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4 ,大小:317.50KB ,
资源ID:425713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2571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doc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讲义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标:从总体上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时数:4学时授 课 内 容 2学时一、总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维方法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论点、论据、逻辑方法、结论的论证方法。问题导入:千年思想家(见材料1)。引起学生探究马克思主义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说的兴趣。二、绪论部分内容及其在思维方法上的训练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

2、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自然界等诸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从阶级属性上;从研究对象和理论内容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狭义和广义的定义。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训练学生从多角度上把握事物性质的思维能力)(以太阳东升西落、自由落体等经验现象,可以从地心说、日心说、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方面解释)观点导入:恩格斯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重要创新。(见材料2)本课程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学会和运用马克思

3、主义的哲学思维、经济学思维和政治学思维,增强和提高这三种思维能力。背景导入: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使学生对两位伟人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见材料3)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产生,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进行论证(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特征)。客观条件从时代背景、阶级基础、科学理论基础、理论渊源共四个部分进行论证。(插入阶级基础方面的材料,见材料4)主观条件从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方法论(实践特质)和个人品质(人格魅力)四个部分进行论证。(插入马克思恩格斯的价格魅力,见材料5) 思维能力的训练:今天,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思维方法出

4、发,帮助学生对当今时代背景和人生价值观进行分析。(1)认识当今时代的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要求。(2)向马克思恩格斯学习,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人生最大价值。作业:搜集资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获得的巨大成就。训练学生用资料和数据思维,通过对比,了解我国经济方面的历史与现状。2学时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要求。实践与理论发展。(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维上的本质特征)(见材料6)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苏联、中国革命、中国改革开放。(讲解苏联和中国革命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本质的体现。结合上节课的作业,训练学生从马克思主义

5、理论思维的本质要求上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可能性及现实性。)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前面的学习已经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巨大力量,从一个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仅此还不够,还必须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巨大力量的源泉及其重要影响。(1)从理论上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经济学思维和政治学思维的一个纲要性阐述)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可以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全面分析: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见材料7)(2)从现实性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影响。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见材料7)5.怎么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训练)第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四个分清”: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

7、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特定时期作出的个别论断。第二,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予以分析说明,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从思维到行动的一致性、自觉性。毛泽东的学习方法。邓小平的学习方法。学术研究空间:马克思主义与宗教(见材料8)思考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谈谈自己专业的学习。绪论部分材料:问题导入、观点、资料及分析、学术研究等 材料1.千年思想家 新的千年开始之际

8、,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丢掉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康德、尼采等人之前,被评为已过去的丢掉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西方各国网友投给马克思的票数,远远多于第二名第三名爱因斯坦和达尔文。BBC是一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新闻媒体。这一结果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材料2.恩格斯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概括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他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

9、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阐述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革命性的理论创新,对于解释当今世界及其未来走向仍有解释力,至今仍未过时。材料3.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1.马克思马克思(1818.5.5-1883.3.4)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835年10月就读于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41年4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后任主编,连续撰文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1843年该报被查封后,迁居巴黎,投身于工人运动并从事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1844年2月,与卢格创办激进刊物德法年鉴。在工人运动实

10、践和革命理论研究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6年初和恩格斯一起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先后同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蒲鲁东派的改良主义、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以及格律恩等人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作斗争。1847年和恩格斯一起在改组正义者同盟的基础上创建了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起草了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回到德国,直接参加和领导德国革命。在科伦创办并主编新莱茵报,连续撰文声援和指导各国人民的斗争,支持巴黎工作六月起义。德国革命失败后,受当局迫害,遂移居伦敦。1851

11、-1862年,为纽约每月论坛报撰文,抨击民族压迫和殖民政策,声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参加了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大会,他领导了反对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和拉萨尔派的斗争,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1871年,他热情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斗争,并在公社失败后,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和捍卫了公社开创的事业。1876年,第一国际宣布解散,随之而来的是各国工人运动广泛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为在各民族国家内建立群众性的工人阶级政党作出不懈的努力。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 2.恩格斯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

12、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1937年中学未毕业就被父亲逼迫经商。1841年在柏林服兵役,业余时间在柏林大学旁听,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1842年11月去英国曼彻斯特其父经营的纺织厂工作,途经科伦时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在英国,他经常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工人集会,调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同时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表明他已完成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同年8月,他同马克思在巴黎再次会见,成为两人终生伟大友谊的开端。1845-1846年同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847年11月

13、,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主义原理,首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策略。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和马克思合著同盟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3月德国革命爆发,他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并亲自参加了德国人民反击反革命的3次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他全面总结了欧洲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工农联盟、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和武装起义等问题。1850年11月恩格斯为维持他和马克思的生计被迫重返他父亲的公司工作,直到1870年9月。在这20年间,恩格斯以全部业余时间人事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他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第一国际的活动,并同工人运动中各种流派作原

