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应将各种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在 ( )之间进行分配。 A. 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 C. 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D. 各种完工产品 2. 对于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 B. 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C. 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3. 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应分 别 ( )进行。 A.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B. 按实际成本综合
2、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C. 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D.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4.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 ) A.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 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C.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D.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方法 5. “ 制造费用 ” 科目在一般情况下 ( )。 A. 有借方余额 B. 有贷方余额 C. 没有余额 D. 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6. 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是 ( ) A. 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 B. 制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 C. 根据有关法规、控制成本费用 D. 利用核算资料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改进生产
3、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 ) A. 利息支出 B. 汇兑损失 C. 金融机构手续费 D. 保险费 8. 某企业预提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应记入 ( )。 A. “ 预提费用 ” 科目的贷方 B. “ 管理费用 ” 科目的借方 C. “ 预提费用 ” 科目的借方 D. “ 财务费用 ” 科目的借方 9. 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是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和劳务的 ( )。 A. 收入 B. 费用 C. 成本 D. 管理费用 10.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仍应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但在各该批产品完工以前,账内只需按月登记 ( )。 A.
4、 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B. 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C. 各项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D. 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生产工时 11. 制造费用差异的日常核算,通常是指 ( ) A. A 脱离制造费用实际的差异核算 B. 脱离制造费用定额的差异核算 C. 脱离 制造费用计划的差异核算 D. 脱离制造费用预算的差异核算 12. 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停工损失,应从 ( )科目的贷方转入 “ 营业外支出 ” 科目的借方。 A. “ 停工损失 ” B. “ 制造费用 ” C. “ 其他应收款 ” D. “ 管理费用 ” 13. 采用定额成本法,通过 (
5、 )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A. 定额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B. 定额变动差异和材料成本差异 C. 脱离定额差异和材料成本差异 D. 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 14. 停工期间发生,应该计入停工损失的制造费用,应归集在 ( )科目的借方。 A. “ 制造费用 ” B. “ 基本生产成本 ” C. “ 停工损失 ” D. “ 废品损失 ” 15.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在产品按固定一成本计价法的适用条件是 ( )。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 16
6、. 为了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待摊费用分摊的期限和方法应在 ( )。 A. 费用发生前确定 B. 费用发生时确定 C. 费用分配时确定 D. 费用分配前确定 17. 凡是包括在工资总 额以内的各种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均应通过 ( )科目核算。 A. “ 应付工资 ” B. “ 现金 ” C. “ 银行存款 ” D. “ 待摊费用 ” 18.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除了 ( )有所不同外,其他的计算程序基本相同。 A.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B.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C.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D. 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设立和登记程序 19. 外购
7、材料是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 ( )。 A. 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 B.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 C.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 D.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 20. 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正确地计算企业各个月份的损益,还应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正确地划分为 ( )。 A. 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 B.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 D. 生产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定额法是 ( ) A. 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的方法 B.
8、有利于产品成本定期 分析的方法 C. 对生产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的方法 D. 在计划成本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E. 将产品成本的定额工作、核算工作和分析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2. 以下费用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 ( )。 A. 直接材料费用 B. 采用计时工资制的直接人工费用 C. 采用计件工资制的直接人工费用 D. 制造费用 E. 管理费用 3. 采用连环替换分析法时,各因素顺序的排列原则有 ( )。 A. 先 质量因素后数量因素 B. 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 C. 先主要因
9、素后次要因素 D. 先实物数量因素后价值数量因素 E. 先价值数量因素后实物数量因素 4.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当生产费用发生时应该为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编制 ( )。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D. 定额凭证 E. 差异凭证 5.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可应用于 ( )。 A. 大量大批复杂生产 B. 单件小批复杂生产 C. 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企业或车间 D. 大量大批多步骤复杂生产的企业或车间 E. 大量大批 多步骤复杂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6. 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有 ( )。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10、 C. 津贴和补贴 D. 加班加点工资 E. 职工出差的伙食补贴 7. 在确定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分配方法时,应该考虑的条件有 ( )。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多少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大小 C. 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大小 D. 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 E. 定额管理基础好坏 8.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抵减项目的有 ( )。 A. 在产品盘盈 B. 材料产品盘 盈 C. 固定资产盘盈 D. 利息收入 E. 汇兑收益 9. 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 ( )。 A. 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B. 编制成本计划 C. 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D. 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规和制度 10. 财务费用设
11、立的费用项目一般有 ( )。 A. 利息费用 B. 折旧费 C. 汇兑损失 D. 工资及福利费 E. 金融机构手续费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采用限额法,在投产产品数量等于规定的产品批量,而且车间没有余料时,领料或发料差异才是用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 ) 2. 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所有工业企业都只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 ) 3. 不管产品成本计算各账表之间的账务处理多么复杂,它们都是按照会计核算中的平行登记的方法登记的。 ( ) 4. 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小批单件生产,适用的工艺过程和管理要求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
12、) 5. 成本会计的环节只有两个: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 ) 6. 采用在产品成本按直接材料成本法计算时,月末在产品只负担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 ) 7. 费用余额的大小是确定 应否作为待摊或预提费用处理的唯一标准。 ( ) 8. 制造费用只可能在企业的生产单位(车间或分厂)中发生。 ( ) 9. 工业企业各种要素费用中的税金,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 10. “原材料 “、 “燃料 “、 “包装物 “和 “低值易耗品 “科目都是材料类科目。 (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4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B 2. C 3. A 4. B 5. C 6. D 7. D 8. C 9. C 10. B 11. C 12. A 13. D 14. C 15. D 16. B 17. A 18. D 19. A 20. A 二、多项选择题( 4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4 分) 1. ABCE 2. AC 3. BCD 4. DE 5. CE 6. ABCD 7. ABCDE 8. BDE 9. ACD 10. ACE 三、判断题( 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