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道家思想(老莊思想梗概),在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對宇宙、社會以至人生都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其他各家不能取代的。在漫長的中國歷史發展中,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影響,處處呈現其永恒的價值與生命力。,道家之所以得名 , 就 在 於 它 以 “ 道 ” 為 其 思 想 的 核 心 。 其 他 各 家 雖 然 也 講 “ 道 ” , 但 大 都 局 限 於 人 事 的 範 圍 之 內 , 是 人 道 。 道 家 所 謂 “ 道 ” 則 不 同 , 它 從 天 道 演 變 而 來 , 又 與 天 道 不 同 。 天 道 一 般 指 日 月 星 辰 等 天 體 運 行 的 軌 道 或 法
2、則 , “ 道 ” 則 是 天 地 萬 物 的 本 原 。 這 個 思 想 經 老 子 提 出 後 , 為 道 家 各 派 所 堅 持 , 成 為 其 最 核 心 的 內 容 之 一 。,“ 道 ” 的 提 出 主 要 是 為 了 解 決 社 會 政 治 和 人 生 的 問 題 。 道 家 各 派 都 強 調 無 為 是 “ 道 ” 的 一 個 主 要 性 質 。 依 照 關 注 問 題 的 不 同 , 無 為 既 可 以 是 一 種 治 國 方 法 , 也 可 以 是 一 種 生 活 態 度 。,作 為 一 種 治 國 方 法 , 無 為 主 要 是 要 求 君 主 捨 棄 自 己 的 意
3、志 和 欲 望 , 而 聽 任 百 姓 之 自 然 。 在 此 前 提 下 , 道 家 各 派 賦 予 了 無 為 以 豐 富 的 內 涵 。 作 為 一 種 生 活 態 度 , 無 為 與 莊 子 講 的 逍 遙 意 義 相 同 , 指 的 是 一 種 自 由 自 在 的 生 命 感 受 。,面 對 動 盪 的 社 會 , 老 子 思 考 的 中 心 問 題 是 如 何 使 它 保 持 穩 定 , 為 此 他 提 出 了 “ 道 ” 的 觀 念 。 這 是 老 子 思 想 中 最 重 要 的 概 念 。 “ 道 ” 本 來 的 意 思 是 路 , 後 來 引 申 而 具 有 軌 道 、 法
4、則 等 意 義 。,道,“ 道 ” 先 天 地 而 存 在 , 是 萬 物 的 本 原 , 天 地 萬 物 都 從 “ 道 ” 中 產 生 。 老 子 經 常 形 象 地 把 “ 道 ” 比 做 天 地 萬 物 的 母 親 , 有 時 也 稱 它 為 玄 牝 。 “ 道 ” 是 一 個 混 成 之 物 , 它 自 身 包 括 無 和 有 兩 個 方 面 , 是 無 和 有 的 統 一 體 。,“ 道 ” 是 運 動 變 化 的 , 它 運 動 的 形 式 是 “ 有 無 相 生 ” , 即 有 和 無 的 互 相 轉 化 , 老 子 有 時 也 把 這 叫 做 “ 反 ” , “ 反 ” 兼
5、有 “ 反 對 ” 與 “ 返 回 ” 兩 種 意 義 。 “ 道 ” 具 有 無 為 、 柔 弱 等 主 要 性 質 , 這 些 性 質 可 以 被 人 們 所 效 法 。,雖 然 老 子 強 調 “ 道 ” 是 萬 物 的 本 原 , 但 “ 道 ” 的 提 出 並 不 是 為 了 解 決 諸 如 萬 物 的 來 源 等 宇 宙 論 的 問 題 , 而 是 給 現 實 生 活 中 的 君 主 們 提 供 一 種 有 效 的 統 治 方 法 。 這 種 方 法 特 別 體 現 在 “ 無 為 ” 的 觀 念 中 。 老 子 把 “ 無 為 ” 看 作 是 “ 道 ” 的 性 質 , 以 及
