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方一辩:我们的论题是高校产业化的利与弊的问题。那好,先让我们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性质是什么?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可见大学是人类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传承人类文化、文明的圣地。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产业,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定义,产业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如果高校大搞产业化,那么大学就应改名称为人才加工厂,中国海洋大学干脆改名为中国海洋加工厂好了,这与大学的宗旨符合吗? 节录二:正方二辩:(反驳反方高校产业化就是将学生推向市场,就是买学生)何为买学生,高校产业化只是利用知识,高校产业化可
2、以使大学的知识资源转换为生产力,同时大学生在企业中可以有创新方面的发展。反方四辩:当今高校产业化的只能是一些高科技部门。那么看看专业,大学生都去学那些热门专业,那些冷门的如哲学、历史等传统学科能否传承,令人担忧。节录三:反方二辩:大家应该注意的到在高校产业化中出现了如:资金管理混乱,产权不分等许多腐败的问题,对方辩友又作何解释呢?正方三辩:腐败,照对方辩友的说法。我国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也很普遍,难道说我国的政治体制弊大于利呢? 正方一辩:高校产业化与产业化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改变了产业化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这一最终目标。节录四:反方四辩:产业化是以营利为目的,不营利不能称之为产业化。正方二辩:营
3、利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办学,这是其特殊性。正方三辩:高校产业化是为高校服务的,现在处于初级阶段,难免有一些弊端。然而与此相同,我国在加入WTO的初期也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从长远的方向上看。我国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反方三辩:要营利,又何必选择产业化这个有风险的项目呢?试想如遇金融风暴,高校的企业纷纷倒闭,一个百年高校也就因此而消失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综观我国当代的发展情况,高校产业化不具备发展的条件。正方:现在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就说明高校产业化弊大于利了呢?共产主义现在也不具发展的条件,难道就说共产主义弊大于利了呢?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我们所
4、认识到了。然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当我们遇到资金缺乏、秩序混乱时,又该如何解决呢? 朱镕基总理曾提出了“教育消费”这一观点,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完全有条件走一条高校产业化的路子了。 当前许多高校科研经费和办公经费都非常紧张,如果高校不走产业化路线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途径。在今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都提出了“高校建设需要市场化”的提案,而市场化就是高校产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简单的例子。高校后勤的产业化是很明显的成功。高校食堂的承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与便捷,物业公司的投标,洁净了高校的环境,提供了服务与保障。可是,如果我们不走这样一条路子,单靠同学们的自觉和校工的劳动,
5、我们或许将不会拥有洁净、美丽的校园了吧! 如今,大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如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房产公司的股份制改制,小到企业融入其它市场资本进行经营,我们越来越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当前中国社会依旧属于转型时期,建设资金缺乏,如果我们能运用市场资本进行产业化运作,我们必然会得到巨大的发展和突破。现在,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很多高校也利用这有利资源进行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投资方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又有利于企业、个人发展,更是减轻了国家、社会的负担一举三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遇到障碍,很多先进的科研成就得不到实践和生产,无法实现其
6、经济效益一大堆的科研报告、发明专利成为了废纸张张。单靠高校自己去推广,这又是何等的艰难!一些企业迫切需要生存发展,却缺乏技术,一些高校和学生迫切去实践科研成果,却缺乏资金、市场。在过去不成熟的条件下,高校的发展和管理由于缺乏产业化这一有利工具,甚至会变得步履维艰。高校产业化,实际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高校面临的正确抉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产业化路线正在而且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去的长足、更大的发展,则必须要走这样一条路子,这也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上个月完成了一篇学术论文,题目叫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及就业分析分析。在进行数据整理的时候
