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2 ,大小:215.50KB ,
资源ID:435382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353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个体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转换.ppt)为本站会员(ga****84)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个体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转换.ppt

1、2015422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个体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卢德平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Aristotle提出的问题,Spok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Just as all men have not the same writing, so all men have not the same speech sounds, but the mental experiences, which these directly s

2、ymbolize, are the same for all, as also are those things of which our experiences are the images. (Aristotle:DE INTERPRETATIONS,THEWORKS OF ARISTOTLE,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28,1 section, 16a),简单的整理,界定为符号(symbol)的只有:有声语言(spoken words)和文字(written words)精神体验:作为事物的image,而不是符号相似:事物和精神体验;差异:有声语言和

3、文字从事物到文字:次序性(逻辑或因果的,非时间性的)和层次性;本位和派生从相似到差异:边界;普遍与特殊,若干问题,精神体验的相似何以进入符号平面就表现为语音和文字的差异?在差异的语音和文字所代表的符号体系里相似的精神体验,乃至相似的事物是否得到保留?(Derrida:痕迹的抹去)如果得到保留,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也只有差异的符号体系,而因为有声语言和文字的遮蔽我们忘却了相似的精神体验和事物?,若干问题续,序列问题:由事物到符号,还是由符号到事物?不同的表述:符号是反映,还是建构实在?精神或心灵体验是由符号所决定,还是决定了符号?文字与有声语言:文字是否作为能指的能指(Derrida)(如作为有声

4、语言的符号,拼音文字)?还是文字作为独立于有声语言的符号体系,直接衔接精神体验(如汉字的例子)?,若干问题再续,相似与差异的问题:相似的精神体验或事物是否保存在差异的语言或文字符号之中?如果得到保存,则语言或文字符号存在普遍性(相似)和特殊性的辩证问题。边界问题:Aristotle好像区分清楚了几类东西(事物,精神体验,有声语言,文字),但如果承认上述包容和残留的关系,那么这些东西的边界将不复存在。,继承与革命:序列问题,Sapir-whorf 假设颠倒了Aristotle所说的有声语言符号和精神体验(概念体系)的逻辑或因果序列,认为前者决定了(未必产生于)后者John Searle:区分出b

5、rute facts和institutional facts,认为institutional facts决定于制度性的符号体系,并产生于这一符号体系Saussure:语言符号决定了精神体验(或至少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精神体验(思想)呈现为模糊和混沌,语言符号使其清晰化,继承与革命:Peirce,问题:Aristotle的精神体验和事物的相似性在符号学理论中转化为符号的普遍性或法则(Peirce),相似和差异沉淀并统一于符号之中,不再分离为逻辑的主次iconindexsymbol;firstnesssecondnessthirdness;symbol与法则和普遍性;icon,index与法则和普遍

6、性;“三性”的辨析Habit:将相似性或普遍性与差异或特殊性统一起来,继承与革命:Wittgenstein,Wittgenstein: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作为普遍性功能区分的用法,而非此时此地对象的特殊存在;普遍性与可能性对奥古斯丁的批判:ostensive definition存在的问题;批判语词意义等于具体对象(object)的那种幼稚的唯名论;具体的对象是对语词意义的局限,使意义封闭而失去普遍性。,继承与革命:社会学和语言学,社会学的视角:Simmel,Durkheim,Goffman等精神体验的普遍相似与符号的差异问题转变为社会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语言

7、学的视角:Saussure, Hjelmslev等从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派生出langue 与parole的概念;在表达和内容平面分别分解出差异的形式与共同的材料。,基本的学术共识,精神体验的相似性不能和具有差异形态的符号体系割裂开来,而应该统一。二者的统一意味着精神就是符号,符号就是精神(Peirce的interpretant既是thought,又是sign,二者成为同语反复。社会的普遍性肉身于差异的个体(不是生物学的人,而是社会学的人),而差异的个体又肩负着普遍的社会性(社会化),共识中的理论偏向一,一般理论偏向(统一的困难):为彰显精神的普遍性,忽视或抑制现象的差异;认为只有普遍性才是真实的

8、有精神的普遍性才体现了规律性、持续性、可能性、未来性,而现象是零碎的,杂乱的,是情景依赖性的,不能体现规律性和持续性。Peirce的哲学理论(形而上学的实用主义)非常典型。Saussure的语言思想也非常典型。,共识中的理论偏向二,一般理论偏向(统一的困难):抬高现象的差异,否定精神的普遍性。认为普遍性是一种认为的空想,只有情景依赖的现象才是最真实的。尽管现象是零碎的,此一时彼一时,但也是最生动的,最富生命力的。James的极端实用主义,Alfred Schutz的想象学最典型,共识中的实践偏向,集权主义政治:以国家意志或普遍社会性的名义彰显共性和规律,忽视或抑制现象的差异,使个体千篇一律。后