6、最 高 的 德 行 。,什 麼 是 “ 無 為 ” , 道 德 經 中 並 沒 有 明 確 的 界 定 , 但 其 中 的 一 句 話 “ 輔 萬 物 之 自 然 而 莫 敢 為 ” 充 分 表 現 了 它 的 內 涵 。 “ 輔 萬 物 之 自 然 ” 是 順 應 百 姓 本 來 的 情 形 , “ 莫 敢 為 ” 則 是 要 求 消 除 統 治 者 個 人 的 欲 望 , 不 對 百 姓 進 行 過 多 的 干 涉 。 這 也 正 是 “ 道 法 自 然 ” 命 題 的 真 正 含 義 。,老 子 中 的 “ 自 然 ” 指 的 是 萬 物 或 百 姓 自 己 原 來 的 狀 態 。 因
7、此 , “ 道 法 自 然 ” 的 真 正 含 義 乃 是 “ 道 ” 隨 順 萬 物 之 自 然 。 在 道 德 經 的 體 系 中 , “ 無 為 ” 與 “ 自 然 ” 是 有 密 切 關 係 的 概 念 。 “ 無 為 ” 是 對 “ 道 ” 或 君 主 的 要 求 , “ 自 然 ” 則 指 “ 道 ” 或 君 主 “ 無 為 ” 之 下 萬 物 或 百 姓 的 自 主 狀 態 。 統 治 者 “ 無 為 ” , 則 百 姓 “ 自 然 ” 。,“ 無 為 ” 表 現 的 乃 是 一 種 柔 弱 的 態 度 。 後 人 在 評 論 老 子 思 想 的 時 候 , 常 常 會 強 調
8、其 崇 尚 柔 弱 這 一 點 。 的 確 , 當 一 般 人 都 以 剛 強 為 美 德 的 時 候 , 老 子 卻 發 現 了 柔 弱 的 價 值 。, 道 德 經 稱 : “ 弱 者 道 之 用 ” , 把 柔 弱 視 為 “ 道 ” 的 性 質 和 作 用 。 老 子 認 為 , “ 道 ” 正 因 為 其 柔 弱 而 能 永 恆 長 存 。 與 剛 強 相 比 , 柔 弱 乃 是 生 命 的 象 徵 。,比 如 人 活 著 的 時 候 柔 弱 , 死 的 時 候 便 僵 硬 ; 草 木 生 的 時 候 柔 軟 , 死 的 時 候 則 枯 槁 。 又 比 如 , 舌 頭 由 於 是 柔
9、 的 , 故 能 長 存 ; 牙 齒 堅 硬 , 則 容 易 折 斷 。 同 時 , 老 子 還 通 過 水 的 例 子 證 明 柔 弱 勝 過 剛 強 。 他 說 : “ 天 下 莫 柔 弱 於 水 , 而 攻 堅 強 者 莫 之 能 先 , 以 其 無 以 易 之 也 。 ” 這 也 就 是 我 們 通 常 說 的 水 滴 石 穿 的 道 理 。,由 貴 柔 的 主 張 , 老 子 引 出 居 後 不 爭 的 政 治 觀 與 生 活 態 度 。 道 德 經 中 有 “ 三 寶 ” 的 提 法 , 指 的 是 “ 慈 ” 、 “ 儉 ” 和 “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 “ 三 寶 ”
10、 只 是 手 段 而 不 是 目 的 。,老 子 說 : “ 慈 , 故 能 勇 ; 儉 , 故 能 廣 ;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長 。 ” 勇 、 廣 、 成 器 長 才 是 要 達 到 的 目 的 。 老 子 的 貴 柔 、 不 爭 並 不 意 味 懦 弱 或 者 消 極 , 他 是 以 退 為 進 , 以 柔 為 剛 , 以 弱 為 強 , 表 現 出 很 深 刻 的 智 慧 和 積 極 進 取 的 精 神 。, 道 德 經 說 : “ 聖 人 後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無 私 耶 , 故 能 成 其 私 。 ” 這 是
11、說 , 聖 人 以 居 後 的 態 度 處 世 , 反 而 可 以 處 在 前 列 ; 不 大 考 慮 自 己 的 利 益 , 反 而 可 以 獲 得 利 益 。 正 是 因 為 他 的 無 私 , 才 能 夠 成 就 聖 人 的 私 。,老 子 準 確 地 把 握 了 世 界 上 對 立 事 物 的 普 遍 存 在 , 以 及 它 們 之 間 既 對 立 又 轉 化 的 關 係 , 並 且 把 這 種 知 識 化 為 生 活 的 智 慧 。 這 種 智 慧 看 起 來 與 常 識 是 相 反 的 , 如 常 識 都 認 為 有 為 、 剛 強 是 好 的 , 老 子 卻 發 現 了 它 們