7、,我注意到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艺术专业都有很大的民间资本投资,而且这部分投资多是用在了校院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进行合理的市场化运作,合理利用高校专业人才,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运作何止是一举三得啊!正方界定高校产业化的范围是在高校办学、科技、后勤的产业化,并把追求合理的利润当作达到教书育人最终目的的一种手段。反方阐明大学是追求真理的殿堂,而产业化的本质是追求利润,两者不能相容。正方列举了耶鲁大学等西方高校产业化成功的实例,说明高校产业化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能创造精神财富。反方则认为,把传统的大学变成商品加工厂是坚决不可取的,这扭曲了高校以人为本的本性。最精彩的是“一对一”对辩环节
8、,反方针对现在大学的高收费和教育腐败现象大做文章,陈述了产业化就是“谁受益谁出钱”,那么有很多贫困大学生就上不起学;而且上学的学生只报读热门的、将来能赚大钱的专业,会使哲学、佛学这样的学科失传。正方则表明现在教育存在的弊端并不是产业化带来的,而是由于教育的需求和供给存在差额和教育资源不平衡,而产业化正能弥补这差额、改善不平衡,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双方唇枪舌战,咄咄逼人,现场观众似乎能看见刀光剑影:反方:“如果教育产业化了,我直接花钱进大学就行了,我还高考干什么?政府拨款不足,难道就要卖学生才行吗?”正方:“产业化在刚实行的时候确实存在弊端,有些人打着产业化的招牌靠教育发财,存在着腐败现象
9、。但我们现在的政府机构也存在着腐败,难道你要因此而怀疑我们实施的政治体制吗?” 反方:“产业化一定能达到对方辩友所说的美好程度吗?我们并不具备像国外的条件,不能采取没有风险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吗?如果明天来一场金融风暴,那我们高校就全都不见了!”正方:“对方辩友说产业化现在不具备条件,共产主义现在也不具备条件,那么我们就不要实行共产主义吗?” “高校产业化正是要让高校更好地保存、发展、传播人类普遍价值、人类文明成果。” 正方先高调立论。辩论赛开场经过正反两方的论点猜测后,正方一辩在立论陈词中就“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展开了论述,反方则紧跟其后就“高校产业化弊大于利”进行了立论陈词。 反方认为高校
10、产业化以盈利为目的是与社会公益相悖而驰的。正方避重就轻回应道:“如果说高校产业化是以盈利为目的,对方辩友不抓的利,我们来抓。因为这是社会的利益、学生的利益。高校产业化使教育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生提高了自身素质,最终得利的是国家与社会。”对于正方提出的高校产业化是管理模式而非教育最终目的的说法,反方二辩头一昂,回击说:“如果西门卖炒饭的大爷读了两本盖茨的书,那他就成了微软大麦岛区总裁了吗?”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比赛进入最后阶段总结陈词。“不分清事物的内在矛盾,回避产业化的根本特点,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再把高校科技化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帽子扣在高校产业化头上”反方四辩先否
11、定对方观点,再肯定本方观点:“高校产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商业化原则运作,以营利为目的,与高校的理念和宗旨相悖;高校产业化有失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会损害教育的形象和公信度”。随后,正方四辩总结本方观点:“产业化的高校拥有更充裕的资金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可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为学校争取多方面支持,为学生增设更多助学金,推动社会进步我方在一辩陈词中就已经清楚的阐述了什么是教育产业化和怎么来评价他是否利大于弊的标准。教育产业化突破了政府包办,在保证公共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吸纳社会资金,扩大受教育的机会和数量,在良性竞争中形成良性教育投资循环体系,其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我方刚才在辩论中已经作出
12、全面阐发,我在这里无意赘述。 在刚才的辩论中,对方辩友首先就误解了教育产业化的真实含义,认为其就等于教育商业化、教育金钱化。我提醒大家,教育产业化的确意味着把教育向市场做一定开放,也的确引入了产业治理的相关元素,如良性竞争机制、成本效益核算可是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商业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关注的绝对不是现实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关注的不是钱赚了多少,而是人才质量和数量的最大化。 对方辩友还错误的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把教育的各个层面都市场化、社会化。我方依然不赞同。报纸行业的数码化喊了这么多年,拿在人们手上的那张纸就完全被电脑替代了?所谓“化”是一个过程,可能全盘变脸,也有可能局部变化,关键在于怎么
13、化,化到什么地步。我方在立论中已经强调了教育产业化前提在于保证公共教育资源,而且还要不断利用教育产业化的成果来发展和壮大公共教育事业,对方辩友难道没有听清楚吗? 我还注意到,对方辩友在辩论中讲的最多的两个问题: 首先对方辩友认为教育产业化带来了教育不公,我方认为恰恰相反。在保证公共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效果是在其外开辟新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民众更多的选择。公共教育资源犹在,而社会投资解决了更多的人受教育问题。福利经济学家认为此时更加公平,对方却非要说这样不公平,那我只能这样认为对方所谓的公平就是剥夺一部分人哪怕他们全部是富人的受教育机会,让他们和所谓的穷人们一起成为文
