是资源从政府到企业或个人的单向转移,这种转移对需求产生了扩张效应,即不管是何种补贴方式,一般都能刺激对补贴品的需求,同时也能刺激对非补贴品的需求。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适当运用财政补贴手段,能够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扩张有效需求,使经济尽早脱离低谷。对于某些需要国家扶持的脆
45、弱产业,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财政补贴来改变相对价格,使资源合理的配置,完善经济发展结构。6.公共预算的编制主要涉及到哪几个基本问题?P358公共预算的编制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预算编制机构和单位的确定;二是预算编制的技术和方法。(1)公共预算既包括各级政府的汇总预算,也包括某一部门的预算。一般来说,汇总预算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责编制,主持具体编制工作的机构通常是财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是政府特设的预算编制机构。确定公共预算编制机构的关键是使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共预算的编制相一致。公共预算的具体编制单位是由实行公共管理的各类政府权力机关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两种类型的单位所组成的。第一,对于行政性
46、单位和无收入的事业单位,应作为政府公共预算的编制单位,赋予其编制职责;第二,能实行自负盈亏的赢利性事业单位,应作为企业性单位与政府公共预算脱钩;第三,不能实现自负盈亏的非赢利性事业单位仍需要公共预算予以支持,其单位的收支不应纳入政府公共预算,但政府补助的金额应纳入公共预算。(2)公共预算应采取复式预算编制方式,即将经常性项目预算和资本性项目预算分开编制。经常性项目作为消耗性项目预算必须平衡,不得列赤字;资本性项目预算可以有赤字,但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负债过度而对未来的财政状况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经常性项目预算应当贯彻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预算方针,即经常性项目的开支不能突破经常性
47、收入的限制,并且尽可能压缩经常性项目支出,争取略有结余。资本性项目预算可以体现以支定收、不足借款、有限赤字的理财思想,对收不抵支的部分用发行公债的方式予以弥补,但公债的发行数、偿付期、利率等必须经过审慎的决策论证程序,并需要接受立法机关的监督。11.政府采购制度有哪些特征?P189(1)政府采购资金来源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的最终来源为纳税人的税收和政府公共服务收费。(2)政府采购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政府目的。(3)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等。(4)政府采购为非商业性采购,它不是以赢利为目标,也不是为卖而买,而是通过买为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
48、供公共利益。(5)采购范围广,规模大。(6)采购过程要求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7)采购制度一般是围绕政府意图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政策性。9.怎样理解现金补贴要比选择实物补贴的效率高?P169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补贴品和非补贴品。直线AB表示消费者在均衡价格条件下的预算线。AB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Q1点,表明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价格下,消费者选择购买OE数量的补贴品和OF数量的非补贴品。现在政府对补贴品实行财政补贴,补贴品的价格随之下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了,预算线从AB移动到AC,与更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Q2。消费者要想购买到OG数量的补贴品,只需要花去AH数
49、量的收入,政府财政补贴金额为HI的数量。现金补贴增加了消费者的名义收入。在物价水平不变、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前提下,现金补贴使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右上方移动。DE为新的预算线。政府的补贴支出是DA。由于DA=KL,且KLFJ,所以DAFJ。这就是说,为了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有一个确定的提高,实行现金补贴所支出的资金要比实行实物补贴所支出的资金少,从而表明选择现金补贴要比选择实物补贴的效率高。7.部门预算的优点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编制部门预算?优点:(1)完整性。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