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英语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分析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小说中,有一类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形象“在伦敦迷雾、盗窟贼窝、暴君学校、后母家中众多的孤独可怜、游荡迷惘、挨打受辱、危险濒临、惊悸不安”的孤儿、苦儿、弃儿、流浪儿、低能儿、小乞丐他们完整准确地展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并且深入人心地牵动着读者的情思。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过“英国作家中,没有一个能比狄更斯更好地描绘童年。”因此,对于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分析,历来讨论和研究的文
2、献都层出不穷。我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期刊获知,其中包括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楚雄师范学院附中)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上海师范大学)狄更斯笔下的两个儿童形象谈奥列佛退斯特与大卫科波菲尔(常州工学院)狄更斯的儿童情节及其笔下的儿童形象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教育(沈阳工业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这已经充分说明国内相关学者对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共性与规律都有了一定的注意,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这些相关文章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对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有个总体上的了解。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百年来,在批评家
3、的笔下,狄更斯的声望起起落落,但是,不管怎样,单凭其描写的众多深入人心的儿童形象,就足以成就其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了。连狄更斯的反对者萨克雷也不得不承认他给孩子们“以天真的欢笑,以美而无暇的篇章。”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一文中列举了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的名字更是名列榜首。而某种程度上,狄更斯的文学成就与其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一)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划分朱挺柳,郑克鲁教授(2003)关于狄更斯儿童形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他们肯定了狄更斯在儿童形象的创作中,取得了独创性的成就。狄更斯一生描绘了九十多个儿童形象,单单只算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十来个。其次,他们认为狄更斯笔下的
4、儿童形象可分为三类经历曲折,尝尽人生磨难的儿童;命运悲惨的儿童;理想化的儿童。范晓红(2010)则把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分成了两类缺失了家庭亲情关爱的孤儿形象;缺失了社会人道关爱的孤儿形象。杨修月(2005)则时间上把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作出了分类,即受难的儿童主人公在一个“仁爱”的资产者的庇护下,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善良美好的儿童主人公很年轻就安静地离世了苦难经历下的儿童主人公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了成功无论是恩主的帮助还是个人的努力,儿童主人公最后都并没能得到一个远大前程。(二)大背景下儿童形象的塑造儿童形象作为主人公在英语文学中出现比较晚,是在十八世纪的末期。杨修月(2005)把当时的儿童形象
5、分为三类华兹华斯诗中的圣婴形象;狄更斯小说中的苦儿形象;马克吐温小说中的顽童形象。他认为华兹华斯在将儿童引向死亡的时候,又把这些儿童推向了圣坛,因此成了圣婴。而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在这么多的作家中,查尔斯狄更斯无疑是最擅长以儿童的视觉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儿童和童年正是他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核心。之后,同样还是十九世纪,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儿童形象,他们就是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冒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同名主人公。郝威(2009)对狄更斯的经典著作雾都孤儿做过研究,他认为把儿童作为小说的中心而不是写儿童故事,这是在1837年之前还无人尝试的一种写法。许多十八世纪
6、的小说家会在小说的前几章交待主人公的出生和童年经历,但不会用整部小说来讲述童年。所以,这是一次革新式的创作,同时反映出狄更斯挥之不去的童年情结。(三)狄更斯热衷儿童形象的原因及影响朱江(2000)探析了狄更斯描写儿童形象的初衷,认为是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有关,因为当时儿童的抚养,福利与教育堪称当时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狄更斯本人的悲惨童年又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接着又分析了狄更斯作品的现实意义,即追求无情的真实。最后得出狄更斯热衷于儿童形象的原因是为了实现童年的梦想。童庆炳先生曾撰文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认为“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懊赠,看成
7、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在文章中,他从“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家的童年经验经常作为一种创作原型和素材出现在作品中。并得出狄更斯在小说中反复演绎童年,用描写童年来治愈心灵的创伤,这种童年情结又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文化中儿童的概念和当时人们的家庭概念。杨修月(2005)认为狄更斯的儿童形象多是一些善良单纯的孩子,却因为这个社会遭受了不同的苦难,成为了种种罪恶的牺牲品,这些孩子是可爱的,更是不幸的。因此通过“指出严酷的事实”,他认为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对于不公正的法律,虚伪的宗教,谋杀了众多孩子的济贫院与寄宿学校,以及残酷剥削童工的黑暗工厂这些严酷的事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也正如事
8、实证明,“倘若某些野蛮的东西从英国的生活中消失了,穷人的孩子受到了较好一些的尊重和对待,这部分的是狄更斯起的作用”。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总之,在狄更斯的世界里,一大半是孩子组成的,孩子又多是失去家庭温暖的孤儿。“天才就是随手被抓回来的童年”波德莱尔。狄更斯作品中最强烈,最纯真的回忆即几乎都是童年时代。他笔下的孩子有一个有童心构成的世界。因为狄更斯儿童时代不堪回首的苦痛经历,从而为他对儿童形象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因此也才能在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和历史现象的同时塑造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儿童形象,才能在对儿童生存环境的刻画描写中折射出人性的慈
9、爱与怜悯。这些都隐含着作者对于童年的回忆,解读甚至重构,内敛着他心灵深处的伤痛和爱怜,表达了他对人性善良的坚定信念与美好理想。综上,研究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是有意义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对当时的教育社会背景及其文学形象趋势作分析,可更好地理解狄更斯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与改善儿童的教育事业。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1朱挺柳,郑克鲁,2003年,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上海师范大学)2朱江,2000年,狄更斯笔下的两个儿童形象谈奥列佛退斯特与大卫科波菲尔(淮阴工学院学报)第九卷第三期3范晓红,2010年,狄更斯的儿童情节及其笔下的儿童形象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4杨修月,2
10、005年,圣婴苦儿顽童浅析十九世纪英语文学中儿童形象的演变5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04546郝威,2009年,浅析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影响以狄更斯为例7胡磊,2005年,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A(楚雄师范学院学报)8马瑾,隋晓蕾,2009年,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教育A(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十一卷第二期9法安莫洛亚,1986年,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0童庆炳1993年,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1穆睿清,姚汝勤,1984年,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下地质出版社12朱虹,1985年,狄更斯小说欣赏,山西人民出版社13罗经国编选,1981年,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4蒋承勇,郑达华,1995年,狄更斯的心理原型与小说的童话模式15安妮特鲁宾斯坦,1998年,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下,上海译文出版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