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 国家标准 编 制 说 明 ( 征求意见稿 )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项目消费品质量安全管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 2016YFF0202600)的研究成果。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 (项目编号: 2017102523、计划编号: 20180863-T-469),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08)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牵头标准起草工作,定于 2019年完成报批。 二、目的和意义 由消费品质 量安全问题造成的伤害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消耗着大量的卫生资源 ,给国家、社会
2、、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已成为全球 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在欧洲,在家庭或休闲场所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害中,多数与消费者使用的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经济损失为 2300 亿欧元 /年;在美国,与消费品有关的死亡人数为 2.7 万 /年,受伤人数为 3300 万 /年,直接经济损失 7000 亿欧元 /年;据美、英、日等国研究表明,医院急诊室病人有 10%是由于消费品伤害造成的。根据欧盟 “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 ”( RAPEX)的通报,消费 品安全事故主要涉及玩具、纺织、服装和时尚产品,而其中最常见的危险为化学风险、伤害和窒息危险。 因此,建立非食品类消费品质量安全
3、预警分析的有效方法,并进一步形成相关约束性文件,可以对市场流通中的非食品类消费品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发现和通报重大质量安全隐患。 (一) 提高我国消费品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中国非食品类消费品 高居 RAPEX(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 快速预警系统) /CPSC(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报产品首位。在 2014 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 RAPEX)通报的 2435例商品中,最大来源国即为中国 ,占总数的 64%。 2015年, RAPEX通报的 2072 例警报事件中, “中国制造 ”也占据了 62%。 2016 年,在 RAPEX 通报的 1885例产品中,原产地为中国大陆的产品为
4、 959例,占了总数的 50.88%,虽然通报数量同比减少,但比例仍高居首位。 2015 年第一季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针对中国大2 陆产品召回的通报最多,为 24 项,占同时期召回总数的 52.2%。 2016 年第一季度,美国CPSC 发布的针对中国大陆产品的通报依然是最多的,为 38 项,占同时期召回总数的61.3%。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的国外消费品 事故通告结果,反映了我国非食品类消费品不容乐观的质量安全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正利用消费品的质量安全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要建立我国消费品质量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要提高我国消费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立相应的预
5、警分析标准,从源头上提高我国非食品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从而做到与国际消费品质量水平的接轨,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二) 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从国内的情况看, 2015 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639324 件,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占到了总数的 44.56%, 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 理消费者投诉 653505件,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占 41.47%。消费品安全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不仅是利益问题,更是责任问题。这些数据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的消费者投诉主要问题来源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如何有效把关、保障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有关消费品质量安全评价基本停留在风险评估阶段,主
6、要从微观的角度评价消费品的潜在风险,消费品风险预警工作基本处于空白。建立相应的消费品预警分析标准,保障我国非食品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可以有效减少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 完善政府监管 职能的需要 建立非食品类消费品的预警分析标准,能够加强政府机构对消费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我国消费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标准的建立有效填补了我国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相关标准及约束文件的空白,能够规范我国开展消费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机构、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等进行消费品风险预警的流程和方法。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预
7、防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三、标准制定原则 (一)标准编制原则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原则、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 流程这三者的内容确定是标准编制工作的重点。 3 首先是统一性原则,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内,标准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的结构及其章、条的编号应尽可能相同。类似的条款应使用类似的措辞来表述;相同的条款应使用相同的措辞来表述。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内,对于同一个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词。每个选用的术语应尽可能只有唯一的含义。本标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
8、指南用词严谨,思路清晰,对每个选用的术语都有详尽的 解释,符合统一性原则。 第二是协调性原则,为了达到所有标准整体协调的目的,标准的编写应遵守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该标准关于消费品和消费品预警分析信息的描述内容符合我国现行的消费品有关法律法规,并且其内容与内容与其他消费品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符合协调性原则。 第三是适用性 原则 ,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并且易于被其他的标准或文件引用。消费品预警分析工作重要、必要且常用,该标准对实施流程描述详细,并适当配上了实施流程图。本标准建立的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的流程和方法操作简便,其原理具有一般性和指导性,易于向政府和企业推 广、运用,符合适用性原则。 第
9、四是规范性原则,在起草标准之前应确定标准的预计结构和内在关系,尤其应考虑内容的划分。如果标准分为多个部分,则应预先确定各个部分的名称。该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消费品风险预警原则,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和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流程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符合规范性原则。 (二)标准制订主要依据 1、标准编写遵循 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要求。 2、 标准编写内容参考我国与消费品相关的法规、标准,包括 GB/T 22760-2008 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GB/T 23964-2013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8803-2012消费
