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学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新动向的探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的背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资本市场也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自1990年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和已经达2026家。其中,上证所占有890家;在深证所上市的有113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264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901万亿元。其中,上证所总市值为1787万亿元,流通市值1401万亿元;深证所总市值856万亿元,流通市值为499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EPOVCN)。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从原来的“消息
2、市”转向理性,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了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规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发布了很多规定,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巨大一是退市制度,即摘牌制度;二是新股发行制度。这些制度都以会计盈余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同时盈余成为了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企业需要良好的盈余信息证明其在该行业的市场地位;而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业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的盈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提供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度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和会计准则,并不断地变革和完善,以期强化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及
3、时、有效、充分披露,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却始终无法消除。会计信息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产生。为适应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我国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等规范,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起到了较好的束缚作用。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完善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与之前的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该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但更新进的规范为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在会计人员职业
4、能力受限,管理当局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新的规范准则在限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同时也为新的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新空间。(2)选题的意义盈余管理是当今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并且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而我国市场机制正处于转轨阶段,产权结构和市场环境还不合理,证券市场投资者还不成熟,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腐败、财务欺诈的规范约束还不完善,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首先,进行盈余管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规范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资源配置,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总体上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另一
5、面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学习就可以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企业价值,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和盲目信服财务报告数字,而会综合考虑其他重要因素来评价公司价值。其次,有利于会计准则的执行和完善,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在进行准则修正和监管的过程具有参考作用。盈余管理虽然不等于会计选择,但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及监管规则的疏漏来进行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引起对盈余的重新认识。利益的驱使,必然有很多公司会利用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和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新的会计规定进行新的盈余管理。因此关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
6、余管理新动向的探讨有利于会计准则的执行及找出相对应的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产生该行为的动机,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其与盈余管理的互动关系的学习分析,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借由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发的契机,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更多的限制但仍然留给盈余管理一定的空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新手段,并提出相对应的识别方法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最后通过总结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的建议来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同时指出
7、盈余管理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文章详细提纲如下1绪论11研究的背景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研究思路与方法14研究内容与框架2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研究21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22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23盈余管理的评价3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31会计准则的概述32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影响关系33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331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332发出存货计量方法的变化333允许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334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变化335债务重组收益会计处理的变化336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337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338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339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4新会计准则变化对
8、盈余管理的影响41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42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新动向43提出新的盈余管理的识别及防范措施5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定量分析51简单数据处理52数据分析53结果验证与结论54实例分析6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61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62严格会计准则的执行63结语(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找出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而探讨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会计准则是规范盈余管理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根本上消除盈余管理。反过来,盈余管理也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引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完善会计准则的参考因素。2、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通过对主要的几条会计准则进行解读,指出新
