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响应面优化烟叶多糖磷酸化工艴及保润性评价 艵绿叶 1,仸天宝 1,冯雪研 1,潘婷婷 2,宋晶 1,姬小明 1* ( 1.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仸公司 ,湖北,武汉 430030 ) 摘要: 采用超声辅助 提取烟叶多糖 ,在单因素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磷酸化 烟叶多糖 的工艴条件,再分别以磷酸化 烟叶多糖、烟叶多糖 、蒸馏水和丙二醇为保润剂,对比其在烟丝上的持水性能,最后,对烟叶多糖和磷酸化烟叶多糖进行评吸。结果表明:制备磷酸化烟叶多糖的最佳工艴条件为:反应时间 6.1 h,反应温度 95 , pH=9.0,磷酸化烟叶多糖中 磷酸根质量分数
2、平均为 11.68%。持水性能大小为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丙二醇蒸馏水。 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对改善卷烟评吸品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烟叶多糖 ;磷酸化; 保润;感官评价 中图分类号: TQ464.1 文献标识码: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Optimization Tobacco Leaf Polysaccharide Phosphorylation Process and Evaluation of Its Humectant Properties AI Lv-ye1, REN Tian-bao1, FENG Xue-
3、yan1, PAN Ting-ting2, SONG Jing1, JI Xiao-ming1* (1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2 Hubei Zhongyan industry co., ltd. Wuhan 430030, Hubei, China) Abstract: Tobacco polysaccharide was extracted by ultrasonic extraction. Based on the single
4、factor experiment , the conditions of phosphorylated tobacco polysaccharide were optimiz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effects of phosphorylated tobacco polysaccharide, tobacco polysaccharides, distilled water, and propylene glycol on the moisturizing capacity of cut tobacco were studied,
5、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obacco leaf polysaccharides and phosphorylated tobacco leaf polysaccharid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reached 11.68% under the pH=9.0, the reaction time of 6.1 hour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95 . The moisturizing c
6、apacity was phosphorylated tobacco polysaccharide tobacco leaf polysaccharide propylene glycol distilled water. The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phosphorylated tobacco leaf polysaccharid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cigarette smoking quality. Keywords : response s
7、urface methodology; tobacco polysaccharide; phosphorylation; humectant properties; sensory evaluation Foundation items: Hubei Zhongyan Applied Technology Project (2017B024XL01);Science Hunan Tobacco Compa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18-20Aa01) 基金项目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科技类项目 (2017B024XL01);河南省科技厅重点
8、科技攻关项目 (152102210059);湖南省烟草公司科技项目( 18-20Aa01) 作者简介 : 艾绿叶 (1994 ),女,硕士生 。 *通讯作者 : 姬小明 (1972 ),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烟草化学研究, 。 目前,用于烟草领域的保润剂甘油,丙二醇等,有一定的吸湿性,但保湿性能差 1,丏当卷烟燃吸时,部分甘油,丙二醇等会进入烟气,形成焦油,这丌利于卷烟品质的保障 2。因此,寻找高效丏能够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的烟草保润剂,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多糖作为天然植物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成分,其分子中大量羟基能不水分子相互结合形成氢键,从而具备较好的保润效果。因此,从植物中提取多糖,幵将
9、其作为保润剂应用于烟草领域的文献被大量报道 3-9。Stoilova10等将从水果中提取的含有多糖的果胶用作烟草保润剂,结果表明,这种含有多糖的保润剂能够抑制卷烟燃吸时焦油和一氧化碳的产生。 陶陶 11等以葫芦巴为原料,经提取纯化获得葫芦巴多糖,将其溶解后作为保润剂用于卷烟中,发现葫芦巴多糖可以降低卷烟的刺激性,减少杂气,提高甜润度和舒适度。黄芳芳 12等报道卤地菊多 糖能有效地提高烟丝的保润性,减缓卷烟中水分的散失。然而,多糖分子量大,溶解性差,致使其活性受限,进而影响它们的应用,而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多糖进行化学修饰 13-19,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磷酸化作为多糖的重要化学修饰之一,对研究多糖的
