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8KB ,
资源ID:516742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167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3王沂孙.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3王沂孙.DOC

1、1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3 王沂孙(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讲一讲比兴的作用。那么比、兴是什么呢?我们刚才举的诗经的几首诗,我们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关关的雎鸠鸟的叫声,想到那河边的沙洲上一对鸟这么欢快、美好的生活,我们人类岂不应该也有这祥快乐、美好的生活吗?所以“窈窕淑女”,就“君子好逑”了。这是很自然的由外物引起的联想。这个我们就叫做“兴”。西方现象学所注意的,也就是你的意念跟外在现象的外物之间交接的关系。我们讲的兴,也就是其中一种交接的关系,是由外在的万物引起的我们内心的感动,是由于先看到物象而引起的我们内心的感动,是由物及心的感动

2、。你一定要先记住这个,这个传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比是什么呢?我们刚才也念了一首硕鼠。硕鼠是怎么说的?它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首诗是借着大老鼠的形象来讽刺那些剥削者的。它是先有了一个内心的情意,然后才找出一个外物的形象来表现。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出一个物象来做比喻的,所以,它的活动是反过来的,是由心及物的情意。前一种由物及心的那种感发,是一种直接的自然的感发。有时候,你可以用理性来解释,说雎鸠鸟是这么一对和美快乐的鸟,所以人也想到自己应该有一个配偶,这是自然而然的联想。有的时候这种兴的联想也不是完全能够用理性加以解说的。诗

3、经里还有一首诗说“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它说“山有枢,隰有榆,”高的山上有“枢”的植物,低洼的“隰”的地方有“榆”的植物。后面它就说了,你有衣服不好好地穿,你有车马你没有坐,你就死了,别人都享受了。我们刚才说了,关雎鸟的和美,可能与人要找个美好的配偶有相类似的关系,可是“山有枢,隰有榆”这首诗说你生命短暂,你不好好的享受,有一天死亡了就不能享受了,这与“山有枢”两者有什么关系?没有直接的理性的关系。所以“兴”这种直接自然的感发,它的感动,有的时候是有理的,有的时候是无理的。可是,比的感发,由心及物的这种感发,一定是经过理性的衡量,有一个相

4、对的对等对比的。那个吃粮的大老鼠和那剥削者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比”跟“兴”的区别:一种是由物及心,一种是由心及物。这岂不是我们人类的意识跟外物接触时的最基本的两种活动吗?不是由物及心,就是由心及物,是必然如此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纵然我们没有西方的那种术语,没有明喻、隐喻这些个名称,但是我们所掌握的本来就是一个根本,而且在这种根本之中,西方所说的所有的一切,他们那种用形象表现的手法,我们都是有的。他们所说的明喻,李白的诗“美人如花隔云端”,说美人就如同花那么美,可是却隔得像天上白云那么遥远,这是明喻,中间用了一个“如”字。至于杜牧之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用的则是隐喻。“豆

5、蔻梢头二月初”的花就如同娉娉袅袅的十三岁的年轻美丽的女子,但他没有用那个“如”字,也没有用那个“同”字,这就是隐喻。还有拟人,把物比做人,杜牧之的诗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是把蜡烛比做人。他们说的举隅就是举出一个部分代表整体,像温庭筠的词说“过尽千帆皆不是”,一个帆是船的一部分,就代表了一只船的整体,就是“举隅”。还有象征,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那松树,就是象征(请参看迦陵论诗丛稿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一文)。所以西方所说的一切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基本上我们都有。当然我们也不要自以为我们什么都有了,我们也有我们的缺点。我们的缺点就是,我们缺乏那种科学的理论的逻辑的系统的

6、说明,这是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缺点。我们之所以缺少法制,2不守秩序,都与我们的这种根性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我们也有我们的好处,我们的直接的感发和感动,可以探索到一个基本的根源,我们有很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的智慧。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好处,也要知道我们的缺点。所以我希望,能用西方的科学理论逻辑来补足我们的缺点。而另一方面还保存着我们的智慧。这是我所希望的。以上所讲的比兴的两点,这是心物交感的基本因素。了解这些,我们就可以讲咏物诗了。因为诗经里不论是关雎还是硕鼠,用草木鸟兽来表现情意,基本上就是由物及心和由心及物这两种情况。我现在就要讲到咏物的传统了。刚才我说我们的诗歌,“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所以佩文斋