14、则性的斗争,为奠定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作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不懈地努力。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他热情支持公社革命事业,是巴黎公社革命原则的坚决捍卫者。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经常关注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他作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顾问,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在此后近十年间,他除了人事繁忙的革命实践外,还把主要精力用于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2、3卷手稿。同时,他还孜孜不倦地进行理论研究,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还为自己和马克思著作的出版和再版作序,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用新的材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

15、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材料4.未完成的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所以需要如此长的时间,而其后各卷根本就没有问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压在马克思身上的工作占据了他的时间。说明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积极投入的热情甚至超过他热爱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运动而产生的,又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得以发展的。 材料5.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1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在马克思一生的奋斗历程中,他始终坚持

16、这一原则。在当时政治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他经常受到当局的迫害和论敌的攻击,还要忍受物质生活上的经常疾病缠身,生活穷困,频频出入当铺,但他仍然坚持写作,笔耕不断。在马克思1867年4月30日写给迈耶尔的信中有一段话反映了这种情况。他写道:“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特征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2德国著名作家伯尔指出:“他(指马克思)的伟大使他别无选择,他接受了摆在那里的前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他成了一个求乞者,他接受朋友们的馈赠。思想战胜了他的智慧,征服了他的信念,理智以思想锻造他的

17、良心;这是一串链条,他无法挣脱它;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只有屈服于它,然后才能战而胜之。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为追求纯粹,不仅使自身,也使全家像受到诅咒一般蒙受匮乏和困苦,牺牲自己的儿女,也只有那么几个人物只要卡尔马克思对现实作出小小的让步,他们就会得到拯救。马克思也像他那个世纪的另外三个伟大的德国人克莱斯特、荷尔德林和尼采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妥协。克莱斯特开枪自裁,荷尔德林和尼采都发了疯。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向他生存的悲剧。”德伯尔:伯尔文论,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071页。伯尔于1961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中的文字,伯尔以简练的文字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之处,并将马克思与19世纪另外三个著名的德国

18、人进行了比较,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与现实制度和政权之间的不妥协,彰显了马克思作为理论家和实践家的人格魅力。 材料6.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思维特征 1.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7-88页。2.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致威桑巴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6页。材料7.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科

19、学性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列宁:为工人报写的文章,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0页。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时代哲学(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的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

20、,而世界正在哲学化,这样的外部表现在一切时代里曾经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20页)(2)由于有力地综合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成为19世纪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当萨特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时代哲学”的时候,他认为马克思的很多思想已经进入(虽然是毫无意识地)我们在20世纪对世界的看法之中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现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倾向于把人看做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随着社会学的发展(这极大归功于马克思),我们得以研究改变和改善社会的各种方法;我们以历史的观点来正确评价经济因素在人类社会中的中心地位;我们看到,在特定的时代

21、,思想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集团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批判已教会很多人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教他们至少要努力去减少这些现象。明确指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色,而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融入了当今时代人们一般的观念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影响可见一斑。3.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1993)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1)失业; (2)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权利的大量剥夺; (3)在欧共体诸国之

22、间,在欧共体国家与东欧各国之间,在欧洲和美国之间,以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无情的经济战争; (4)在自由市场的概念、规范和现实方面控制矛盾的无能; (5)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人类的大多数处于饥饿或绝望的境地; (6)军火工业和贸易; (7)核武器的扩展; (8)由一种古老的幻觉和观念,一种共同体、民族国家、主权、边界、本土和血缘的原始概念的幻觉所驱使的种族间的战争; (9)日益增长的、没有边界的或者说那些超效力的和纯粹资本主义的幽灵般的国家亦即遍布于各大洲,包括东欧从前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手党和贩毒集团的世界范围的势力; (10)全球国际法在其具体的实施中仍主要受特定的民族国家

23、的操纵。阐述了当今时代仍是资本主义时代,仍是资本主义向未来社会过渡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而是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着时代的进程。材料8.学术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如B罗素、卡尔洛维特、保罗蒂利希等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等同起来,其主要内容是夸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以及对人的理解与宗教(主要是指基督教)的相似之处,以此得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宗教或准宗教的结论,否认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装扮成宗教思想家,主要表现为:第一,认为宗教和马克思对历史、对人的解释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将二者一体化。代表有卡尔洛

24、维特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蒂利希的马克思主义和宗教社会主义。第二,强调马克思思想与宗教(基督教)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相同点,以此将马克思思想指认为一种宗教。代表有塔克的philosophy and Myth in Karl Mark,古斯塔夫瓦特的辩证唯物主义。第三,夸大无产阶级与犹太基督教“弥赛亚主义”相似性,以此将马克思思想指认为另一种宗教。洛维特、塔克都持此种观点。第四,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与基督教上帝之国相似,从而将马克思思想指认为一种新宗教。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描绘了一个极乐天堂,即社会主义乌托邦。在那里,一切人都是兄弟般和谐相处,丰衣足食,就像生活在圣经所描述的

