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242.31KB ,
资源ID:4345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3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邯郸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钱)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邯郸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oc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学生指导教师教授年级级专业应用心理学二级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院2012年6月郑重声明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毕业论文作者年月日I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市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的26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级、是否独生、是否是重点中

2、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2)初中生父亲干涉、父亲保护、父亲拒绝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情感温暖、父亲干涉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情感温暖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惩罚在是否独生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偏爱被试、母亲情感温暖在是否独生上有显著性。(3)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而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关键词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

3、IIARESEARCHONTHECORRELATIONOFTHESENSEOFSELFEFFICACYANDTHEFAMILYPARENTINGPATTERNSOFJUNIORSCHOOLSTUDENTSINCITYDIRECTEDBYPROFABSTRACTINTHISRESEARCH,IHAVEUSEDTHEFAMILYPARENTINGPATTERNSCALE,ANDGENERALSELFEFFICACYSCALETOINVESTIGATE268STUDENTSFROMNONKEYMIDDLESCHOOLANDKEYMIDDLESCHOOL,ANDTOANALYSETHECARRENTS

4、ITUATIONOFTHEJUNIORSCHOOLSTUDENTS,FAMILYPARENTINGPATTERNSANDSENSEOFSELFEFFICACYOFTHEPARENTSITUATIONTHERESULTSSHOWTHAT1THEJUNIORHIGHSCHOOLSTUDENTSSENSEOFSELFEFFICACYINGRADEHASNODIFFERENCEBUTSENSEOFSELFEFFICACYINGENDER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2INTERFERENCEOFFATHERPROTECTIONOFFATHERANDREJECTIONOFFATHER

5、INGENDER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MOTHERANDREJECTIONOFMOTHERINGENDER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FATHERANDINTERFERENCEOFFATHERINGRADE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MOTHERINGRADE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REFERENCEOFFATHERANDPU

6、NISHMENTOFFATHERINNUMBEROFCHILDREN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REFERENCEOFMOTHERAND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MOTHERINNUMBEROFCHILDREN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3THEFACTOROF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FATHER,THEFACTOROFEMOTIONALWARMANDUNDERSTANDOFMOTHERANDSENSEOFSELFEFFICACYHAVESIGNIFICANTPOSITIVECORRE

7、LATION,ANDTHEFACTOROFPUNISHMENTOFFATHER,THEFACTOROFPUNISHMENTOFMOTHERANDSENSEOFSELFEFFICACYHAVEA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FATHERUPBRINGINGSTYLEANDMOTHERUPBRINGINGSTYLEHAVEAGOODPREDICTIONEFFECTTOSENSEOFSELFEFFICACYKEYWORDSJUNIORHIGHSCHOOLSTUDENTSTHEPARENTINGSTYLESSENSEOFSELFEFFICACY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1

8、前言111概念界定112前人研究113问题的提出42研究方法421研究对象422研究工具523研究程序524统计处理53研究结果53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分析532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比较633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比较734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比较735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836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94分析与讨论94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942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1043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9、1044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讨论1145本研究的不足125结论126对策与建议1261对子女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1262应该多倾听子女的心声12参考文献13致谢14附录151邯郸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1前言11概念界定111家庭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本研究将家庭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112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自我

10、效能感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会在生活中更积极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感(GENERALSELFEFFICACY)采用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SCHWARZER的定义,他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2。12前人研究121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国外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

11、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

12、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1。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2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

13、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例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

14、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4。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

15、少新的特点。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的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对象有了较大拓展,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

16、的结构。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例如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5。122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概念。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

17、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2。”自我效能感也是一个成长中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因为所站的立场与方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界定,其中主要的定义有一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二是使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三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四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五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有的某种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何种地步的一种主观评3价。六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

18、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七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6。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是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是对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证性研究的基础。由于不同立场,以及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不同认识,对其进行测量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立场是从一般个性水平上考察自我效能感。他们认为存在不以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对此,JERUSALEM和SCHWARZER制定了10个题目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另一种立场认为要测量自我效能感,首先要确定所研究的具体任务领域;其次,要确定这种任务领域所包括的系列活动,且这

