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3.50KB ,
资源ID:50743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074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理工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理工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OC

1、1江苏理工学院 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化学复习指南一、考查目标主要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滴定分析的操作要点、未知样品分析流程,具备科学和严格的“量”的概念。二、考查内容及范围第一章 绪论1. 了解:(l)分析化学的任务;(2)分析方法的分类;(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1理解试样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2了解(1)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方法。(2)选择分离方法和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第四章 误差与实验数

2、据的处理1掌握(1)下列概念的含义,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平均偏差与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2)应用 t 分布表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3)可疑值的取舍的意义与方法:Q 检验法与格鲁布斯法。(4)有效数字的意义,数字修约规则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理解(1)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性质和特点。2(2)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含义以及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3)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4)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了解(1)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2)Excel 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3)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

3、量控制。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1掌握(1)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2)用反应式中系数比的关系(或物质的量之比或摩尔比关系)解决滴定分析中的有关量值计算;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各种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2理解(1)下列名词的含义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分析法、滴定反应、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基准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3)滴定分析的方式。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步骤、要求和方法特点。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1掌握(1)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酸碱的强度及其表示方法(K a、K b) 。共轭酸碱对

4、的概念及其共轭酸碱对的 Ka 与 Kb 的关系。(2)酸碱平衡体系中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3)水溶液中酸碱质子转移关系的处理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及质子平衡的含义与表示方法。(4)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酸、多元碱、混合酸碱、3简单的两性物质以及缓冲溶液等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5)缓冲范围的大小、缓冲容量的意义。(6)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被滴定时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突跃的 pH 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以及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7)弱酸、弱碱直接滴定的条件。(8)酸碱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选择指示剂的依据。(9)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

5、色范围。(10)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1)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混合碱、铵盐中氮的测定(甲醛法) )的测定原理、步骤和测定结果的计算。2理解(1)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直接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 pH 值的计算。(2)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各种因素。酸碱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其优点。3了解(1)弱酸强化的方法。(2)CO 2 对酸碱滴定(HCl 滴定 Na2CO3 或 NaHCO3 时)的影响。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1掌握(1)稳定常数、逐级稳定常数、积累稳定常数等概念的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和计算。(2)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金属指示剂及

6、其使用条件(包括使用时溶液的酸度与测定哪些金属离子时使用) 。(3)络合平衡中主副反应的概念。EDTA 滴定反应中 Y( Y(H) 、 Y(N) ) 、M( M(L) 、 M(OH) )等效应分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4)络合化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K 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4(5)单一金属直接络合滴定的条件,混合金属离子分别络合滴定的条件。(6)络合掩蔽剂的意义及其作用。(7)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8)络合滴定法的应用实例(Pb、Bi 合金、水的硬度)的测定原理、条件、步骤和测定结果的计算。(9)掌握络合滴定中的有关计算方法。2理解(1)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长短的因

7、素。(2)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其消除方法。(3)单一金属离子直接络合滴定时溶液酸度的控制(适宜酸度的含义及其计算) 。(4)共存离子存在时络合滴定溶液酸度的控制(适宜酸度的含义及其计算) 。(5)络合滴定中使用缓冲溶液严格控制溶液酸度的重要性。(6)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其他方法。3了解(1)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2)酸效应曲线。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掌握(1)标准电位、条件电位和 Nerst 公式的意义及其应用。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2)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3)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正确选用指示剂的

8、依据。(4)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原理与应用条件。(5)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特点以及有关标准溶液(KMnO 4、K 2Cr2O7、Na 2S2O3 和 I2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5(6)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示例(高锰酸钾法测 Ca2+和 MnO2;重铬酸钾法测 Fe2+;碘量法测 Cu2+等)的测定原理、条件、步骤以及测定结果的计算。2理解(1)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大小的因素。(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3)氧化还原滴定前待测组分预处理的重要性以及预处理时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了解(1)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各种

9、因素及采取的措施。(2)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测定原理、条件和应用实例。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1掌握(1)摩尔法和佛尔哈德法所用指示剂及其确定滴定终点的原理。(2)摩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原理、测定对象应用条件。(3)沉淀滴定法常用标准溶液(AgNO 3、NH 4SCN)的配制与标定。2理解(1)法扬斯法所用指示剂及其确定终点的原理、测定对象。3了解(1)法扬斯法的应用条件。第十章 沉淀重量分析法1掌握(1)条件溶度积常数 Ksp 的意义。(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各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重点是酸效应和络合效应的有关计算) 。(3)沉淀完全应控制的条件。(4)影响沉淀纯度的各种因素和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5)

10、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6)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包括化学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6(7)分步沉淀与难溶化合物转化的原理。2理解(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2)沉淀的形成过程和沉淀条件对于沉淀类型的影响。3了解(1)沉淀形成的有关理论的要点。(2)均匀沉淀法和有机沉淀剂在重量分析中的应用。(3)沉淀洗涤、烘干和灼烧温度的选择原则。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1掌握(1)掌握吸光度与透射比的关系及换算。(2)熟练运用朗伯-比尔定律求物质的浓度、吸光度等。(3)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中的标准曲线法和选择参比溶液的方法。(4)掌握测量条件的选择。2理解(1)光吸收曲线的概念及最大吸收波

11、长的概念。(2)络合物组成的测定。3了解(1)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催化光度法。(2)了解无机离子的常用显色剂。(2)了解仪器测量误差的产生。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理解(1)沉淀分离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分配系数 KD、分配比 D 的物理意义和萃取百分率(E%)的计算。2.了解(1)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平衡与亲和力。7(3)液相色谱分离法的原理和分类。(4)比移值 Rf 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5)其他生物试样分离技术三、 推荐书目1.分析化学 (上册)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第四版。2 分析化学实验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三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