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890.50KB ,
资源ID:446729      下载积分:10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46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doc

1、 第 1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第 2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由于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0 世纪 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日新

2、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20 世纪以来,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 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相对于其他专题来说,这一专题的内容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其中的一些变化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对那些过去时间相对较长的事情,我们也大都能通过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其他资料有所了解。同学们在学习本专题时,可以结合文中内容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线是什么 ?呈现出什么特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搞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本专题的学习。 第 3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

3、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的变迁 课前提示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删繁就简、婚姻自主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20 世纪上半叶仍然流

4、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西装的传 入 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就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直 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接触西式服装之后,人们的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女性服装开始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 20 世纪 20 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使旗袍脱离了原来的

5、式样,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0 世纪下半叶,男女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学习思考 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 第 4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 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以

6、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这四大菜系的长足发展和最终形成,是近百年以来的事情。 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顾客以在华外国人和归国华侨为主。之后,西餐逐渐在华人中流行,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无论是烹饪方式、食品种类,还是就餐环境、礼节要求,中西餐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如洋葱、卷心菜、胡萝卜等蔬菜,以及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味素等调味品。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一批专学习思

7、考 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 ?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 第 5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门生产糕点糖果、调味品、罐头等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都是以四合独院为主。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全新的居住文化很快引起国 人的关注,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

8、”、 “花园”、“别墅”、“公寓”等。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以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 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不过,

9、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中更多的仍是实行传统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风俗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 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民众的思学习思考 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 了哪 些 变化? 第 6 页 共 6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

10、现 ?呈现出什么特征 ? 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

11、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以上材料是 1898 年 9 月康有为递呈给光绪皇帝的奏折。阅读后请思考:辫子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 ?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学习思考 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 ?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 ? 史学争鸣 传统婚姻缔结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很多学者看来是对婚姻当事人的一种折磨与权利的剥夺。有人曾胪列其弊端有五:无自主性、买卖性、抑女性、承嗣性和繁缛性。但也有学者认为,旧式婚礼具有稳定婚姻关系、追求生活幸福及家庭和睦等积极内容,具有维系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功能。 对于这一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