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申 报 书课程名称 刑 事 诉 讼 法 学 课程建设负责人 栗 克 元 院(系) 法 学 院 联系电话 2396088 电子信箱 申报时间 2007-05-08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制2填 写 说 明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三、教材类型填写以下内容:1、国家“十五”规划教材2、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3、 “九五”国家重点教材4、获奖教材(注明获奖等级)5、自编教材6、其它四、申报书一律用 A4 纸打印,在左侧装订,一式 2 份,经所在单位同意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3课程名
2、称刑事诉讼法学 学时数 60 是否优质课 否公共课 适用专业 法学必修专业课 开设年限 6 年课程性质选修授课对象授课人数 200 人/年均教材名称 刑事诉讼法学 主编 栗克元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教材选用教材类型 河南省“十五”规划教材姓名 栗克元 年龄 51 职称 教授课程建设负责人情况学位 学士 高校教龄 25 讲授本课轮次 3041.主要教学经历:任教 25 年,为本科生、研究生 讲授刑事诉讼法学 30 轮次1982.1994 河南大学法学院 教 师 讲授课程: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心理学 19942002 河南大学法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讲授课程:刑事诉讼法学 犯罪
3、心理学2002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 教授 院长 主要讲授课程:刑事诉讼法学 犯罪心理学2主要教学研究:犯罪心理学主编 (香港)亚太出版有限公司 2003 年 9 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农业出版社 2007 年 8 月版以评促建锻铸刑事诉讼法精品课程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5 期3.科研情况:(发表论文 40 篇 ,专著教材 12 部 ) 近年来主要论文著作如下: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 法学 2002 年第 1 期 中国刑事审判改革方式之我见 中州学刊 2002 年第 4 期 论我国刑事证人制度之重构 法学 2002 年第 1
4、 期 论中国古代狱制之特质 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4 期 相对不起诉制度初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6 期略论庭前供证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犯罪心理学主编 (香港)亚太出版有限公司 2003 年 9 月版 签约、讨债、诉讼(独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8 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农业出版社 2007 年 8 月版3.承担的在研省部级课题情况:(主持、参与省、部级社科项目 7 项, )承担的在研省部级课题:企业无形财产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关法律研究(200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5、目)网络犯罪法律对策研究 (2004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体系研究 (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研究 (2006 广东省检察院科研项目)4.省部级获奖情况(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中,有 8 篇(部)获省、厅级奖励)近五年省部级获奖情况为:专著签约讨债诉讼获 2003 河南省社科优秀研究成果 3 等奖其他教师情况姓名 年龄 职称 学位 高校教龄 承担的工作栾东 43 副教授 硕士 21 刑诉法、律师与公证实务陈伟斌 41 副教授 学士 20 刑诉法、证据学许维安 42 副教授 硕士 19 审判模拟(刑事)、刑法学王春 43 讲师 硕士
6、 5 外国刑诉法学、审判模拟廖宗麟 58 教授 学士 6 诉讼法制史张艾妮 26 助教 硕士 3 司法制度教学队伍人员构成王郑霞 39 实验师 学士 5 实验室建设5教学队伍整体情况1.知识结构:本学科师资队伍中,有教授职称的 2 人,有副教授职称的 3 人,有讲师职称的 1 人,助教职称的 1 人:有实验师职称的 1 人。教学队伍成员分别就读或毕业于郑州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学缘多元化;项目组成员学科结构合理,包含了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如:外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学、刑事司法制度、律师实务,刑法学、犯罪心理学) 。授课教师全部有律师资格和司法实践经
7、历,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保障。2.年龄结构:授课教师队伍中 50 岁以上的教师 2 人,4341 岁的教师 4 人.除 1 名年龄 26 岁的助教以外,其他教师都有 18 年以上的教龄,是一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3.师资配置:法学院本科学生约为 800 人,每年级约 200 人,本课程计划学时为 60 学时。师资配置比例恰当,教学力量强。4.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教学队伍成员多具有 18 年以上高校教学经验,除课程负责人主讲过刑事诉讼法学之外、项目组成员主讲的外国刑事诉讼法 、 证据学 、 审判模拟 、 律师与公证制度 , 犯罪心理学 、 刑法等课程与刑事诉讼法学密切相
8、关,其实验设备、教学资料等资源可以共享。项目组成员有三位是法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法学研究所所长,他们了解课程建设的规律,熟悉课程建设的方法,能够从组织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5.主要成员的年终考核:项目组成员年终考核成绩为称职以上,其中,教学队伍的教师都曾获过优秀教师的荣誉。6.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计划使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术骨干,并参与国内学术交流。现在中青年教师有 3 人为副教授, 1 人正在申报副教授职称,1 人在申报讲师职称。6课程建设情况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刑事诉讼法学作为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于 2001 年,本专业学术梯队合理,学术成果、科研方面突出,学院拥有与此专业相关
9、的模拟法庭、速录技术实验室,可以满足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法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刑事诉讼法学精品课程建设。学科团队在完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习题库、教学用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规划了学科教材的编写,强化了对案例教学的研究和运用,进一步优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环节的培养工作。精品课程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方面,王春讲师采用美国式案例教学法讲授外国刑事诉讼法,启发学生的思辩能力;许维安副教授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在教材建设上,院长栗克元教授主持省级教材犯罪心理学 、国家级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编写工作 。重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
10、纲,编辑出版了面向 21 世纪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和习题集等教学辅助材料。刑事诉讼法学成为法学院力量比较雄厚的专业。课题组加大科研力度,为课程建设奠定雄厚的学术基础。近五年由栗克元教授主持、学科组成员加入的科研课题 2 项,许维安副教授主持、学科组成员加入的教改课题 1 项 王春讲师主持陈伟斌副教授、栾东副教授加入的校级课题 1 项,栾东副教授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教改课题。为推动课程和学科建设,学科组在 2 年内组织了 6 次诉讼法学科团队教学研讨活动,并多次聘请国内专家学者讲学为学生提供了学科研究前沿性课题和与国内大师对话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科研和课程建设丰富了