9、会计准则留给盈余管理的新空间,探析盈余管理的新动向。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思路本文根据盈余管理以及会计准则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在综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并用实例加以论证,分析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探讨几条主要的新会计准则变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包括限制性影响和可能提供的新空间,提出规范盈余管理的几条建议,以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大量地收集、阅读关于会计准则以及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当前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规范研究理论为基础,从会计准则的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的新动向进行探析。(2)
10、实证研究法。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考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论证盈余管理行为的普遍性,分析盈余管理所采用的具体防范,探讨其制度成因。(3)比较分析法。在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中,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突显新会计准则的变化给上升公司盈余管理创造的新环境。3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开题阶段(2010年11月14日2010年12月12日)在确定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课题后,首先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其次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最后将以上前期准备工作在“开题答辩”时向指导
11、老师组展示,接受老师们的检查和指导。2调研阶段(2011年12月13日2010年2月15日)在进入调研阶段后,根据论文选题,进一步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同时开始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整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逐步形成个人观点,在此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3撰写阶段(2011年2月16日2011年5月8日)根据调研阶段确定的论文大纲,开始撰写论文初稿,并且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准则以及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理论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对比分析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提出建议并做总结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实例研究,用数据资料加以佐
12、证结合以上分析,探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升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交流,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做必要地修改和补充,不断完善论文初稿,最终确定论文终稿。4答辩阶段(2011年5月8日2011年5月22日)论文终稿上交后,指导老师点审定并点评。根据老师的建议以及学院相关要求,开始准备答辩资料。五、主要参考文献1于敏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6,22徐建霞基于新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管理,200953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第五期4顾兆峰论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2000,35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
13、,96梁丽媛完善会计准则规范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2010,第15期7秦海映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200748贝洪俊,施建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4,59林舒,魏明海,论经济政策对美国会计准则制订的影响J广东审计,2008,710杨兴全,石芳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控制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王继红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12邓妍娑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213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第6期14吴磊新
14、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5郭长慧从新会计准则看企业盈余管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6杨德玲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经纬,2008,第8期17DECHOW,PANDD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TIONERS,ANDREGULATORSWORKINGPAPER,UNIVERSITYOFMICHIGANBUSINESSSCHOOL,200018NORMANHGODWIN,KIMBERLYGKIM,REBECCAS
15、SAWYER,FINANCIALACCOUNTINGCHOICEANDEARNINGSMANAGEMENT,JOURNALOFACCOUNTINGEDUCATION,2000,18369376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新动向的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其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化。近20多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会计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目前,针对盈余管理,各学者研究最多的也就是其定义、主客体、影响因素、存在动机以及与相关准则的关系。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1。会计信息是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等一系列的核算的结果,其定期按时的公布出报,发挥了监督和反应的功能
16、,同时也便利了使用者做出更好的预测和决策。然而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今天,盈余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外有安然的破产,内有琼民源、郑百文的倒闭;这不但危害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同时也会损害相关企业的利益,扰乱经济秩序,破坏国家安定2。为此,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学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了研究。(1)盈余管理的定义研究。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3。他将盈余管理限定再聊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而KTHEHNE,SCHI
17、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4。她认为盈余管理可以出现于信息披露过程的任何环节,有多种形式。MORIN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之边界的行为或现象,即通过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会计报表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报告。哈佛大学教授PAULMHEALY和印第安纳大学教授JAMESM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舞蹈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5。该定义是广泛的
18、,将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规划交易也包括在盈余管理的范围内,同时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问题。而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这样的。孙铮、王跃堂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顾兆峰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6。张永奎、刘峰则定义为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并指明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原则或会计方法内。宁亚平则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减少公司价值7
19、。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表和通过规则交易变更财务报告,以使财务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8。陆建桥认为它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未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的会计选择。(2)盈余管理的主体研究。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决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理所决定9。AHARONY,LEE和WONG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发行B股或H股过程中的财务包装行为。研究发现,中国的IPO