19、些活动必须能够涵盖所研究任务领域的所有方面,自我效能感与具体领域联系密切,随情景、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应采用微观分析法进行研究,必须符合“领域特殊性”和“领域完整性”两项基本原则。LEE和BOBKO概括了五种基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定义的典型测量方法一效能强度自评,即被试在一系列表现水平上获得成功的自信程度的评定值之和;二效能幅度自评,即被试判断自己是否能在特定任务上做出特定表现的肯定回答数之和;三结合前两种方法,即将效能强度的得分标准化,转化为Z分数,然后只累加对应于效能幅度上被试回答“是”的题目的效能强度分数;四方法三的变式,效能感强度用原始分而不是标准分;五据被试对完成具体任务自信水平的回答来评

20、估自我效能强度,仅用一个题目。由于自我效能感有情景出现的必要条件,而其水平、强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研究出适应动态变化的量化测量量表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的前沿课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最早的德文版是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为使用6。国内学者也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很多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我效能感的实质、其形成和

21、改变的影响因素、它的作用机制、特征维度和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的对比研究。3研究了自我效能感与其它理论的关系,如与成就动机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动机归因理论以及与能力观之间的关系。4自我效能感在各应用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如在教育领域、职业和组织领域、身心健康领域等都有了相应的研究。5寻求切实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原则和干预策略,帮助个体迈向成功7。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最早的中文版的GSES是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8。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才康经过检验,证明中文版的GSES有良好的信效度。内在

22、一致性系数为0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7和0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表示GSES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7。123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的影响因素。众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从理论的探讨和实证研究等方面4对教养方式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并且对于孩子正常人格类型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孩子未来生活态度选择至关重要,这些研究已经得到相关的验证和支持,受到很多人的

23、关注9。自我效能感自197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提出以来,有关其各方面的研究就一直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三十多年来,专家学者围绕着自我效能感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内涵、及其测量等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5。而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国内学者王才康曾做过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EMBU中的一些因子关系密切。不仅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与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父亲和母亲的保护和干涉因子、乃至严厉和惩罚,都与他们的子女

24、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但微弱的正相关10。13问题的提出综上所述,目前对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不论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国内对于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对象多侧重于儿童这一群体,认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和父母接触时间长而且是直接的,所以研究的多,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都相对成熟。对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具有人生奠基意义的阶段。此阶段中学生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高度增强,

25、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众中的地位。而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尤为明显。表现为既可能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这一阶段顺利成长,又可能成为青少年出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阻碍青少年社会化的正常形成。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较少,因此,一方面本研究可以完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全面分析两者的关系以建构出更具抽象概括的理论1112。此项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父母与学生借鉴。研究者可参考本研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为父母提出更有效的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父母

26、可通过研究结果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策略,提高自己的养育水平;学生则可以通过研究结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建议调整自身状态,解决相应的自我效能感问题,达到一种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该研究补充了相关方面的资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端正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起到一定作用4。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对邯郸市重点初中和普通初中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5表1被试基本情况人数百分比年级初一97362初二171638性别男119444女149556独生子女是12

27、4463否144537重点学校是84313否184687合计268100022研究工具221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本研究采用的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和张建新编制,用于测量总体性的自我效能感。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7和077之间。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为0666。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494和0657。222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本研究采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惩罚、过度干涉、偏爱被试、拒绝、过度保护

28、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分别为09036,08926,07448,07132,06971,05282。母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干涉与保护、拒绝否、惩罚、偏爱被试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17,08148,08259,08724,07366。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的信度为0916。23研究程序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教室进行集体施测,向被试发放问卷,待被试完成后当场收回,对问卷进行审核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90份,实际回收280份,回收率为9655,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为9571。

29、24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FORWINDOW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3研究结果3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为了研究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重点中学上的差异,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重点方面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2。6表2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NMSDTP双侧性别男1192743706768126260009女14925544050276年级初一97268

30、8707342610410299初二17126100049669是否独生是1242679706814810080314否14426063050608是否重点是842610705015705160606否18426511063098注P005,P001,P0001,下同。32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比较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干涉、父亲拒绝、父亲保护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母亲情感温暖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母亲干涉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

31、01,均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具体结果见表3、表4。表3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性别NMSDTP双侧父亲干涉男11921420249531624010017女149200671426751父亲拒绝男11910689137704223240021女14996376360783父亲保护男11911445433741225810010女149104228309573父亲情感温暖男119528403102708915430124女1495073151174425父亲惩罚男11922100869567617840076女149205705699445父亲偏爱男11916680780957

