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蝶恋花词三首 ”教学反思竹园中学 周娟娟本次基地课堂实践的主题是“探索对话教学、提升学习动力”。我有幸和基地王蓓老师一起就“唐诗宋词专题”的学习开设了一堂同课异构课。现将自己关于这一课的课前设计思路、课上实践问题、课后教学反思,逐一梳理如下:、 课前的设计思路1、备文本这节课,我将主题定为“三首蝶恋花词赏析”。这三首蝶恋花词,分别出自北宋词人柳永、苏轼、晏殊之手,每一首都堪称经典。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属于课内精读课文,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属于“每周一诗”背诵诗词,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则属于一篇补充篇目。我特意将同一词牌、风格相近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整合,意在让学生整体感受宋词中同
2、一风格的词的美,并能由特殊到一般,初步学会赏析宋词的简单方法。这三首词是有其共性特征的。在风格上,都属于婉约风格;在年代上,都是北宋词人作品;在情感上,也都写的是愁思;手法上,都用了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当代学者叶嘉莹先生在小词的修养和境界中指出:“词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所以词是有双重语境的,而对词的解说和说词人的修养和境界也有很大的关系。”从词中读到什么,有可能词人的真实情感和寄托,也有可能是我们读者的解读和赏析。比如这三首词中相同的情感是“愁”,但愁的具体含义却不尽相同。柳永词中的愁,是一种游子的孤独,知音难觅、佳人远离的愁苦;苏轼词中的愁,是一种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纳的失意之愁,晏殊词中的
3、愁,是一种思妇闺阁之中的离愁别怨。韩愈也有这样的说法:“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词易巧”。也正是这种愁苦,造就了三位词人的非凡绝响。2、备体裁词最初叫做“曲子词”,最早是唱词。词牌名就是一种唱词的曲调名。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出自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七言乐府诗:“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由晏殊从中取出“蝶恋花”三字作为新词牌名。宋词的创作是一个由俗到雅的过程,起初文人们不屑于填词。即使创作了词,也是给歌妓们演唱的。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力创作词的文人,号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而到了苏轼手上,更是“以诗为词”,拓宽了词的题材范围、提升了词的格调。晏殊和柳永属于同时期,他的词还带着浓
4、厚的士大夫式的气息。苏轼则是豪放词派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和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诗余等。的代表词人,这首“蝶恋花”却诠释了苏轼婉约的一面。宋词的赏析,不同于古文,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剖析。当然,赏析宋词和诗歌的品读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如诗有“诗眼”,有意象,有意境。和诗歌相仿,宋词也有“词眼”,有意象、有意境。通过词中“词眼”的把握,学生能够快速地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而意象的解读,又让学生对词的文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经过历代文人的创作运用,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具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味。当然,
5、一种意象也会包含多层面的象征意义。2、备学情八年级同学,已经学习了“宋词集萃”的上辑和下辑,对宋词具备了宏观的了解,对代表作家及作品也有所知晓。但学生对宋词的认知,大多数还是局限于课堂之内,局限于教材上的一个个篇目,而非是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三首词的整合,也是基于让学生对那个时代的大词人、对那个时代的大背景,有一定程度上更广、更深的认识。如这三首词中,风、草、燕子这几种意象出现不止一次,可以让学生从词中读出“春风”意象多代表“别离、清冷”或“温暖、新生、希望”。而“西风”往往代表“萧瑟、别离”。“春草”则是“新生、希望”的象征,或是代表“偏僻、荒凉,离别、愁思”。宋词的成就之所以能够代表那个时
6、代最辉煌的样式,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伟大文学家太多了,也是因为那个朝代、那个时代展现出的是大范围的辉煌成就。柳永、苏轼、晏殊的这三首蝶恋花综合在一起学习,就是给学生展示出由点到面的一种整合,让学生通过这三首词、三位词人来了解整个有宋一代文学的成就。我想这样的整合,既取自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而言,既能温故,又能做到知新,应该是能够调动起他们一定的学习兴趣的。就同学们对宋词的了解,一般会认为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不会有婉约派的作品。而苏轼的这首蝶恋花却俨然是婉约的风格。同学们也会懂得,一个真正伟大的词人、作家,是不会拘泥于一种程式的。课堂要体现对话教学的特色,除了老师补充知识性材料外,应该
7、更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提出一些核心问题,如找出一首词的词眼、找出重复出现的意象、理解意象包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合作来找寻答案。将问题交待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思考,让他们和文本对话、和词人对话、和小组成员对话,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对词的把握也会逐层深入。本次课堂设置小组合作讨论不止一次,旨在让小组成员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来解决较难解决,或是难以一步思考到位的问题。二、课上的实践问题1、朗读不到位三首词中有两首词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朗读下来还是会出现字音的错误。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字音上的指导当然需要,但指导到何种程度却很难把握。特别是晏殊的这首,是同学们之前没有接触到过
8、的蝶恋花词。大家读下来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统观整节课,在字词上花的时间还是略多了点。由于个别字词理解上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酝酿不出感情。听到他们犹疑的声音,我决定提前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背景音乐,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同时渲染词中的意境。一曲舒缓的蝶恋花背景音乐,令同学们紧张的心都沉静了下来,他们陶醉在曲和词的意境之中。再次朗读的时候,他们有意识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朗读,效果明显比第一次朗读好多了。在指导朗读这块,我的指导还是有所欠缺。除了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加入感情,还要注意读出重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样这一首词的朗读可能会更加完美一点。是啊,宋词原本就是和乐而唱的,现在再次配上一首合
9、适的音乐,宛如立刻打开了一扇将两者紧密相连的窗户,同学们从这扇窗户中看到了更美好的图景。这就提醒我,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学程式,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途径。教无定法,说的也就是此吧。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甚至可以发掘学生和教师自己身上的教学资源,如让学生自己给词来谱曲,或者有音乐基础的老师可以将宋词吟唱出来。2、课堂的生成性问题在导学案上,我补充了词人的主要经历及词的写作背景,以期学生能借助这样的课外补充资料更好地理解这首词。因为文学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所以我们读作品前了解作者的生平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知人”;而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结合当时的时
10、代环境来关照作品,这就是“论世”。如果对一部作品,能做到“知人论世”,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本以为我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没有料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介绍苏轼的词的时候,一位学生更是补充了有关苏轼有关“乌台诗案”的背景资料。给我的感觉,这位同学对苏轼十分了解,或是十分喜爱苏轼的作品,甚或是读过苏东坡传的同学。当课堂的生成超出老师的预设,对老师隐形的要求就是需要在课前做好十分充分的准备。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至少要准备一桶水,这一点也不为过。当一些课堂生成老师意料不到时,老师还是要镇定沉重。课堂是动态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在这期间会发生什么。即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时也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作为一名老师,就是在面临这些意外的课堂生成时,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去很好地化解,或是抓住时机,把意外当作是教学的一个点,寻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