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2010-2020年) 四川省林业厅 二一三年 七 月四川省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2010-2020年) 编 制 单 位 : 四川省林业厅 技术承担单位: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i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四川概况 3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3 二、社会经济状况 5 第二章 林地保护利用面临 的形势 7 一、林地保护利用现状 7 二、主要成效 8 三、存在问题 11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分析 14 五、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8 第三章 规划原则及目标任务 22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2 二、规划目标 24 三、主要任务 26 第四章 全面保
2、护林地 29 一、严格用途管制 29 二、实行林地保护分级管理 31 三、加强森林保护 34 四、积极补充林地 36 五、引导节约用地 37 第五章 合理利用林地 40 一、优化结构,充分发挥林地效益 40 ii 二、保障重点,积极支持重点生态项目用地 41 三、科学经营,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 43 四、持续利用,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47 第六章 统筹区域管理 50 一、优化区域布局 50 二、实行差别管理 60 三、强化宏观调控 64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 65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府组织管理职能 65 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林地保护意识 66 三、规范操作,健全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67 四、配套
3、政策,完善保护利用管理制度 68 五、提升手段,提高林地监测管理水平 71 六、调节机制,增加林地保护利用投入 72 附表: 1、四川省林地资源现状表; 2、四川省 林 地 保有量目标表; 3、四川省 森林 保有量目标表; 4、四川 省林地生产率目标表; 5、四川省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表; 6、四川省林地结构现状及规划表; 7、四川省 2011-2020 年占用征收林地定额分解表。 iii 附图: 1、四川省林地资源现状分布图; 2、四川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分区布局图; 3、四川省林地保护分级规划图; 4、四川省基础建设规划示意图。 附件 : 1、四川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2、四川
4、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3、四川省世界遗产名录; 4、四川省国家森林公园名录; 5、四川省省级森林公园名录 。 1 前 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根本,林地作为国土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森林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保护林地、发展森林资源极为重要。为了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 2010 年 6 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并于 2010 年 7 月 25 日以国函 20
5、10 69号正式批复。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幅员面积 48.5万平方公里。四川林地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 7.6%,是全国林地资源大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林地保护利用 规划 纲要( 2010-2020年)的批复的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01号)、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林规发 2010 203号)及国家林业局省级林地保护利用 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协
6、调衔接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四川省主体功2 能区规划( 2010 2020年)、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四川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编制 四川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 在广泛 征求省级相关部门意见 后于 2011年 9月 组织通过 了 专家评审 ,同 月上报国家林业局 , 2012年 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查。 根据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保护利用的要求, 规划 在阐明林地保护利用面临形势的 基础上, 提出了全省林地保护利用指导思想和原则, 明确了规划期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占用征收林地定额、
7、林地生产率等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规划是指导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和管理全省林地保护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 以 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限为 2010年 2020年,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围包括除成都五城区外的四川省 176 个县级行政单位,以县级行政区划为 规划 基本单元,2009年林地面积 2319.86万公顷,规划到 2020 年 林地保有量增加 到 2358.06万公顷 以上 ,森林保有量达到 1794.50万公顷 ,森林面积比 2009 年增加 125.50 万公顷。 3 第一章 四川概况 一、自然环境 与
8、资源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和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21108 31和北纬 26 03 34 19之间,东邻重庆,南连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青海、甘肃、陕西三省,东西长 1075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幅员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达 7300 多米,分为 川西北高原、川 西南山地、 四川盆地三大部分,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丘陵次之,平原较少。 四川气候复杂多样,地带性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根据水热条件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和川
9、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形成丰富多样的土地类型、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地理景观,有利于农、林、牧和旅游等各业的 全面 发展。 四川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 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1229 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和技术可开发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是我国水电开发和“西 电东送”的主要基地之一。 四川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蕴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四川4 已发现矿产 132 种,有 32 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 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气远景储量 7 万多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四川森林资源 丰富 和生物多
10、样性富 集 。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以及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在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居于核心位置。四川森林面积居全国第四位,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和长江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区。四川植被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有被称为“活化石” 的水杉、红杉等珍稀树种,其种类占了中国的 1/5以上。全省高等植物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1/3,其中维管植物 9250 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天然中药材就达 4500 余种,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现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 1031 种,其中鸟类 625 种,兽类 217 种,爬行类 92 种,两栖类 97种。被列入国家一
11、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等30 种,占全国的 30.9;其中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 85以上。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小熊猫、大灵猫等 112 种,占全国的 47.1%。 四川 旅游资源独特。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4 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75 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被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自然保护区。目前,全5 省共有“中国旅游胜地 40 佳” 5处,国家 5A级旅游景区 3个,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47 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1 座。有各
12、类自然保护区 163个,面积 906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 18.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7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1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 64 个。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 108 处,其中国家级 33 处。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目前已发现地质遗迹 220 余处,有兴文和自贡 2 处世界级地质公园及 12 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其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7 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7 处。 二、社会经济 状况 四川现辖 21 个市(州), 181个县(市、区),其中自治州 3个,自治县 4 个, 2009 年末常住总人口 8185万。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占我国西部 12 个省 (区、市)的四分之一,居西部首位,是西部地区最大市场及物资集散中心。 “十一五”期间,四川经济总量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2009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14151.3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7339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