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作业题目: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1.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2.成果模板模板详见附件。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我们周围的空气姓名:工作单位:镇雄县母享中学学科年级:九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1)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
2、周围的空气;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实施课程目标的重要起始阶段。 (2)本单元是继入门篇“走进化学世界”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学习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的开始。其三个课题的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三个台阶。 (3)本单元是学生第一学习的单质化合物知识,学生感性
3、认识丰富、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其中贯穿了最粗线条的物质分类和物理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分类,能直接观察的实验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界限,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可获取经验的途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分化。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并初步应用;了解基本概念“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及其本质特征,能够区分化合反应、氧化
4、反应;理解由氧气的性质决定的氧气的用途;初步学习探究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了解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的不同;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其方案选择;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感悟: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细节决定成败。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事物的能力、(如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同一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活动中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各种制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理、装置从而掌握上述三个
5、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在观察制取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空气质量的调查、对教材p26图2-8的解读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空气的污染源、严重危害及防治,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通过硫的燃烧实验进一步感悟绿色化学的含义,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和学习空气组成发展史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作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本单元主要研究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通过小学自然课、初中生
6、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下册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探究活动: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以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学生对空气又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可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架构新的知识体系。 学习了课题1之后,学生会对氧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在空气中的含量、如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这还不是系统地对物质性质及相关反应的认识,气体的制取对学生来说尚属首次,知识点上是空白。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具体物质入手为学生们展现学习、研究物质的基本模式及研究物质就
7、是要研究它们的性质、制法、用途、存在等,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制法包括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两个方面,化学性质必须通过相关的化学反应来认识,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提供样式和范例。在教给氧气制法的同时,教给学生制取一种物质时对方案的最佳选择原则:即原料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原则;过程方法的最简便易行原则;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则,为今后解决相关问题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此教师也应教育学生评价任何一个实验方案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不可绝对化,我们通常选择的是主导方面较优秀的方案。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备的化学实验技能。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
8、程图)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小组讨论。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氧气的含量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化 学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催化剂的概念 。 难点突破:在充分交代实验所采用的药品、装置及理由、原理的基础上做好对比实验(每一个实验测量一个变量)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从而理解整个实验的意图原理,并感悟到化学实验要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正确。 抓住关键词理解训练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在
9、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如“燃烧”“能燃烧”,前者是动词,描述一种变化过程化学变化,后者是动词前加了助动词“能”或“可以”或“会”则描述一种属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交叉关系的集合图对应举例理解二者的关系。 设置与催化剂的概念相关的问题台阶若干个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领悟概念的内涵,消除问题正确理解什么是催化剂。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提 创出 设问 情题 境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
10、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导学探究原理(过渡)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展示)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抢答有关问题。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
11、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1、描述实验现象;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 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 原因。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分析讨论(讨论与思考)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
12、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分组讨论、交流结果:1、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2、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归 形纳 成总 概结 念(小结)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
13、力。收 分集 组资 讨料 论合 得作 出交 结流 论(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六、作业布置:1、记忆空气的成分。2、书上P33页第一题、第二题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中的化学问题, 并用学到的化学知识
14、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研究哪几个方面便于今后学习其他物质让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如何全面细致有序地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课题1 空 气 (第一课时)一、 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化学式N2O2CO2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3)小结
15、:2、混合物与纯净物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在这次学校观摩活动中,我上了九年级第二单元中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空气”这一概念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
16、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它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了一些,这些方面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呈现他们的原由知识,这些知识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再通过一步步的验证去体验,在他们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的非常简单。学生感受空气存在的同时。接着,让学生举例证实空气的存在,方法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也就是让他们用这个方法使原本空气这一无形的物质看得见了,同时、通过视频展示使学生了解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学生掌握了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也了解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整节课,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探究,探究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
17、素养,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无穷的知识与乐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但是经过课后听课老师的点评和给出的建议,我进行了自我反思,觉得自己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这节课中处理还不够恰当的地方。教材的处理上,虽然已经通过一个个的实验活动把教学任务都很好完成了,但是活动与活动之间还是缺乏连接性的话语,虽然有联系,但是总感觉在突破孤立的一个个难关,特别是研究空气会流动这一活动和前面的教学活动几乎没什么过渡。其次实验设问不到位,没有进行演示学生观察不清,重点突出不够,教学过程不够细腻,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活动所用的科学方法和涉及的科学知识做的还不够,这节课所要让学生深知的一些空气的特性和方法,
18、如空气是充满空间、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很少是在活动和讨论的过程中慢慢让学生概括出来,老师说的比较多。 除此之外,对于教态上面我感觉自己在课堂的空间位置上还没有自己的定位,整节课气氛有些沉闷,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我讲讲自己在这节课中还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一是课堂语言不够精准,太随便。二是还考虑不够成熟,对于课堂中的有些问题应该是准确、到位的,能够为我的教学服务,以及为学生的学所引导的,但是问题提的过多,过碎,过轻易。三是整节课的语调过平,有些环节语言和语调应该有些起伏或者夸张些。老师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而且不同的声调和语调,对学生都会起到不同的教过,所以语言要有阴阳顿挫,要有起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一个个起伏中延续。 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创设最佳条件,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本节课我根据内容需要,课前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对科学课而言,要做到 “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尽早改正自己的缺点,向更高的目标看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