20、公司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取决于每家公司与政府的关系和股票上市所在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存在着盈余管理,在上市之后经营业绩则显著下降10。国内对盈余管理的主体研究。孙铮,王跃堂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而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受到政府的监管11。林舒和魏明海在对中国A股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样本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2年和前1年处于最高水平,在IPO前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度“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12。3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会计学家DECHOW和PEASNELL等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两职合一与盈余管
21、理显著正相关13。CHTOUROU,KLEIN,XIE和DAVIDSONRYAN的研究都表明,外部董事比例大的董事会更能减少盈余管理的程度。我国学者杨兴全、石芳的实证研究表明规模较大的董事会往往更不容易被股东或经营者控制,盈余管理程度越轻;频繁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无效率或出现危机的表现,此时盈余管理程度可能会更高;独立董事的非同意意见是具有价值的,能够起到控制盈余管理的作用;董事会的独立性对控制盈余管理有积极作用,所以一方面要减少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避免经营者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让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增加董事会持股比例及持股人数,激励董事会更好地代
22、表股东的利益对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士进入董事会,可以提高董事会决策、监督的能力14。(4)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美国会计学家KTHERINESCHIPPER在其著作盈余管理的评论中提出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主要条件是契约摩擦和沟通摩擦。DECHOW、SLOANANDSWEENEY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公司的治理结构薄弱,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状促成了盈余管理的产生;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是期望以较低的出泵进行外部融资,以及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HEALY认为,盈余管理是基于资金计划假设下的会计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定有奖金计划的公司,其经营者会使当前盈利最大化15
23、。HALL和STAMMERJOHAN对公司卷入诉讼案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证明为了减少赔偿金额,那些卷入案件,并有可能被判罚巨额损失赔偿的公司,在诉讼案件审理期间,极有可能做出认为调减收益的会计选择。PERRY等的研究表明,管理当局下市收购前,有强烈的动机以最低的价格从市场回购股票,试图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金额。而我国会计学家邓妍娑的研究结论是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极有可能操纵会计盈余,以达到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16。马畅则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有可能并非仅仅是企业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也许是当地政府为了政治业绩的考虑需要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17。(5)盈余管理与
24、会计准则关系研究。吴磊研究认为会计准则在盈余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会计准则作为盈余产生是必须遵守的规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重大18。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业绩。谢晓妮则提出会计准则具有局限性,因此也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会计准则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有制约作用。反过来,盈余管理也促使会计准则自身不断地完善19。郭长慧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就从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将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
25、原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有了诸多新的限制,但也扩大了可利用的操作空间20。杨德玲则提出,盈余质量是报告的盈余与真实的盈余之间的差异。会计准则对盈余质量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计准则可以制约盈余管理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提供盈余质量;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又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不能必然保证高质量的盈余21。学者闫洁指出会计准则主管上制约着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对手,两者在博弈中不断演进和发展22。通过对上述各文献及相关知识的查阅,发现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主体、动机、影响因素以及与会计准则间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广泛而深刻的认识。然而学
26、海无涯,知识的海洋是无垠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总结认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来实现管理层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创造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上市公司实现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提供保证,是公司治理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管理水平的体现和自我发展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有的企业任意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设置秘密准备,人为操纵利润,出现会计信息失
27、真的现象。并且经济实际表明,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目标也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断演化的。参考文献1于敏,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622徐建霞,基于新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管理,200953中国证监会网站网址HTTP/WWWCSREPOVCN,阅读时间201011204ARTHURLEVITT“数字游戏”(THENUMBERGAME),证券市场导报,200255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第五题6顾兆峰,论盈余管理,财经研究J,200037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8梁丽媛,完善会计准则规范盈余管理,财经研究
28、J,2010第十五期9秦海映,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2007410贝洪俊,施建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6511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412林舒,魏明海,论经济政策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影响J,广东审计,2008713DECHOWPANDD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TIONGERS,ANDREGULATORSWORKINGPAPER,UNIVERSITYOFMICHIGANRUSINESSSCH
29、OOL200014杨兴全,石芳,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控制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15王继红,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第九期16邓妍娑,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1217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第六期18吴磊,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8119谢晓妮,盈余管理视角下的新会计准则探析J,财会经济,2010,第九期20郭长慧,从新会计准则看企业盈余管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21杨德玲,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经纬,2
30、010,第八期22闫洁,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世界,2010123DECHOW,PANDD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TIONERS,ANDREGULATORSWORKINGPAPER,UNIVERSITYOFMICHIGANBUSINESSSCHOOL,200024NORMANHGODWIN,KIMBERLYGKIM,REBECCASSAWYER,FINANCIALACCOUNTINGCHOICEANDEARNINGSMANAGEMENT,JOURNALOF