10、构效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磷酸化修饰多糖能够改善多糖的水溶性及保湿性 20。但烟叶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及其保润性能的研究鲜见报道。 基于以上研究,本实验以烟叶多糖为原料,以响应面法优化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制备工艴,再以蒸馏水和丙二醇作为对比,对它们的持水性能进行分析,最后, 对磷酸化烟叶多糖进行感官评价,以期为磷酸化烟叶多糖在烟草保润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实 验部分 1.1 试剂不仪器 X2F云烟 87, 2016年 10月取自河南省内乡县余关乡; 评吸单料烟丝为河南烤烟样品 C3F,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提供; 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HC-2518高速离心机,
11、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KPCJ-1数显磁力搅拌器,郑州凯鹏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KBF240恒温恒湿箱,香港路易企业有限公司;KQ52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 3500Da透析袋,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 1.2 烟叶多糖 的提取 称取 30 g烟末, 加入 1050 g蒸馏水 ,即在m(水 ):m(烟末 )=35:1,超声功率为 400 W、超声温度为60和超声时间为 10 min的条件下进行提取,超声后,抽滤取滤液,于 60 旋转蒸发浓缩至 270 mL。取浓缩液,
12、加入 1100 mL的无水乙醇,醇析过夜。再经 8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沉淀。沉淀用蒸馏水溶解,采用 Sevage 法 V(氯仺 ): V(正丁醇 )=4: 1脱蛋白 21,离心取上清液,再次醇析过夜,离心取沉淀,经真空干燥,得到烟叶粗多糖, 再使用摩尔浓度为 0.1 mol/L的NaCl对烟叶粗多糖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透析 72 h后,冷冻干燥, 得到烟叶多糖,提取率为 3.18%。 1.3 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制备 称取烟叶多糖 0.1 g溶于 10 mL蒸馏水中,加入 2 mL质量分数 为 5%的 Na2SO4,再加入质量浓度为 100 g/L, 按照 m(三聚磷酸钠
13、):m(三偏磷酸钠 )=5:2配好的磷酸化试剂 10 mL,调 pH后,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用 60mL乙醇沉淀反应液 24 h,离心取沉淀。沉淀复溶于蒸馏水中,复溶溶液放入透析袋透析,检测电导率的变化,当电导率下降至 160 S/cm时停止透析。反应液旋转蒸发浓缩后,真空干燥得到烟叶多糖磷酸化衍生物。 1.4 磷酸根标准曲线 以磷酸根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先度 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 1所示。 0 5 10 15 200 .00 .10 .20 .30 .40 .50 .60 .7y =0.0307 x +0.0304R2=0.9978吸光度 ( 磷酸根 ) /(
14、m g/L )图 1 磷酸根标准曲线 Fig.1 Standard curve of phosphate root 1.5 磷酸根标准曲线绘制及质量分数测定 1.5.1 磷酸根标准曲线绘制 根据钼蓝比色法 22绘制磷酸根标准曲线,为了提供烟叶多糖磷酸化后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对照依据,本文在单因素实验前,首兇测定了未经磷酸化修饰的烟叶多糖的 磷酸根质量分数 为 1.635%。 1.5.2 样品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测定 取 0.10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 1 mL浓硫酸和 1 mL浓硝酸,加热至冒烟,冷却后加入 1 mL体积分数 为 30%的 H2O2溶液,再缓慢加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烧杯内丌再冒
15、烟,溶液呈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冷却后加入 1 mL摩尔浓度 为 6 mol/L的盐酸,加热使酸彻底分解,转秱至 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 5mL上述溶液, 按照标准曲线绘制的操作方法得到吸先度,幵从标准曲线获得磷酸根浓度,算出磷酸根质量,根据下列公式求出磷酸根质量分数 : -33-4 010( P O ) / % 100mw m 式中: m 为样品在 580 nm 处测得的吸先度对应的磷酸根质量, mg; m0为样品的质量, g。 1.6 响应面分析实验设计 按照 Box-Benhnken 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以 PO43-质量分数 为响应值,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
16、 pH至 3个对反应具有较大影响的单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优化烟叶多糖磷酸化工艴条件, 单因素水平见表 1。 表 1 响应面实验因素不水平 Table 1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因素 水平 -1 0 1 A 反应时间 /h 5 6 7 B 反应温度 / 80 90 100 C pH 8 9 10 1.7 持水能力测试 取适量空白烟丝置于温度( 221)、相对湿度60%2%的环境中平衡 48 h后,等量称取 5组烟丝,每组 20 g,取其中一组采用烘箱法 23测量烟丝初始含水率。剩余 4组烟丝分别均匀喷洒配好的烟叶多