25、牛奶蜂蜜充满的天庭。”第五,将后人对马克思的教条式理解与马克思思想本身混淆起来,得出马克思思想是新宗教的结论。例如麦克莱伦宣称马克思思想愈是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就愈是倾向于成为一种群众的宗教。参见王志军:马克思思想宗教化的“趋势”及其批判,学术交流2006年第3期。)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内容: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哲学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

26、.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事物的普遍联系观和发展观(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时数:14学时授 课 内 容问题导入:马克思的墓志铭。(见材料1)引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3学时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哲学基本问题1.世界观是什么。世界观的特征与种类(神话、宗教、哲学、科学、人文等)。哲学世界观内容。2.方法论是什么。方法论的特征与种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中的溯因法、科学假说法等逻辑方法的介绍)。哲学方法论内容。3.恩格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的总结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

27、关系问题。观点导入(见材料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观点及资料导入(见材料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4.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概括的意义。5.为什么需要哲学思维?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学术研究空间导入(见材料4)马克思主义对旧哲学的批判。观点导入(见材料5)6.怎样把握哲学思维?多学习、多思考、多运用。2学时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1.哲学不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2.实践论思维。实践本体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观点导入(见材料6) 实践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学术研究空间导入(见材料7) 实践方法论

28、观察、实验。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中国哲学思维的介绍。直观、整体、有机、伦理、实用。4.西方哲学思维的介绍。抽象、分析、逻辑、真知识。西方哲学研究的几次转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学术研究空间导入:实践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见材料8)3学时问题导入: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世界本原知识的兴趣。(见材料9)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基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各派观点导入(见材料10)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论证(为什么)。资料导入(见材料11)(1)正确理解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内在统一性。(2)正确理解意识在

29、起源、本质和作用上表现出来的物质统一性。观点和资料导入(见材料12)(3)正确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的物质统一性。观点导入(见材料13)(4)正确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观点导入(见材料14)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学术研究空间:信息的本质(见材料15)四、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学时1.事物的普遍联系观和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总特征(1)普遍联系观。联系的定义。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及其方法论思维启示。观点和资料的导入(见材料16)(2)发展观。发展的定义。过程论及其方法论思维启示。资料

30、导入(见材料17)问题导入: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对哲学上矛盾观的兴趣。2学时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2)对立统一规律内容。对立统一规律的思维启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料导入(见材料18)(3)质量互变规律内容。质量互变规律的思维启示:把握度的原则。抓住机遇。(4)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维启示: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观点与资料的导入(见材料19)原理运用材料分析(见材料20)问题导入: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引发学生对哲学思维范畴的兴趣。2学时3.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马

31、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范畴(1)原因与结果。内容。方法论意义。(2)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方法论意义。材料分析(见材料21)(3)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方法论意义。(4)现象和本质。内容。方法论意义。(5)形式和内容。内容。方法论意义。结合学生的毕业论文,对这五大范畴进行综合分析。1学时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规律及其特征。(2)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观点及材料分析(见材料22)(3)思维启示:过犹不及。第一章材料:问题导入、观点、资料及分析、学术研究等材料1.马克思的墓志铭在海格特墓地宽厚的墓碑上刻着马克思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

32、义哲学思维的目的)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提出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传统哲学的特质。材料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2.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33、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4页。材料3.哲学世界观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

34、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享,事物就灭亡。 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当做世界本原,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中国古代五行说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后来“五行说不断发展,并被进一步用于解释自然和社会的演变法则,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五行说用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来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存在就是被感知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

35、是观念之外的事物。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离开了感觉或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他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 贝克莱则把世界本原理解为我们所感知的东西,在注意到人的认识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 4.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他认为,构成万物最后单元的实体不应具有广延或量的规定性,而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并应具有“力”作为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则。这

36、样的实体是与灵魂类似的某种东西,莱布尼茨起初称之为“实体的形式”或“实体的原子”等等,最后称之为“单子”。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因为没有广延,也没有“部分”,所以真正不可分,是真正“单纯”的实体。单子没有部分,因而就不能由各部分的组合或分离而自然地产生或消灭,其产生或消灭只能出于上帝奇迹式的“创造”和“毁灭”。同时,也没有事物能够进出单子内部,因此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是各自彻底独立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单子在质上完全相同,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由于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单子有高低等级之分。从构成无机物的、具有模糊的“微知觉”的单子,到动物的具有感觉的“灵魂”,再到具有清楚的自我

