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76.50KB ,
资源ID:50062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006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DOC

1、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 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七年四月 1 目 录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 2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 1 (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3 (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4 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 4 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 9 (一)指导思想 . 9 (二)基本原则 . 10 (三)目标与任务 . 10 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 . 12 (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 12 (二)

2、青藏高寒 草原区 . 14 (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 16 (四)南方草地区 . 17 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 . 18 六、保障措施 . 23 2 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规划。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 草原大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 4 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 3.2 倍。

3、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草原作为地球的 “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影响,3 加之人为开垦草原、超载过牧、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十分严重,草

4、原不断退化,生态持续恶化。 我 国天然草原大多位于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各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退化草原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也是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地。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原是牧区经济发

5、展的重要基础,草原畜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强草原保护建设,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牧区经济。在合理利用天然草原的同时,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实行草田轮作,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培肥地力,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草原也是食品、纺织、制革、制药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 4 (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草原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 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点和

6、难点,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快地区发展必须发挥产业优势,做大 做强草原畜牧业。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对于促进扶贫开发、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大力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治草,科技兴草,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草原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1985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002年月 12月全

7、国人大修订后的草原法自 200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草原法的实施和完善,使草原保护 建设利用步入法制化轨道,逐步扭转“草原无法、破坏无罪”的局面。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有力地促进了草原法制建设。 2002 年 9月,5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二是草原家庭承包制稳步推进。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牧区逐步实行了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实行草原公有、分户承包、家畜户有户养,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的责、权、利,初步解决了草原“大锅饭”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牧业生产

8、、保护建设草原的 积极性。目前,全国草原承包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 70。 三是草原保护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 2000 2005 年,中央投资各类草原保护建设资金 90 多亿元,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牧区人畜饮水、饲草料基地等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截止 2005 年底,人工种草 840 多万公顷,改良草原 1600多万公顷,草原围栏 3800 多万公顷,累计治理“三化”草地 5800 多万公顷。草种田面积 40 多万公顷

9、,生产草种 10多万吨,有 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生产加工草捆、草块等干草产品 200 多万吨。通过保护建设,项目区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种6 草养畜热情高涨,以草定畜、科学养畜的意识得到增强。 四是草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草原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牧草新品种选育、草原资源监测、病虫鼠害防治、人工种草、草原改良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家畜饲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理论 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日益完善,在生产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泛开展了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

10、推动了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步。 五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各地积极引导,以草原围栏、人工草地、饲草料基地和牲畜棚圈等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等科学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初步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为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不少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地坚持科技兴草兴牧,大力推广先进的饲草料种植和饲养管理技术,改良草畜品种,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使草原畜 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尽管近年来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应该看到, 我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草原生产能力总体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的收入

11、和生活水平还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建设草原,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及利用方面还存在 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7 一是认识不足,政策措施滞后。 长期以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保护和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不强。重视 追求草原的经济效益,忽视其生态和社会功能。一些地方未将 草原保护建设列入 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未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全局予以统筹考虑和积极支持。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草原法制不健全,监理体系不够完善。保护草原、建设草

12、原、合理利用草原的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二是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 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盖度降低,沙化、盐碱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占到半数。 草原火灾、鼠虫害、雪灾等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发生草原火灾数百起,草原鼠害面积约 4000 万公顷,草原虫害面积约 2000 万公顷。一些地方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乱征滥占草原等问题非常突出。自上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 2000 万公顷,其中近 50%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一些地方不合理开采草原水资源,致使下游湖泊干涸,绿洲草原及其外围植被不断消失。长期不合理

13、的开发利用,导致 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8 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是人口压力增大,草畜矛盾 突出。 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牧区人口成倍增长,北方干旱草原区人口密度达到11.2人 /平方公里,为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区生态容量 5人 /平方公里的 2.24 倍。在人口增长及生产发展的同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北方草原家畜平均超载达36%以上,比上世纪 80 年代增加了 18 个百分点。草原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原质量和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平均产草量较上世纪 60 年代初下降了 1/3

14、2/3,牧区经济及草原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四是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不高。 我国草原畜牧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等现象较为突 出。长期以来,草原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放牧。有的地方牧民仍过着 逐草而牧、随水而居的游牧生活。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牲畜数量的增加,不仅效益低下,而且也造成草原资源严重破坏。 五是投入不足,草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利用、轻保护,多索取、少投入的现象非常突出,草原投入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草原保护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有所增加,但由于草原面积大,历史欠账太多,投9 资总

15、量仍然严重不足。目前,草原地区水利、交通、通讯、防灾减灾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适应草原保护建设及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明确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规划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这为草原保护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尊 重自然和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以及 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加快推进草原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