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跆拳道校本课程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跆拳道是一项集防身健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为一体的体育项目,通过跆拳道有练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学生克已、忍让、诚信、廉爱的良好品德形成;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坚强、积极、果敢的人生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增强保护意识、掌握防身技能;有利于学生养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1.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是体育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 为了正当防卫,通过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科学地运用手脚及身体各部位的方法和技术。经常参加跆拳道
2、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我防卫与搏击能力,通过对道德的学习,可以树立高尚的人格和提高道德境界,达到培养身心健康的目的。随着其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深受体育运动者喜爱,具有健身、娱乐、经济和观赏等价值。开展跆拳道课程是目前校园体育课程的趋向之一,各级体育领导在跆拳道科研、师资等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其发展将越来越瘦体育界关注。 跆拳道选修课程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它通过丰富的锻炼内容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前,亦可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追求。据此,我校为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将跆拳道列为一门选修课程,通过选修,满足对跆拳道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3、的愿望,在掌握跆拳道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就可以灵活组织各种类型的跆拳道交流和学生社团,懂得学会如何利用跆拳道去参与社会实践,使跆拳道选修课程成为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2)掌握跆拳道的特点与作用。(3)掌握跆拳道基本图解知识和基本技法特点。(4)具有能够结合现代体育运动及传统体育价值剖析跆拳道的发展趋势的兴趣。2.能力目标(1)能够具备跆拳道所需的基本身体素质。(2)能够进行跆拳道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3)认知跆拳道与其他传统体育的关系。(4)关注跆拳道的最新发展动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跆拳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2
4、)讨论跆拳道精神如何体现。(3)培养学生跆拳道“精神” ,并以此指导自我社会实践。三、课程内容(一)跆拳道运动发展概况、礼仪、价值与作用以及基本技术知识。(1学时)(二)跆拳道准备姿势和步伐。(2学时)(三)跆拳道基本手法。(3学时)(四)学习跆拳道实战腿法。(6学时)(五)学习跆拳道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4学时)(六)身体素质训练。(2学时)四、 教学模式1.教学组织与形式在教学18学时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达到跆拳道课程的总目标,该跆拳道的选修课程可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使学生掌握基础性跆拳道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多讲解跆拳道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熏陶学生的行动,激发学生的
5、学习激情,同时根据课时短的实际情况,多采用讲解技术特点、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在未学习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动作模糊形态,以利于其课下通过主动的方式去获得更多的跆拳道技能。除此,多组织学生进行跆拳道的教学交流,已达到相互激发帮助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讲座等获取更多的跆拳道知识。2.教学方法与手段跆拳道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正误对比法、游戏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评、自练、互帮、互教的能力,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跆拳道教学手段主要指
6、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场馆等,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还使用录音机、电视、录像、投影仪等一些电化教学手段。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加强教材、课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环境与策略3.1教学环境技术内容的教学需要在室内进行,需要跆拳道垫、镜子设备,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进行对镜子练习,跆拳道垫是减少学生因运动而产生的损伤,也是深刻体验现代竞技跆拳道比赛的一种途径。此外,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跆拳道专业队训练、组织听取跆拳道大家讲座,观看国内外高级别跆拳道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跆拳道热情以及学生的跆拳道视野。 对于理论内容,除在技术课程进行渗透式传授外,亦采取“教学扩展”、“网络课
7、堂”、“学科前沿”等栏目,提供文字、视频、PPT、网站、跆拳道进展新闻等补充资料,供学生课外扩展学习。3.2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该选修课程根据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主体等多变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策略。 在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涉及跆拳道简史、功能价值、技击特点和跆拳道裁判四个方面。3.3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的各方面因素,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一定分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运动能力占50%,理论考试评价占10%,创新能力占20%,课外训练表现占10%,学习主体性(包括平时成绩、出勤率、合作能力、作业笔记及道德风尚等)占10%,按百分制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