14、盲,这,就是你们要的公平,这就是马克思维博提出的“乞丐的供给”,这就是改革开放前大锅饭的延续,这就是文革中畸形的仇富心态的重生。 其次对方辩友又担心产业化会带来高收费和乱收费问题,使教育成为金钱的奴隶。我方认为,今天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总有一部分人享受不到教育,公共教育实现了公平选拔;其后产业化带来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只将财富纳入了选拔机制中,以期能够进行自我发展和及时的回报投资者。这种回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勿庸置疑,民办教育法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况且在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之下,这种高收费又能高到什么地步呢?我反问对方辩友:强迫投资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下不考虑任何现实利益,像政府一样办教育可能
15、吗?!至于乱收费问题,行政教育垄断盛行之时,政府包办教育,有限的拨款使得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惨淡经营,不得不依靠种种名目收取费用,这就让我们在上个世纪后期看到了国家越说不能乱收费,学校越是乱收费的可怕现象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垄断和竞争、闭塞和开放,到底谁产生了乱收费问题?这顶大帽子该不该扣在教育产业化头上? 我想弄清楚了以上两个问题,今天的辩题已经不证自明。 我们知道,人性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每个人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源动机,而这种动机是最持久,最可靠的。从商法的视角看,教育的产业化正是利用这种动机来发展教育。此时,投资者的利益的实现与教育的发展齐头并进,由此产生的更多的社会财富使政府有更多的钱
16、来发展壮大公共教育,从而给民众更多的选择机会,实现更大更多的公平。 从行政法的视角看 ,教育的产业化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得以贯穿。政府集中财力解决义务教育和扶持重点高校,从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使得我国教育投资体系脑体倒挂的现象不再,从而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和选择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宏伟目标。 纵上所述,站在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教育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点,我将毫无迟疑的告诉各位:中国教育产业化利大于弊 在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高校产业化”应运而生。而社会反响褒贬不一,利弊评价众说纷纭,我方观点认为,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首先,让我们从定义开始层层剖析
17、。高校即开设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学院或学校。显然,高校不属于义务教育学校的范畴。而高校产业化则是高等教育院校以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最大化为目标,在办学,科研和后勤方面通过改制,创收,合办等方式获取办学经费,弥补费用短缺的一种高校改革模式。有别于以单纯获取经济利益最大为目标的商业化。经过我方深入分析,高校产业化在扩大教育受众,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三大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下面,我为大家一一道来。1高校产业化有利于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实现人才质量的最大化。高校产业化使得高等院校运营与科研的经费不仅仅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而可以通过后勤承办,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获
18、得资金以为完善教学设施,引进先进人才,补充科研经费,让受教育的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大师的讲解,接触先进的技术。而校办企业,产学研研究所等产业化成果则为终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在学校,学生,企业之间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产业化在人才质量提升方面的优越性,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呀。2高校产业化有利于拓展办学规模,扩大教育受众,实现人才数量的最大化。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数量有限,使得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与大众对教育资源渴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而高校产业化使得学校有更多的资金拓展教学规模,扩大招生,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一本院校出于扩大教育受众的
19、目的而开设的专科学院,三本学院,社会企业家投资创办的民办学校让那些因分数低而无缘高等教育的同学们有了选择的空间。高校产业化在促进社会文化水平提升方面的潜在影响功不可没呀。3高校产业化有利于分担国家教育负担,有助于优化我国教育资金的分配模式。高校产业化通过多种方式使得一部分经费来源于产业经营,使得国家可以提高贫困生资助,义务教育扶持等方面在教育经费分配中占的比重。从而实现十二五教育纲要中提出的“全民义务教育,选择性高等教育,资助性扶持教育”的宏伟目标。高校产业化在实现广泛“公平”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业。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国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使得足以让我们毫不迟疑的告诉大家: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