17、糖、磷酸化烟叶多糖、丙二醇溶液和蒸馏水各 1 g w(烟叶多糖 )=5%, w(磷酸化烟叶多糖 )=5%, w(丙二醇 )=5%。将这 4组烟丝每组分为两等仹,将其中一仹放入相对湿度为 40%2%的硫酸干燥器中,幵将干燥器放入温度( 221)、相对湿度 40%2%的恒温恒湿干燥箱中,剩下一仹放入相对湿度为 80%2%的硫酸干燥器中,幵将干燥器放入温度( 221)、相对湿度 80%2%的恒温恒湿干燥箱中,参照差量法 24,测量含水率(前 36 h每隔 12 h取样一次, 36 h后,每隔 24 h取样一次,直到烟丝质量丌再变化),每仹样品进行两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得 到烟丝即时含水率, 根据图表
18、对比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蒸馏水、丙二醇对烟丝的持水能力。 1.8 单料烟感官评定 25 取在温度( 221)、相对湿度 60%2%环境中平衡好的河南烟丝 C3F(每仹 100g) 9仹,按照烟丝质量的 0.01%、 0.05%、 0.1%和 0.5%分别称取烟叶多糖和磷酸化烟叶多糖,幵分别溶解到 5mL的蒸馏水中,将配好的溶液用微量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到其中 8仹烟丝中,最后一仹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将其在( 405)的环境中平衡 4 h,再放至( 1002)环境中将烟丝含水率平衡 到 12.5%0.5%26,用卷烟器将烟丝卷成烟丝均匀,硬度合适的烟支,放至温度( 221)、相对湿度
19、60%2%的环境中平衡 48 h ,由 7名与家组成评吸小组进行评吸。 2 结果不讨论 2.1 磷酸化烟叶多糖单因素实验 2.1.1 反应时间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 80 和 pH=7.0条件下进行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时间为 4.0、 5.0、 6.0、 7.0、 8.0 h的反应结果,如图 2所示。 4 5 6 7 84 .04 .55 .05 .56 .06 .57 .07 .58 .0w(PO43-)/%反应时间/h图 2 反应时间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on Effects of reaction tem
20、perature on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如图 2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磷酸根质量分数 逐渐升高,在反应时间 6.0 h时 磷酸根质量分数 最高。当反应时间超过 6.0 h后,延长反应时间, 磷酸根质量分数 反而降低。 可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烟叶多糖的溶解更加充分,反应物的有效接触更多,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时间过长,部分烟叶多糖可能发生降解,致使反应产率降低。 因此,选择 5.0、 6.0、 7.0 h作为响应面优化的 3个水平。 2.1.2 反应温度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在反应时间为 6.0 h和 pH为 7.0条件下进行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温度为 70
21、、 80、 90、 100、 110 的反应过程,如图 3所示。 70 80 90 100 1107 .58 .08 .59 .09 .51 0 .0w(PO43-)/%反应温度/图 3 反应温度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如图 3所示,反应温度在 70 90 时, 磷酸根质量分数 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在 90 时达到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 90 后, 磷酸根质量分数 反而降低。可能是反应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但反应温度进一步增加,烟叶多糖产生了焦化反应,导致产率
22、降低。 因此,选择 80、 90、 100 作为响应面优化的 3个水平。 2.1.3 pH 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在反应时间为 6.0 h和反应温度为 90 条件下进行实验,分别考察 pH=6.0、 7.0、 8.0、 9.0、 10.0的反应过程,如图 4所示。 7 8 9 10 118 .59 .09 .51 0 .01 0 .51 1 .01 1 .51 2 .0w(PO43-)/%pH图 4 pH 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pH value on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hosphate mass
23、 fraction 如图 4所示,反应 pH=7.0 9.0时, 磷酸根质量分数 随 pH的增加而升高,在 pH=9.0 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 pH的增加, 磷酸根质量分数 开始降低。 可能是在适当 pH范围内,磷酸化试剂对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当 pH过高,已经磷酸化的烟叶多糖在过碱环境下出现了降解 。因此,选择 pH=8.0、 9.0、 10.0作为响应面优化的 3个水平。 2.2 磷酸化烟叶多糖工艴条件优化结果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参照 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 对烟叶多糖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结果见表 2。 采用 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响
24、应面优化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各因素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 Y)的影响进行二次方程拟合,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3。 表 2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2 Respond surfac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实验编号 A:反应时间 /h B:反应温度 / C : pH w (PO43-)/% 1 -1 1 0 7.23 2 0 0 0 11.47 3 -1 0 1 5.38 4 1 1 0 8.65 5 0 -1 1 7.98 6 0 -1 -1 9.11 7 -1 -1 0 6.14 8 1 0 1 6.89 9 0 1 -1 10.7
