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0 ,大小:4.92MB ,
资源ID:465647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656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四川大学.ppt)为本站会员(ga****84)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四川大学.ppt

1、毛兵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中医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前言,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 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 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其中中医药学占主导地位。,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

2、、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起步最早,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报告内容,中西医学的差异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起源中西医结合医学及学科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中西医结合成就华西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一、中西医学差异,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西医文化植根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西方思想文化与西医学:宇宙本原论、原子论、人文主义复兴、经验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近现代科学文化与西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西医学文化背景,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中医文化植根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

3、理环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中医学:周易哲学、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古代科学文化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理论上看,传统中医学目前还没有吸收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还属于古代科学技术范畴,中医学文化背景,认知方法差异,生理、病理学差异,诊断学差异,治疗学差异,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西医学优势注重微观、部分、结构、实体 医学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诊断规范,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体系开放,与现代自然科学同步发展其科学形式和思维方法易为现代人接受,西医学不足偏重局部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检测,整体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不足从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尚未真正完成医学模式的现代转变医源

4、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及医疗保险费用越来越昂贵,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中医学优势注重宏观、整体、功能、关系 具备现代先进科学思想的整体恒动观、系统观 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临床思维与防治方法,更符合或更优于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中药方剂平和低毒、中医治疗相对的简便廉验中医的摄生防病更符合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模式,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中医学不足受传统文化影响,理论概念较抽象(哲理性强、思辩性强)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不利于学术创新发展,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西医

5、学的不足正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彼此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取彼之长克己之短,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起源,中、西医药学做为东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发展而互相交流、交融。16世纪,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文化,将有关神经解剖学的医学内容传入中国;17世纪中叶,1621年,瑞士传教士邓玉涵在澳门首施解剖手术,在中国内以西医行医;山东中医毕拱辰为其所著人身说概、奇器图说等西医人体解剖学专著作序;邓玉涵向毕拱辰学习中华医术,这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之肇始。,历史背景,明末清初, 方以智(1611-1671年):著医学汇通、物理小知识、通雅等,引进了西方传教士带

6、来的有关人体解剖、生理的新知识。其中关于“脑主记忆”、“脑筋(脑神经)司运动感觉”等含有中西汇通之义,并领先于同时代的学者。,历史背景,是提出中西“汇通”思想的第一人,李鸿章(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首领,1881年在天津设立医学馆(后改为北洋医学堂),1890年为万国药方作序:“是书专明用药方剂,亦如葛洪肘后、思邈千金文体以便循省。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李氏的“中西医会通”观点对近代医学产生影响。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历史背景,唐宗海,字容川(18461897),四川省彭县人。因父多

7、病,自少年时即立志学医,遍览方书,访求明师,后终成一代名医。西方医学“制造之巧,格致之精,实为中国所不及”,主张中西医之间取长补短,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吸取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为“中西汇通”先驱者,是我国中医界倡导“中西医汇通”的第一人。,19世纪中叶,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中西医汇通派,开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河,历史背景,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 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崇尚实验。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重视药物研究中西药配合使用:如西药阿司匹林与石膏配合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有益尝试。阿司匹林“其药善解温病初得,然解表甚效,而清里不足,恒有服之周身得汗,因其里热未清

8、,而病不愈者。若于其正出汗时,急用生石膏两杵煎汤,乘热饮之,则汗出愈多,而热亦遂清,或用石膏所煎之汤送服阿斯匹林,汗出后亦无不愈者”。,历史背景,1949年,全人类科学技术朝着交叉化、综合化发展的时期,交叉学科不断兴起与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顺应现代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科学背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出台一系列有关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有力的保障了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治背景,西学中1954年,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卫生部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并在全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试验工作;1955年卫生部举办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

9、培养了第一批中西医结合专家;1960年左右毕业的西学中人员,后来成为了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中坚力量。,政治背景,三、中西医结合医学及学科的发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

10、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常识认识层次,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 年所讲的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 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 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