9、现代个体化社会:认为个体的差异是最真实的;现象不是浮云,而是生动和最真实的一切。,社会学和语言学的两条线索:统一还是分离?,一条线索以把社会和个体分离开来(补充:当统一无望,或个体现象妨碍对社会普遍特性提取的时候),且特别强调前者及其规则为特征。第一条线索至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达到顶峰。另一条线索则坚持以统一的视角看待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把社会规范视为内在于个体行动或实践,而非强加于日常生活具体实践的外部力量。第二条线索则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里提高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问题在于统一是否有可能? 统一的途径是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可是这个术语本身就充满矛盾:互动只

10、有在个体之间。如果说是受社会普遍性制约的现象界的个体间互动,虽然统一的理论驱动很强裂,但又牵强。,社会学的线索:Durkheim,Durkheim的“集体表现”:一方面来自个体参与其中的仪式过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社会、宗教的集体生活加以外化。它必须体现于特定的图腾或禁忌之中;作为一种集体符号,之于原始共同体的成员,扮演着认同和归属的角色。同时,只有作为原始共同体成员仪式实践的结果,这种图腾或禁忌才能以动态方式履行象征或符号的功能。作为“集体表现”范畴的图腾符号,不是社会的某种抽象的建构,而应解释为群体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社会与个体之间寻找到“群体”作为中介环节,在具体的图腾

11、和仪式中灌注了普遍性。,社会学的线索:Simmel,新的颠倒(统一于形式)与理想的个体性:提出社会存在于互动的维度这一深刻的社会学思想,致力于从异质的社会事实中雕琢出社会性的理想状态,认为这样的互动界定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本质特性。真正的社会互动或社会相遇应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这必然要求去除那些外部侵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完全外在于社会性的构成或社会化过程,并妨碍其发展。在排除了这些不相干的因素之后,社会相遇或社会互动就只有单纯借助符号系统来实施,或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获得符号系统的支撑。这个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手段、身体姿态,以及其他类型的行为方式。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成为一个会交流的社

12、会人,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以其符号手段对社会互动的过程做出恰当的调整和适应。,经典社会学统一视角的偏离,涂尔干和齐美尔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始终追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的视角是两位社会学先驱审视社会过程中符号的功能时的基本出发点。这种统一性不仅存在于社会与个体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代码和过程,结构与事件之间。但是,这一理论传统到了宏观社会学和结构语言学那里几近瓦解。对涂尔干和齐美尔所代表的经典社会学的这一理论偏离,就其谱系而言,在社会学里可以追溯到帕森斯,在语言学里可以追溯到索绪尔和乔姆斯基(Chomsky, Noam 2002),而在人类学里则可溯及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 C

13、laude 1963)。,Simmel的启发,从齐美尔的社会性范畴里粗略呈现出一个符号学的空间,这个符号学空间就是社会性的另一措辞。在这个符号学的空间里,通过具体的社会互动,代码与过程并存并相互支撑。作为符号所支撑的社会交往的直接结果,社会与个体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正是社会与个体之间这种不可分割、相互包容的关系界定了社会的本质特性。,Simmel的启发续,所寻求的实际上是支撑社会互动过程的代码系统。 社会性彰显于个体性:从微观层面寻找普遍性。从现象中提取普遍性,而不是把现象与不同于现象的精神普遍性加以统一。符号的普遍性或社会性:在符号本身寻找普遍性,而不是到符号以外的精神或概念中寻找普遍

14、性;两种普遍性:符号的普遍性与符号间接指向的精神体验的普遍性;Barthes(Myth today)区分出两个层次的Se,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社会学和语言学的另一条发展线索,社会学:社会学的“统一”线索连接起了涂尔干、齐美尔的经典社会学、乔治米德(Mead, George 1962)的社会自我理论、查尔斯霍顿库利(Cooley, Charles Horton 1902)的镜中自我概念、赫尔伯特布鲁姆(Blumer, Herbert 1966, 1980)等人的符号互动论、哈罗德伽芬克尔(Garfinkel, Harold 1964, 1996)的常人方法论,以及至为重要的是,戈夫曼(Erv

15、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语言学:语言学的“统一”线索从萨丕尔延伸到海姆斯(Hymes, Dell 1964a, 1964b, 1967, 1973)的“言说民族学”(ethnography of speaking)理论,甚至延及话语分析学派。,萨丕尔:被人遗忘的观点,爱德华萨丕尔认为,作为一种制度体系的语言符号,只有在交流过程之中才能得到激活,或获得生命。萨丕尔指出:“表面看社会不过是社会制度的静态总和。实际上,只有通过个体之间日复一日具有交流特性的行动,社会才能得到重新激活和确认。”(Sapir, Edward 1973. p. 104)萨丕尔还认为,作为人格特征的外显标志,人类

16、言语也应看作是浓缩了社会和个体两个维度,且其结合非常紧密。甚至在人类言语中讲话的音质也同时具有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的风格(Sapir, Edward 1973. p. 535),Goffman的贡献,戈夫曼最大的成功在于,认识到日常互动中细节的异质性充满了代码和规则,而非先验取决于任何外部的规范。戈夫曼从未否认隐藏在具体的互动行为背后的代码或规范,其独到之处在于坚持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他深知这些规范或规则与具体的互动参与结合得是多么内在、紧密。 受情境设定的社会互动构成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环节。,引文,戈夫曼说:“我曾经提出,个体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受到相关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引导。这些规则