37、意识或理性的“心灵”,以至比人的心灵更高的“天使”之类,最后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了其他一切单子的最高的单子,即上帝。莱布尼茨把世界本原理解为“单子”,既具有原子论的色彩,也具有柏拉图理念论的色彩。通过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5.休谟的不可知论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休谟认为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他声称:“至于由感觉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休谟

38、认为感觉之外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人类的知识只能限制在知觉的范围之内,唯物主义者所说的外物,实际上不过是知觉的组合。他说:“心中除了知觉以外既然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存在,而且一切观念又都是由心中先前存在的某种东西得来的;因此,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想象或形成观念和印象有种类差别的任何事物的观念。我们实际上一步也超越不出自我之外。”休谟的不可知论及其的不可知论已为实践和科学所驳斥。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文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50页;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384页。休谟的怀疑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双方的观点各有长短,于是怀疑

39、论出现了。休谟认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争论不休,其根源在于它们都想超出人类的感觉印象,而实际上,我们能确定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则是人类理性所不能认识的。这样,休谟就把认识的直接来源确定为人的感觉印象,而不管认识的最终根源。实际上,休谟的怀疑论回避了认识的来源问题。材料4.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宗教思维的区别哲学是什么、哲学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哲学家们莫衷一是。近代以来,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宣布所有哲学命题毫无意义,德里达提出消解哲学,罗蒂宣布哲学的终结。国内有学者也提出“哲学无定论”。虽然哲学思维是极具有个性化的思维,但是这并不否定哲学思

40、维的共性,并不否定哲学思维方式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从不同的参照系看,哲学思维具有不同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宗教思维的的特点。第一,从本体思维的意义上,可以把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区别开来。哲学思维是终极思维、无限思维、辩证思维、超验的形而上的思维,而科学思维是非终极思维、有限思维、实证思维、应验的形而下的思维。第二,从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可以将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宗教思维的区别开来。哲学是理性地把握思维对象,而艺术思维和宗教思维则是非理性地把握思维对象。与之相适应,哲学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而宗教思维是非理性思维、信仰思维,艺术思维是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第三,哲学思维是超验思维。

41、与科学思维的经验性和宗教思维的先验性不同,哲学思维是一种立足于经验又超越经验的超验思维。它不是经验思维,否则就是一种科学思维;但是,它又不是一种完全与经验无关的并且完全凌驾于经验之上的先验思维,否则它就类似于宗教思维。第四,从功能的角度看,哲学对于现实生活的干预是通过“中介转换”来实现,哲学问题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转换成为理论上、哲学上的矛盾和问题,促使哲学家去解决、回答。哲学思维不仅要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回答“在什么意义上是”和“怎么办”的问题。而科学思维主要是描述世界“是什么”。材料5.马克思关于“当作实践去理解”的唯物主义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

42、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页。马克思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材料6.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实践论述(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

43、995年,第42页。(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3)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秩序发展。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数学也开始发展。后来,在农业的某一阶段上和在某些地区(埃及的提水灌溉),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大型建筑物的出现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有了力学。不久,力学又成为航海和战争的需要。力学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它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可见,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44、,马克思恩格斯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280页。(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2.弗朗西斯培根的技术实践论弗朗西斯培根认为有两种实践:一种是在物理学之下的机械学,一种是在形而上学之下的所谓幻术。培根欣赏的是前一种实践,这是一种能够产生功用的实践,是能用结果来衡量的实践。培根十分关心对自然的研究,他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工具”,即归纳法。归纳法是从经验产生理论的方法,是经验论在科学方法上的体现。他明确提出,功用是实践的

45、根本属性,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大于伦理学和道德的价值。丁力群:技术实践论,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培根的技术实践论的合理之处是看到了科学实验是重要的实践形式,但是它的缺陷是没有认识到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实践,也贬低了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3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费尔巴哈认为,实践就是人的生活。他指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不过,费尔巴哈把生活理解为吃喝、享用对象,等等。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根本缺陷是没有把人放到社会关系中考察,只是从生物学意义谈论人的活动;不懂得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把人的活动等同于单纯的生物运动。4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6、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王阳明把心与物极端地统一起来,认为知行合一并非简单地先有知后有行,或者先有行后有知,然后让两者结合起来,而是承认知与行原本即是浑然一体,心与物的结合,然后演化诸般现象。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把知和行混为一谈。材料7.主体和主体性主体是指人事对象性活动的人。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象关系谈论孤立的主体或客观。所谓“主体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主客体关系的运动中,主体本身的存在、特性和本性是怎样的,它在实践和认识等活动的结构、过程和结果中占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什么权力和责任,等等,这些就是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当作主体,而不是虚构的、抽象的“人”;现实的真正的主体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的、孤立的“个人”。他以人的社会本质为出发点去理解具体的主体。因此,主体性问题决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的个性问题,尤其不能等同于孤立个人的抽象个性问题。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出发,深刻地理解人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仅表现为人是自己活动的主体,是这一活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