31、ACCOUNTINGEDUCATION,2000,18369376本科毕业论文(20_届)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新动向的研究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绪论1611研究背景16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7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714文章的内容与框架182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研究1921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1922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1923盈余管理的评价203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2131会计准则的概述2132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影响关系2133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22331债务重组收益会计处理的变化22332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2333发出存货计量方法的变化22
32、333允许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22335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变化23336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改变23337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23338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244新会计准则变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2441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24411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节盈余24412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24413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2542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新动向研究25421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25422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25423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26424利用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再固定进行盈余管理26425利用借
33、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27426利用企业合并进行盈余管理2743对新的盈余管理的识别和防范275准则修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分析2851案例背景简介2852安阳钢铁在新旧准则下相关项目的处理情况286结论与建议3161结论3162建议3162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31622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32参考文献32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运用会计准则存在的弹性空间,修正会计盈余以期影响其传达的信息,最终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以及优劣。在第三部
34、分本文着重论述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会计准则并不是产生盈余管理“始作俑者”,而是被利用的工具的结论。同时通过几条具体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为第四部分阐述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的抑制或助长作用做奠定。第五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最后总结性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影响政策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ISTHEMANAGEMENTTHROUGHUSINGTHEFLEXIBLESPACEOFACCOUNTINGSTANDARDS,ANDREVISINGITSACCOUNTINGEARNINGSTOINF
35、LUENCETHEMESSAGE,ANDULTIMATELYTOACHIEVETHEIRPURPOSETHISPAPERCOMBINES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TICALMETHOD,AIMSTOFISHOUTTHEIMPACTOFNEWACCOUNTINGSTANDARDSONEARNINGSMANAGEMENTFIRSTLY,THROUGHCOMBINGLITERATURE,TOFINDOUTTHEDEFINITION,MOTIVATIONANDSTRENGTHSANDWEAKNESSESINTHETHIRDPARTOFTHISPAPER,FOCUSESON
36、THERELATIONSHIPBETWEENEARNINGSMANAGEMENTANDTHEACCOUNTINGSTANDARDSATTHESAMETIME,THROUGHCOMPARINGTHEOLDANDNEWACCOUNTINGSTANDARDS,FORTHEFOURTHPARTDESCRIBING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WHETHERCONTRIBUTETOEARNINGSMANAGEMENTFORLAYINTHEFIFTHPART,THROUGHEMPIRICALRESEARCHGETTINGOUTTHECONCLUSIONTHATTHENEWACCOUNT
37、INGSTANDARDSWILLSPURONTHELISTEDCOMPANIESTOSEARCHFOREARNINGSMANAGEMENT,ANDFINALLYCOMINGUPWITHSEVERALPOLICYRECOMMENDATIONS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LISTEDCOMPANY;ACCOUNTINGSTANDARD;INFLUENCE;POLICE1绪论本章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的框架以及本文的内容。11研究背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资本市场也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自1990年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38、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至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和已经达2026家,其中上证所占有890家,在深证所上市的有113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264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901万亿元。其中,上证所总市值为1787万亿元,流通市值1401万亿元;深证所总市值856万亿元,流通市值为499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EPOVCN)。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经逐渐从原来的“消息市”转向理性市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成了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对我国上市公司与盈余信息关系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以下两大规定一是退市制度,即摘牌制度;二是新股发行制度。它们都是以会计盈余作
39、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并且盈余又是很多合同契约的重要参数。为了证明自己在行业的市场地位,企业需要良好的盈余信息;而证券市场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数据也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的盈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提供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和会计准则,并不断加以完善,以期强化对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然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无法消除的。会计信息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产生,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限制公司盈余管理的泛滥,我国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各种相关的会计制度、准则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40、,在内容上又做了很大的修改。当然在很多方面能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而同时也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可以说是利弊兼备。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盈余管理是当今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并且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而我国市场机制正处于成长时期,产权结构和市场环境还不合理,证券市场投资者还不成熟,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腐败、财务欺诈的规范约束还不完善,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需要。首先,进行盈余管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资源配置,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总体上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