7、咏物诗选说草木鸟兽可以表现字宙万物之理。可是你要注意到,那不是咏物的诗,诗经里的关雎是咏物吗?不是。硕鼠是咏物吗?也不是。桃夭、苕之华都不是咏物诗,因为它的重点不在物。刚才我们说中国诗歌是“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虽然物是感发的因素,但是它感发了以后的重点已经不放在物上了。物只是一个触发的媒介,而不是一个吟咏的主题。所以说诗先是“感物”,然后“吟志”,就是抒写情志,不是咏物了。中国的以咏物为主的作品实在是始于“赋”这种文体的。文心雕龙讲到“赋”的时候说,“赋”是“铺也”,就是把它铺陈展开,是“铺采摛文”,是“体物写志”。这是赋与诗的一个重要分别。赋要铺陈,而铺陈的时候,不是感发的情志了,只是写这

8、个物。不再是从物感发到情志,而是借着这个物来写我们自己的志。这个物就是一个主题了。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所以写的物就是我们所写的主体了。文心雕龙举了中国最早的重要的赋,就是荀卿跟宋玉的赋。荀子里边有赋这一标题,它里边有五篇很短的赋,是礼智云蚕箴。他所吟咏的礼和智比较抽象,至子它所咏的云蚕和箴,就都是借着物作一个比喻来写了。他说:像云,是“精微乎毫芒而充盈乎大宇”。云彩小的地方,那一丝一缕,它的精微像毫芒这么微细,可是,当它散布开来,是可以充盈在天宇之间的,它有这样的能够泽及万物的、广被下土的这样广大的作用。像蚕,他说蚕的变化是可以通神的,蚕是可以给我们人衣服穿的。他就讲了这云跟蚕的各种作用

9、。它表面上没有离开他所咏的物,可是他借物所写的,是要借着云的特色和品质,借着蚕的特色和品质来说明一种做人的品质应该是如何的。所以这已经是体物写志,它的主体已经变成是物了。文心雕龙又举了宋玉的风赋为例。风赋说楚王在他的宫中,站在高台上。一阵好风吹来,楚王披襟当之,打开衣襟,迎着好风。他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民共者耶!”他说这么凉爽的好风,是我做帝王的跟我的平民百姓共享的好风。看起来他已经很关心老百姓了。可是宋玉就说了:“这种风是大王单独享有的风,不是跟老百姓共同享有的风。”楚王就不懂了,风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无偏无私,怎么我享受他们不享受呢?宋玉回答说,因为你居住的环境和他们居住的环境不一

10、样,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污秽杂乱,那种腥臭难闻,那种空气污染,是跟现在你所享受的好风不同的。所以他就把平民的风和大王的风都加以一番铺陈的描写。荀子和宋玉所写的赋,是我们最早的赋,是以物为主体的:以“云”为主体,以“蚕”为主体,以“风”为主体,而这样写的这种文学作品就形成了一种特色。这是我现在所要讲的,我就要过渡到咏物的作品去了。文心雕龙上说:“荀结隐语”,而“宋发巧谈”。说荀卿赋的特色,好像是作谜语,它表面上说的,都说是云,都说是蚕,都说是箴,可它里面都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好像是一个谜语的隐语。这是“荀结隐语”。而宋玉呢?就铺陈这样的风,那样的风,用了一大堆的形容描写,所以是“宋发巧谈”。最早的咏物