11、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受到学生好评。 总之,经过几年的努力,本课程教学队伍比较整齐、教学能力、科研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教材建设、教学课件建设基本完善,办学水准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要7求,并将进一步努力步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竞争中。2.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由总论、制度论、程序论三编二十四章组成,各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刑事诉讼法学的完整体系。总论编解决对刑事诉讼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问题;制度论解决刑事诉讼具体制度问题;程序编则解决刑事诉讼中各个诉讼阶段和诉讼行为的条件、内容和程序等问题。(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2、A.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主要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讲授解基本原理,强化学生的理论认识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视野;通过案例讨论、模拟法庭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条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其对刑事诉讼理论的认识,并使其对刑事诉讼法产生浓厚的兴趣。B.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组织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为辅,并引导学生围绕专题,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进行专题讨论。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上述课程的内容学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增强其分析问题、
13、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法律实务,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通过理论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行法律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和敢于挑战的精神。8(3)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观摩审判和模拟法庭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适应将来所要从事的司法实际工作。法学学科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针对这一特点,本课程组
14、老师 在全面、系统、准确地传授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每年、每学期均组织学生举办模拟法庭,已经将该教学实践活动办成具有全校影响的、宣传法制的重要活动,校内媒体给予了广泛报道。本课程组老师还带领学生到法院进行观模庭审,请法院的法官到校指导学生模拟法庭训练。通过社会调查、第二课堂活动等,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引入英美“诊所式法学教育方法”加强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实践。3 教学条件(1)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教学团队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使用的教材是栗克元教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 。在教材形式上形成了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教
15、材、授课教案、教学参考文献、习题集、案例库、试题库) 、配套的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电子教案、习题集、试题库、案例库)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学生学习条件良好,能方便地上网,通过网络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如:查阅有关资料,与教师进行交流,形成师生课外的交流与互动。学校图书馆诉讼法学资料配备丰富,学生可以方便地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教师指定了适量的教学参考书使学有余力或有兴趣的学生课外涉猎。(3)配套试验教材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组,正在组织力量,编写其他配套试验教材。已经初步形成了配套的案例体系,印制了相关的
16、教学资料,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4)实践性教学环境:本课程教学团队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建有专门的模拟法庭实验室、速录技术实验室和法学实习基地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模拟法庭实验室配有完整的法庭审判设施、多媒体影视设施、计算机网络设施,不仅能完全满足模拟审判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对模拟法庭的开庭过程作同步的录像,为庭后的教学评价和以后模拟法庭教学提供资料、进行微格教学。(5)网络教学环境:学校的宽带网络现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本学科利用学校的网络,将有关教学科研的资料发布到校园网上,拓宽了教学空间,满足了教学需求。学校在各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开通了宽带网,以备教学所需4 教学方法与教
17、学手段(1)教学方法: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分别设计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A讲授法。通过教师阐释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B.案例讨论法。把案例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使学生能够结合特定的案件和语境准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精义,提高运用刑事诉讼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刑事诉讼实践的良性互动。C.模拟法庭与法庭观摩。培养学生具有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雄辩的口才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准确陈述法律事实、寻找甄别法律证据、准确适用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D.随堂同步练习与课后同步练习相结合。每单元讲授后,均安排有习题课,每章
18、都安排相应的学生课外案例作业。通过同步训练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效果:10本课程采用了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教案、习题、大纲、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教师运用校园网或邮箱等方法答疑,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 教学改革(1)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改革举措,涉及到教材建设、教辅材料编写、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改革等领域。(2)提出的主要教改项目和措施提出的主要教改项目和措施包括进一步修改现行教材刑事诉讼法学 ;编写刑事证据学教材;编写教学用法规汇编、 刑事诉讼法学同步训练等教辅材料;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模拟法庭,并在有关司法实务部门建立实习基地;增加新的课
19、程,调整课程计划,使其更为合理。(3)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教改成果完成本学科教材的修订工作;编写了刑事诉讼法学同步训练作为主要的教辅材料;已经举办数次模拟法庭,并在湛江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设立了实习基地;增加了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专题研究等新课程,并将证据法学课程从第 8 学期提前到学生专业实习之前开设;刑事诉讼法教研室正在组织力量总结本学科的先进教学、教改、教研经验,争取在国内主要刊物发表有关研究成果。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经常查阅文献资料,努力吸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新成果,并将其充实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面,在利用模拟法庭课程,速录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探讨指导 2-3 年级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4)教改、教研论文与著作近五年本教学团队编写教材 3 部,发表教教改、教研论文 3 篇,犯罪心理学主编 (香港)亚太出版有限公司 2003 年 9 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