32、502080836女149164765792497表4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性别NMSDTP双侧母亲情感温暖男11954655588532621980029女1495176511196413母亲干涉男11936142973222329700003女149336913618728母亲拒绝男11914848749294006980486女149144027540010母亲惩罚男11913907650169101450885女149138121563216母亲偏爱被试男女11914916479016080565662867498904860486733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

33、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比较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差异,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父亲干涉在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初一学生的父亲情感温暖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父亲干涉显著高于初一学生;母亲情感温暖在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具体结果见表5、表6。表5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的比较年级NMSDTP双侧父亲情感温暖初一97534433110236219750049初二1715066081111711父亲干涉初一9719886646768020960037初二171211

34、111454965父亲惩罚初一9720484562167713490178初二171216842739910父亲拒绝初一979783534163410670287初二171102865386611父亲保护初一9710639239664909000369初二171110117277804父亲偏爱初一9716195982065005720567初二171167778787608表6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的比较年级NMSDTP双侧母亲情感温暖初一97555258102582228740004初二1715164331083329母亲干涉初一973427847050039070365初二171

35、350643667757母亲拒绝初一9713804145612519010058初二171150526547858母亲惩罚初一9713206244392614950136初二171142222579531母亲偏爱被试初一9716134067215914950136初二17116327566428534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比较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惩罚、父亲偏爱被试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父亲偏爱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母亲情感

36、温暖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偏爱被试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独生子女在这两个维度方面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具体结果见表7、表8。8表7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方面的比较是否独生NMSDTP双侧父亲惩罚是12423209760904843920000否144195625731769父亲偏爱被试是12424580618874742130000否14496667352216父亲情感温暖是124525403113941911900235否1445091671090679父亲干涉是12420741946658602430808否144206042460498

37、父亲拒绝是12410032336446502950768否144101667377885父亲保护是12410588731209013460179否144111250335931表8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方面的比较是否独生NMSDTP双侧母亲情感温暖是12454467799391920130045否1445182641133429母亲偏爱被试是12422887118793338610000否144105486297267母亲干涉是12435193569348609220357否144344236670829母亲拒绝是12414241948057710500295否144149097

38、550005母亲惩罚是12413491949014610280305否14414166757207835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具体结果见表9。表9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的相关分析R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惩罚母亲情感温暖自我效能感

39、PEARSON相关性0305012801470296显著性(双侧)0000003700160000936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和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为预测变量,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与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效应显著P0001,父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的93的变异;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的87的变异。具体结果见表10。表10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R2BETATP父亲情感温暖0093001652180000母

40、亲情感温暖00870016504500004分析与讨论4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生理上的迅速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他们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地解决好生活中的问题,对自己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加上所研究的初中生都是90后,他们成熟较早,接触的新事物很多,个性张扬,富有冲劲,在很多方面都敢于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惧别人对自己怀疑,是富有希望和梦想的一代学生。另外现在的学校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希望学生全面发展。加上家庭的教育更加理性科学,这些都使的他们勇敢自信,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成功,因此,总体上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不同性

41、别的初中生,其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这大概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较高有关。在生理上,男性往往比女性更高大、强壮,正因为这种生理上的优势,使男性容易产生优势感,这种优势感会影响到他对自己所做对事情的判断,其自信心相对于女生可能也就较高。再者,社会往往认为男性的能力比女性强,赋予男性的社会地位比女性高,对男性的期待也较高,认为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些可能也是导致男性自我效能感普遍高于女性的原因。不同年级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与华南师大王才康、张敏的研究的结果不符13。在他们的研究结果中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究其原

42、因,可能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以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为被试,而本研究只是以初中生为被试的,而且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所以结果会有些差异。不同年级上,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变化不大,相对稳定。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转折期可能不在初中阶段,而是在高中阶段的某一年,所以初中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重点与非重点中学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假设也有一些出入,先前认为初中生相对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这一因素。埃里克森认为初中阶段是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的转折时期,他们面临着成长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指出这一危机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的能力感,特别是职业和学业技能14。因此初中生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更多的依赖于学