10、品安全风险管理导则, GB/T 35248-2017消费品安全 供应商指南, GB/T 35253-2017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分级导则等等。 (三)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 6个部分: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原则 ; 5、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 ; 6、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流程 。 四、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编制从项目申请立项开始,到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经历了如下工作过程。 (一) 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6 年 7 月,消费品 安全风险预警理论和实证研究及标准研制课题签订合同,经过多次 研讨 ,初步确定课题任
11、务安排和标准编写要求。 2016 年 11 月, 根据课题标准制定任务要求,召开研讨会,研究讨论标准制定细节,明确任务要求,安排工作进度,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讨论了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初稿的内容、框架 , 同时讨论了 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实用性 ,并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 (二) 开展前期调研 编写 工作 2016年 11 月 2017年 5月, 为支撑本标准的起草编写工作,起草工作组首先对国内外消费品及其他行业 安全风险预警 领域的情况进行调研,梳理总结消费品及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主要对象、方法和流程。同时查阅相关标准、研究论文、法律法规等资料,重点是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领域国
12、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研究论文,概括总结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标准的起草编写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根据调研进展,同步进行标准草案的编写工作。 2017年 6月,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起草工作组完成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国家标准( 草案)。 (三) 标准起草完善过程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6 月,标准起草组在此期间多次召开研讨会,并邀请专家对标准草案和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对消费品和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预警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基本方法、工作流程、组织体系等关键内容,进行研究和创新,针对消费品安全的特点,形成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的
13、分级指南与处理流程,并 修改完善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标准的内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 、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一)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要素 5 制定消费品安全风险的预警分析标准 ,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对其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分级。本标准从消费品的潜在风险与消费品的社会敏感度两个方面来进行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其中消费品的潜在风险是综合考虑消费品的潜在危害所导致的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估算出潜在危害的风险大小,并将其划分为严重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可容许风险四个级别,其评定方法已在 GB/T 22760-2008内有详细阐述。 消费品的社会敏感度是社会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环境、不同
14、行业发展状况下承受消费品缺陷或隐患等不利要素影响能力的不足或弱势,是消费品隐患从宏观角度作用于整个社会的重 要机理。社会敏感度由危害扩散性、危害可控性和消费品是否属于重点关注消费品范畴三个子指标确定,是一个在不同情形下动态变化的指标。本标准主要阐述了利用三个子指标:危害扩散性、危害可控性、消费品是否属于重点关注消费品范畴来评定消费品社会敏感度等级评定方法。 其中,危害扩散性表征消费品伤害风险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大小,以及该范围在可预见的未来内的扩散速度,可从消费品的消费周期、分销网络和市场情况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消费品危害可控性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系统的外部应对因素,因此可从政府对于消费品事故控制能
15、力方面来划分其等级。 重点关注消费品范畴则为一些自身属性就决定了其社会敏感度较高的消费品,包括存有不良记录的消费品、针对特定消费群体(婴幼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的消费品和舆论广泛关注的消费品。 (二)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级别判定 综合以上三项指标,本标准给出了如何将消费品社会敏感度划分为特别敏感、敏感和一般三个等级的方法与流程,加之考虑其潜在风险等级,给出了如何将消费品的风险预警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的方法和流程。 首先分别对消费品的潜在风险和消费品的社会敏感度进行级别评定。特别是对社会敏感度的评定,应对危害扩散性和危害可控性进行等 级划分,并得到社会敏感度的初步划分,再重点考虑消费品自身属性,若
16、属于重点关注消费品,则应对社会敏感度进行升级。 消费品社会敏感度评定方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见标准附录 A。 得到潜在风险和社会敏感度两个关键指标级别后,根据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表,给出相应的预警等级。 (三)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流程 本标准给出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流程的指南,包括预警发布、预警响应、预警处置、6 预警升降级和预警解除。其中,预警发布应由国家授权的预警发布机构发布。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发布内容宜包括预警级别及其事件性质、威胁方式、影响范围、涉及 对象、影响程度、防范对策等信息;预警响应是消费品设计、生产、运营相关部门接到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后,进行及时的响应,包括及时分析研判相关消费品
17、安全风险事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向相关对象发送通告;预警处置流程中,对于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宜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同时,预警发布机构根据消费品安全风险的动态变化及时对预警进行升级、降级或解除。 ( 四 ) 消费品 安全风险预警实证 本标准以 某品牌 婴儿学步车为例,基于上述三项主要技术内容,给出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的实证 。包括其潜在风险评定、 社会敏感性等级评定(包括危害扩散性等级划 分、危害可控性等级划分以及是否属于重点关注消费品判定)以及风险预警级别判定 。 具体内容可参见标准附录 B。 六 、 其他 1、 本标准属性为推荐性标准。 2、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技术内容。 3、 本标准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本标准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本标准的实施不涉及对现行标准的废止情况。 4、 本标准属于基础管理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 5、 本标准针对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问题而制定的国家标准 ,为推荐性标准,建议率先在标准起草单位中应用实施,再逐渐推广到行业内其他企业实施本标准 ,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好的改进建议反馈起草组以便进一步对本标准修订完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