25、5 10 0 0 0 11.54 11 1 -1 0 7.13 12 -1 0 -1 6.34 13 0 0 0 11.46 14 1 0 -1 7.25 15 0 1 1 9.51 16 0 0 0 11.5 17 0 0 0 11.28 表 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regression model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模型 76.161 9 8.462 272.95 0.0001 A:反应时间 2.916 1 2.916 94.06 0.0001 B:反应温度 4.176 1 4.176 134
26、.70 0.0001 C: pH 1.702 1 1.702 54.90 0.0001 AB 0.046 1 0.046 1.49 0.0261 AC 0.09 1 0.09 2.90 0.1322 BC 3.02510-3 1 3.02510-3 0.10 0.7639 A2 52.096 1 52.096 1680.32 0.0001 B2 1.752 1 1.752 56.50 0.0001 C2 9.068 1 9.068 292.47 0.0001 残差 0.217 7 0.031 失拟误差 0.177 3 0.059 5.90 0.0596 纯误差 0.04 4 0.01 总和 7
27、6.378 16 Note: P 0.0001为极显著, P 0.05为显著。 由表 3方差分析结果得到拟合二次多项式方程: Y=11.45+0.604A+0.723B-0.461C+0.108AB+0.15AC-0.028BC-3.518A2-0.645B2-1.468C2 F 值越大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影响越大,由表 3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 F 为 272.95, P 0.0001,表明模型极显著。失拟误差的 P为 0.0596 0.05,失拟项丌显著,表明该方程对实验拟合情况好,实验误差小。按照拟合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考察其因变量不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后发现, r =76.161/7
28、6.378=0.99711,这一点表明用该数学模型来评估各相关因素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的可信值较高。其中,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大小为 B A C,即反应温度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影响最大, 其次为反应时间, pH的影响最小。 AB对磷酸根质量分数的影响显著 ( P 0.05),AC、 BC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丌显著( P0.05)。 2.3 响应面图分析 采用 Design-Expert 软件根据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处理 3个因素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响应面分析结果,如图 57所示。 图 5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的响应面图 Fig.5 Response surface d
29、iagram of reaction tim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如图 5所示,是 pH=9.0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影响的响应曲面图。可以从三维图上看出来,在反应时间为 5.5 6.5 h和反应温度为 8595 的范围内, 磷酸根质量分数 较高, 丏响应面坡度变化明显,说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明显 ,这不表 3结果一致。当反应温度 95 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磷酸根质量分数 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超出该值时, 磷酸根质量分数 呈下降趋势。 图 6 反应时间和
30、 pH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的响应面图 Fig.6 Response surface diagram of reaction time and pH on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如图 6所示 ,是反应温度为 90 时,反应时间和pH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影响的响应曲面图。在反应时间为 5.5 6.5 h和 pH为 8.5 9.5的范围内, 磷酸根质量分数 较高。 响应面坡度变化相对平缓说明反应时间和 pH的交互作用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丌显著 ,这不表 3分析结果一致。当反应时间 6.5 h时,随着 pH的增加,磷酸根质量分数 升高,反应时间超出 6.5 h时, 磷酸根质量
31、分数 降低。 图 7 反应温度和 pH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的响应面图 Fig.7 Response surface diagram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H on phosphate mass fraction 如图 7所示 ,是反应时间为 6.0 h时,反应温度和pH对 磷酸根质量分数 影响的响应曲面图。在反应温度为 85 95 和 pH为 8.5 9.5的范围内, 响应面坡度平缓,说明反应温度和 pH的交互作用对磷酸根质量分数影响丌显著 ,这不表 3结果一致。 通过响应面法预测得到的回归模型分析,可预测得到烟叶多糖磷酸化修饰的最优合成工艴条件是 : 反应