11、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认识层次,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哲学认识层次,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 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12、,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为法定的中国医疗机构的一个类型。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的主要基地。另外,中医医疗机构及西医医疗机构也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工作。,2006年各省,市,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 京 3 福建省 5 云南省 12 天 津 4 江西省 6 西 藏 0 河北省 15

13、山东省 5 陕西省 6 山西省 15 河南省 6 甘肃省 1 内蒙古 6 湖北省 8 青海省 1 辽宁省 7 湖南省 11 宁 夏 3 吉林省 10 广东省 6 新 疆 2 黑龙江 7 广 西 6 上 海 4 海南省 3 江苏省 11 重庆市 12 浙江省 8 四川省 14 安徽省 8 贵州省 6,计31个省,市,自治区;211个,中西医结合科研机构的建设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如福建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附属于高等医学院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50-70年代初,主要是举办西 医离

14、职学习中医班(组织西学中);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中西医结 合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第三个里程碑: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医学院校开始招收培养中西医结合本科、大专生。从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有60多家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中西医结合医学系。,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并设置“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1992年11月1日发布,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

15、”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我国首创的一个学科,中国历届总理与中西医结合,周恩来总理:“ 中医好, 西医好, 中西医结合更好 ”;李鹏总理:“我们的政策是中医与西医并重, 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朱镕基总理 :“ 大力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温家宝总理:“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四、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病证结合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切入点,以西医病为依托以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突出中医辨证特色和优势将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手段、方法及其研究结果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得到病证结合的辨证结果,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断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用的

16、是功能方法、西医用的是结构方法辨病诊断与辩证诊断相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诊断室相结合促进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从病从证、舍病从证、舍证从病,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中西医结合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 取长补短、使其有机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找准结合点是关键提高临床疗效是结合的试金石和宗旨,流行病学,SARS疫情:涉及32个国家,DATA ON FILE OF WHO,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国际研究会共同认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是安全的,潜在效益体现在: 1、减轻患者乏力、气短、呼吸急促症状 2、可促进肺部炎症吸

17、收 3、减低SaO2低下的风险,使波动的SaO2趋于稳定 4、促进外周淋巴细胞恢复,提高T细胞水平 5、减少抗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用量及其副作用 6、减少ALT、LDH、BUN异常发生率 7、单纯中西医治疗费用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阶段论治-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实施方法:选择患者最大利益化的优化方案。临床意义:多数疾病急性发作期常采用西药控制,临床缓解期则采用扶本固本之剂,以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菌毒并治-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达到提

18、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目的。实施方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下。临床意义: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良好思路。,减毒增效-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是运用中药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害从而减轻毒副作用,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实施方法:益气养血、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调和脾胃临床意义:中西药物有机配伍“减毒增效”方法,五、中西医结合成就,1. 吴咸中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对中医”通里攻下”法(方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等一系列研究;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腹膜炎、腹部外科疾病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

19、合征(ARDS)及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死率和治愈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 吴咸中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造就出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西学中。创立了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2.尚天裕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在继承发扬中医治疗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中药等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创立“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理论新方法,突破了西医“广

20、泛固定、完全休息”传统观念,取得了95%以上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比单纯西医方法缩短1/3,疗程缩短1/2,骨折不愈合率由 5%-7% 下降至0.04%,国际骨科学界公认居世界领先地位。,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2.尚天裕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奖造就出国内外著名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西学中)。创立了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该领域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 揭示中医血瘀证现化科学内涵,血瘀证治疗规律、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首创运用活血化瘀冠心号方(

21、含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首创以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使两者复发率下降了50%;研制成功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新药30多种,使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3.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3.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 以陈可冀、李连达院士领衔的“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建国以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研究首次荣获的最高奖项。 该领域的研究造就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西学中)和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教授(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4.韩济

