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XXX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黑体小二)(学科代码:xxxx 授予 x 学博士学位)1、学科简介(黑体小四)(简单介绍专业的发展状况、学术地位、主要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实验条件、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学科优势等内容。 )(宋体五号)2、培养目标(黑体小四)(根据教育部对不同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学位点实际情况撰写。一方面对研究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本学位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和特色。 )(宋体五号)3、研究方向(黑体小四)(研究方向的设置可参考本学科博士学位
2、授权点基本条件 。 )(一)(二).(四)(宋体五号)4、培养方式(黑体小四)1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学科设置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必要时可设副导师。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成员和副导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学科、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3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宋体五号)5、学制和学分(黑体小四)(一)学制要求博士研究生标准学制为 3 年,
3、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6 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至少 4 年,最长不超过 7 年。(二)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所修总学分不少于 14 学分。跨专业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或专业学位课不少于 2 门,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并在课程计划中列出。(宋体五号)6、课程设置(黑体小四)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详见表 1,总学分不少于 14 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 8 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 6 学分,必修环节不计学分。第一外国语 36 学时计 1 学分,其他课程 18学时计
4、1 学分。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在博士论文开题前应完成课程学分。具体要求如下。表 1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课 程 设 置 表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第一外国语 72 2 1 考试公 共 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考试 4 学 分考试基 础 课 至 少2 学 分考试考试学位课专 业 必修 课 考试 2 学 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8 1 2 考查公 共 选修 课 第二外国语 36 2 2 考查非学位课专 业 选修 课至 少6 学 分补修课程跨 专 业 的 学生 至 少 选 修2 门开 题 报
5、告 3-4必 修 环 节学 术 活 动 1-6(一)学位课(不少于 8 学分)1. 公共课(4 学分):第一外国语,72 学时,计 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计 2 学分。2. 基础课(不少于 2 学分):各研究方向根据实际情况,选修不少于 2 学分的课程。3. 专业必修课(不少于 2 学分):各研究方向根据实际情况,选修不少于 2 学分的课程。(二)非学位课(不少于 6 学分)各研究方向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选修不少于 6 学分的课程。(三)补修课程跨专业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或专业学位课不少于2 门,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6、四)必修环节(3 学分)1. 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了解主攻方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2. 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至少参加 8 次前沿讲座或专题研讨,做 2 次以上学术报告,并要求每完成一次学术活动,须写出不少于 500 字小结。(宋体五号)7、发表的学术论文(黑体小四)(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取得等同学术成果的相关要求)(宋体五号)8、学位论文(黑体小四)(一)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本学科前沿性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技术需求,选题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清晰,具有现实可行性
7、。选题不能过于宽泛,强调围绕研究目标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二)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完成。博士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了解主攻方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在导师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的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博士研究生应就选题意义、目前相关成果、研究基础与实验条件、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做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意见。博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参考文献等方面,撰写华
8、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报告字数要求 8000 字以上。导师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应对开题报告严格审核把关。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开题报告环节采取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或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内统一考核标准,集中考核。开题报告考核小组由 5 名以上有高级职称或在课题相关领域具有相当水平的专家、老师组成(人员数量为单数) ,其中除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人外,必须有已指导过博士研究生的教授参加,并且尽可能占较高比例。各考核小组主席应尽可能为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考核小组名单需经研究生处审定。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按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9、的暂行规定执行。(三)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博士研究生需撰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报告 ,报告字数要求 8000 字以上。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小组至少由 3 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至少有 1 名本学科组以外的专家。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
10、困难。中期考核的结果有三类:优秀、合格、不合格。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工作;不通过者须在半年内重新考核一次。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退学处理。考核结果保存在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研究生处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四)论文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准备和撰写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二年。博士学位论文是研
11、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格式应按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规定进行撰写。(五)论文预答辩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三个月以前,进行论文预答辩。预答辩的必要条件是:满足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同意进行预答辩。经导师对学位论文审核认可后,博士研究生需提交 3 份学位论文进行院内评审,并进行预答辩。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根据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博士学位课程考试成绩、院内论文的评审情况、导师推荐和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审查意见,进行学位论
12、文校外送审资格审查。预答辩过程中,博士研究生应向预答辩小组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听取意见。博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组根据预答辩情况,确定是否如期答辩。(六)论文评阅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须按照论文预答辩中专家所提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进行通信评审。通信评审的同行专家至少 5 名,其中校外评审专家不少于 4 名。专家评议意见超过 2/3 数认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要求的,方能组织正式答辩。(七)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通过校内外通信评议并经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审查同意后,方可到研究生处领取答辩材料,准备正式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博士研究生应于审查时间前 3 天提交材料至
13、研究生处。材料包括:开题报告、成绩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复印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内部评审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预答辩评价表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 5-7 人,均应为教授或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应超过半数,校外专家不少于 2 名,且至少 1 名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委员会设秘书 1 人,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职称的教师担任,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会议记录、整理论文答辩材料等工作。研究生本人不得参与组织接待工作,更不得探询
14、与答辩有关的问题。委员会根据情况,就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可由导师与学科所依托培养学院协商提出,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向各受聘者正式发出聘书,组织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博士学位。未通过答辩的,按研究生处的相应规定处理。(宋体五号)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读的主要参考书目、文献和重点期刊:(例)1. 鞠平.电力系统非线性辨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122. 鞠平,马大强.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053
15、. 鞠平.电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84. 鞠平,代飞.电力系统广域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75. 马宏忠.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马宏忠.电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王锡凡.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 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099. 张伯明,陈寿孙,严正.高等电力网络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吴文传,张伯明,孙宏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倪以信,陈寿孙,张宝霖.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与分析.北
16、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刘取.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发电机励磁控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余贻鑫,王成山.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4.程时杰,曹一家,江全元.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卢强,梅生伟,孙元章.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梅生伟,申铁龙,刘康志.现代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康重庆,夏清,徐玮.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8.薛禹胜.运动稳定性量化理论非自治非线性多刚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17、999.1219.刘明波,谢敏,赵维兴.大电网最优潮流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520.吴际舜,侯志俭.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21.周双喜, 朱凌志 , 郭锡玖 , 王小海.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控制 . 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322.程浩忠,吴浩. 电力系统无功与电压稳定性.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23.彭志炜, 韩祯祥, 胡国根. 基于非线性分叉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24.Prabha Kundur 著.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25.C. W. T
18、aylor. Power System Voltage Stability.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4.26.T. V. Cutsem, C. D. Vournas, Voltage St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27.V. Ajjarapu.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for Voltage St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ntrol. Springer. 200628.参考期刊:IEEE Tra
19、ns. On Power Systems. 29.参考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30.参考期刊:IEEE Trans. On Smart Grid.31.参考期刊:IEEE Trans. On Renewable Energy.32.参考期刊:IET Gener. Transm. Distrib.33.参考期刊:IET Renewable Energy34.参考期刊:Electrical Power System Research35.参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36.参考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7.参考期刊:电工技术学报38.参考期刊:电机与控制学报39.参考期刊:太阳能学报40.参考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41.参考期刊:电力自动化设备42.参考期刊:电网技术43.参考期刊:高电压技术44.参考期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45.参考期刊:高压电器46.参考期刊:电力电子技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