12、的 諸 多 弊 端 , 轉 而 強 調 無 為 、 柔 弱 的 價 值 。 在 他 看 來 , 無 為 、 柔 弱 可 以 達 到 有 為 、 剛 強 不 能 達 到 的 結 果 。 道 德 經 把 這 概 括 為 “ 柔 弱 勝 剛 強 ” 。,與 老 子 主 要 關 心 治 道 不 同 , 莊 子 思 想 的 重 心 放 到 了 個 人 生 命 的 問 題 上 。 處 在 混 亂 無 道 的 時 代 , 又 逢 昏 庸 殘 暴 的 君 主 , 莊 子 對 政 治 完 全 失 去 了 信 心 。 在 他 看 來 , 那 些 汲 汲 於 救 世 者 正 如 試 圖 以 臂 擋 車 的 螳 螂
13、, 願 望 雖 好 , 卻 不 自 量 力 。 有 見 於 此 , 莊 子 提 出 “ 聖 人 先 存 諸 己 而 後 存 諸 人 ” 的 主 張 , 即 人 應 首 先 保 全 自 己 的 生 命 , 然 後 才 能 照 顧 別 人 的 生 命 。 這 樣 , 生 命 與 處 世 就 成 了 莊 子 思 想 關 注 的 主 題,老、莊對道之不同處,莊 子 講 的 “ 道 ” 就 與 老 子 的 “ 道 ” 有 了 很 大 的 區 別 。 莊 子 雖 然 也 認 為 “ 道 ” 是 萬 物 的 本 原 , “ 生 天 生 地 , 神 鬼 神 帝 ” , 但 在 對 “ 道 ” 本 身 的 理
14、解 上 , 主 要 強 調 的 是 其 “ 虛 ” 和 “ 通 ” 這 兩 個 特 點 。 虛 即 虛 無 , 莊 子 認 為 , 道 不 僅 是 無 , 而 且 是 無 有 。,正 因 為 道 是 純 粹 的 虛 無 , 所 以 它 與 任 何 事 物 都 不 會 牴 觸 、 對 立 , 在 這 種 意 義 上 , 道 就 是 “ 大 通 ” 。 從 這 樣 一 個 虛 、 通 的 道 出 發 , 莊 子 發 展 出 很 多 獨 特 的 思 想 。 這 些 思 想 主 要 是 心 齋 、 坐 忘 、 齊 物 、 逍 遙 等 。,心 齋 和 坐 忘 的 主 要 內 涵 是 虛 心 , 是 追
15、求 心 與 道 的 合 一 。 什 麼 是 “ 心 齋 ” ? 莊 子 說 : “ 虛 者 , 心 齋 也 ” , 因 此 , 心 齋 也 就 是 使 心 排 除 耳 目 心 知 的 干 擾 , 保 持 虛 靜 的 狀 態 。 坐 忘 也 包 含 這 方 面 的 意 義 。 莊 子 說 : “ 墮 肢 體 , 黜 聰 明 , 離 形 去 知 , 同 於 大 通 , 是 謂 坐 忘 。 ” 這 也 是 要 求 拋 開 形 體 和 心 知 的 限 制 , 達 到 心 與 大 通 即 “ 道 ” 合 一 的 狀 態 。,心 齋 和 坐 忘 是 齊 物 的 前 提 。 “ 齊 物 ” 的 觀 念 集
16、中 表 現 於 齊 物 論 中 。 所 謂 “ 齊 物 ” , 就 是 超 越 事 物 的 差 別 , 了 解 到 萬 物 一 齊 的 道 理 。,就 一 般 的 情 況 而 言 , 人 總 是 “ 自 是 而 非 彼 ” , 即 以 己 為 是 , 以 人 為 非 , 不 能 擺 脫 是 非 的 對 待 。 究 其 原 因 , 莊 子 認 為 是 成 心 在 作 怪 。 只 要 以 虛 心 破 除 成 心 , 就 會 知 道 , 儘 管 萬 物 在 表 面 上 看 起 來 有 大 小 、 長 短 、 高 低 、 美 醜 的 差 別 , 但 究 其 實 , 這 些 差 別 都 是 相 對 的