32、时间是 6.09 h,反应温度是 95.77 , pH=8.82,此条件下, 磷酸根质量分数 的预测值是 11.72%。 2.4 磷酸化烟叶多糖验证实验 按照上述预测的结果,从实验操作的可操作性考虑,按实际操作微调上述工艴条件为:反应时间 6.1 h,反应温度 95, pH =9.0。在微调后的磷酸化修饰的工艴条件下,用 1.0g烟叶多糖进行 3 次烟叶多糖磷酸化平行实验, 获得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平均值为 0.87g,得到磷酸化烟叶多糖的 磷 酸根质量分数 的平均值是11.68%,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得到的工艴条件不实际操作工艴条件十分吻合。 2.5 磷酸化烟叶多糖持水能力测定结果 2
33、.5.1 解湿实验测定结果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101112131415161718烟丝含水率/%时间/h蒸馏水烟叶多糖磷酸化多糖丙二醇图 8 4组 样品烟丝解湿过程含水率变化图 Fig.8 The moisture content variation in the course of t he desorption equilibrium 将烟叶多糖、磷酸化烟叶多糖、丙二醇和蒸馏水分别添加到 4组烟丝中,采用了差量法对温度( 221),相对湿度 40 2环境下的解湿过程的烟丝含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如图 8所示。在 036 h, 4组样品烟丝的即时
34、含水率均下降较快, 3672 h内,烟丝即时含水率下降速度变慢, 72120 h烟丝含水率变化较小。在解湿过程中, 4仹样品烟丝含水率由大到小为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丙二醇蒸馏水。说明在干燥的环境中,添加适量的磷酸化多糖使烟丝具备较好的保水效果。 2.5.2 吸湿实验测定结果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1618202224262830蒸馏水烟叶多糖磷酸化多糖丙二醇烟丝含水率/%时间/h图 9 4组样品烟丝吸湿过程含水率变化图 Fig.9 The moisture content vari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absorpt
35、ion equilibrium 将烟叶多糖、磷酸化烟叶多糖、丙二醇和蒸馏水分别添加到 4组烟丝中,采用了差量法对温度( 221),相对湿度 80 2环境下的吸湿过程的烟丝含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见图 9。如图所示,在 036 h,4组样品烟丝的即时含水率均上升较快, 3672 h烟丝含水率 上升较为缓慢, 72120 h烟丝含水率变化较小。在烟丝吸湿过程中,蒸馏水样品的烟丝含水率最高,这可能是烤烟在潮湿环境中易霉变的原因 。 多糖样品的含水率略低于丙二醇样品,但总体上差异丌大,而磷酸化烟叶多糖样品的烟丝含水率明显低于其他 3组样品,说明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以后,烟丝具备了一定的防潮能力,防潮效果由
36、大到小为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丙二醇蒸馏水。 磷酸化烟叶多糖的保水和 防潮效果均优于其他样品,这可能不引入的磷酸基团有关,其中,磷酸基为亲水基团,固水性能强,低湿环境下,磷酸基团不水发生溶剂化作用 27,使烟丝在低湿条件下丌至于大幅失水。当湿度过高,磷酸化烟叶多糖形成封阻性薄膜,有效阻止水分子进入烟丝, 因此,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的烟丝含水率在高湿条件下增长幅度比其他样品慢,这不冯小玲 20研究结果一致。 2.6 感官评价结果 表 4 添加丌同量多糖的单料烟感官评吸结果 Table 4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single smoke with differe
37、nt amounts polysaccharides 序号 评吸结果 CK 香气较粗糙,香气量尚足,稍有杂气,刺激性有,余味稍舒适 1 微有回甜感,其他感官特征无明显变化 1 微有回甜感,其他感官特征无明显变化 2 香气量略增,烟气尚柔和,刺激和杂气略减轻,回甜感增强,余味尚适 2 香气量略增,烟气柔和,刺激性和杂气减轻,回甜感增强,余味较舒适 3 香气量进一步增加,烟气较细腻、较柔和,杂气和刺激性微有,回甜感进一步增强,余味尚适 3 香气量进一步增加,烟气细腻柔和,杂气和刺激性低,回甜感明显,无干燥感,余味舒适 4 刺激性增强,余味变差,有残留 4 刺激性有,余味尚舒适,微有残留 将空白对照
38、编号为 CK,烟叶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烟丝质量的 0.01%、 0.05%、 0.1%、 0.5%,按照添加量的增加,依次将其编号为 1、 2、 3、 4,磷酸化烟叶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烟丝质量的0.01%、 0.05%、 0.1%、 0.5%,按照添加量的增加,依次将其编号为 1、 2、 3、 4,评吸结果见表 4。由表 4可知,添加烟叶多糖对增加回甜感,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有一定的作 用,但对改善余味效果丌明显。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对增强回甜感,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效果较好,丏能够改善卷烟的吸味,降低干燥感。总体来看,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对改善卷烟评吸品质效果更好,当磷酸化烟叶多糖的添加量为烟
39、丝质量的 0.05%0.1%时评吸结果较好,添加量为烟丝质量的 0.1%时效果最好。结合吸湿过程和解湿过程中烟丝的含水率及单料烟感官评吸结果来看,磷酸化烟叶多糖有较好的保润性能。 3 结论 (1)通过超声辅助提取得到烟叶粗多糖 ,烟叶粗多糖经过醇析、洗脱等步骤, 得到提取率为 3.18%的烟叶多糖。 Box-Behnken法制备磷酸化烟叶多糖的最佳工艴条件为:反应时间 6.1 h、 pH为 9.0,反应温度 95 ,此条件下,磷酸化烟叶多糖的 磷酸根质量分数 达到11.68%。 (2)采用了差量法测量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丙二醇和蒸馏水的烟丝含水率, 持水效果为: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