17、适用于个体卷入的强度,在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中所占的权重,以及至为重要的是,适用于他是否和所有在场的人,或者和部分在场的人,或者不和任何在场的人,发生互动性关联”(Goffman, Erving: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3: 193),Goffman的贡献续,只有在个体所卷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相遇中,一个社会的全部特征才能得到体现和证实。社会的本质只有从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的活动那里才能体会、发现、辨认。社会无法独立于个体的互动性活动而存在,而个体亦非孤独营生,而必须获得其社会性。,Goffman贡献的社会学

18、意义,戈夫曼建立在日常社会相遇基础上的社会理论标志着从悠久的宏观社会学传统向微观社会学的转折。这一社会学转折意味着对社会构成的本质特性的一种新的视角:社会不再被解释为个体直接和静态集合的产物,而是被看作各种各样的社会情境。在此,不同的个体以动态方式相互作用和互动。社会系统或社会结构不再直接决定个体的行动,而是通过社会互动的中介,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将其影响传递到个体身上。这一视角证明了由各种社会情境所构成的社会的复杂性,而这个复杂性又和社会互动的动力学特征密切关联。,Goffman贡献的符号学意义:give 和given off,社会情境是参与社会互动的人通过一系列符号装置进行界定的。这些符号

19、装置包括语言符号、非语词的体态符号,甚至包括物质环境等。戈夫曼将这套符号装置划分为“给予”(give)和“流露”(given off)两类。(Goffman, Erving 1956c, 1959)前者包括那些有意图却未必指向实在的符号,而后者则是那些非有意却往往指向实在的符号。无论“给予”(give)符号,还是“流露”(given off)符号,都有资格获得其符号的地位。实施者有意给予的符号支撑着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印象,且在互动参与者之间,通过对某些隐含的社会规范的参照,而使之拥有一定的共享地带。与此相对比,实施者无意流露或故意掩饰的符号,却更多指向掩藏在所呈现的外表背后的实在。,Goffm

20、an贡献的符号学意义:两种符号两个领域,在符号学传统里,只有人们有意给予的符号通常才会解释为具有符号的地位,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符号通行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获得了共同体成员普遍的认可和理解。戈夫曼为“流露”或“无意的体态”(诸如无意识的症候、身体姿势、腔调、即席互动场景等)争取符号地位的做法,实际上颠覆了符号的传统定义。这个颠覆至关重大,其意义就在于:符号应能呈现一个完整的人,他既属于私人领域,也属于社会领域。这两种符号都应具有符号的地位,这是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所决定的,而只有在人类的这两种互补和整合为一的存在方式中,符号才能获得合理化的依据。人类同时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纯正和完善,必然

21、要求“给予”的符号和“流露”的符号同时来界定和支撑人的现实生活。,Goffman贡献的符号学意义:两种实在与两种符号,戈夫曼致力于揭示人们所呈现的外表之间的龃龉,也即在营造的印象与人性化的实在之间发生的断裂,而只有在人的拟剧表演中发现这一点。符号不再被当作一种外在的交流手段,而是被理解为表演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营造的印象很大程度上立足于社会所接受和能理解的符号,并以此呈现人的社会实在,而人性的本质更多是经由一些所谓符号的丑闻而流露出来的,这指向了人的自然实在。社会生活变成了一种符号系统,而置身其中的人,也是通过某种符号过程来掩饰或呈现其实在。人通过符号系统掩饰

22、其后台的实在,同时也借助符号系统在前台呈现社会建构的实在。其生物学自我,与社会自我或镜中自我,在社会互动中向观众同步呈现。,Goffman贡献的符号学意义:符号的道德属性,符号的角色不仅仅在于维持或支撑互动的表演,或营造社会所接受的某种形象,而且在于界定人的道德属性和政治权利。在对精神病院的一项个案研究里(Goffman Erving 1956a, 1956b),戈夫曼揭示出,人具有一种强烈认同私人物品的倾向,并以此建构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自我。这些私人物品成为人的同一性的符号,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了神圣的地位。精神病院对患者的这些私人物品的剥夺,不仅仅意味着强制没收一种物质用品,而是几乎等同于

23、对被剥夺者的人格、个性,甚至同一性的清除。人在面对这种情境时不得不为其符号权利而争斗,而为了须臾不可离开的符号物品的争斗正是人为自己的尊严而进行的斗争。,Goffman贡献的符号学意义:符号互动的公民权利,戈夫曼认为,从政治的立场上看,存在着两种典型的社会互动模式,即对称互动和非对称互动。(Goffman, Erving 1956a, 1956b)建立在职业声望、财富、政治权力、名誉等基础上的社会分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不对称的互动,而这种政治化的互动模式又借助弥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符号支撑着分层化的社会结构。讲话时人们之间不对称的腔调,一方尴尬而另一方随意的姿态,对话中对话轮转换权的操控,一方说而另一方只能被动听,诸如此类,都可以解释为通行于我们阶级社会的非对称互动的符号表现形式。互动公民权概念的提出,就是要去推进社会中人人都应拥有的对称互动理想。,不能结束的思考,。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