22、生,曹小定等与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及针麻原理研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访华团参观了著名中西医结合胸外科专家辛育龄教授,在针麻下肺叶切除术成功,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现今针麻及针药结合复合麻醉,已用于100多种手术,包括针麻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针刺复合麻醉肾移植、喉再植, 深部颅脑肿瘤等高难度手术。,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4.韩济生,曹小定等与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及针麻原理研究. 针麻原理研究,已取得神经生理及神经分子化学等机理研究的重大进展 针刺信息可以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激活内阿片肽(内啡肽) 系统等机体痛觉调制系统,产生生理性镇痛作用 中国针刺麻醉下手术的成功,针麻原理

23、的研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形成了全世界的“针灸热”,促进了针灸疗法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5.中医藏象理论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脏象专题研究组沈自尹、姜春华教授等,对中医“肾”本质,特别是肾阳虚证进行了系列研究。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肾阳虚” 的物质基础 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补肾药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证明了“证” 的客观存在,提高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的认识和肯定 这一领域的研究造就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6.青蒿素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教授(西学中)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等

24、,从中药青蒿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类新药”。 其临床研究达到WHO抗疟新药的各项研究技术要求, 对抗氯喹型疟疾、凶险疟疾、脑疟疾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地高疟流行区;,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7.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 )注射液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西学中)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合作,从中药砒霜研制治疗白血病新药。通过该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证明该药能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走向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不造成损伤。,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7.亚砷酸(三氧

25、化二砷As2O3 )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中药砒霜的化学纯制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已大批量生产上市.,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8.南京军区总医院内科学家,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借鉴雷公藤治疗关节炎,过敏性皮肤病的免疫抑制效应,首创应用中药雷公藤治疗各类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获得成功,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同时,研究证实了雷公藤二萜内酯化合物在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全面阐明了其免疫抑制作用的特点.,中西医结合取得的

26、主要研究成果,8.南京军区总医院内科学家,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通过对大黄治疗尿毒症的系列研究, 证实了大黄蒽醌对肾脏系膜细胞DNA及RNA的影响,揭示了大黄减少肾硬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与其泻下作用无关.黎磊石院士已成为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他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教授(西学中)的中药现代研究(五味子联苯双酯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西学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研究开发“貞芪颗粒冲剂”等);我国

27、著名心脏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教授(西学中)明确提出“对各类心脏病进行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综合研究,结合祖国医学的优势,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并为改进心,肺,脑保护以及发展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等等。,六、华西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学科发展历程,3050张,临床实践探索,医疗特色确立,床位5084张,GCPSAP项目及获奖博士点,床位112张,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专病中医药示范单位,床位10张,建科,床位154张,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全国第三 国中局重点学科,床位170张,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专科,基本情况,中西医结合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排名第三)

2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病专病建设单位(急性胰腺炎、肺病科)国家药品(中药)临床研究机构(中医呼吸、消化、肿瘤、脑病)华西医院开放科研实验室中药药理研究室其它支撑条件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华西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学科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的临床和基础最大临床规模 ,国内领先疗效鲜明中医特色 ,深厚历史积淀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临床和基础历史传承、中医特色、厚积薄发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中药药理研究的前沿方向中药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研究规模及技术水平领先二为一体的新

29、药研究,学科方向一,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建设项目(1997-2000) 国家重点专病 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规范的中医中药治疗病人数居国内单家医院之首(1668/1002例)疗效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的临床和基础,治则治法:“益活清下”疗法,最新病死率报道,学科方向二,30年的实践和临床经历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国家重点中医专病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AECOPD治法与方药-清热化痰降气(清解止咳合剂),气道炎症,黏

30、液高分泌,气道高反应及便秘,免疫功能下降,血液动力学紊乱 气道结构重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COPD稳定期治法与方药-益气活血补肾(益康防喘合剂),学科方向三,围绕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研究进展,以中药药动学、药效学、药物化学等方法为手段,研究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治疗机理;以及进行源于中药的新药成分发现、修饰和改造。,生物方剂分析中医药学与药物化学,学科方向四,以中药GLP、GCP为主体,开展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以GCP平台为基础,结合循证医学的技术,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中药新药研发的GLP与GCP平台建设,其他临床方向,中西医结合针灸中西医结合痔瘘中西医结合肿瘤循证中医药学,展望,谢 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