43、习成绩。本研究假设重点学校的学生较非重点的学生有心理优势,故而表现出的自我效10能感相对较高。在研究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都属90后,学习不只是他们关注的唯一焦点,他们即使在学习上有所不足、表现不理想也多能在其他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有很多方面去展示自己,以弥补学习成绩带给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负性的影响,成绩可能不足以成为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唯一重要因素。另外由于被试是初一初二的学生中考压力相对较小,学习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生活环境差异不太大,他们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社会期望差异不大,

44、同样都要完成学业,参加工作,融入社会,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困惑和迷茫,有着同样的追求和梦想,也需要去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事件。42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父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父亲干涉,父亲拒绝,父亲保护这三个维度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这大概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下父亲对男孩的期望更高,对他们的关注更多,并注意培养男孩的意志品质。女孩相对乖巧懂事,而男孩相对女孩更加叛逆调皮,容易反抗父亲的管束,所以父亲更加注重对其的教育。但同时男孩也注意将自己时常与父亲做比较,将父亲作为社会对自己要求的榜样,能够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干涉管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

45、保护;父亲教养方式在年级方面,初一年级父亲情感温暖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初二年级父亲干涉显著高于初一年级。这大概是因为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父亲对待他们更加耐心,在很多方面关注的较多,还常常保留着孩子上小学时的关心。而对于初二学生,可能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叛逆和特立独行常常与父亲的要求相抵触,这使得父亲的干涉更多。父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是否是独生方面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父亲偏爱被试方面要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大概是因为如果是独生子女,那么父亲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这个孩子上,自觉不自觉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同时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会给予及时的指正。而如果是非独生家庭,

46、父亲的注意力会分散到其他孩子身上,父亲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可能存在疏忽的地方,在一些方面可能也不能像独生子女那样能够得到父亲及时的指导和帮助。43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性别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方面显著高于女生。这与河北师大王志梅的研究结论不相符15。这大概是因为现在的男生个性强,有主见,在很多方面容易与母亲的期望和要求有冲突;而现在的社会中崇尚自由民主的文化也会使得男生认为母亲的某些管教是对自己的约束,从而加以反抗。对于母亲来讲,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到,由于受生理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男孩比女孩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

47、有前途。所以她们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男孩身上,这使得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对男孩的偏爱。而弗洛伊德认为男孩有恋母情结,男孩与母亲的联系相对女孩更加紧密,这使得他们感受到的母亲的情感温暖多于女生。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独生子女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偏爱被试方面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大概是因为相对多子女家庭,母亲的关注集中在独生子女身上,对他们更疼爱,在各方面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关注度更高,与孩子的亲密度更高,11表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更多。因此能及时了解子女在生活以及学习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从而减少对子女教育的盲目性。因此,孩子的身心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较

48、为积极,自信心相对也就较高。同样也会使得母亲对于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较非独生子女较高。44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讨论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弗洛伊德认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应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提供温暖和爱,这对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都有很大影响16。在传统观念中,父亲是一家之主,是这个家庭的权威,要为这个家庭提供基本生活物质需要,父亲角色在社会上的期望多定义为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的责任,这些都使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扮演“黑脸”,对子女的教育较为严厉与子女沟通较少,尤其在对待男孩方面更是如此,父亲这样的教养

49、方式可以说经过代代相传已经根深蒂固,即使是经济社会高度发达,思想观念较为开放的今天仍然占据主流位置。父亲的关注对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很大,孩子常常认为父亲是这个家的肩膀和依靠,父亲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人可替代。受父亲关注较多的孩子,对于父亲的教养方式也趋于理解和接受,他们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增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自我效能感也相对较高。母亲在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相对父亲有较大不同,女性情感细腻善于理解,能够及时觉察到孩子的需要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会使得孩子认为母亲是安全的是可信赖的。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母亲也相对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孩子愿意和母亲在一起,母亲对于孩子会有更多的关怀,而孩子的行为也常常能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这种反馈会使得孩子认为在母亲这能够获得更多的安慰和温暖,这使得他们对于自己更加自信。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也相对更加直接和外显,这也使孩子确信自己是被爱的,是有人很关注他们的。他们会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以不辜负母亲的期望,这样即使面对困难他们也能鼓足勇气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去逃避,母亲有时还会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这样的孩子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可以对自我效能感有31的预测效果,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这个因子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