11、的作品,就表现了两种特色:一个是隐语的特色,一个是巧谈的特色。大家看咏物的诗,先要认识这个基本的特点。3其后发展到了建安时代,咏物的代表作者曹子建就曾写有这两类咏物的诗,我以为它是这样两类。如吁嗟篇、野田黄雀行是属于隐语的性质,斗鸡篇是属于巧谈的性质。这两种性质是不同的。怎么不同?它产生的因素不同,引发他的写作的动机的环境不同。吁嗟篇里边所写的,都是隐语的性质。野田黄雀行是借着一个被网罗的黄雀,说有一个少年要挽救这个黄雀,把这个黄雀放出去。隐语所比喻的,是他的朋友在当时的政治迫害之中的这样的情境。吁嗟篇这首诗里边所写的就是他自己在政治环境之中被迫害的情境,所以在吁嗟篇这首诗的后面,全汉三国魏晋

12、南北朝诗选这首诗的题目下边有一段引三国志的话,说到曹子建当时的处境。曹操死了以后,他的哥哥即位做了皇帝。他哥哥死了,他的侄子明帝做了皇帝。曹子建一直是在政治上被压抑和被迫害的,他曾被封做一个藩王,可是他几年之间,被三徙封地,有几次被强迫迁徙他的封地。他上了求通亲亲表说,我就是要看一看我的亲人,这都不能得到准许。他上了求自试表,说我曹子建也愿意在功业上对国家有一点建树,这也不被允许。就是在这种情境之中,他写了吁嗟篇。他说:“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吁嗟,是长叹息,他说他就是这徉一个辗转的飘蓬。居世,我生在这个世界,为什么单单遭遇到如此不幸呢?我为什么如此永远离开我的根土

13、而飘流在外呢?“夙夜无休闲”,永远不停止。他所咏的是辗转漂泊的蓬草。为什么蓬草这个植物是这样漂泊呢?原来蓬草,它的头是蓬起来的,被秋风一吹就断下来,随风飘转。所以诗人常用“转蓬”的形象表现漂泊的生活。它后面还说,我“愿为中林草”,跟这个转蓬相对比,他宁可做一棵野草。“秋随野火燔”,当秋天的时候,有人要把这干枯的野草烧掉,变成土灰。我“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秋天就是随着野火给燔烧了,我也甘心。他又说“糜灭岂不痛”,这个秋草的糜烂死亡难道不使人悲哀?但是我“愿与根首连”,我宁愿做一个不离开本根的草,就是被烧死了,糜烂了我也不后悔。这是曹子建的悲哀,所以他的咏物诗所咏的转蓬,是用一个隐藏的谜语,

14、借着蓬草来喻说他自己在政治上被迫害的悲哀和痛苦,这是一类作品。而这也是使得这一种有托喻的咏物的诗篇后来盛行的一个因素,这类诗篇大概都形成了隐语的性质。还有另外的一类诗篇,就是如曹子建写的牛鸡诗一类,。你如果把全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这些个诗翻开来一看,你就会发现在建安七子之中,很多的人都写了斗鸡诗。刘桢也有斗鸡诗: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应玚也有斗鸡: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

15、众敌,刚捷逸等群。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这是什么缘故?你要知道在建安的时代,有一批长于文学写作的人,他们形成了一个社团,常有聚会。每当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的诗写得不错,你的诗也写得不错,所以大家就找个共同的题目来写诗。因为你有你的经历和感发,我有我的经历和感发,如果我们自己写自己的诗,就没有一个共同的题目。所以就找一个外物的共同的题目,来使大家能写同样的诗。4这是使咏物诗产生的第二种因素。所以咏物诗的产生,一个是政治迫害的因素,一个是社交的因素。喻含政治迫害的诗多是隐语的性质,而社交性的作品呢,谁的文采最好,谁就算是成功,就是铺张词采,于是各逞巧谈,就形成了咏物的另一类诗。从建安时代就有了这两类的诗,就有了这两类的风格。你要知道,这两类的风格形成以后,到了南北朝时代,当宫体诗一流行起来的时候,那南朝的梁武帝、梁简文帝,还有一些文学侍从之臣,这些宫廷中的人整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生活淫靡,就把写作诗篇当作一种游戏遣玩的性质。大家找个好题目,什么咏一个萤火虫啦,咏一只蝴蝶啦,咏一支蜡烛啦,甚至咏一个美人的脚啦,美人的手啦,都可以咏一番的。这是咏物诗的一种堕落。因为它内容这样空泛,只是社交上的游戏罢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