41、同时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应该通过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企业价值,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综合考虑其他重要因素来评价公司价值而不再仅仅关注和盲目信服财务报告数字。其次,有利于会计准则的执行和完善,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在进行准则修正和监管的过程具有参考作用。盈余管理虽然不等于会计选择,但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及监管规则的疏漏来进行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引起对盈余的重新认识。利益的驱使,必然有很多公司会利用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和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新的会计规定进行新的盈余管理。因此关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新动向
42、的探讨有利于会计准则的执行及找出相对应的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根据盈余管理以及会计准则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在综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并用实例加以论证,分析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探讨几条主要的新会计准则变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包括限制性影响和可能提供的新空间,提出规范盈余管理的几条建议,以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14文章的内容与框架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产生该行为的动机,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其与盈余管理的互动关系的学习分析,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借由新会
43、计准则颁发的契机,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更多的限制但仍然留给盈余管理一定的空间。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新的动向、手段,提出相对应的识别方法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最后通过总结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的建议来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同时指出盈余管理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包括绪论在内,本文一共分成六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绪论针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方法、框架及内容做了概述。第二部分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研究。本章主要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产生动因以及对盈余管理的评价。第三部分会计准
44、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列举众多变化中的八条做详细说明。第四部分新会计准则变化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就针对八条变化阐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以及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新的动向。第五部分准则改变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案例分析。对应变化过的八条准则中的几条,实例分析安阳钢铁变化前后的盈余管理情况。第六部分结论与建议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准则以及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理论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实例研究,用数据资料加以佐证对比分析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结合以上分析,探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升公司盈余
45、管理的新动向提出建议并做总结通过对上述几部分的分析验证,得出新会计准则在一点程度上确实限制了盈余管理,但同时又为新的盈余管理开辟了道路的结论。最后为会计准则制定以及如何弱化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几点建议2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研究21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定义研究。美国会计学家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将盈余管理限定在了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显然该范围是狭隘的。而另一位会计学家SCHIPPER则是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张,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
46、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管理可以出现于信息披露过程的任何环节,有多种形式。当然众多的界定中还不乏一些持否定观点的。哈佛大学教授HEALY曾定义,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舞蹈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这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之边界的行为或现象,即通过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会计报表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报告。该定义是广泛的,将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规划交易也包括在盈余管理的范围内,同时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问题。而我国广大学
47、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这样的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为特定目的来操纵会计数据,该行为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效用最大化,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而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要增加或至少不减少公司价值,管理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表和通过规则交易变更财务报告,以使财务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来操作会计盈余信息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从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在对盈余管理下定义的过程中,体现了学者对盈余管理行为持有不同的态度,大致是中立和否定两种。本文更为
48、赞赏中立观点,即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不合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出于不同的目的,利用现有会计准则规定中的弹性空间影响会计数据,从而是企业财务报告传达的信息达到企业管理当局所预期的效果的行为。22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五花八门,但总的意旨都是为了企业相关者的最终利益。其中,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动机IPO动机。我国的公司法和相关证券法规规定,公司上市满足的条件之一就是该公司要保持近3年连续盈利。由于股票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一些预期无法达到规定标准但又计划上市的公司,为了取得宝贵的上市资格,便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美化自身的
49、财务状况,从而达到上市的目标。防亏、扭亏和保牌动机。根据我国公司法和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重视上市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该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但是可以允许其申请一年的宽限期。倘若在宽限期内企业仍然无法盈利,其上市资格将被取消。由于我国对于公司上市的规定严格,公司能够取得上市的资格不容易,因此公司一旦上市,其为了保护自身及相关人员的利益,就会通过盈余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面临警告或终止上市的现象。配股动机。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是一种资本成本虽高但融资金额弹性较大且操作较方便的融资方式,因此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配股再融资有严格的要求,1996年规定,申请配股的上市公司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到1999年,该规定又修正为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且每年均不得低于6;时至2001年,该规定又被调整为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6。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量上市公司在成功发行股票以后,便会利用配股的机会进行再次融资,而为了达到再融资的标准,上市公司会实施盈余管理,经营者追求个人私利。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股东常常根据盈利状况对经营者给予奖惩,经营者则通过盈余管理追求自身的利益。当公司的利润不能达到股东、董事会的要求时,管理者就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增加公司利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