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课网 海量中小学优质课教学视频,您任意看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010年9月指教老师:陈燕燕 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维护生态平衡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2、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第一课时课题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难点教具课件【教学准备】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师:我
3、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
4、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一会儿,蜡烛
5、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如图所示)。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板书设计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第二课时课题1、种子发芽实验(一)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重点【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
6、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难点【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具课件【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
7、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8、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实验(一) 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教学反思1、鼓励学生
9、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第三课时课题2、种子发芽实验(二)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难点【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具课件【教学准备】实验计划
10、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
11、内容进行辨析。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板书设计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
12、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教学反思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第四课时课题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重点
13、【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难点【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具课件【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
14、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四、观察
15、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板书设计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2、 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叶刺减少水分蒸发。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为:.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1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叶刺减少水分蒸发。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几个学生容易混淆。着重讲解。第五课时课题4、蚯蚓的选择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重点【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难点【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具课件【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7、: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
18、环境。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19、。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板书设计4、蚯蚓的选择 概括:蚯蚓喜欢阴暗湿润的环境。教学反思这节课的重点为: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蚯蚓喜欢的环境是:阴暗潮湿的环境。第(六)课时课题5、食物链和食物网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
20、学习的科学态度。重点【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难点【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具课件【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二、谁吃谁: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2、问:为什么在
21、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三、水田的食物网: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
22、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板书设计5、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
23、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这几个:l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l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l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l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l 要
24、求学生用心记l 写食物链必须是从植物开始。第(七)课时课题6、做一个生态瓶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重点【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难点【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具课件【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
25、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6、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三、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
27、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 6、做一个生态瓶制作过程;(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制作生态瓶的欲望。我运用了各种奖励制度,引诱学生进行制作生态瓶。第(八)课时课题7、改变生态
28、瓶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重点【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难点【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具课件【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
29、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
30、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四、总结拓展: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板书设计 7、 改变生态瓶减少水添加
31、动物、植物教学反思l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l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l 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第(九)课时课题8、维护生态平衡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重点【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难点【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具课件【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
32、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二、草原的生态平衡: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2、设想一下:(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
33、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板书设计 8、维护生态平衡(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l 自
34、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l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l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第(十)课时课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课型 复习课上课做法对第一单元的作业本,查漏补缺。单元测试课堂练习,并校对。教 学 过 程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课堂练习:1、判
35、断题。(1) (2) (3)2种子发芽实验(二)活动记录:略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C (3)A2、略。4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 田鼠 老鹰;草 ;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略。(2)蘑菇 兔子 狼;草 兔子 鹰 果实 老鼠 鹰;果实 刺猬 狼6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 (3)7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
36、练习:判断题。(1) (2) (3)8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 (2)(3)(4)(5)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 选择题。(1)B (2)C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4、小麦 田鼠 鹰;萝卜 兔子 鹰 小麦 兔子 鹰;萝卜 田鼠 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37、。(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教学反思本节课要求对学生的本单元学习查漏补缺。了解情况进行复习。第(十一)课时课题第一单元复习课课型 复习课上课做法将第一单元内容整理成复习提纲,打印。人手一份。指出重点。要求记忆。教 学 过 程一、1.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判断题:只要有水就能发芽(错).水是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对)。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仙人掌原产
38、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叶刺减少水分蒸发。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10.如果一种(生物灭
39、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判断题)11.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比如一个草原,一个森林,一个海洋等12.制作生态瓶的先后顺序是:去盖 铺沙装水 种水草 放鱼虾(选择题)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注意的是食物链必须是从植物开始的。箭头往后打的。)1草
40、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教学反思对知识有了系统的整理。第(十二、十三)课时课题生物与环境单元考试及试卷校对课型 考评课上课做法生物与环境单元考试及试卷校对教 学 过 程第一单元第一关1、适宜的温度 空气 一定的水份2、水稻 老鼠、蛇3、食物链4、生产者 消费者5、生态 一片树林 一块草地6、绿色植物 肉食动物7、生态系统 平衡第二关1、 2、 3、 4、 5、 6、 7、 8、 9、 10、第三关1、B 2、C 3、A 4、A 5、B 6、C 7、A 8、B 9、A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C第四关1、稻谷小鸟
41、猫头鹰 稻谷田鼠蛇猫头鹰 稻谷蝗虫青蛙蛇猫头鹰2、略3、(1)草 兔 (2)(3)略 (4)增加 因为它失去了天敌鹰第五关1、略2、(1)两盆豆苗生长的方向不同,而且长得比较细。纸盒窗户朝左的,豆苗也朝左长,纸盒窗户朝右的,豆苗也朝右长。(2)豆苗一般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3)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温度、水等。 教学反思生对实验题目比较弱。记忆题目学生掌握比较不错。每个班级都有三分之一有考90分。第一单元考试不错。第(十四)课时课题2.1光和影课型 探究课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1、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