17、。, 齊 物 論 說 : “ 天 下 莫 大 於 秋 毫 之 末 , 而 泰 山 為 小 ; 莫 壽 於 殤 子 , 而 彭 祖 為 夭 。 ” 表 現 的 就 是 大 小 、 壽 夭 之 間 的 相 對 性 。 了 解 到 這 一 點 , 就 可 以 獲 得 “ 萬 物 一 齊 , 孰 短 孰 長 ” 的 認 識 , 達 到 “ 天 地 與 我 並 生 , 而 萬 物 與 我 為 一 ” 的 境 界 。,莊 子 追 求 的 理 想 是 實 現 逍 遙 遊 。 什 麼 是 “ 逍 遙 ” ? 這 是 一 種 心 靈 境 界 。 莊 子 用 道 家 的 重 要 術 語 “ 無 為 ” 來 解 釋
18、 。,“ 無 為 ” 不 是 一 種 政 治 原 則 , 而 是 指 心 靈 不 被 外 物 所 拖 累 的 自 由 自 在 、 無 拘 無 束 的 狀 態 。 這 種 狀 態 , 莊 子 也 稱 其 為 “ 無 待 ” , 即 沒 有 物 與 之 相 對 。 此 時 , 人 們 拋 棄 了 私 心 、 功 名 與 利 祿 , 徹 底 置 身 於 宇 宙 大 化 之 中 , “ 乘 天 地 之 正 , 而 御 六 氣 之 辨 , 以 遊 無窮 。 ”這 也 就 是 一 種 心 與 道 合 一 的 境 界 。,莊 子 的 哲 學 本 質 上 是 一 種 生 命 哲 學 。 莊 子 對 生 命 的
19、 關 注 是 從 兩 個 方 面 展 開 的 : 一 是 在 佈 滿 荊 棘 的 人 世 間 中 保 護 生 命 免 受 傷 害 , 盡 其 天 年 而 不 中 道 夭 折 , 這 是 全 生 的 問 題 ; 二 是 在 與 “ 道 ” 的 合 一 中 發 現 生 命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 使 生 命 在 面 對 現 實 的 無 奈 中 , 也 充 分 享 受 精 神 的 自 由 。 比 較 起 來 , 後 一 方 面 更 能 表 現 出 莊 子 思 想 的 特 色 , 它 豐 富 了 人 們 對 生 命 意 義 的 了 解 。,老莊主張崇尚自然、順應自然、回歸自然,人類和天地萬物之間的
20、成是相互鏈合,相互依存的宇宙觀正是現今環境保護思想的核心體現。,老莊除主張人類不應以一己之私利而對自然環境妄加殘害外,亦主張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應順從自然,照萬物自然本性而運行。萬物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64章),老莊認為人類與萬物屬同一生命體系,而亦各有所司,故人類應當輔助萬物自然發展而不加干涉,使萬物生命皆能各盡其職。,自然與人類的大同世界,在老莊思想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其體現出人和生物之間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態和諧美。老莊追求的是清淨無為、簡單樸素的生活觀,去外欲,以返樸歸真與知足常樂處世,恢復人類原有的素樸少欲的自然本質,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恢復人與自然的和諧。,老莊的天人合一觀念,是一種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智慧。基於道家的天道自然觀、萬物一體論等,故道家深恐因過分干預自然而危害人自身,故不贊同為了文明的需要而改造自然。道家同時主張人物平等,互不相害。道家反對奢靡生活,要人節制欲望,不要向大自然無限度地索取。道家認為,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類只要採取無為的態度,順應自然,生態便自可恢復秩序和平衡。這些思想,可謂現今環保觀念的先驅。,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