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四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张衡传)2表示承接关系。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惶恐饮药而死(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苏武传)4表示顺接关系。不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6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不久,一会儿。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而又何羡乎?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陵尚复何顾乎?(苏武传)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二)副词。 1用在谓语前,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2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4、。 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 【何如】【奈何】【若何】【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拿什么凭什么等。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何以汝为见?(苏武传)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传)【乎】(一)语气助词。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
5、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2、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嗟乎,义士!(苏武传)【乃】(一)副词。1表示动作行为或者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可译为“便”“于是”“就”等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
6、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苏武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传)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也可表示比预想希望晚。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7、(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其】 (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武帝嘉其义答其善意。(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前一个为它的指代坎,后一个为他的指代苏武)单于壮其节,朝夕
8、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苏武传)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苏武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张衡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张衡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蒙其赏赐(苏武传)(它,指代汉朝)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苏武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3指示代
9、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苏武传)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廉颇蔺相如列传)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且】 1用作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10、相如素贱人,吾羞(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单于信女(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苏武传)2连词,假设让步关系,即使。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连词,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若】 (一)动词,如,像,好像。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二)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和氏璧,
11、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一)介词。1介绍目的,为了。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2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6 / 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