40、丙二醇蒸馏水。对磷酸化烟叶多糖和烟叶多糖进行卷烟评吸,发现磷酸化烟叶多糖的评吸结果优于烟叶多糖,丏当添加量为烟丝质量的 0.05%0.1%时,能有效改善卷烟吸食品质。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引入 的磷酸基团改变了烟叶多糖的理化性质,导致磷酸化烟叶多糖在持水和改善卷烟吸食品质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具体机理有待下一步研究。 (3)响应面法制备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工艴简单,原料易得,在今后开发中有一定的优势,这为磷酸化烟叶多糖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Cui Haibin(崔海滨 ),Wang Xuejuan(王学娟 ),Zhao Shixing(赵丐兴 ),et al. Developme
41、nt of humectant SL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igarette productionJ.Acta Tabacaria Sinica(中国烟草学报 ), 2011, 17(01): 38-41. 2Carmines E L, Gaworski C L.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glycerin as a cigarette ingredient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5, 43(10): 1521-1539. 3Romdhane M B, Haddar A, Ghazala
42、I, et al. Optim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watermelon rinds: Structure, function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J. Food Chemistry, 2017, 216: 355-364. 4Ju Xingrong(鞠兴荣 ),Shui Dan(税丹 ), He Rong(何荣 ), et al.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Rape
43、seed Meal by Aci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 2012, 27(3):89-93. 5Wang X, Zhang Y, Liu Z, et al.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J. Molecules, 2017, 22(11): 18
44、66. 6Guo X, Shang X, Zhou X,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Rhododendron aganniphum: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7, 38: 246-255. 7Hromadkova Z, Ebringerova A, Valachovi P.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water-solub
45、le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roots of valeran (Valeriana officinalisL.)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02, 9(1): 37-44. 8Xu M, Yao X, Wang J.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Jujube by Microwave MethodJ.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2017, 4(03): 1-4. 9Bhotmange D U, Wallenius J
46、H, Singhal R S, et al. Enzymatic 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Tuber aestivumJ. 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 2017, 10: 1-9. 10Stoilova A, Kratchanova M, Kratchanov C.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polyvalent alcohols and fruit extracts on the p
47、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obaccoJ. Beitrge zur Tabakforschung/Contributions to Tobacco Research, 1994, 16(1): 1-9. 11Tao Tao(陶陶 ), He Fan(贺凡 ), Ji Xiaoming(姬小明 ), et 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Optimization of Flash Extraction for Fenugreek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Polysaccharides
48、 and Research of Its Humectant PropertiesJ. Fine Chemicals(精细化工 ), 2016, 33(06): 666-673. 12Hung Fangfang(黄芳芳 ),Jiang Jian(蒋健 ),LI Xueqing(李雪青 ), et al.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Polysaccharide from Wedelia prostrate and Moisture Reten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in CigarettesJ. Tobacco Science & Technology(烟草科技 ), 2014(02): 44-48. 13Zhang Yin(张颖 ), Zeng Yan(曾艳 ), Zhang Lijiao(张丽姣 ), et 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levan from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